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6.7单元测试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87978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6.7单元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第6.7单元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第6.7单元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第6.7单元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第6.7单元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6.7单元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6.7单元测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试题网 名校试题网,汇聚名校试题第六、七单元第六、七单元 单元测试单元测试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总的来说 ( ) A是比较落后的 B是比较先进的 C重工业发展比较迅速 D内地比较发达 2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多集中于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 B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 C沿海官僚地主首先接触西方,创办近代工业 D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的外部原因是( ) A北洋军阀分裂,统治力量薄弱 B群众性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C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内工业 D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掠夺 419 世纪 70

2、年代以后,一位京城的官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及时联系可以选择的最 佳手段有( ) A拍有线电报 B写封书信 C发无线电报 D打长途电话 5下列不是近代交通、通讯变化带来影响的是 ( ) A促进商品流通 B朋友间发 Email C便于百姓之间沟通 D利于信息传达 619 世纪 70 年代上海的人们能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是 ( ) A广播电台 B因特网 C电视 D报纸 7下列改变文化生活的成就中,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可以提供直接帮助的是( ) A照相机 B电影与照片 C申报 D课本与字典 8下面哪一剧照反映了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 )9你认为黄兴见到孙中山时所行的礼节,不可

3、能的是( ) A鞠躬 B握手 C点头 D跪拜 10右图反映的这一现象应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 B辛亥革命后 C戊戌变法后 D洋务运动后 11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改变中,对今天中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关 系最大的是( ) A女子停止缠足 B、男子易服 C废除跪拜礼 D取消“大人”称谓 12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不少新事物、新气象。其 中最有特色的服装是什么呢?( )名校试题网 名校试题网,汇聚名校试题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火车、轮船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交流 B近代,在社会习俗方面,传统的习惯势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 C辛亥革命后开始取消“老爷”“大

4、人”等称呼,使用“先生”“君”平等称呼 D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开始在上海等城市创办报纸,主要给中国人看 14、以下图片都与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有关。其中体现了京张铁路在减缓坡度方面 的独特设计的是:15、下面关于侯德榜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 B、他是世界制碱工业的权威 C、他撰写了制碱一书,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D、他创办了永利碱业公司 16、“是书何以作?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中的“是书”指 的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定国是诏 D.天演论 17、严复翻译天演论的主要目的是: A、介绍生物进化论的观点 B、宣传优胜劣汰的自然法

5、则 C、批评洋务运动 D、警示国人因循守旧就会亡国 18、魏源和严复的共同点有( ) 都主张学习西方长处都有一颗爱国心 都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都主张反对外国侵略 A B C D 19、在封建社会,国家用科举考试选拔人才。这项制度在中国沿用了 1300 多年。一直到哪 年才被废除?( ) A、1898 年 B、1905 年 C、1912 年 D、1949 年20、有人正在阅读鲁迅全集 ,那么,他肯定不会读到 ( )名校试题网 名校试题网,汇聚名校试题A孔乙己 B狂人日记C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 D屈原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张謇是晚清的状元,立宪派的领袖人物。但

6、他并没有热心官场,而是以很大的爱国热忱 创办实业。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他创办了 18 个企业,参加 9 个公司的投票。张謇认为发展 实业应该“听之民办”,应该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业上。他曾呼吁说:“日本与印度有十年在中 国地方增设纺机 150 万锭之约。如果所计,十年之后,我国棉业岂复有伸展之余地?”他还提 倡在不损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 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 1921 年,就获利白银 1600 多万两,其中的 2/3 都是大 战期间获得的。这样丰厚的利润,在旧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是空前的。然而好景不长,到 20 年代中期,

7、张謇的企业已经走下坡路了。请回答: 依据材料归纳张謇是如何走上实业救国之路并使企业获得发展的?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张謇发展实业有哪些有利条件?20 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走下坡路,原因何在?张謇的企业由盛而衰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22下面三段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情况。 材料一:新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统计表 材料二:一战期间中国面粉出口增长表 1911 年1919 年中国面粉业发展情况比较表材料三:一战后不久,中国 “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帐,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也皆消沉。”根据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个时期?时间(年)企业数投资额 186318

