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二港池7#、8#堆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518804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二港池7#、8#堆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二港池7#、8#堆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二港池7#、8#堆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二港池7#、8#堆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二港池7#、8#堆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二港池7#、8#堆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二港池7#、8#堆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二港池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二港池 7#、8#泊位区堆泊位区堆 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场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连云港徐圩港口多用途码头有限公司建设单位:连云港徐圩港口多用途码头有限公司评价单位: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评价单位: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二二一五年二月一五年二月1(一)建设项目概况(一)建设项目概况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为了实现连云港港口作为带动苏北经济、辐射中西部地区的重要战略。根据连云港港总体规划 ,连云港港将按照“一体两翼”的总体发展思路,形成由港湾内的连云港区、北翼的赣榆港区、前三岛港区和南翼的

2、徐圩港区、灌河港区组合的组合港。连云港港徐圩港区总体规划指出,徐圩港区是连云港港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港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拓展港口功能、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江苏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四沿”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是苏北地区及周边部分省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依托。徐圩新区作为江苏省沿海开发的支点和突破口,以徐圩港为支撑发展成为以钢铁、石化、能源、船舶机械制造、仓储物流等临港产业为主的多功能创新型临港工业新城,打造为江苏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临港重工业基地与循环经济示范区,定位于钢铁、石化、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物流业等五大产业。根据规划,徐圩港区将依托根据规划,徐圩港区将依托临港工

3、业起步,逐步发展成为为腹地经济和后方临港工业服务的综合性港区,临港工业起步,逐步发展成为为腹地经济和后方临港工业服务的综合性港区,以干散货、液体散货和件杂货运输为主,逐步发展集装箱运输。以干散货、液体散货和件杂货运输为主,逐步发展集装箱运输。连云港港绝大部分吞吐量及泊位均在主体港区-连云港区,2013 年连云港港完成吞吐量 2.02 亿吨(扣除集装箱重量后约 1.7 亿吨) ,同期泊位核定能力为7446 万吨,超负荷率达到 282%,徐圩临港产业产生的增量不可能通过主体港区满足,主体港区还将有部分吞吐量需要转移到徐圩港区来完成。目前徐圩港区仅有徐圩一期通用泊位,目标货种以散货为主,杂货吞吐能力

4、仅 100 万吨。因此必须新建泊位解决徐圩港区吞吐量需求的增长。鉴于此本工程安排吞吐量 345 万吨,主要为钢材、木材以及其他杂货,本工程作为前方泊位的配套堆场设施,其货运量与码头吞吐量一致。拟建项目选址位于徐圩港区大顺岸东段,二港池纳潮河和西港河之间的集装箱作业区。工程占海 42.6930 公顷,陆域宽度 496m,纵深 839.5m,吹填方量约 415 万 m。项目近期布置有钢材堆场、木材堆场、其他杂货堆场以及生产、生活辅助设施和绿化等。货运量 345 万吨/年,其中钢材 80 万吨、杂货 55 万吨(主要指重大件机械设备、瓷砖、大理石及建筑材料等) 、袋装粮食 110 万吨、化肥 100

5、 万吨。2项目施工期约 20 个月。工程总投资 85341 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文件的要求,连云港徐圩港口多用途码头有限公司委托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进行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二港池 7#、8#泊位区堆场工程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天科所接受委托后,编制了本项目的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提请海洋主管部门审查,并于 2015 年 1 月 9 日通过了由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召开的专家评审会,会后评价单位认真进行了补充修改。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包括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

6、投资(包括环保投资),并附工程特性表环保投资),并附工程特性表本工程位于徐圩港区大顺岸东段,二港池纳潮河和西港河之间的集装箱作业区。工程形成陆域面积 42.6930 公顷,新建 496m 正堤,正堤采用全清淤抛石方案。陆域设计标高由北向南均为 8.0m7.0m,吹填标高取 9.07.80m,吹填方量约 415 万 m。陆域形成后用于建设前方泊位的配套堆场设施,货运量 345万吨/年,其中钢材 80 万吨、杂货 55 万吨(主要指重大件机械设备、瓷砖、大理石及建筑材料等) 、袋装粮食 110 万吨、化肥 100 万吨。项目施工期约 20 个月。工程总投资 85341 万元。3.建设项目与法律法规

7、、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建设项目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二港池 7#、8#泊位堆场工程的建设符合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 、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 连云港港总体规划 、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总体规划 、 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 、 连云港港徐圩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 (2013 年修正)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水质现状评价结论国家海洋局上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于 2012 年 5 月大潮期在工程附近海域进行了一次采样调查。本次调查共布设水质

8、调查站位 12 个。监测期间调查海域水质中 pH、COD、溶解氧、石油类、磷酸盐、活性磷酸盐、铜、锌、铅、镉、3汞、砷、总铬含量均能满足相应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含量在 7 个站位监测值超所在位置海水标准,超标率 47.3%,最大超标倍数(4.96 倍)出现在 10#站位的表层样品;海域无机氮超标现象较为普遍。水质超标可能与陆源径流污染有关。国家海洋局南通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于 2014 年 10 月在工程附近海域进行了一次采样调查,共布设 47 个调查点位。调查结果显示:监测期间调查海域水质中 pH、COD、溶解氧、硫化物、铜、锌、铅、镉、汞、砷、镍、总铬含量均能满足相应海水水质标准。无机氮含量

