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5188023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相关性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相关性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相关性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相关性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相关性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相关性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相关性研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相关性研究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资本流动呈现自由化、虚拟化趋势,对于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冲击 也愈发明显,本文分析总结了国际资本流动流动对银行体系稳定性冲击的三种机制,并且通过对我国 1990-2009 年间相关数据整理分析认为,国际资本流动可直接冲击银行体系稳定性,也可通过影响利 率、汇率等宏观经济因素间接冲击银行体系及银行体系自身危机传染的继发性冲击。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动;银行体系稳定;冲击;相关性The study about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 on the stability o

2、f our banking systemYang Lulu Liu XiaolingAbstract: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capital flow become liberalization and virtualiz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certainty, the capital flow influence the stabil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e, especially the system of ba

3、nk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ree mechanisms about the flow of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impact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banking system. Through analyzed 1990-2009 years data, I think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can directly impact the stability of the banking system and indirectly impact by some ma

4、croeconomic factors such as interest rate and exchange rate. Another way, banking system crisis can transmission by own.Key words: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 The stability of banking system; Impact; Correlation引言 在金融化、自由化、全球化的多重推动下,国际金融资本得以快速扩张,尤其 是货币资本和虚拟资本的过度扩展和积累,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目前,每天在全球外 汇市场交易的国际资本大约

5、为 1.1 万亿美元,国际游资大约在 7 万亿美元左右,。资本在 国际间的自由流动有力地影响着自然资源和金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对各国经济 运行的效率和状况产生了影响,也使各类金融交易的供求关系及价格信号的可变性与不 确定性明显增强。规模巨大、流动快捷的国际性资本对各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和各经济主体的微观决策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进入九十年代,金融危机此起彼伏, 2007 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仍让人记忆犹新,国际金融协会(IIF)预测, 2010 年全球流向 30 个主要新兴市场的私人资本将从 2009 年的 3486 亿美元,增长到 6718 亿美元,这使得国际资本流

6、动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都非常关心的重要经济问题。一、国际资本流动对于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机制的假设(一)银行体系稳定性界定 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是指银行所在的国家经济、金融环境是稳2定的,即关于银行的法令健全、监管适度、调控得力等。从这个角度出发,对国家经济 有所影响的的因素,诸如利率、汇率、GDP 等皆为研究对象;从微观角度看,央行、商业 银行等各类银行具有一定抵御风险的能力,能够使银行在外部环境恶化的时候,最大限 度的降低银行危机发生,而抗风险的能力,主要由银行资本金的充足情况、不良贷款的 数量以及其他指标综合的加以反映。 (二)国际资本流动对于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的三种冲击机制

7、假设 国际资本流动包括国际资本流出和国际资本流出两个方面。国际资本流出对流出国 银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外国机构或个人在本国银行账面的资产负债表资产项目减少,外 国机构或个人对在本国银行资产负债表负债项目增加;本国对外国机构或个人的资产负 债表上负债减少或者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增加。国际资本流入,也即外国资本流出至本国, 主要表现与国际资本流出至国外表现相反。国际资本流动的过程对银行体系的影响主要 通过直接冲击、间接冲击及继发性冲击来实现。国际资本流动的直接冲击导致银行存贷 款变动、直接投资变动、间接投资变动,导致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发生变化,从而 改变商业银行可贷资金量和存款提取量;同时,在浮动

8、汇率制情况下,国际资本流动导 致利率波动、汇率变动、货币供应量变动及实体经济变动,从而影响该国的产业结构、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和企业发展等微观经济因素对从而银行体系产生间接冲 击;继发性冲击是指将某存在风险银行危机传染至整个银行体系,一般是指某国商业银 行发生危机通过同业债务链传染、季风效应传染以及借款人传染等途径,从而导致银行 体系稳定性危机。 主要传染 途径如下图所 示:图 1. 国际资本流动对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路径 1、直接冲击 国际资本直接流入一国主要是通过外国银行贷款和直接投资(FDI)实现的。 (1)外国银行贷款 当国际资本以银行贷款的形式流入一国时,流入国对外负债增多,

9、同时相应的国内 货币供给量增加,同时,商业银行的账面外币资产增加。当发展中国家开始开放资本市 场之时,由于其原本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外币资产全部或大部分将进入银行体系。银行存贷款变动直接投资变动间接投资变动利率变动汇率变动货币供应量变动实体经济变动危机传染效应直接冲击国际资 本流动间接冲击继发性冲击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变化银行体系 不稳定3所以,从发展中国家的总体来看,利用外资的规模是与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成正比的。虽 然,信贷扩张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大规模国际资本在较短时间 内流入容易引发银行体系的信贷膨胀。银行对于资质较低或者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放 松审核,进而产生信用风险

10、,造成信贷资产质量降低。同时,在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一片 涨势下,很容易有银行信贷资金流向股市、房地产等高风险且不容易收回的行业,加剧 资产价格泡沫化。银行贷款的偿还需要企业银行的借贷链条一直循环下去,如果有 一个环节失利,就会形成大量的不良资产。由于 “羊群效应”和在投资者中普遍存在的 “道德风险”所造成的金融机构过度负债和过度投资,资产价格的泡沫在所难免,在遇 到宏观环境、经济基本面变化的冲击后,资本流向突然“逆转” ,将会必然导致泡沫破裂。 进而产生 “财富缩水效应” 、 “信贷紧缩效应” 、 “信心危机效应” ,这些都会影响到居民 和企业的偿付能力,造成银行的不良贷款形成,严重银行银行体系

