读万卷书行万里路(400字)作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207219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400字)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400字)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400字)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400字)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400字)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400字)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400字)作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400(400 字字) )作文作文精选作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400 字)作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的这句话让我明白读书可以提高作文水平,它侧底改变了我的学习态度。记得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的成绩无论怎样也上不去,尤其是看图写作文总是写不好,我一个劲地埋怨妈妈怎么生了我这个笨脑袋,有时上课老师叫我看图说话题,我脸红回答不出来。下课没有人跟我玩,我很讨厌自己有一个笨脑袋瓜。记得有一次,我的生日到了,老师拿出一样礼物送我,是一本书,老师还在包装上写了一句名言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刚开始我还不清楚它的意思,后来我终于明白了,于是我利用下课时间背古诗,我大声的读起来

2、了,我终于会背了,叮叮叮叮上课时间到了,老师走进来后,就开始问谁会背古诗,我把手举得高高的,老师和同学们很惊讶,老师叫我来背,我大声而有感情地背完了,老师鼓励了我,还问这首诗的意思谁知道,全班只有我一个人举起手来,老师又叫了我,我高兴地背完了,老师对我说真不错,又再次的鼓励了我,我体会到了甜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个很平常的道理,却能给我们意味深长的启示。六年级:你看就是鸟篇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文知行失去了灵魂的身体,是麻木的;失去了身体的灵魂,是空洞的。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题记四百年前,二十二岁的徐霞客从江阴出发,去实现自己一生的理想与追求游遍名山大川。在这次伟大的旅行之前,

3、他的灵魂已经有过一次远足。相传徐霞客少年时期嗜书如命,家中有一座专门用来置放书籍的名叫“万卷楼”的楼阁,这是徐霞客的父亲希望他博览群书而为他建造的。这座楼阁中的藏书徐霞客大都认真读过,几乎能够背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家中的藏书渐渐无法满足他阅读的需求,于是他便开始四处收集好书,有时因没有带钱,他甚至会把自己的衣服当掉。巨大的阅读量,为他以后的远行奠定了基础。他所阅读的许多前人的游记、探险经历,丰富了他的经验,这和他在后来的旅行考察中一次次的化险为夷是密不可分的。也正是这些书籍中描绘的外面那个神奇的世界,让徐霞客心驰神往,更加坚定了他外出游历的决心。在母亲的支持和鼓励下,徐霞客开始了他历时三十二

4、年的旅行,他远行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并完成了一部史诗巨著徐霞客游记 。可以说,徐霞客的一生都在旅途中,无论是起初灵魂的旅途亦或是后面身体的征程,他完美地的把“知”与“行”结合在一起。可以说,徐霞客的一生就是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喧嚣的世界,每天忙忙碌碌的我们,却在不经意间就迷失了。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就那样浑浑噩噩的活着,迷茫、孤独的活着。许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该何去何从,这时又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看见真实自己的机会呢?卸下自己在生活中的那些包袱它们只会让自己活得更累。人生需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为了自己已忙碌不堪的身心。这将会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5、不必留恋,不必犹豫。来一次一个人的旅行,享受孤独带给自己心灵上的放松;享受无拘无束,自由不羁的天空;享受拥抱大自然时,所有的疲惫烟消云散;享受夜晚独自行走在旧街古巷,那一份凄冷的美好。沁人心扉的,也可以是灵魂旅途两旁的墨香。在灵魂的旅行中,静静地感受着书中人物的悲喜;细细的品味着书中意境悠远的诗意;或默默的品读着、诠释着书中的哲理。阅读可以填补我们内心的空虚。有时,一本好书让我们如沫春风,就有如在寒冬忽然就有了一束照在身上的温暖阳光。在微晴的午后,沐浴着阳光,读一本好书,该是多么惬意美好的一件事。如果你感觉到累,感觉到疲倦,那么,请给自己一次放松的旅行。身体,亦或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篇二:

6、小学作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是一个爱冒险的小女生,一切关于冒险的事情都吸引着我的眼球。我非常渴望长大后的哪一天能成为一名著名的女探险家,爸爸知道了我的爱好后,就定了一套小学生绝境探秘知识冒险书的书籍,送给了我,收到了这份礼物的我,兴高采烈,简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从那以后,我就开始饱读起来。篇三: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读书心得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读书心得通过参加阅读学习活动,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这将是我今后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因为,合格教师不是终身的,昨天的合格教师,今天

