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数学备课组校本教研方案计划课题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90903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数学备课组校本教研方案计划课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校数学备课组校本教研方案计划课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校数学备课组校本教研方案计划课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校数学备课组校本教研方案计划课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校数学备课组校本教研方案计划课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数学备课组校本教研方案计划课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数学备课组校本教研方案计划课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学校数学备课组校本教研-备课组“磨教案”活动一、推行备课组磨教案制度的背景1、校情 政府、教育局对教育的投入A“学校办学规模扩大”导致大教研组活动制度实效性降低(组织规模)B“学校办学条件改善”提供多组教研同时进行的可能性空间(硬件保障)C“效益提升年”、 “均衡、优质、和谐 ”、 “平安、融洽、质量”作为教师融合的指导思想。2、学情(外因)好硬件还需优质的软环境。家长、学生追求优质的教育是正常的需要。学校的明天、教师的明天。3、师情(内因) “打铁还需自身硬” 教师成长规划(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doc师资队伍建设反思(可提升的人力基础)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要求”,必须构建一个立足校本的有

2、效载体,积极推进、有效提升。【随着新课程教改工作的推进,集体备课已不是新名词,备课组建设也逐渐被列为各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作为合并而成的新学校-滨海中学,在“家底不厚”的情况下,如何“经营”好教学工作,使其投入能产出最大收益?教学工作有效性是方向,教学常规的务实与认真是关键。因此,学校把合并之初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放在了备课组建设“磨教案”活动上,低起点、小步子,让每一步都走得稳健一些,印记深刻一些。 】(薄弱学科)备课组建设,练好内功从站马步开始。2学校认为:开展校本教研,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对正确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师资队伍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校本教研必

3、须从实际出发,立足于校情,班情,问题应来源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景,校本教研一定要对教育教学有切实帮助。这样的教研是最基础的,但却是最有价值的、最有意义的。借鉴兄弟学校的校本教研,以备课组为单位的“磨教案活动”是符合我校校本教研发展的较好载体。二、具体实施过程1、制度保障A盐滨教2009 09号.docB 排课制度的改变:考虑每门学科有半天的校本教研时间如综合学科安排在上午,文化学科周一:数学、周二:语文、周三:英语、周四:科学、周五:社思。C 备课组捆绑式考核打造和谐团队 滨海中学教育质量奖励实施办法.doc2、实施流程“磨课”第一阶段:磨教案(实施时间:08/09 学年第二学期)备课是上好课、

4、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与保证,重点在“精心”二字上下功夫。我校实行以备课组为单位的先备后议的集体备课制度,实行“四定”: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每周由备课组长负责提前分配好任务(下一“周期”的教学内容按人员均匀分配,确定相应主备教师,亦可两人各备同一内容,但所有组员必须先熟悉下一“周期”的教学内容,提倡先备好课),各组员明确职责,精心准备。备课组长在备课活动时组织组员对下一“周期”的教学内容进行研讨,先由主备进行说课(提供教案),然后由各组员磨“教案”(各组员各抒己见,最好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各组员结合自己的风格再自行修改、备课、撰写教案。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通

5、过集体备课做到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进度四统一。备课要做3到“六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练习作业的设计与辅导、备实验教学、备德育和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流程:组长估算下一周期教学内容 分配备课任务 相应教师主备相关内容,设计好教案,其他组员熟悉下一周期教学内容 备课组活动 组员熟悉教案,主备说课 组员评教案 主备修改教案,其他组员在研讨的基础上自行修改、备课、撰写教案(可放于备课组活动后) 备课组活动结束,组长上交记录本。3、稳步推进A 全校教师大会学习:“第一阶段、第二阶段”B 教研组、备课组分层推进 C 教务处督查反馈三、案例分析“第 4 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主要内容有:二元一次

6、方程的概念及其解的不唯一性、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建立和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这种数学模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体验波利亚的问题解决的四个步骤:理解问题、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回顾。1、七年级 “4、1 二元一次方程”本章内容的学习是建立在有理数、整式的运算、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的基础上,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伸和拓广,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方程组、函数等内容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七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并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分析其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加以解决。在此基础上,本小节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列出方程,从而引出二元

7、一次方程的概念;并让学生体验二元一次方程来源于生活,并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需要。怎样正确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是本小节的难点。因为学生脑子里已有的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都是唯一的,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不唯一,并且这4里所说的一个解实际上是一对数,这对数虽说有无数组,但却不是随意的。这对初学者来说是不容易理解的。本小节的例题(用一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字母)的安排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并且为如何获得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及后面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打下伏笔。“磨教案”有感:用思想的火花,把教学设计优化一、背景:活动:七年级数学“磨教案”活动现场观摩会。课题:4、1 二元一次

8、方程时间:3 月 2 日(周一)下午。地点:学校大会议室。与会人员:教研室教研员、学校教务处人员、全体数学教师、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二、活动片段:1、 关于教学目标的讨论:【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设定引发对教学三维目标的讨论。 】问题情景:【主备老师甲:未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列入教学目标;主备老师乙:“方程变形”知识条目出现重复。 】问题 1:备教材问题。教师对教材知识体系、结构的认识必须到位,避免出现教师甲的情况。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审慎,避免出现教师乙的情况。问题 2:备学生问题。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与学习方法有哪些?(最近发展区理论)从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设计新旧知识的交替活动

