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城市内涝特点及防治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190029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市城市内涝特点及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东莞市城市内涝特点及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东莞市城市内涝特点及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东莞市城市内涝特点及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东莞市城市内涝特点及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莞市城市内涝特点及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市城市内涝特点及防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莞市城市内涝特点及防治东莞市城市内涝特点及防治(发言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上午好!下面由我代表城市管理局对“东莞市城市内涝特点及防治”作一个简要的介绍。本次介绍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幻灯片)(幻灯片)1东莞市城市内涝情况2市区内涝成因分析3内涝防治成果及困难(进入主题) (幻灯片)(幻灯片)一、东莞市城市内涝情况一、东莞市城市内涝情况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东莞市城市内涝情况。东莞市常年 4 月份开始便进入雷暴、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多发的季节。其中,近年对东莞市影响比较大的内涝现象分别出现在2006 年 7 月 16 日、2007 年 8 月 12 日、2008 年 6 月 13 日和 200

2、8年 6 月 25 日。(以下内容幻灯片显示东莞市区总图,亮点突出主要内涝地点,(以下内容幻灯片显示东莞市区总图,亮点突出主要内涝地点,并切换显示相关内涝照片)并切换显示相关内涝照片)1、受 2006 年第 4 号热带风暴“碧利斯”及低压影响,东莞市2006 年 7 月 14、15、16 日连续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据市气象台统计,16 日 8 时至 17 日 6 时,全市 42 个自动观测站中,有 18 个站点测到雨量超过 200 毫米。由于运河上游地段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导致运河、黄沙河水位高涨,市区一些低洼地区出现较大程度的内涝,其中莞城兴贤街、罗沙市场、洪山街、上下水巷、

3、木巷、东纵路天虹广场,东城东纵路埃索加油站路口、银山街、下桥,南城雅园,松山湖大道莞深高速下及文阁塔路段,环城路交警支队路段等出现 0.51 米内涝积水;环城路莞樟隧道积水 3 米、谷涌隧道积水 1.5 米,道路交通中断。2、受 2007 年强热带风暴“帕布”等的影响,东莞市 8 月 12日凌晨起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由于降雨强度大,4 时至 5 时,市区部分路段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内涝:莞城莞城兴贤街积水 0.7 米,新苑街积水 0.65 米,洪山街、木巷、怡安村积水 0.6 米,金牛横路积水 0.5 米;东城东城环城路银丰酒店门前积水 0.4 米;南城南城篁村社区田心村、松柏塘村积水 0.6

4、 米,环城路雅园段桥底积水 0.5 米,建设路积水 0.4 米;3、受 2008 年第六号强热带风暴“风神”等的影响,东莞市2008 年 6 月 13 日和 6 月 25 日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其中, “613”的 3 小时降雨量为 50 年一遇, “625”最大日降雨量达 363.0 毫米,接近历史纪录,导致莞城怡安村、迈豪街、人民公园门口,南城鸿福西路、建设路、体育横路,东城横岗新村、银山街,东莞大道广深高速桥底,松山湖大道莞深高速路桥底,环城路雅园桥底等路段出现 0.71.3 米的内涝积水,交通一度瘫痪。(以下内容幻灯片显示东莞市内涝点分布图,亮点突出主要内(以下内容幻灯片显

5、示东莞市内涝点分布图,亮点突出主要内涝地点)涝地点)4、根据今年的暴雨情况,尤其“613” 、 “615”两场暴雨,我们对市区内出现过内涝情况的地方作了统计,市区内涝点共 45 个,其中莞城 13 个、东城 10 个、南城 11 个、万江 3 个、市城管局直管道路中东莞大道内涝点 2 个、松山湖大道 2 个、环城路 3 个、中心广场 1 个内涝点。比较突出的内涝黑点主要分布在新开河、市桥河、鸿福河、下桥河等流域。具体重点内涝点分别为:东纵路、木巷、横岗新村、银山街、莞龙路南方装饰市场、莞太四环路至广彩路、雀巢厂区、东莞大道广深高速桥底路段、松山湖大道东部快速立交、莞樟隧道等。可见,东莞市城市内

