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研究的历史语境:父权制、现代性与性别关系的论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204062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女研究的历史语境:父权制、现代性与性别关系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妇女研究的历史语境:父权制、现代性与性别关系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妇女研究的历史语境:父权制、现代性与性别关系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妇女研究的历史语境:父权制、现代性与性别关系的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妇女研究的历史语境:父权制、现代性与性别关系的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妇女研究的历史语境:父权制、现代性与性别关系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女研究的历史语境:父权制、现代性与性别关系的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妇女研究的历史语境:父权制、现代性与 性别关系的论文 【内容提要】社会性别这一概念,不但有助于从性别关系角度对历 史进行重新分期,也有助于发掘以往不曾注意的历史范畴和活动。 社会性别,既是一种制度体系,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同 时也是一种表现为多种力量的权力运作和风俗习惯,甚至是一种集 体无意识的强大的惰性力量。本文侧重从纵的历史线索来探讨中国 社会性别制度和关系的经权因变,分别对近代以前(所谓“传统社会” )、近代以来(所谓“现代社会”)进行概括性的考察,同时进行简 略的社会性别分析,旨在揭示中国妇女研究的历史文化语境。 【关 键词】历史语境/父权制/现代性/性别关系 一、近代以前:

2、中国的父 权制与性别关系 在近代以前的主流历史(华夏族)的进程中,有三 个重要的历史转折应引起妇女研究者的注意:1)由母系时代向父系 时代的转变;2)父权制的确立;3)父权夫权制的健全。考古学发 现证实华夏族先民曾有过一个母系社会生成和发展的时期及其向父 系社会转换的过程;在夏商两代父系氏族社会高度发展以后,西周 礼制全面建制,父权制成熟,从而奠定了华夏性别制度的基本原则 和内容;宋代以降,父权制逐步演化为一种父权夫权的性别制度。 父系的、父权的、父权夫权的性别制度的共同特点是将母系时代 的两性天然平等的“伙伴关系”改变为性别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是 以压抑女性为特点和代价的,同时也束缚了男性。

3、 (一)母系制 父系制父权制的性别关系 1.母系时代 大约在 3 万年以前的旧 石器时代晚期,居住在今天北京郊外的山顶洞人就生活在母系氏族 的组织形态中。arilynyoung 所说:“即使发现和欢呼一个妇女比较自 主的领域,也不要看不见妇女所在的更广的等级权力框架;因为任 何社会中的妇女的文化都是统治力量方面的控制动力和战略史, 是妇女生存、协商、顺应、反对的自我肯定的策略史。”(注: marilynyoung,妇女的实际性别利益和战略性别利益及援引 marieflorinebruneat 语,载邱仁宗等主编中国妇女与女性主义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84 页。) 二、

4、近代以来:中 国的现代性与妇女解放 近代以来(1840-),妇女和性别关系的变化既 体现中国妇女在国际妇女觉醒运动中走向解放的共性,又有自己独 特的延续历史和跨越历史的特性。总的趋势是:150 多年中,旧的 性别制度遭到进步力量的反对,这是一种历史的交织的合力男 人和女人,政党和国家,个体和组织,不断通过思想启蒙、文化批 判、社会改良、阶级革命、民族战争、集体动员、发展计划、运用 人性自省、结盟协商等各种手段来校正历史上形成的性别不平等,努力探索一种新的两性合作的伙伴关系。在这个性别关系变革的新 旧交替中,显现出性别文化的转换、重建、整合等复杂纷纭态势; 同时也表现为由少数男女精英呼吁和实践妇

5、女解放到阶级民族的动 员,直到妇女群体力量的壮大与觉醒的过程。 (一)解放妇女与伸 张女权:民族、阶级与性别关系的复杂态势 1848-1949 年,妇女和 性别曾几度成为文化思想界论述、政府改革、立法和政党鼓动民众 的重要内容。首先是民族生存危机引发启蒙先驱者的鼓荡呐喊(维 新思想家和五四新文化的启蒙家),随即形成一种社会风潮和运动 (维新运动与五四运动),接着是政府的改良或改革(清末的现代 化改革和国民政府的现代化改良),不彻底的改良引致新的政治力 量的革命,或者民族危机引起战争,导致对民众和妇女的进一步发 动,从而孕育着新的变革与解放(辛亥革命与国内革命与抗战)。 在此过程中,妇女议题得以