9、在 27 个站位监测值超所在位置海水标准,超标率 57.38%,最大超标倍数(1.94 倍)出现在 25#站位的表层样品;活性磷酸盐在 2 个站位超出所在位置海水水质标准的要求,超标率为 3.28%;石油类在 2 个站位超出所在位置海水水质标准的要求,超标率为 4.76%。海域无机氮超标现象较为普遍。水质超标可能与陆源径流污染有关。(2)沉积物评价结论国家海洋局南通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于秋季(2014 年 10 月)在工程附近海域进行了一次采样调查,本次调查共布设沉积物调查站位 30 个。调查海域各站位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铅、铜、镉、锌、铬、汞、砷含量均能满足所在海域相应海洋功能

10、区划的要求。(3)海洋生态现状评价结论浮游植物2012 年 5 月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 7 门 44 属 77 种;浮游植物瓶采水样的密度范围为 0.67711045.4078105个/dm3,平均值为 1.8864105个/ dm3。浮游植物 III 网采水样的密度范围为 3.20741048.8200104个/m3,平均值为5.6519104个/ m3。浮游植物瓶采水样的多样性指数均值为 2.4593,均匀度均值为 0.5802,丰富度均值为 1.1385(表 5.5-2) 。浮游植物 III 网采水样的多样性指数均值为 1.7953,均匀度均值为 0.5290,丰富度均值为 0.61

11、33。2014 年 10 月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 7 门 55 属 118 种;浮游植物 III网采水样的密度范围为 4.771043.89106个/m3,平均值为 7.05105个/ m3;浮浮游植物 III 网采水样的多样性指数均值为 3.13,均匀度均值为 0.68,丰富度均值为 1.38。浮游动物42012 年 5 月调查海域共鉴定浮游动物 5 大类 24 种;大型浮游动物生物量范围为 91917mg/m3,平均值为 550.7mg/m3;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9048。2014 年 10 月调查海域共鉴定浮游动物 8 大类 45 种;大型浮游动物生物量范围为 34.636

12、6.8mg/m3,平均值为 140.9mg/m3;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25。底栖生物2012 年 5 月调查海域共鉴定底栖生物 52 种。调查海域底栖生物栖息密度范围为 20200 个/m2,平均值为 75.6 个/m2;生物量范围为 1.56352.25g/m2,平均值为 56.68g/m2。底栖生物丰富度均值为 0.4463,多样性指数均值为1.3074,均匀度均值为 0.6156。2014 年 10 月调查海域定量采集共鉴定底栖生物 35 种,定性采集共鉴定68 种;调查海域底栖生物栖息密度范围为 0110 个/m2,平均值为 32 个/m2;生物量范围为 0 114.81g/

13、m2,平均值为 25.15g/m2。底栖生物丰富度均值为 0.82,多样性指数均值为 1.08,均匀度均值为 0.87。潮间带生物2012 年 5 月共鉴定潮间带生物 45 种;春季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的优势均较大。2014 年 10 月共鉴定潮间带生物 33 种;秋季软体动物的优势均较大。(4)渔业资源现状评价结论鱼卵、仔稚鱼2012 年 5 月调查定量和定性共鉴定出鱼卵 7 科 7 种,此外还有 1 种未能鉴定出来的鱼卵,共计 8 种;鉴定出仔稚鱼 5 科 5 种。调查海域鱼卵密度均值为1.10ind./m3(0 ind./m3-7.50ind./m3) ,仔稚鱼密度均值为 0.60ind.

14、/m3(0 ind./m3-5.00ind./m3) 。2014 年 10 月调查定量和定性共鉴定出鱼卵 2 科 2 种;鉴定出仔稚鱼 5 科6 种。调查海域鱼卵密度均值为 0.01ind./m3(0 ind./m3-0.22ind./m3) ,仔稚鱼密度均值为 0.07ind./m3(0 ind./m3-1.43ind./m3) 。游泳动物2012 年 5 月调查共出现游泳动物 41 种。鱼类、虾类、蟹类和头足类分别为 23 种、11 种、5 种和 2 种,分别占总数的 56.10%、26.83%、12.20%和54.88%。2012 年 5 月渔获物重量和尾数密度均值分别为 162.43k

15、g/km2和12.89103ind./km2。2014 年 10 月调查共出现游泳动物 60 种。其中鱼类 40 种,占总种类的66.67%;虾类 13 种,占 21.67%;蟹类 4 种,占 6.67%;头足类 3 种,占5.00%。2014 年 10 月渔获物重量和尾数密度均值分别为 672.736kg/km2和62495ind./km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附有关图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附有关图件)评价以工程可能影响到的范围为主,主要根据工程特点、污染物特性、污染类型以及承受载体的不同来确定各自的评价范围。(1)海洋水文动力环境调查和评价范围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16、导则 ,海洋水文动力环境 2 级评价范围垂向距离一般不小于 3km;纵向不小于一个潮周期内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的两倍。考虑到工程附近海域东西防波堤尚未完全建成,同时距离本工程位置 7km 以外分布有连云港海域农渔业区、羊山岛旅游休闲娱乐区、田湾核电站取水明渠、田湾核电站排水口等环境敏感点。因此,将本工程水文动力环境影响评价范围适当扩大为:工程位置向西北、向东南各 15km,由工程位置向海 15km,向西至陆域,整个评价范围约 500km2的水域。(2)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19485-2014) ,一般不小于水文动力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同时应满足建设项目地貌与冲淤环境特征的要求。确定与海洋水文动力环境的评价范围可满足要求。(3)海洋生态环境评价范围海洋生态环境的调查评价范围,主要依据被评价区域及周边区域的生态完整性确定。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2 级评价以主要评价因子受影响方向的扩展距离确定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