6、涝的情况是比较严重的!二、东莞市区内涝成因分析二、东莞市区内涝成因分析1、在分析东莞市区的内涝成因之前,我先介绍一下市区的主要排洪通道情况。 (幻灯片按介绍顺序动画显示各条河道位置)(幻灯片按介绍顺序动画显示各条河道位置)东莞市区主要的泄洪通道为东莞运河,由北往南贯穿整个市区。次要泄洪通道由北往南依次为:下桥河、筷子堤河、鸿福河、新基河、三禾市河、石鼓河等,均从东到西排入东莞运河内。市政雨水管就近排入各内河涌,最后进入东莞运河。其中新基河、石鼓河分别作为西平水库、水濂山水库的泄洪通道。以上 6 条内河基本已加盖成暗河。2、内涝成因分析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东莞城市内涝形成的原因。今年 6 月份

7、持续高强度的降雨,导致市区出现大范围较为严重的内涝,给市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较大损失。内涝的主要原因是降雨持续、集中、强度大,特别是“613”的 3 小时降雨量为 50 年一遇, “625”最大日降雨量达 363.0 毫米,接近历史纪录。同时,6 月上旬的连续性强降水过程的叠加与天文大潮混杂、顶托,使我市各江河水位较长时间迂回在高水位,其中峡口水闸运河水位峰值5.43 米,创历史新高,运河水位急速上涨,造成泄洪、排涝困难,甚至倒灌。除了高强度降雨因素外,经过近几年持续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市区内涝主要还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幻灯片显示提纲)(幻灯片显示提纲)(1 1)径流系数增加,雨水流量增大)径流

8、系数增加,雨水流量增大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湿地、农田、土路迅速被硬底化,原有植被和土壤被不透水面替代,不透水面积迅速扩大,使地表径流系数增加,地面雨水难以渗入地下,大量雨水形成了地面积水,造成内涝。(2 2)雨水调蓄设施减少)雨水调蓄设施减少在我们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大量的河道、鱼塘、湿地及低洼地方被填埋,导致受纳水体、雨水调蓄设施减少,城市“蓄水”功能大大削弱。(3 3)河道排洪能力不足)河道排洪能力不足市区主要的河道,如运河、黄沙河的排洪能力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排水断面难以拓宽,且河道的构筑物阻水严重。遇大雨时,河道水位过高导致市区地势较低的片区不能正常排涝,甚至出现倒灌现象。如

9、莞城市桥河流域、松山湖大道分别受运河、黄沙河水位影响特别明显,内涝情况严重。(4 4)明渠覆盖影响排涝)明渠覆盖影响排涝城市快速发展,较多明渠被覆盖,导致渠道过流断面减小,渠内垃圾较难清理,影响城市排涝,流域各片区均出现不同程度内涝。如新开河覆盖后,其流域的罗沙片区、东纵路等内涝严重。新基河覆盖后,雀巢咖啡厂一带内涝频发。(5 5)旧排水设施难以满足城市排涝需求)旧排水设施难以满足城市排涝需求市区的大部分排水设施都建于 90 年代初,因前期缺乏系统的排水规划,导致排水管道的设计和施工标准较低,排水设施尚不完善,且缺乏强排泵站,随着城市快速发展,汇水面积不断增大,难以满足城市排涝要求。另外,市区

10、的排水设施较为陈旧,部分设施损坏严重,影响了正常排水。(6 6)排水设施未能与城市建设同步升级)排水设施未能与城市建设同步升级我市的城市排水设施前期的规划建设还未能引起相关部门足够重视,市区道路升级改造时,没有考虑片区或流域的排水需求,排水设施没有实现同步升级改造,甚至还对原有排水设施造成了破坏,影响道路排水,使低洼区域内涝。如莞樟路、莞龙路、莞长路改造后,排水设施未能同步升级,造成银山街、下桥、牛山路段内涝。(7 7)排水设施管理维护水平低)排水设施管理维护水平低内涝积水整治工作的投入还不足、力度还不够,维护水平比较低,排水管道清淤长效机制未建立,市场化进程较缓慢,部分排水管渠损坏与淤塞情况

