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6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88296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6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6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6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6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6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6(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高二上学期期末试题 6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投资、消费与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我国却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其哲学依据是(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本原因 D、联系的普遍性原理2、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退耕还林也好,搞生态建设也好,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江泽民就曾经说过,要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从事物发展的状态上看,这启示我们( )A、任何事情的完成都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B、要重视量的积累C、事物的发展必须经过量变才能达

2、到质变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有效的办法是让“农民变工人”,主要的途径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产业化经营。但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还要靠农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提高农民素质,由农民提高自身能力来解决。回答 34 题。3、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主要还是靠农民自己,其哲学依据是( )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B、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C、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D、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4、农民就业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这要求我们( )A、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 B、美好的前景需要我们去创造C、坚定信念,正确

3、对待农村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曲折D、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展望新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 100 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回答 56 题。5、上述材料体现了( )A、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 B、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C、事物是从量变到质变,又到新的量变,再到新的质变,不断向前发展的 D、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6、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要实现新世纪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 )2A、发挥艰苦奋斗精神,重视量的积累 B、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C、利

4、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尽快促成事物的质变D、加快建设步伐,以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7、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表明,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 )A、 “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C、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反作用于内因 D、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8、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明了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 )A、在一定量的基础上进行的,先从量变开始B、在一定质的基础上进行,先从质变开始C、在一定量的基础上进行,先从质变开始D、在一定质的基础上进行,先从量变开始9、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才能真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

5、是。这表明( )A、坚持了辩证法也就坚持了唯物论 B、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C、辩证法是唯物论的基础 D、坚持了唯物论也就坚持了辩证法10、 “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它揭示了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 它肯定了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一帆风顺的 它不懂得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它看不到新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A、 B、 C、 D、 11、根据上题材料揭示的正确道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 )准备走曲折的路 坚信前途是光明的 居安思危 不失时机促成飞跃 满腔热情地支持新事物A、 B、 C、 D、 12、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道:“沉

6、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句诗说出了这样一个哲理(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前途是光明的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D、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近 20 年来,转基因研究的方向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在欧盟特别3是法国,却存在着怀疑和反对转基因的社会力量。他们认为,将一种作物的某个基因植入另一种作物中,一则可能导致“基因污染”,二则可能危害人类健康。而欧洲科学界认为,对转基因的种种疑虑,多少带有愚昧、保守的成分。转基因作物可能是满足地球上 60 亿人口温饱需求的最佳途径。零风险不存在,因噎废食会犯更大的错误。目前,

7、德国和巴西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植入法,在西红柿的试验中获得成功。科学研究正在绕过一个又一个暗礁,转基因食品和药品安全进入人类生活,将不再是梦想。回答 1315 题。13、在转基因研究和应用问题上存在的争论说明( )A、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和反映 B、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C、不同的人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会出现差别D、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14、转基因的研究与应用不存在零风险,不能因噎废食。这一事实体现的哲理是( ) A、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B、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C、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

8、以相互转化15、 “科学研究正在绕过一个又一个暗礁,转基因食品和药品安全进入人类生活,将不再是梦想。 ”由此可见( )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完全否定B、新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C、新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D、新事物的产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唐代诗人杜牧面对化为焦土的阿房宫无限感慨地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回答 1617 题。16、杜牧的感慨蕴涵的哲理是(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C、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同等重要 D、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17、下列说法与上述材料所包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千里之堤

9、,溃于蚁穴 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C、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十五”计划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回答 1820 题。18、 “把发展作为主题”符合的哲学道理是( )4A、矛盾具有普遍性 B、办事情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C、意识促进事物向前发展 D、看问题要把握本质和主流19、之所以“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是因为( )A、事物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会引起质变 B、办事情应注重量的积累C、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能引起质变D、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20、 “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的

10、哲学依据是(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水是人类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我国,水总量不足,分布不均,污染严重,三大困难仍然困扰着我们。完成 2122 题。21、要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必须摸清水的“家底儿”,必须进行科学的水利规划。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C、科学规划是做好工作的决定因素 D、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工作的起码要求22、解决水资源问题必须统筹兼顾、综合治理。从哲学

11、上看,这是因为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只要统筹兼顾,就能做好工作 C、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D、矛盾普遍存在,应全面认识和处理问题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如今,我们虽然形势大好,国富民强,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所以仍应始终头脑清醒,保持忧患意识。回答 2324题。2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主要体现了这样的哲学道理( )A、矛盾双方是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既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之间24、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必须保持忧患意识。这就要求我们( )正确处理

12、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既看到矛盾对立的一面,5又看到矛盾统一的一面A、 B、 C、 D、 25、右边这幅漫画的哲学依据是( )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只有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A、 B、 C、 D、 毛泽东说:“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不能有的动,有的不动。但是,十个指头都按下来,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 ”回答 2627 题。26、毛泽东的话包含的哲理是(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矛盾有主次之分 C、矛盾双

13、方地位、作用不同 D、事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27、根据毛泽东的教导,我们在做工作时( )A、首先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B、要善于把握问题的本质和主流 C、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又不忽视次要矛盾D、必须坚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当前,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很好。经济建设保持良好势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切实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回答 2829 题。28、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是( )看问题、办事情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14、 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A、 B、 C、 D、 29、千方百计开辟就业门路,扩大再就业,关键在于认识要到位,工作要到位,有了这两条,就能扎扎实实地把这项工作推向前进,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这一认识体现的哲理是( )A、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6B、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要首先抓住主要矛盾C、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D、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产生影响30、你在接受别人服务时,如果想到自己也是服务者,也是为别人服务的,那么你就会尊重为你服务的人,因为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这其中蕴涵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

15、化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C、矛盾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 D、不同性质的矛盾应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31、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从哲学的观点看,科学家的这段话表明(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要分清主次,善于把握重点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A、 B、 C、 D、二、简答题:32、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国内外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