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考试中的答题技巧1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5190159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会计】考试中的答题技巧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级会计】考试中的答题技巧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级会计】考试中的答题技巧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级会计】考试中的答题技巧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级会计】考试中的答题技巧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会计】考试中的答题技巧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首先,先了解首先,先了解 20152015 年中级会计职称各科目的试题题型:年中级会计职称各科目的试题题型: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 算分析题、综合题。财务管理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 析题、综合题。经济法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 综合题。注:中级资格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 3 小时,财务管理科 目考试时长为 2.5 小时,经济法科目考试时长为 2.5 小时。其次,针对每个题型逐个突破:其次,针对每个题型逐个突破:试题题型一:选择题试题题型一:选择题众说周知,选择题有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之分,通常占

2、卷面分数的 30%一 40%左右,主要测试考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具有很大的灵 活 性。命题者常常使迷惑答案具有同等吸引力。因此,不把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 内容吃透,你是很难回答有经验的命题者所设计的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如下:答题技巧如下:(1)运用排除法。如果无法确定哪个是正确答案,可以试着用“排除法”, 即如果成 功地排除三个不正确或不符题意的选项,剩下的一个就是正确答案。 如果遇到确实不会的题目,要学会合理的猜测,用“猜测法”解题。可以联系 相关知识进行合理 猜测,除非你一无所知,否则你选择正确的概率会超过 1/4。另外还应注意,在单选题中有两个表述不同但意思相同的必然不是正确答

3、 案。通常情况下,如果单选 题中有两个答案是相反的,可能其中有一个正确答 案,但这不是绝对的,可能出题者引诱你从对立答案中寻找答案,而这两个答 案可能都和题干无关。 当然,有的多选题可能是三个或是四个选项是正确的, 不存在排除两个不正确或不合题意的选项问题。(2)运用比较法。直接把各项选择答案加以比较,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 点,集中考虑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关键所在。(3)运用猜测法。如果你不知道确切的答案,也不要放弃,要充分利用所 学知识去猜 测。一般来说,排除的项目越多,猜测正确答案的可能性就越大。 例如,一份试卷有 10 道备选答案为四项的单项选择题,你有把握选对的只有 6 道,其得分为

4、6 分 (每道题 1 分)。如果盲目乱猜余下的 4 道题,按概率来说, 你可能猜对一道题,于是你的总分数为 7 分。假如你对不懂的 4 道题,都能成 功地排除二个备选答案, 你可望猜对 23 道题,这时你的总分为 8-9 分。这 个分数对于一道满分为 10 分的单项选择题来说,应该是很理想的。(4)按题目要求答题。在阅卷中发现,有不少考生连题目的要求都没看一 下就开始答 题了。比如单项选择题要求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显然,除最佳答案 之外,备选项中的某些答案,也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确性,只不过是不全面、 不完整罢了。而我 们有些考生,一看基干项,紧接着就被一个“好的”或“有 吸引力的”备选答案吸引

5、住了,对其余的答案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放过去,从而 失去了许多应该得分的机 会。请记往,一定要看清所有的选择答案。一道周密 的单项选择题,所有的选择答案可能都具有吸引力,然而,判卷时却只有一个 是正确的选择。(5)计划答题时间,保持稳定的答题速度。前已述及,采用选择题型,其 中最主要的 原因是一份试题可以覆盖大量的材料。因此,选择题考试通常要求 在短时间内作答。在考试开始时,你应该看一看试题的分量,并且对每道题应 占用的时间迅速作出 估计。也许你会发现,每道选择题允许作答的时间不到一 分钟。在某些情况下,这似乎不大可能。但你不必担心,有不少问题可能只需 几秒钟就可作出选择。这样, 你就有足够时间去

6、考虑相对较难的问题。保持稳定的答题速度,也是很必要的。一般的做法是:首先通读并回答你 知道的问题,跳过没有把握作答的问题。然后重新计算你的时间,看看余下的 每道题要花多少时间。在一道题上花过多的时间是不值的,即使你答对了,也 可能得不偿失。通过对历届考试试题的分析,命题者在一份试题中所包括的题量,往往比 规定的合理(正常)答题时间所完成的题量小,也就是说,按照正常的答题速 度,试题规定的考试时间应该有一定的富余。总之,由于选择题命题难度大,因此不是所有选择答案都是很理想的。有 些答案可以排除掉,提高你的猜测成功率。要做到这一点,建议你最好仔细考 虑 各个选择答案,把备选项与基于项、备选答案与备