11、严重,加剧内涝程度。(8 8)破坏排水设施行为严重)破坏排水设施行为严重城市雨污水管网混接、道路改造及道路两旁的建筑工地不文明施工,排水户排水不规范,大量的建筑余泥和垃圾堵塞排水管渠等破坏城市排水设施行为较严重,影响排水设施正常排水,极易形成内涝。三、东莞市区内涝防治成果及困难三、东莞市区内涝防治成果及困难(一)(一)通过分析充分了解东莞市区的内涝成因之后,近几年来,我们在城市内涝防治方面,主要做了四方面的工作:(幻灯片显示(幻灯片显示提纲)提纲)1 1、实施部分市区内涝整治工程、实施部分市区内涝整治工程我局于 2005 年开始就已经实施了一些市区内涝整治工程,其中包括了莞城二中片区排涝工程、

12、市区道路雨水口整治工程和市区道路下水道清淤工程等项目,主要通过设置强排泵站、改造及增设雨水口、下水道清淤等措施对莞城二中片区、新开河片区的内涝问题进行了整治,使新开河流域的严重内涝得到缓解。在近年的多场大雨中,莞城二中校区及安靖乡片区无内涝,社保局等新开河流域地段排水顺畅,泄水速度明显加快,改善效果甚为明显。此外,从 2006 年开始,我局针对三路一广场的内涝情况实施了东莞大道、松山湖大道排水管道清淤工程、三路一广场排水设施完善工程,并完成松山湖大道上屯村排涝泵站工程。随着上述工程的完工,三路一广场的内涝状况明显好转,尤其是松山湖大道上屯村排涝泵站工程的建成使用,彻底解决了松山湖大道莞深高速上

13、屯村出入口内涝问题。各街道办也实施一些内涝整治工程,特别是近年加大了对辖区下水道清淤的力度及部分内涝黑点的整治力度,如 2006 年东城实施花园新村片区内涝整治的工程,对原有管渠进行了系统清淤和改造,并配套增设了排涝泵站,使得该片区基本脱离了内涝的危害。2 2、做好市区排涝设施维护工作、做好市区排涝设施维护工作积极做好市区排涝泵站及 8 条隧道的维护管理和雨天排涝抢险工作等,并将下水道清淤及隧道的维护全面推向了市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近几年强降水过程中,泵站及隧道等排涝设施均发挥积极作用,并无安全事故发生。3 3、开展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开展城市排水许可管理我局根据建设部重新颁布的城市排水许可

14、管理办法 ,结合实际制定了东莞市城市排水管理办法 ,并于 2007 年 10 月 1 日正式实施,该办法对违规排水行为作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要求排水户通过审批后方能按规范进行城市排水设施的接驳,规范各类排水行为。4 4、委托设计院进行内涝整治方案设计、委托设计院进行内涝整治方案设计我局委托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于 2006 年编制了东莞市市区内涝整治工程方案设计 ,在此基础上,再次进行深化设计,于 2008 年编制了东莞市市区内涝整治应急工程方案设计 。该内涝整治方案对东莞市区内涝现状、成因及整治方案均作了详尽的阐述,可作为下一步内涝整治的指引性文件。该方案对市区的 6 条河涌流域范围的内

15、涝均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整治方案。如在地势较低的下桥河及市桥河出口设置强排泵站;在河道断面偏小,排水能力不足的新开河、鸿福河及新基河等流域内建设分流箱涵或分流管道,增大排水能力。其中,最据代表性的是新开河分流方案。新开河流域作为东莞市区最主要的内涝黑点,其特点是内涝点多、内涝范围广、内涝程度严重、治理困难等。 (按照幻灯片内容介绍新开河分流方案)(按照幻灯片内容介绍新开河分流方案)(二)市区内涝整治工作面临的困难(二)市区内涝整治工作面临的困难虽然,我们在城市内涝防治工作方面作出了一些成果,但是,今后的工作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1、城区段的运河排洪能力有限,且排水断面难以拓宽,经常影响市区大部分区域的雨水及时排放,给内涝整治带来极大的难度。2、旧区地下管渠走向复杂,较多暗渠、管道被覆盖或改向,实地现状资料严重缺乏,给内涝点的调查、清淤及整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3、市区内涝整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经专家及相关部门反复论证,要彻底改善城市内涝,需建设排洪分流箱涵,而分流排洪箱涵建设项目不仅投资巨大、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而且对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实施困难。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2008 年 11 月 17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