6、凸现,一部分妇女作为解放的主体得到 成长,传统的性别制度、观念和关系受到质疑、挑战与部分改变。 1.从“维新”到“革命”:男性精英解放妇女和精英妇女的解放 最初 的现代化启蒙运动是从妇女的“放足”、“启智”为突破口的。维新人 士在“天赋人权”思想启发下提倡“男女平权”。他们把“国家积弱”的主 因之一归结为缠足,急切呼吁:欲救国,先救种;欲救种,先去其 害种者缠足恶习。(注:转引自吕美颐、郑永福著:中国妇 女运动(1840-1921),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74-75 页。) 可见维新派受“进化论”和“生物学”影响,将妇女的身体、生育的功 能与人种改进、富家富国、强种、繁种、优种联

7、系在一起。“兴女学” 也是建立在妇女传统家庭性别角色基础上来论述妇女受教育与强国 的关系的,办女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妇女成为“上可相夫,下可教子, 近可宜家,远可善种”的贤妻良母。另外,从强国富国的角度来看, 认为女子受教育可以“执业自养”,为社会“生利”而不是“分利”。(注: 分别见梁启超变法通义“论女学”、“论幼学”。)尽管当时女子 教育只是在少数上层妇女中实施,但孕育和培养了最早的妇女社会 活动家、妇女运动的先驱和第一代现代知识女性,也推动了清政府 出于“自救”的改革。 新思潮的鼓荡、女学的启智、女子结团体的蔚 成风气、女权意识的萌发,使得辛亥革命爆发时,一部分精英妇女 积极投入武装起义。而

8、当时国际女权运动进入高潮,受到英国“战斗 的参政派”的影响,许多女子参政组织纷纷成立,甚至出现唐群英等 人多次请愿、与议员辩论,甚至扭打政界要员要求参政权的事件。 2.渐进的“现代化”和战争中的中断:“女权”的式微与中共领导的“妇 运” 在“五四”前后,新的思想如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人文 主义、实用主义、女权主义引进传入并杂糅并存,在提倡妇女 解放、猛烈地抨击旧家族制度、改造社会、挽救民族危机方面达成某种共识。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男性)建构了一个“压迫解放 “的论述模式,他们呼唤“人的发现”和“女性的发现”,带着双重焦虑 民族与国家的振兴、自身在婚姻家庭压抑中以求解脱,奔走呼 号妇女解放。

9、 20 年代,一代受到新式教育的女性渐渐成为活跃于 社会中的一支力量。除了在工厂从业的女工之外,新的职业女性群 体在都市中活跃起来,妇女不再是铁板一块的家庭“闺阁”或“青楼” 中的两种角色;一些知识女性开始“自我发现”,呼唤“先做人,再做 女人”。她们或就业独立谋生;或出国勤工俭学,探索自我发展和救 国之路;或在国内继续开展新的女权活动当时进步知识界是把 女权活动视为世界潮流,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标志和途径之一,有 不少有识之士把“女权”与“人权”并提(注:梁启超:人权与女权 ,1922 年 11 月 6 日在南京女子师范学校的讲演,载晨报副刊 1922 年 11 月 16 日。)。经济独立和职

10、业平等也是努力的目标,一 些受过教育的知识女性自办学校或实业,同时投入女权运动和社会 活动。(注: eninthechineseenlightenartine,engerderingchineserevolution,universityofc aliforniapress,1995.),延安整风时批评那些“重感情”、“好高鹜远”、 “幻想做政治家”的知识女性的“弱点”,要求她们“好好照顾革命的丈 夫,抚育革命的后代”(注:区梦觉:改造我们的思想意识,载 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第 733-738 页。),都反 映了革命队伍中男性主导下的性别紧张关系。 国统区妇运在两党首

11、次合作破裂后,妇女独立组织活动也受到一定限制。直到 1937 年抗 战全面爆发,才开始又一次女界救亡行动的联合和对全国妇女的集 体动员。但国统区更多是城市、知识界的参与。这时,女权的主张 与呼吁被全民族的存亡大局所淹没,性别问题和阶级问题一样暂时 退隐在民族问题之下而处于次要位置。 (二)“半边天”和“男女平 等”:妇女、国家与社会性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 度从立法来确立男女平等的原则和保护妇女的权利。与此同时,国 家延续革命战争年代的妇女动员,用集体主义和自上而下的发动让 妇女从家庭走上社会、生产活动。审视其间的妇女与国家、妇女与 男性的关系,究竟在多大程度改变或因循了传统的社