7、选答案之间联系起来考虑。 不要盲目胡猜,不要选择那些看起来像、读起来很有吸引力的错误答案,中了 命题者的 圈套。试题题型二:判断题试题题型二:判断题判断题通常不是以问题出现,而是以陈述句出现,要求考生判断一条事实 的准确性,或判断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事实、事件和概念之间关系的正确性。你 的 答案是指出它的正确或错误。判断题的类型有许多种,有的直截了当地陈述 了事实,考生的任务是确定事实的对或错,如:“持续经营假设为企业采用历 史成本提供 了前提条件。”有的包含了事实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你必须判 断这些事实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还是错。答题技巧如下:答题技巧如下:判断题要看好题目要求。2014 年的

8、题目要求是“(本类题共 10 题,每小 题 1 分,共 10 分。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每小题答题正确的得 1 分, 答题错误的扣 0.5 分,不答题的不得分也不扣分。本类题最低得分为零分)”。做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判断题中如果出现“总是”、“绝不”等绝对概念的 词时,往往是错误的,出现“通常”、“部分”、“正常”、“几乎”等相对 概念时,往往是正确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在判断题中只要找到“一点错误”, 就可判 断为错误的。由于判断题答错会倒扣分,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要不要答题?答案是肯 定的。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因为答对和答错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如果答对得 1 分,答错扣 1 分,答题得分

9、的期望值为零,即答与不答一样,但答题者不可 能一无所知,所以答对的可能性要比答错的可能性大。如果答对得 1 分,答错 扣 0.5 分,答案得分的期望值大于零,答比不答要好。(1)只要试题有一处错,该题就全错。(2)酌情猜测。实在无法确定答案的,请看清试题评分要求。如试题虽注 明要倒扣分数,但得分多,扣分少(如“答案正确的,每题得 1 分;答题错误 的扣 0.5 分”),哪怕你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题目,也一定要猜测,答对的机 率是 50%,切莫放过这种“捡来的”分数。(3)命题中含有绝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很可能是错的。如“存货周转率越 高,表示存货管理的业绩越好。”统计表明,大部分带有绝对概念词的问

10、题,“对”的可能性小于“错”的 可能性。当你对含有绝对概念词的问题没有把握作出判断时,想一想是否有什 么理由来证明它是正确的,如果你找不出任何理由,“错”就是最佳的选择答 案。(4)命题中含有相对概念的词,这道题很可能是对的。如“普遍认为,建 立我国统一的会计准则,是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简 单算术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在权数相等情况下的一种特例。”“固定成本 只是在相关范围内保持莫成本习性。”试题题型三:主观题(计算分析题与综合题)试题题型三:主观题(计算分析题与综合题)计算与分析题主要是测试考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来说难度 较大,涉及的概念、计算公式较多。但由

11、于计算与分析题的分数在一份试卷中 所 占的份量一般较大(20%一 40%),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如果本类题你得 分不多,要想通过考试就很困难。所幸的是,在一门课程中,可作为计算与分 析题的 范围较窄,易于把握(一般来说,成功的考生可以在考前作出预测,并 且预测的准确率在 60%以上),你可以在考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答题技巧如下:答题技巧如下:(1)问什么答什么。不需要计算与本题要求无关的问题,计算多了,难免 出错。如果因为这样的错误而被扣分岂不很可惜吗?有些考生,把不要求计算 的也写在答卷上,以为这样能显示自己的知识,寄希望老师能给高分。而事实上恰恰相反,大多数阅卷老师不喜欢这类“画蛇添足”

12、、“自作多情”的考生。(2)详细阅读试题。对于计算与分析题,建议你阅读两遍。经验表明,这 样做是值得的。一方面,准确理解题意,不致于忙中出错;另一方面,你还可 能从试题中获取解题信息。(3)注意解题步骤。计算与分析题每题所占的分数一般较多(5 一 10 分) ,判卷时,多数题是按步骤给分的。而我们有些考生对这个问题没有引起足够 的重视,以致虽然会做但得分不全。这就是有些考生满以为考得很好,而成绩 公布后却分数不高甚至还怀疑老师判卷有误的一个重要原因。(4)尽量写出计算公式。在评分标准中,是否写出计算公式是很不一样的。 有时评分 标准中可能只要求列出算式,计算出正确答案即可,但有一点可以理 解:如果算式正确,结果无误,是否有计算公式可能无关紧要;但要是你算式 正确,只是由于代 入的有关数字有误而导致结果不对,是否有计算公式就变得 有关系了。因为你写出了计算公式,老师认为你知道该如何做,怎么会不酌情 给分呢?一定会酌情给分儿 的。综上所述,通过常识判断、逻辑推理、排除选项来应对选择题,对多选题 要更为注重精准记忆的重要性,对判断题要非常谨慎,没把握时宁愿不答,对 不定项选择题要坚持谨慎性原则,力求多得一点分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