9、,使其最自然、生动地呈现。问题 3:教参使用问题:教参的参考价值,但是否全套照搬,没有自我思考?或者说,没教参,你怎么教?教学设计的教师原创性与学情符合度。5问题 4:教学三维目标的讨论: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整合的能力。随想:对教材的思考,从“教教材”提升为“用教材”,这是一个教书匠升格为优秀教师的标志;而且,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将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式、学习需求等,纳入教师确定目标的视野。由此确定的教学目标,教书匠确定的与教师确定的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基于以上简单思考,我想:教学目标的确立应该是教师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学生能力的认识、教参教辅的参考后的结果。【另外,如果从生命的高度、以发

10、展的眼光、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反思我们的教学,它是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重要组成,是师生人生中的重要的生命历程。因此确定教学目标必须重视学习者学生的自我实现的欲望与禀赋。 】当然,在观摩现场,与会老师关于教学三维目标的讨论,对教师设定教学目标也有指示作用。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发展。如何有效地把各教学目标体现、包容在一定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想:主要还是依赖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整合的能力,当然,每一维度的目标并不是每节课都要很明确的有吧。潜移默化、润物无声。2、 关于知识引入的讨论:【情景创设的合理性、简洁性、前后衔接过渡

11、性】问题情景:【主备老师甲:先由“挂号信问题”及“汽车行程问题”得出等量关系式(二元一次方程),再复习方程的相关概念;主备老师乙:先复习方程的相关概念,先由“挂号信问题”及“汽车行程问题”得出等量关系式(二元一次方程)。 】问题 1:以上两种引入形式,哪种接近学生认知水平,更易让学生接受?从教材知识体系来看:在七年级上册,学生学习了方程及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知识,时间跨度较长,学生对方程知识的遗忘率较高;而前几章的教学是几何(1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2 图6形和变换)和概率(事件的可能性)方面的知识,与本章代数知识关联性较小,因此需要适当的复习,加以激发(唤醒)学生对方程(代数)原有的知识储备。甲

12、、乙两位教师的两种引入,都设计了复习这一环节,相对而言:老师乙的设计更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通过复习做一下铺垫,再引入情景,得出新的知识,可能更自然一些。问题 2:如何设计新课(问题)引入?甲、乙两位教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课本原有的两个情景,但两个情景相对较复杂:一从学情来分析,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得出等量关系式制造了不少障碍,同时反而降低了课堂知识的吸引力;二是影响后续新知识的得出,给学生重点知识不突出的感觉,造成知识指向的不明确。因此,两个情景会花费较长的时间,去解决不是本节课重点的问题,这样的设计会影响本节课整体教学进程与效果。与会老师也纷纷发言,提出看法与建议。沈老师提出了这样的设

13、计:(用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某场篮球比赛中,某运动员得分为 36 分,若他投的球都是 2 分球,则该运动员投中了几个球? 【情景简洁明了,学生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同时复习了方程的相关知识。 】若他投中的球中,既有 2 分球,又有 3 分球,那么他投中的 2 分球、3 分球各有几个?【改变情景后,未知数从一个变为两个,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很自然地得出等量关系式(引入二元一次方程)。当然,课后还可将条件变为 1、2、3 分球都有的情景,适度拓展、提升。 】听完这个设计,我大受启发:新课知识引入的情景应避免拖沓冗长、分散主题的问题情景,而宜采用简洁明了,直奔主题的情境设计;最好有前

14、后知识的衔接与过渡,使学生较自然、少障碍地收到激发、获得新知。3、 关于重点、难点的处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及其不唯一性、关联性;方程的变形】7问题情景:【甲、乙两位老师都选取了课本例题中的方程 3x+2y=10,来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及方程变形的转化技能】问题:如何降低台阶,使概念引入简单、易懂?是否能将方程改为 x+y=10 这类较简单的方程,使学生一目了然地找到使等式成立的一组数值,由此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及其不唯一性、关联性,同时,方程变形也相对简单易变了。此外,在本次“磨教案”现场会上,与会老师还谈论了课堂例题的取舍、学生练习的设计等话题(如),将“4、1 二元一次

15、方程”的教案逐步优化。三、活动小结:本次“磨教案”活动在七年级数学备课组展开,与会教师参与互动。活动由组长富旭东老师主持,对“4.1 二元一次方程”这一节课进行备课组集体磨教案。活动首先由两位主备老师课前说课;然后组内老师根据主备老师的教学设计提出各自的想法与建议,逐步修改教学设计。期间,除备课组组内老师投入活动外,教研员沈老师不时提出指导性建议,与会老师也积极参与讨论,会场气氛热烈。经过两节课的讨论, “4.1 二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设计得到优化, “磨教案”活动模式初步呈现。通过活动,与会老师都能感受到备课组内浓浓的研讨气氛, “磨教案”活动较务实、认真地开展,使组内老师更进一步地理解教材、

16、设计教案、改进教法,以提升在课堂 45 分钟的教学效果,最终优化教学过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2、七年级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1)”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并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会交流思想,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质疑,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评价信息。这8种“过程”会改变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1)教案教学目标:在问题创设、变式的解决过程中,掌握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在问题解决的同时,渗透运用观察、实验等数学方法及数学建模的思想,体会数学的生活性。教学重点:掌握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及直接设元法与间接设元法的体会与选择;教学难点:“配套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分析;教学准备:4 人一组,组内每人准备 2cm*2cm 正方形硬纸片 5 片、2cm*3cm 长方形硬纸片 3 片教学过程:、问题情境与解决(查看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