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时代曲”的产生及其意义—音乐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5189707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时代曲”的产生及其意义—音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论“时代曲”的产生及其意义—音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论“时代曲”的产生及其意义—音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论“时代曲”的产生及其意义—音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论“时代曲”的产生及其意义—音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时代曲”的产生及其意义—音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时代曲”的产生及其意义—音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目 录录摘要 .1AbstractAbstract .1一、 “时代曲”的起源及其产生背景 .2(一) “时代曲”的形成背景 .2(二) “时代曲”的形成因素 .2(三) “时代曲”的产生 .4二、 “时代曲”的发展过程 .5(一)初创阶段(1927-1936)黎锦辉与“时代曲” .5(二)鼎盛阶段(19371949)流行乐坛明星周旋 .6(三) 最后阶段(19501974)“时代曲”南迁 .6三、“时代曲”的发展特点.6(一)首创气声唱法.6(二)重视中国音乐元素.7(三)强调音乐的群众性.7(四)歌曲与历史的融合 .7四、 “时代曲”与中国现代流行音乐的关系.8(一)时代曲与中国风.8(

2、二)“时代曲”与流行唱法 .11五、 “时代曲”的价值及意义.12(一) “时代曲”的产生,使中国流行音乐达到世界水准.12(二) “时代曲”的创作,结束了“西乐为宗”的思想.13(三) “时代曲”的延续,为内地流行音乐的复苏提供了先决条件. 13参考文献.16论论“时代曲时代曲”的产生及其意义的产生及其意义摘 要:“时代曲”指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音乐,形容歌曲的时代新潮性。它不如“救亡曲”般忧国忧民,也没有“艺术歌曲”般高超的创作技巧,被定义为社会堕落风气的根源。本文将通过对“时代曲”的起源、发展过程及特点进行介绍,来说明“时代曲”与现代中国流行音乐的关系,及其存在的价值。以重新认识“时代

3、曲”对中国音乐的复兴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关键词:“时代曲” “ 中国现代流行音乐” “中国音乐”Abstract:Abstract: “Songs“ refers to the last century thirty or fortys Shanghai music, described the songs of the era fashion. It is not as good as the “national salvation songs like“ the motherland and the people, nor the “art songs like“ superb writin

4、g skill, is defined as the root of social corruption ethos. This will be through the “Songs“ the origin,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are introduced, to illust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ra music“ and the modern Chinese pop music, and its value of existenc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r

5、emendous contribution era music“ revival of Chinese musicKeywords:Keywords: “era music“ “Chinese modern pop music“ Chinese music “前言前言“时代曲”顾名思义是指时尚的、适应时代潮流的歌曲,故当时坊间出版此类歌集常以“时代新歌” 、 “时代名曲”或“摩登歌曲”相称。 “时代曲”是中国流行音乐的第一步,从影响上来说, “时代曲”遍及东南亚,甚至传播到了美国。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时代曲”并不被看好,甚至被冠上“靡靡之音”的称号,但随着这些年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越来越好

6、,关于“时代曲”的种种也成为了音乐界的热议。在撰写论文前,笔者拜读了几本跟“时代曲”有关的书,发现大多的书都是偏向于对历史的写作,或是对某个歌手所作的浓墨重彩的传记,缺少对“时代曲”的总体衡量。本文将通过“时代曲”与西方音乐、进步歌曲、艺术歌曲等音乐风格的对比来写“时代曲”在当时时代所具有的“独特性” 。此外, “时代曲”与现代流行音乐的关系也将成为本次写作的主要任务。对于“时代曲” ,我的认识也仅只是沧海一粟,并无心说教,只是希望这寥寥数笔能让看者不忘这 80 余年来流行音乐的风雨飘摇,也希望现代中国流行音乐在时代曲的指引下成为真正的中国流行音乐,而非浅淡的中文流行音乐。一、一、“时代曲时代

7、曲”的起源及其产生背景的起源及其产生背景中国流行音乐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上海,它是在中国传统民间小调和地方戏曲的基础上,吸收了美国爵士乐、百老汇歌舞剧等西方流行音乐而发展起来的。“时代曲”之称形成于三十年代初期,形容歌曲的时代新潮性。(一)(一)“时代曲时代曲”的形成背景的形成背景“鸦片战争”以来,在清王朝的腐败统治之下,西方列强大肆侵略中国领土,由此产生的社会运动层出不穷。1911 年,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然而,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最终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此后几年,新旧文化的争斗日益深化。1919 年,“五四”新文化运

8、动在北京爆发,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得到了全面推进;在此前后,我国新民歌、地方戏曲、说唱音乐、民族器乐等民族音乐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受西方文化影响,西洋音乐也陆续的传入中国,学堂乐歌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二十年代后期,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的进一步影响,在我国最先呈现国际大都市面貌的上海,开始出现了大量的爵士乐等西方流行音乐。中国流行音乐在民歌、戏曲等中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流行音乐元素,开始慢慢发展起来。(二)(二)“时代曲时代曲”的形成因素的形成因素自 1902 年,“乐歌课”被清政府正式认可以后。中国的音乐形式逐渐丰富,不再局限于最初的民歌及曲艺。1904 年,留日的沈心工在日本乐

