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理论介绍 理论讲义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5189776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其他理论介绍 理论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其他理论介绍 理论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其他理论介绍 理论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其他理论介绍 理论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其他理论介绍 理论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其他理论介绍 理论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其他理论介绍 理论讲义(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节 认知发展理论、 道德发展理论及其他理论皮亚杰、科尔伯格、库利等主讲:刘松 副教授第二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库利:符号互动理论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介绍 2.理论简介 3.儿童思维发展阶段 4.道德认知发展阶段 5.主要贡献1.皮亚杰介绍 皮亚杰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 ),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 1918年获得瑞士纳沙特尔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题 目为阿尔卑斯山的软体动物。 皮亚杰于1921年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 任,1924年起任日内瓦大学教授。先后当选为瑞

2、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 1954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 此外,皮亚杰还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 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干 事之职。皮亚杰还是多国著名大学的名誉博士或 名誉教授。 2.理论简介 皮亚杰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 主要研究人类的认识(认知、智力、思维、心理 的发生和结构)。 他认为,人类的知识不管多么高深、复杂;都可 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时期。甚至可以追溯到胚胎时 期。 儿童出生以后,认识是怎样形成的,智力思维是 怎样发展的,它是受哪些因素所制约的,它的内 在结构是什么,各种不同水平的智力、思维结构 是如何先后出现的,等等问

3、题有待研究。理论简介 皮亚杰解答这些问题的主要科学依据是 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 他认为,生物学可以解释儿童智力的起 源和发展,而逻辑学则可以解释思维的 起源和发展。生物学、逻辑学和心理学 一道,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和智力(思 维)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3.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皮亚杰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 大的年龄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 前运算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 儿童从出生到2岁左右,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 周围世界的。 他们这时还不能对主体与客体作出分化,因而“ 显示出一种根本的自身中心化”(皮亚杰,1981 年)。用皮亚

4、杰的话来说,儿童在这个时期还没 有达到运演的水平,他们所具有的只是一种图型 的知识(figurative knowledge),即仅仅是对 刺激的认识。婴儿看到一个刺激,如一个奶瓶, 就开始作出吮吸的反应。图型的知识依赖于对刺 激形状的再认,而不是通过推理产生的。 (2)前运算阶段 儿童从2-7岁左右,处于前运算阶段。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两岁时,发生了一种哥白尼式的 革命,即:他们的活动不再以主体的身体为中心了。 这个时期儿童的认知开始出现象征(或符号)功能( 如能凭借语言和各种示意手段来表征事物)。正是由 于这种消除自身中心的过程和具备象征功能,才使得 表象或思维的出现成为可能。 但在这个阶

5、段,儿童还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他们的 判断受直觉思维支配。例如,唯有当两根等长的小木 棍两端放齐时才认为它们同样长;若把其中一根朝前 移一些,就会认为它长一些。所以,在这个时期,儿 童还没有运演的可逆性,因而也没有守恒性。 (3)具体运算阶段 儿童约在7-12岁时,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皮亚杰认为,7-8岁这个年龄一般是儿童概念性工具的发展的 一个决定性转折点。 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具有真正的运演性质。换言之,他们已 具有运算的知识(operative knowledge),这种知识涉及在 一定程度上作出推论。 例如我们把一只足球放在一些篮球中间,然后当着儿童的面把 足球放在一些排球中间。但这个

6、阶段的儿童能够推理,这是同 一只足球,物体不会因为改变地点而变化大小,因此这只足球 不会比在篮球中时更大些。就一般而言,运演的知识是考虑事 物如何从它们原来的样子改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而图型的知 识只考虑某一时刻某一地点中物体的静止状态。在具体运演阶 段,儿童的思维已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这种思维运演还离 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 儿童在12 岁左右,开始不再依靠具体事物来运演, 而能对抽象的和表征性的材料进行逻辑运演。 皮亚杰认为最高级的思维形式便是形式运算。形式 运算的主要特征是它们有能力处理假设,而不只是 单纯地处理客体。而且,儿童在这时已有能力将形 式与内容分开,用运演

7、符号来替代其它东西。 皮亚杰在概括他的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时强调,各 阶段出现的一般年龄虽因各人智慧程度或社会环境 不同可能会有差异,但各个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不 会变。而且,各个阶段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它们之 间不能彼此互换。 4.道德认知发展阶段他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出生3岁)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 阶段(37岁) 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7 12岁)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出生 3岁) 皮亚杰认为这一年龄时期的儿童正处于前运算思 维时期,他们对问题的考虑都还是自我中心的。 他们不顾规则,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招待规则。他 们的行动易冲动,感情

8、泛化,行为直接受行动的 结果所支配,道德认知不守恒。 例如,同样的行动规则,若是出自父母就愿意遵 守,若是出自同伴就不遵守。他们并不真正理解 规则的含义,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他们的 行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 德实在论阶段(37岁)这是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第一,单方面地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 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即,他律的道德感在 一些情感反应和作为道德判断所特有的某些显著 的结构中表现出来。 其基本特征是:一是绝对遵从父母、权威者或年 龄较大的人。儿童认为服从权威就是“好”,不 听话就是“坏”。二是对规则本身的尊重和