7、不一定合格。自己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才始终是一名合格的教师。读书好处和重要之大的道理人所共知,再加上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 “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会经常出现在每个人的身上。于是人人都想读书,把活到老学到老作为至理名言,可是在读书的过程中,许多人只体会到读书的无比之苦,我却更多地感悟到读书的无限之乐。我不是把读书当成一种任务,也不是把读书单纯的当成一种无所事事时候的消遣,而是把读书当成一种心灵之旅,当成一种和古之先贤、智者名士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交流的过程,当成一种消除疲惫,洗去烦恼的精神生化的过程。书,是良师,更是益友。好读书,是年轻时候养

8、成的习惯,但是不得不承认,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量和各种社会关系的增多,年少时候那种单纯的安心的读书的心境难以追回,再加上每天的各种事务踏至纷来,因此每天有一段长的读书时间就显的弥足珍贵,这点我确实做的不好。所以,我这样的年纪和工作的特点,应该像书记建议的一样:一是要读书首先是选书。虽说是开卷有益,但是时间有限,所以必须有选择的读书,把有限的时间放在好的,适合的书籍上。在选书上,不看庸俗无聊,不求高深专业,但要切实有用;不过于专一,而追求广博,读书如交友,只是呆在一个小圈子里,很容易自我封闭,自我限制,所以要广交朋友,经史子集,古今中外,各种书都要尽可能涉猎。二是随时备书,“见缝插针” 。没有大

9、片的时间可用来读书,只能是把片刻的闲暇时间利用起来。有时间就拿出来翻上两页,享受一下。就算是一本大部头的书籍,只要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总会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搞定。三是有计划,虽说读书的时间少,但是,不能找借口,不能放任,每天必须要挤出一段时间读书,我把这个称之为:每天多走一点路,意思是在每天要停下来休息的地方,要再坚持一下,多看一会儿书,在多走一点路。四是要用脑读书,多做批注,常写心得体会。用眼读书,获得一种简单的快乐,用心读书,赢得一片安宁,一种丰润,用脑读书,在思考中完成和作者的对话,那么收获的除了快乐,安宁,更是一种洗礼和升华的过程。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10、读书学习和独立思考必须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优化的效果。五是读书以致用。有人说,现代人读书很功利。我倒是觉得,读书是不能过于功利,那样读书读不好,读不深,读不出快乐。但是读书也要有目的性,那就是读书必然是直接或间接为了我们工作,生活服务的,这就是读书的目的性。读书是要用的。读书不能像是在沙漠中下注水,浇灌了很多,但是长不出娇艳的玫瑰。读书可以死读,但千万不能读死,所以读书应该是要结合自己有选择的读,有目的的读。让书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成为我们工作生活中前进的阶梯。爱读书的人是聪明的人,懂得学习的人永远会前进.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是聪明的人;指导事物实际是什么样,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

11、更好,是有才能的人。做真正聪明的人、有经验的人、有才能的人,就要坚持不懈地学习,每天与学习为伴,与书为友,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更加灿烂,生活里才会永远有明媚的春天。做现代教师,要获得持续的提升,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认知,必须和自己的思维活动、工作实践、交往实践、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不搞对号入座,但要寻找新的认知与自己思维的结合点,在自己的思维领域不断地推陈出新,克服应该剔除的惯性思维,这样不断地积累,从而形成新智慧的积累,做现代教师,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得很多,但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却不多。所谓有用的,就是使自己会思考、能分析,使自己和他人始终处于精神饱满状态,永远处于

12、挑战和竞争的积极状态的知识。俗话说:三日不读书,则自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平时可利用双休日甚至正常工作日的茶余饭后,晨起后、晚睡前、见缝插针读书,即使是随手翻阅一本杂志,浏览一份报纸也能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储备谈资,激发灵感。读书可以让思维更加敏锐,写体会和感想为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艺术的提升做铺垫。对读书、学习的积累,丰富自己的思维,扩大自己的视野,深化自己的思想。篇四:作文文档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万卷书”乃极言多读书, “行万里路”是讲多游历,这是求知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要求知,首先要“读万卷书” ,即广博地学习前人的知识,特别是研习圣贤之说。这实质上是通过博览群书获得间接知识,它是一个人闭门苦读的过程。孔子年轻时读书极勤奋, 论语里讲:“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孟子少时发愤读书,浑然不知昼夜,遂通诗 、 书 、 礼 、 易 、 春秋等经。求知以“博览群书”始,实不失为合理之举,因为以个人有限的精力,万万不足以亲身一一发现、经历,且无此必要,明智之举就是通过博览群书把已有的知识、学说纳入胸中。博览群书有三个步骤:由博览致博闻,知各种知识或学说之详,可以“详说之” ,这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