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单纯以收入增长作为发展目标的片面性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88420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单纯以收入增长作为发展目标的片面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单纯以收入增长作为发展目标的片面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单纯以收入增长作为发展目标的片面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单纯以收入增长作为发展目标的片面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单纯以收入增长作为发展目标的片面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单纯以收入增长作为发展目标的片面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单纯以收入增长作为发展目标的片面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7论单纯以收入增长作为发展目标的片面性论单纯以收入增长作为发展目标的片面性方竹兰1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管理系摘要:摘要:单纯以收入增长作为发展目标,具有片面性,一是不能从本质上完全体现中国 发展的真实价值。中国社会发展的真实价值目标与根本价值目标不是钱,不是物,而是人 本身,二是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在政府集中过多权利,民众自身权利还没有得到有效 回归的情况下,单纯以收入增长作为发展目标,往往导致政府利用手中现有既得的权利对 民众权利的替代、第三也无助于民众对自身发展责任的承担,容易忽视人民在发展中的自 主性、责任心。第四更可能导致贫富之间的分化、隔阂。可能会掩盖或者纵容这样一

2、种倾 向,社会中的一部分人为了自己的收入增长而不惜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将自己的富裕 建立在别人痛苦基础上,形成比较严重的贫富差别甚至两极分化。也形成富人阶层对于社 会苍生的冷漠无情。第五是也可能导致为急功近利的经济增长不顾收入增长背后的环境效 益,生态效益。总之单纯以收入增长作为发展目标具有片面性。应该在本世纪加以提升、 完善。 关键词关键词 :收入增长 发展目标 提升 Summary: It can not completely reflect the internal value of chinas development if we simply take income increas

3、ing as our destination. In addition, the target itself is helpless to the transition of governmental function, and helpless to the raising up of public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Whats more, it might lead to an insurmountabl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It is suggested in this paper that we sh

4、ould correct out developing target and make it more reasonable. Key words:earning increasing developing target upgrade 一、一、上个世纪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中国围绕着增加人民收入,使人民脱贫致富的目标努力, 使经济发展速度一直保持在 8%以上,人均 GDP 从 300 美元增加到 1000 美元,实施结果 证明当时围绕这一目标的努力基本是正确的。但是 20 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也证明,将中国 经济发展目标单纯看成是增加人民收入,单纯以收入看待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片面 性。在现代

5、化的进程中会因其片面性产生出许多原本可以避免的社会矛盾,进而增加各种 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和谐难度,加大社会改革的成本。本世纪内的中国发展目标要在增加 人民收入脱贫致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提升,才能使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顺 利推进。 单纯以人民收入增长作为发展目标具有片面性,首先是因为单纯追求人民收入增长并单纯以人民收入增长作为发展目标具有片面性,首先是因为单纯追求人民收入增长并 没有从本质上概括出中国发展的真实价值目标与根本价值目标。没有从本质上概括出中国发展的真实价值目标与根本价值目标。中国社会发展的真实价值 目标与根本价值目标不是钱,不是物,而是人本身,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全面而自由的

6、发展。 从人的发展的内部结构看,经济收入的增长导致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当然是人发展的一 个重要侧面,经济自由与经济收入有一致性。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收入就是经济自由 的重要前提,从贫穷到富裕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但是经济收入的增长,只是人全面而自1作者简介:方竹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管理系。地址: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10087228由发展的一个最基本条件,既不构成发展的全部必要条件,更不构成发展的充分条件。如 果没有其他条件的配合,收入的增长还有可能反过来成为人不发展的起点,金钱、物质财 富可以使人生活上富裕起来,不一定使人更文明,却可能使人更堕落;可以使人

7、更快乐, 也可以使人更痛苦。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人生不是一个文明健康的人生;奢侈浪费、为 富不仁也不是一个文明健康的人生;因钱而疏离、因利而反目也不是一个快乐幸福的人生, 所以人的发展与人的收入的增长并不完全成正比。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人的全面而自由 的发展除开人的物质生活层面的发展之外,更重要的是社会关系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发展, 这种发展内在地包括在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而不是外在于经济发展。也就是说,在制定经 济发展目标时,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才是真正科学的发展目标, 偏离甚至背离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目标的经济发展则是不科学的。经济发展应该成为人全 面而自由发展的内在过程之一。

8、所谓人的社会关系层面的发展指的是人在社会中与其他人 相处中的和谐程度,可以用社会权利义务来概括。精神层面的发展是指人的内心世界的真 善美的境界,可以用人格素质来概括。人的自身的发展从内部结构看,是物质发展与社会 发展与精神发展的内在统一。就人的发展的外部结构看,人的发展也是人自身发展与自然 生态发展的统一,人的自身的发展不是以破坏自然导致生态的恶化为前提,而是以保护自 然导致生态的美化为前提,人越发展,就越尊重自然,关爱自然、人的发展体现为与自然 发展一致。总之,人与内心自我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构成人的 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三个侧面,缺一面都不能算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所以

9、单纯以收入 增长作为人民发展的目标显然是不全面的。许多富人有了钱后由于迷失发展的方向,人格 修养不升反降,甚至堕落。许多普通百姓的收入虽然增加了一些,但由于社会被尊重感的 降低反而不愉快,很能说明这一点 第二,单纯以收入增长作为发展目标,在中国目前的体制转轨阶段,不利于体制转轨第二,单纯以收入增长作为发展目标,在中国目前的体制转轨阶段,不利于体制转轨 任务的适时完成,很可能会延缓改革的进程,从而降低中国发展的质量。任务的适时完成,很可能会延缓改革的进程,从而降低中国发展的质量。中国的制度现实 决定了中国发展的唯一路径是通过改革促进发展,从目前改革阶段的要求看,逐步转变政 府职能,将国家集中的过

