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探究中建构让学知识变成用知识

上传人:luoxia****01818 文档编号:4520047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探究中建构让学知识变成用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文:探究中建构让学知识变成用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文:探究中建构让学知识变成用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文:探究中建构让学知识变成用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文:探究中建构让学知识变成用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探究中建构让学知识变成用知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中建构探究中建构 让学知识变成用知识让学知识变成用知识 由一堂数学课引起的对科学探究教学的思考中山市小榄镇广源学校 黄敬文学生自主建构完成新知识的建构是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我们每一个从事教育的老师特别是作为新课程代表之一的科学教师追求的课堂教学。因为这样的教学效果最好,而且学生既能收获知识更能体会成功的快乐。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这样的教学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究。熊慧老师执教的二年级数学统计课就很好的到达了这样的效果。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不知不觉完成了对新知识的建构,实现教学目标达到了教学要求。二年级统计是在学习过一年级”一格代表一个单位

2、量”的基础上认识并运用“一格代表两个单位量”。在明确了这样的一个教学任务后,熊慧老师突破课本局限用一个钓鱼比赛的情景将知识渐渐引出,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很快的统计出数据,也可以很快的画出猫(6 条鱼)和兔子(8 条鱼)的统计图,可是在画老虎十条鱼的时候学生发现出现问题了“格子不够!”,这样成功激发了课堂的矛盾,也很自然过渡到这个这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此时的熊慧老师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想办法。学生想了很多解决的方法,再通过交流讨论判断哪种方法最好。很快同学们都认同“用一个格子代表两条鱼”的方法。全班同学再通过一次次次的应用检验巩固这样的方法。就这样学生在不自不觉中完成了知

3、识的建构。从学生的课堂反馈可以看出,全班同学都很好的掌握了这部分知识。这个看似普通的过程却充分体现了“探究” 二字。新课程提出“做中学”的观点,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这样的学习很好的体现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化别动味主动,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回顾“做中学”观点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它经历了一次次的变革。如今新课程提出的“做中学”已经摒弃了传统理论中知识体系不完整的弊端,将更多的内涵附与此。当唯一不变的是做中学学到的东西学生不易忘记,同是能达到将知识应用拓展要求。让学生将学知识改成用知识,实现学习的真正目的。这个数学课里探究也给了我很多的思考。在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课应该怎样让学生在探

4、究、在做中完成知识的建构?在我的科学课学生体会到了探究过程,感受到了探究快乐吗?一个个的句号在心中滋生。为让自己以后课堂更加有效,今后要从一些几个方面改变自己的课堂模式:一、让教课本变成用课本科学课程开宗明义提出要用身边的一切作为教材来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当在平时的教学中更多的被课本束缚。为了所谓的完成教学任务,让整个课堂仅仅陷在课本上。反思这样的教学,学生学的没有兴趣,老师教的很枯燥。可以想象这样的课堂效果又是怎样。为此在今后的科学课中要充分发掘生活的“教材”。让课堂更加生动起来。在必要的时候把课堂搬到室外,让学生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与自然解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

5、知识。同是在更好地解读课本用更加活泼的方式呈现课本内容。真正做到将讲课本到用课本。二、建立探究情景,让学生在探究中建构探究是科学课程的核心。所以建立探究情景是科学课程的必然,让学生参与探究在探究中学习。回顾自己的科学课堂,虽然也曾建立探究情景,学生也曾在科学课堂中体会点点探究。但可以发掘探究的成分还可以继续增加,让学生更加参与探究体会探究快乐。让探究即是学生学习过程也是学生学习收获。三、放手学生,用心与孩子交流“蹲下来与孩子对话”是小学教师应该做到的。只有蹲下后才会用学生的思维思考问题,才能真正体会孩子的心情。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很难做到这样一点。总是以一个成人的思维想孩子,不敢真正放手将探究的权利交给孩子。素没有想到孩子有自己的方法,而且很多我们大人能做到得现在的孩子同样能做到很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把权力下放给孩子,做孩子探究路上的帮助者而不是引领者。真正蹲下与孩子对话,用心与孩子交流。探究式教学的核心,更是科学课程教学的核心。唯有探究中的知识建构才是真正牢固的建构。也唯有在探究中的学习才能让孩子将学知识变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时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很好保证也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教育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