12、会性别制度和 观念,对妇女研究者来说是重要的。 1.制度建设和立法:平等与差 别、保护与歧视 共和国政府颁布的第一部重要法律婚姻法沿 袭了中共一贯的男女平等的原则,其后制定的“劳动保护条例”(1951), 规定了女工与男工享有同样的劳动保护,并对妇女产前、产后做了 特殊保护规定;1953 年 2 月通过的“选举法”规定男女公民都具有选 举权和被选举权。特别是 1954 年颁布的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妇女在 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在性别关系方面的制度建设和立法,既是对百年现代化 运动中提倡男女平等遗产的继承,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动员妇女 参与中国革命题

13、中应有之义和逻辑延续。男女平等立法的真正意义 不但使妇女得到事实上的许多好处,更重要的,由于平等立法所营 造的社会氛围和意识形态的主流话语渗透(民间和官方语言),无 疑为日后的妇女发展以及最终的妇女解放和性别平等提供了意识形 态的合法性。 检视 50 年代关于性别的立法,其不足之处为立法粗 疏和理想主义,对根深蒂固的父权制缺乏更深入的反省批判,男性 中心的婚姻家庭制度也未得到彻底改造。 80 年代以来的妇女立法 有了更大的进展。1980 年修订婚姻法;80 年代中期出台了“女职工 健康保健暂行规定”(1986)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1992 年 颁布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重申

14、男女平等,并主张保护法律赋予 妇女的特殊权利和利益。这一时期立法更多地强调妇女的生理、生 育的特点和作为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与 50 年代立法更多注重妇女 的社会性解放、无性别差异的平等权利有所不同。这些法规、条例 的意图和效果是对妇女有利的,但其对女性生理、生育特点的强调 本身是以女性有着先天的生理上的不利条件及能力的缺陷这一观念 为指导的,从而掩蔽了历史上形成的性别不平等制度和观念。 2.集 体动员的社会参与:“半边天”和性别分工 50 年代初国家延续了革 命时期对妇女的动员,开展了各项建设和政治的运动。其理论逻辑 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带来妇女的解放,而妇女走出家庭广泛参与 社会生产劳动,

15、发展生产力,才能最后实现妇女的真正解放;妇女 是一种宝贵的人力资源,发动妇女参与革命和生产是革命利益和妇 女利益的结合点。各级妇联贯彻“以发动和组织妇女参加生产为中心 的方针”,使过去不事生产的妇女,转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因此, 要求妇女“提高觉悟,克服依赖男人、不愿劳动”的“落后思想”(注: 转引自谭深:社会转型与妇女就业,载天津师范大学妇女研究 中心编中国妇女与发展地位健康就业,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42 页。)。有相当多的妇女在集体劳动中获得了从 来未有的自信和成就感,至今中国劳动妇女还承袭这个时代的自信 和意志力的遗产,但也付出了健康的代价。 就宏观而言,集体化和

16、普遍就业将家庭(族)对妇女的分隔改变为政策性利益的集体分隔 城乡二元分离的格局,使得城乡妇女在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体 系中活动,呈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但性别关系几乎同样是权力关 系上的男主女从,报酬上男高女低。从微观角度看,工业化与集体 化“打散”了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基础,但消费和维持“再生产”的功 能并没有消失,而在性别分工上立法和意识形态的宣传似乎从未对 传统的内外分工有过质疑,相反,妇女的家庭角色一直没被“淡化”,甚至自觉不自觉地被强化,加重了妇女双重角色的紧张。 (三)反 思“解放”与“平等”:性别文化的重构与多元主体的共处 1.“一性化” 与“回归女人” 文革沿袭了革命(包括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 主流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性别路线,并在“极左”的方向推到极致。有 学者将这一时期性别关系的特点概括为“非性化”,准确地说应是“一 性化”即“男性化”。而当改革开放的时代到来,厌倦了清教徒生 活和“政治斗争”的男女,希望过世俗的日子时,“回归女人”就成了 一种时髦。学界也以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