9、歌的启发下拉开了中国“学堂乐歌”的序幕,其后,李叔同为校园歌曲奠定的坚实的基础。随着留洋归国的学子们的归来,越来越多的西洋的音乐开始传入中国。赵元任、萧友梅等以西方严肃音乐为创作基础,开创了“艺术歌曲”之先河,随后,来自美国的爵士乐也闯入了中国这片古老的华夏大地。瞬时,各种音乐类型齐聚,为而后产生的“时代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1、学堂乐歌学堂乐歌是随着中国新式学堂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歌曲形式,是中国近代新音乐发展的重要标志。二十世纪初,在西方文化和“维新派”新思潮的影响下,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兴办新式学堂,并在新式学堂中开设了“乐歌课”,教学内容主要是教唱歌曲。起初,“乐歌课”并未得到重视,直

10、到 1912 年方被列为必修课。在创作上,当时的学堂乐歌采用了“选曲填词”的方法,选用西方或日本的曲调,配上中文词来演唱,极少有人自己创作曲调。在学堂乐歌的发展中,沈心工、李叔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沈心工于 1902 年踏上了日本的国土。受当时日本的乐歌的影响和启发,沈心工开始了中国乐歌的创作,并被誉为学堂乐歌的拉幕人。1905 年,在乐歌界小有成绩的李叔同进入了日本东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学习西洋绘画和学习钢琴与作曲理论。李叔同一生共作 90 多首歌,配词承袭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隽永秀丽、意境深远的特点;曲调则大多采用欧美各国的通俗名曲,优美动人、清新流畅,词曲无论在艺术形象,还是在声韵上都达到了

11、很高的艺术水平。在曲调上,李叔同不仅继续了沈心工对欧美曲调的运用,并开始采用了各种形式的多声部音乐,有些还配以钢琴伴奏。李叔同是中国近现代音乐、美术和话剧艺术的先驱者。他创办了中国第一本音乐杂志(音乐小杂志1906 年 3 月,仅一期),是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也是中国校园歌曲创作的奠基人。沈心工、李叔同先后赴日学习,首先以日本曲调进行歌曲创作,后都开始选择西方曲调创作歌曲,这无疑是近代中国音乐的一次突破。通过学堂乐歌的启发,西方音乐理论和技术开始在中国得到传播,尤其促进了新音乐形式流行音乐的诞生。在第一版毛毛雨唱片的片心中就标有“学堂新歌”的字样,可见学堂乐歌对于中国早期流行音乐创作的影

12、响是十分显著的。2、民族音乐民歌、戏曲、说唱、民族器乐都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歌是中国劳动人民生活、生产的重要写照,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民歌风格各异。其中,对“时代曲”时期中国流行音乐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小调色彩的江南民歌。如天涯歌女、四季歌、月圆花好等歌曲都具有民间小调色彩。戏曲、说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中国民间具有深厚的根基。因而,中国听众在接受西洋音乐的同时并未丢弃传统的戏曲及曲艺。在早期的流行音乐中,很多作曲家都将戏曲、说唱融入其中。如拷红、埋玉、五月的风等歌曲均带有浓郁的戏曲风格。民族器乐也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民族器乐合奏,在中国音

13、乐伴奏中,体现出了重要的作用。在 1928 年,毛毛雨的首录版中,采用了纯民乐进行伴奏,而其在 1934 年的翻录中虽然采用了西方乐器作为主要乐器,但并没有彻底的摒弃民族乐器的使用。因此,民族器乐在中国早期流行音乐的编曲、伴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天涯歌女、千里送京娘等歌曲均采用了民乐伴奏。综上所述,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流行音乐的重要根基,它是中国流行音乐区别于西方流行音乐的重要标志。3、爵士乐爵士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年代初诞生于美国的南部城市新奥尔良。1917 年,首张“爵士”唱片由“正宗迪克西兰爵士乐队”在新奥尔良录制。此后,“爵士”一词常见于报端,称为全美国流行的音乐风格。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14、爵士乐传入上海。由于早期的爵士乐具有典型的舞蹈性节奏,始于伴舞,因此它很快在上海的歌舞厅流传开来,并且通过唱片等形式得到传播。与此同时,好莱坞电影也随日益高涨的崇洋思想传入上海,好莱坞电影中爵士乐伴随着歌舞的表演,在上海民众中产生了极大影响。歌舞表演也从此和流行歌曲一起,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重要形式。4、西洋乐随着留学西方国家的学子的回国,中国掀起了一股西洋乐的热潮。“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一些世界知名的音乐家也从各国纷纷来到中国演出,使西洋乐在中国得到迅速的发展。随后,乐理、和声、作曲、声乐等西洋音乐理论课程被设为音乐科得主要课程。受到西洋乐热潮的影响,一些作曲家在尝试创作流行歌曲的同时,也采用西洋乐进行配器。如恋之火、永远的微笑等作品的编曲,均体现出西洋乐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