10、多的权利回归社会民众,从而使民众在自主运用自身权利的过程 中求发展,是中国可持续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符合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高质量发 展的客观需要。实践证明,在政府集中过多权利,民众自身权利还没有得到有效回归的情 况下,单纯以收入增长作为发展目标,往往导致政府利用手中现有既得的权利对民众权利 的替代、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越位、错位从短期看可以增加民众的某些收入,也可以增加 GDP,但是忽视民众权利从长远看阻碍了民众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收入与发展很可能出 现悖论。对政府而言,过多关注了民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而忽略了民众自己不能 做好,需要政府做好的事情,造成政府职能的缺位,目前教育发展,

11、卫生医疗领域发展改 革中出现的问题很难说与政府的缺位无关。更严重的是,政府在权利没有回归社会民众的 前提下,掌握大量的钱物资源、自然资源和机会、信息等经济资源,民众对政府的监督在 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又很难做到,由此很容易产生政府官员的浪费甚至腐败,中国的发展 成本会由于政府官员的浪费腐败而居高不下,这种高成本的承担者往往是社会中无权无势 的普通民众。处在体制转轨阶段的中国,发展是离不开改革推动的,是体制改革推动了中 国的经济发展,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也是经济发展的必备前提。不改革高度集 权的传统体制,中国的经济发展既不可能起步也不可能持久。如果我们只是单纯提出以收 入增长作为发展的目标

12、,就可能无意中忽视体制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必要性,以发展掩盖 了改革。在中国 20 多年的发展实践中产生出来的许多深层次问题与我们在求发展过程中自 觉改革不够有密切关系。表面上看民众收入有了一定程度增加,但是民众在收入增加的同 时,权利受到抑制甚至受到侵害,以至于单纯的收入增长不能弥补民众利益、身心受到的 伤害,这样的收入增长怎么可以说是有利于民众发展的呢?因此在体制目前转轨阶段的特29殊时期,在提出民众收入增长的同时提出民众权利的同步增长是完全必要的。可以避免没 有进行职能转变的政府大包大揽,用为民众增加收入为名,延缓政府权利的下放,延缓政 府职能的转变,目前尤其要强调,增加收入只是民众发展的

13、一方面,而且只是较低层次的 方面。从社会层面看,民众的真正发展的更深层次是民众的权利发展。权利发展是民众发 展的根本,而且只有民众权利的发展才是人民收入发展的根本保障,没有人民权利的发展, 人民收入的发展是不稳定的。人民权利的发展是人民发展的核心。在目前转轨阶段,我们 考察一个地区的发展,不能不看收入,但是不能只看收入。要通过收入看民众是否更自由、 更愉快、更舒畅、更民主、更和谐。这些不是收入简单能够反映出来的。应该有比收入更 全面的指标来反映经济发展的综合成效,来全面考核干部的政绩。 第三,如果我们将中国体制改革的因素暂时放在一边,假设中国没有经济体制转轨的第三,如果我们将中国体制改革的因素

14、暂时放在一边,假设中国没有经济体制转轨的 阶段特征,只是从民众发展的途径看,单纯以增加收入作为发展的目标,也容易存在偏差。阶段特征,只是从民众发展的途径看,单纯以增加收入作为发展的目标,也容易存在偏差。 这种偏差就是忽视人民在发展中的自主性、责任心。发展本来就应该是民众的自我发展, 民众自己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自己去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从而改变自己的境况,而不是 政府完全替代民众设计一个收入增长的目标,然后总象家长一样处处替民众操心,似乎民 众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对于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来说,收入即便再增长,孩子还是孩 子,民众还是不发展, 。实际上民众责任的承担是民众发展的另一测面。民众的发展

15、只有靠 民众自己在发展中的努力才能实现,只有在承担责任中才能真正发展,人民对于自身利益 发展的责任的承担本身就是发展的过程。发展是不能靠圣人先哲的神明,也不能靠别人的 包办代替,必须靠自己的努力。中国人民的发展只能靠中国人民自己。这一点对于体制转 轨阶段的中国人民的发展来说尤其重要。政府的根本责任只是为民众自我发展责任的承担 提供制度环境,建构发展氛围。如果我们单纯以人民收入作为发展目标,不提出民众自己 在发展中的责任,很可能习惯性地这样做:人民群众只要等待政府的关怀,等待政府的恩 赐就可以达到发展的目标了。这样的民众即便是收入增长了能算是发展了吗?假设一个至 善至美的政府怀有增加民众收入的良

16、好愿望,政府为民众增加收入为理由替代民众的自身 责任。民众在政府的呵护下增加了收入,那也只能说民众富裕了,不能说民众发展了,不 能承担责任的民众决不是发展了的民众,没有使民众承担责任,过于包办代替的政府决不 是一个成熟发展的政府,那么这样的政府,这样的民众组成的国家也就不是一个发展了的 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新力的国家。何况政府过于包办代替而使民众真正富裕起来的典型案例 迄今为止还没有。反之,我们看到的过多的案例是政府包办代替的结果是民众不仅不能富 裕,当然也不能真正发展。 第四,单纯提出收入增长是发展目标,可能会掩盖或者纵容这样一种倾向,社会中的第四,单纯提出收入增长是发展目标,可能会掩盖或者纵容这样一种倾向,社会中的 一部分人为了自己的收入增长而不惜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将自己的富裕建立在别人痛一部分人为了自己的收入增长而不惜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将自己的富裕建立在别人痛 苦基础上,形成比较严重的贫富差别甚至两极分化。苦基础上,形成比较严重的贫富差别甚至两极分化。也形成富人阶层对于社会苍生的冷漠 无情。在这种情况下,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