9、顺从 ,即把人们规定的规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 更的。皮亚杰将这一结构称为道德的实在论。 第二,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一种行 为的好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来判断 。 例如,认为打碎的杯子数量多的行为比 打碎杯子数量少的行为更坏,而不考虑 有意还是无意打碎杯子。 第三,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 道德实在论的儿童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是抱极端的态度, 或者完全正确,或者完全错误,还以为别人也这样看,不能 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看问题。 皮亚杰与英海尔德在谈到这个时期的儿童特点时说:“道德 实在主义引向客观的责任观,历而对一种行为的评定是看它 符合法律的程度,而不管是出于恶意的动机违反这个原则, 还是动

10、机好却无意违反了规则。 例如,儿童在理解不准撒谎的社会价值之前很外(因为缺乏 充分的社会化),在对有意的欺骗与游戏或纯粹的愿愿望有 失真实区别之前,成人就告诉他们不要撒谎。结果说真话就 成了儿童主观人格之外的东西,并引起了道德实在论和客观 责任观,从而使儿童认为一切诺言的严重性似乎并不是看有 意欺骗的程度,而是看实际上跟真实性相差的程度。” 第四,赞成行为来历的惩罚 并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还 把道德法则与自然规律相混淆,认为不端的 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的惩罚。 例如,对一个7岁的孩子说,有个小男孩到商 店偷了糖逃走了,过马路时被汽车撞倒,问 孩子“汽车为什么会撞倒男孩子”,回答是

11、因为他偷了糖。在道德实在论的儿童看来, 惩罚就是一种报应,目的是使过失者遭遇跟 他所犯的过失相一致,而不是把惩罚看作是 改变儿童行为的一种手段。 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 712岁) 皮亚杰认为儿童大约在712岁期间进入道 德主观论阶段,这个阶段的道德具有以下 几个特点: 第一,儿童已认识到规则是由人们根 据相互之间的协作而创造的,因而它是可 以依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规则不再 被当作存在于自身之外的强加的东西。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这些阶段的顺序是固 定不变的,儿童的道德认识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 道德转化的过程。 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是根据外在的道德法则进行 判断,他们只注意行动的外

12、部结果,不考虑行为 的动机,他们的是非标准取决于是否服从面人的 命令或规定。这是一种受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所 支配的道德判断。 后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已能从客观动机出发,用平 等或不平等、公道或不公道等新的标准来判断是 非,这是一种为儿童自身已具有的主观的价值所 支配的道德判断,属于自律水平的道德。 皮亚杰认为只有达到了这个水平,儿童才算有了 真正的道德。 第二,判断行为时,不只是考虑行为的 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研究表明, 12岁的儿童都认为,那些由积极和动机 支配但损失较大的儿童,比起怀有不良 动机而只造成小损失的儿童要好些。由 于考虑到行为的动机,因而在惩罚时能 注意照顾弱者或年幼者。 第三

13、,与权威和同伴处于相互尊重的关 系,儿童能较高地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 力,并能较现实地判断他人。 第四,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判断不 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 第五,提出的惩罚较温和,更为直接地针 对所犯的错误,带有补偿性,而且把错误 看作是对过失者的一种教训。 达到自律性道德阶段的儿童,在游戏 时不再受年长者的约束,能与同年龄儿童 平等地参加游戏,彼此明白自己的立场与 对方的立场,共同制定规则,遵守规则, 独立举行游戏比赛。 第四阶段:公正阶段(1112岁以后) 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开始倾向于公正。皮 亚杰认为,当可逆的道德观念从利他主义角度去 考虑时,就产生了关于公正的观念。

14、 公正观念不是一种判断是或非的单纯的规则关系 ,而是一种出于关心与同情的真正的道德关系。 也就是说,儿童不再刻板地按固定的规则去判断 ,在依据规则判断时隐含考虑到同伴的一些具体 情况,从关心和同情出发去判断。 皮亚杰认为公正观念是一种高级的平等关系,这 种道德观念已经能够从内部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起 着决定性的作用。 5.基本概念 1.图式(schema ):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 和思考的方式 。 2.同化(assimilation) :同化原本是一个生物的概 念,它是指有机体把外部要素整合进自己结构中去 的过程。 3.顺化(accommodation):顺化是指有机体调节自 己内部结构一适

15、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 4.平衡(equilibration): 平衡是指个体通过自 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外一个 较高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6.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成熟, 物理环境, 社会环境, 以及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这四个因素都是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但 它们本身都不是充足条件。 7.主要贡献 1)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富有辩证思想的关于 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 2)描述了个体从出生到青年初期智力发展的 路线; 3)第一次将数理逻辑作为划分儿童逻辑思维 发展工具。 4)构造了发生认识论的理论框架。 5)创造了一套研究儿童智

16、力发展的独特理论 。 二、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1.人物介绍2.理论与方法介绍(道德两难问题)3.理论贡献与评价1.人物介绍 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 ,October 25, 1927 January 19, 1987)美国儿童发展心 理学家。 他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着重研究 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 论,在国际心理学界、教育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他是认知结构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他提出:学校道德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他根 据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提出了“道德两难法 ”,在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2.理论与方法介绍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模式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