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教学中传授的阅读方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520442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文教学中传授的阅读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文教学中传授的阅读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文教学中传授的阅读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文教学中传授的阅读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文教学中传授的阅读方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文教学中传授的阅读方法无锡市南湖中学 王纯根据学生解题的困难进行的教学整理材料一、怎样概括人物的形象1、 根据其人做事的性质判断好人、坏人还是可笑之人,然后用褒贬不同的词来概括。2、 根据故事中人物做事的态度、方法及效果对其人性格、品质、精神进行分析概括。3、 根据人物身份看,官人百姓,文丞武士、男女老少,用适合其身份的词语来概括。二、关于寓言故事的道理1、 人物是单一的话,就从他做事产生的结果上看是要赞扬还是讽刺批判。2、 人物是多个,或一正一反,主要从正义的一方上获得启迪。3、 讽刺一个傻人,不能拘泥于做的错事,要分析他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的错。4、 从寓言中获得启迪,不能就事论事,要联系

2、我们的生活,结合寓言中人物的问题去得出启迪,这样才适用更广的生活,让更多的有类似问题的人得到启迪,受到教育。例:拔苗助长的启迪,无论是人还是动植物,我们都要遵照其自然生长规律,不然就会适得其反。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苗,说什么:我们不能随意把苗拔高,要让它自己长。生活中的拔苗助长现象: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学数学计算 神童现象 榜样少年问题。三、关于语言的表现力:写人传神,写景生动靠的都是语言功夫。就是怎么说能让这个人物、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语言的表现力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1、 遣词造句:传神新颖的动词,贴切生动地写出。 。的。 。 。 。情景如:落 闹 沸腾 响晴2、 修辞妙处:比喻、拟人、夸张、对

3、比、排比等常见的3、 特殊句式:四字一组,整齐,整散结合,韵味无穷,增强语势。分析修辞作用,三个步骤:1、指出所用修辞或说出比喻中的喻体2、说出修辞表现的内容,结合本句内容或本段内容。3、体会修辞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是写作的主旨要体现在语言中。如 对某人某物的赞美、崇敬、感激之情。例:“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 线和花边比喻什么?这句话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线”比喻外婆教我体验生活的有效方法,“花边”喻指在外婆的影响下我的生活变得五彩斑斓,多姿多彩。这个通俗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对我的帮助之大,影响至深,表达了我对外婆的感激之情。)四、关于文言文自读

4、法:1、 原文初读两遍,结合注释了解大致故事情节。2、 细读原文,一字一句翻译全文,词语一定要准确解释。3、 熟知内容,要会分析概括人物形象,能从故事中获得有益的启迪。 五、关于文言字词的积累和活用文言字词语意丰富,用法不一,在具体的语境中要能结合成分取一种意思,还要考虑其引申义和比喻义。看起来很难,但只要借助前面的阅读法,把全文意思弄懂,那么具体到某一句话的某个词意思就不难懂。下面举例看一词多义的用法和意义:乃:1、于是,就 2、才 3、你的 4、是,系动词 5、竟然。我们看具体的语境来取其意向-畏盛凌衰,人情皆尔,君乃责鬼乎?有的词虽有几个意向,但在具体语境里可能还有别的用法:竟:1、终了

5、,完毕 2. 到底,终于 3. 整,从头到尾 4.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我们看这一句:不满冲之竟过。六、关于设问句在文中的作用1、 题目中,如食物从何处来摆出说明事理,激发读者思考,引出说明内容。2、 开头,点明话题,总领全文或引出下文的分析说明。3、 中间,承上启下,引出下面对。 。 。 。的介绍等具体内容。七、关于几种题型的区分:1、 为了突出表现人物、景物的鲜明特点或某种态度,作者不一下子说,喜欢拐个弯说,这样就形成前后对比,更加容易使人明白。这属于写作方法,叫“对比” 。2、 要是人或景更生动,作者往往在描写上下足了功夫,语言很到位,一般是巧用修辞,让人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这属于赏析语言

6、的问题。一般解题步骤为:(1) 运用了什么修辞(2)联系内容上下文说说语言中表现了谁怎样的情况或什么景的什么特征。 (3)表达了文中人物或作者怎样的情感。3、 在具体写人记事中,作者往往涉及人物、环境、景物的描写。注意体会他们各自的作用。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等。他们对展示人物性格、品质、精神大有帮助,要细心体会。环境、景物描写:在写人记事的文章里,写景不是主要手段,它是起点缀作用的,笔墨不多,但很美很有用,具体作用还要看其位置,他们分别是:(1) 放在开头:点明时令、交代背景,渲染某种气氛。(2) 放在中间:渲染某种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3) 放

7、在结尾:有利于揭示中心思想,意蕴丰富,余味无穷,升华主题。八、关于玩味语言的内涵:1、 要切合本文内容去理解词语含义。如“同志、父亲、师傅”把在本文的意思说透。2、 要关顾表里,在主题上下功夫。3、 若含有象征意,要说透。4、 尝试从几个方面去理解。九、关于如何简洁精练地概括事情:1、 去掉抒情、议论成分,保留记叙、描写的主干,看什么事。2、 如果事情很详细,可再去掉原因部分,保留主干部分。如某某怎么样地干了什么,结果如何。十、关于五大表达方式: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是表达方式。它是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这是由文字到组织成文的方式,是如何表达的过程。一件事需要表述成文,一

8、般是记叙中夹着描写,然后兼用抒情或议论。有时也会有必要成分的介绍说明性语言。1、 记叙: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讲述一件事的过程。2、 描写:在记叙中对人物、景物、等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往往含修辞、传神的词语、优美的句子。3、 说明:对物品等一些东西作必要的介绍。可用列数字、举例子等方法进行。4、 抒情:对人或景或事情发出由衷的感叹,直接抒发心中的感情。5、 议论:对人或景或事情的感悟或点评,揭示中心。十一、关于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托 物 言 志 写 景 抒 情 叙 事 抒 情 借 物 喻 人 直 抒 胸 臆 直 接 抒情 间 接 抒 情 欲 扬 先 抑 对 比 衬 托 卒 章 显 志 象 征 用 典 想 象 联 想 照 应 寓 情 于景 反 衬 烘 托 托 物 起 兴 渲 染 虚 笔 虚 实 结 合 动 静 结 合 动 静 相 衬 等 ) 具 体 的 各 自 的用 法 可 在 网 上 找 相 关 资 料 来 学 习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