8、94119 家680 万元 1895189874 家1432 万元时间面粉厂和 机器磨坊(家)资本(万元)日产 (万袋)1911 年40600 多4.31919 年1204500188名校试题网 名校试题网,汇聚名校试题根据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个时期?请你分析其形成原因。根据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哪个时期?这一时期的民族工业有什么 特点?请分析其原因。请总结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总体特点。23读下图,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的大门北资本主义列强打开,我们的领土被割占、资源被掠夺。但同时欧风美 雨也把世界创造的文明带来中国来。请看下图,结合你所学到的知识,说说近代中国

9、人的社 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交通方面:_ 通信方面:_ 文化生活方面:_ 社会习俗方面:_ 24、中国近代前期(18401919 年)涌现出许多主张学习西方,开眼看世界的进步思想家。 在这些人物中,你最崇敬哪一位?结合其主要事迹和你的评价,以我心目中最崇敬的近 代思想家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名校试题网 名校试题网,汇聚名校试题第六、七单元第六、七单元 单元测试答案单元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A 解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比较落后。2、C 解析:民族工业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海地区,主要是该地区官僚地主首先 受洋务运动和外国企业的刺

10、激,发展民族工业。 3、D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得益于内外部因素的影 响。内部原因是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鼓舞了民族资产阶级,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国 内工业。群众性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也起了积极作用。外部因素是世界大战期间 列强的无暇顾及,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4、A 解析:试题实质考查的是 19 世纪 70 年代后中国近代通讯工具的出现,当时出现了有 线电报,而无线电报和长途电话还没有在中国出现。写书信能够联系,但路途遥远,耽 搁太久,不是最佳手段。只能选择有线电报。 5、B 解析:试题考查的是近代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而 Email 是计算机网络时代的新

11、事物, 是现代通讯工具,不属于近代通讯手段。 6、D 解析:以上都是人们广泛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传媒工具。但 19 世纪 70 年代就出现 在上海的以上传媒工具只有报纸。 7、D 解析:试题的关键内容是对我们学习有直接帮助的文化生活成就,是课本和字典。前 三项与我们学习生活都有帮助,但不是直接帮助。 8、B 解析:我国第一部在国家电影节获奖的影片是渔光曲,A 是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B 是我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渔光曲C 是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 定军山。 9、D 解析:以上四项礼节中有孙人格的是跪拜礼,而孙中山和黄兴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家, 提倡平等民主,所以不可能的是跪拜。 10、B

12、解析: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改变愚昧落后习俗的法令。如剪辫、易 服和禁止缠足。图片显示的是强行剪掉清朝长辫子的情景,因此出现在辛亥革命后。 11、A 解析: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改变愚昧落后习俗的法令。如剪辫、易 服和禁止缠足。上述选项中对体育影响明显的是禁止缠足。 12、B 解析: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决定用新式礼服代替清朝官吏的官 帽官服,中山装是这时期男士最有特色的礼服。 13、D 解析:试题逆向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方面的情况,最佳办法是浏览全部选项并判 断其中的错误说法。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开始在上海等城市创办报纸,主要给外国人看 的而不是给中国人看。属

13、于明显错误。 14、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图史结合能力。京张铁路在减缓坡度方面的独特设计的 是“人”字形,从图中可明显看出的是 A。 15、D 解析:永利碱业公司是民族企业家范旭东创办的。 16、A 解析:魏源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17、D 解析:严复是一个维新派,他在天演论里表述的“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揭示 着改革是社会进步的阶梯。而中国当时就处在必须改革的紧要关头。名校试题网 名校试题网,汇聚名校试题 18、C 解析:魏源的思想主要是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严复则主张中国进行全面变革, 学习西方制度。故选 C。 19、B 20、D 解析:屈原是郭沫若的作品。 二、

14、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21答案: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 业,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放弃高官厚禄,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一战期 间,张謇的企业获得进一步发展。善于利用状元身份为企业谋取专利;一战期间,帝国 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国内出现了 军阀混战局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企业没有广阔前途,实业救国道路行不通。解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教材知识,回答问题。其中前三个问题比较简单,可以从课文中 提取现成答案。第四小题则要求我们在做答的时候不能就事论事,要进行升华。 22答案:这是我国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时期,时间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是一战期 间: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原因: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 级一度受到鼓舞,这是内因;一战时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是外因。一 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夕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的特点。原因:一战结束,战胜的西方列强 马上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再度陷入停滞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