11、稳定性。 (2)外资直接投资(FDI) 主流观点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或者新兴经济体而言,FDI 是比间接投资和外国贷款 更具积极意义的使用外资的方式。当国际资本以 FDI 形式流入一国时,外国厂商或居民 需要把外币兑换成本币,即用本币存款投资。由于外国厂商或居民兑换本币存在东道国 银行,东道国银行本币存款的减少和增加彼此抵消,净增加了外币存款。等到 FDI 撤出 时,则用外币存款进行兑换撤出。因为 FDI 进入一般是与固定的项目相关连的,涉及大 型的固定资产和非现金资产,与短期银行借款或者股票形式投资的撤出相比要难,因此 FDI 比其他形式的投资较少受到资本撤出和危机传播的影响,发生“羊群行为

12、”的可能性 相对要小,引起银行体系的不稳定的可能性也较小。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一方面, 当 FDI 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出现问题时会撤出,另一方面,有些国际资本由于外汇管 制,在出现合适的套利套汇机会时,会通过“地下钱庄”等隐蔽的方法进入,待达到目 的后再悄悄撤出。这一过程会通过改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和货币替代效应影响商业 银行体系稳定性。 当外币以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一国,如债券投资、股票投资等,也将会导致外币贷 款和外币供给量增加。与较为稳定的 FDI 方式相比,债券投资、股票投资等间接投资主 要是处于利差、汇差等投机性因素产生的。这种主要是短期国际资本,他们受突发事件 影响严重,一旦出

13、现危机迹象将会大量出逃,从而加剧危机的严重程度,对一国金融体 系造成更大的损失。 2、间接冲击 国际资本流动可以影响一国宏观经济政策,从而利用利率波动、汇率波动、货币供 给量变动及实体经济变化间接影响银行体系稳定。 (1)利率波动 因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构、特性、流向、流速等的不同,导致人们对于利率的预期不 一致。一方面,当官方名义利率发生变动,宏观经济、经济政策以及金融监管处于磨合 状态时,市场利率将会发生较大的波动。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国家,较大利 差容易导致地下钱庄泛滥,不利于银行稳定。另一方面,国际资本流动对于政府宏观经 济政策具有抵消作用,同时国际资本的规模难以具体确定,使得政策

14、制定者难以准确把 握调控力度,这也对商业银行体系稳定造成影响。随着我国资本账户的进一步开放,利 率波动造成的影响会不断加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产品品种比较丰富,其中许多资 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到期日(固定利率产品)或重新定价时间差异(浮动利率产品)会 因利率波动产生风险,从而造成银行利差收益、内在经济价值的变动。总体来讲,国际 资本流出增大一国利率上升的压力,当利率上升会加大一国银行筹资成本、企业财务压 力,造成银行将信贷投向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但是高风险行业并不一定能保证高收益。4由于银行和客户间信息不对称, “道德风险” 、 “逆向选择”相应增加,信用风险加大,银 行体系稳定性减弱。 (2

15、)汇率变动 国际资本流动对银行汇率风险产生具有重大影响,流动规模与产生的汇率风险大小 成正相关。已有研究表明,资本流入导致一国支出水平提高,增加一国对于国内非贸易 品的需求,导致实际汇率上升。由于金融市场调整远比商品市场价格调整迅速,在浮动 汇率制度下,资本流入将同时导致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上浮,并且是突发性的,甚至变 动幅度超过人们预期的数倍。就目前情况看,我国因为连续多年的“双顺差” ,汇率上升 被持续关注。当受到外部冲击时,本币升值,银行体系资产将过度膨胀。但是当资本外 流时,外汇储备减少又会引发金融恐慌,加速资本外流,从而会造成因资金枯竭而倒闭。3、继发性冲击 国际资本流动对于商业银行体

16、系稳定性的继发性冲击主要是在商业银行体系内进行 的。主要是由于一国商业银行危机,通过危机传到机制,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是同业债 务链传染、季风效应传染及借款人传染等三种主要方式。如下图所示:银行体系内相互 之间由于存在商业银行之间的直接信贷关系或者存在贴现、承兑、担保等交易结算关系 使得银行间存彼此之间的直接债权债务关系和或有债券债务关系。由于银行同业市场的 存在,商业银行体系内的流动性得以重新分配,因此在面临国际资本流动冲击下,商业 银行体系稳定性可能由于某家问题将其风险通过同业债务链传染至整个商业银行体系。 当挤兑发生时,由于银行之间存在直接信贷、贴现、承兑、担保等交易结算关系,使得 银行之间形成彼此相互依存的直接或或有债券债务关系。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存在帮助 解决部分银行的流动性不足,但是也因彼此的联系过于紧密,在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下, 该体系可能因为其中某家出现危机,其通过铜业债务链感染其他银行,从而导致整体性 的崩溃。图2. 国 际资本流 动对于银 行体系稳 定性影响 的危机传 染效应路 径银行 是从事信用业务,只有其能获得公众的信任才能得到其存款用于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