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实验 最新教学课件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5187760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凝聚实验 最新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凝聚实验 最新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凝聚实验 最新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凝聚实验 最新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凝聚实验 最新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凝聚实验 最新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凝聚实验 最新教学课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章节目录第七节 混凝实验一实验目的 观察混凝现象及过程,观察矾花的 形成过程及混凝沉淀效果,从而加深 对混凝理论的理解。 学会求得最佳混凝效果(包括最佳 投药量,最佳pH值)的基本方法.章节目录二 实验原理 l混凝是指水中的胶体颗粒脱稳并相互碰 撞凝并长大的过程。l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可以消除或降低胶 体颗粒稳定使胶体脱稳,同时,通过调 节机械搅拌的强度,控制水流的速度梯 度,促进水中脱稳的胶体颗粒相互碰撞 、凝并长大,形成大且密实的絮凝体, 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易于从水中去除 。章节目录三.实验过程:经历三个阶 段混合混合时间:10 30s,最多不超过min速度梯度:500 1000 s-1絮

2、凝 保证足够的絮凝时间:1075 s-1沉淀 停止搅拌,静置胶体脱稳生成矾花矾花与水分离第七节 混凝实验章节目录第七节 混凝实验u仪器(1)1000ml量筒2个(2)200ml烧杯6个(3)10ml移液管5个(4)光电式浊度仪(5)可编程六联电动搅拌器(6)pH计u试剂(1)硫酸铝Al2(SO4)318H2O: 10g/L(2)三氯化铁FeCl36H2O:10g/L(3)盐酸HCl:10%(4)氢氧化钠NaOH:10%四 实验仪器与试剂 章节目录u掌握六联电动搅拌器的使用方法第七节 混凝实验章节目录u掌握浊度仪的使用方法第七节 混凝实验章节目录五.实验步骤l确定最佳投药量 ()用量筒量取6个水

3、样于6个1000mL混凝杯中 ,并测定原水的浊度、pH值及水温 ()依次向6个加药杯中加入Al2(SO4)3 溶液 1 、2、4、8、10、12mL ()设置程序(见实验指导书) ()搅拌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矾花”形成的过 程,“矾花”外观、大小、密实程度等第七节 混凝实验章节目录()搅拌过程完成后,停机,静沉10min,观 察并记录“矾花沉淀的过程 ()静沉结束后,分别取出100mL上清液,并 分别用浊度仪测出剩余浊度 ()将结果填入表格中,绘制剩余浊度-投药 量曲线。 ()根据同样的方法确定FeCl3的最佳投药量 第七节 混凝实验章节目录六. 实验记录 原水记录浊度: NTU,水温: ,p

4、H值:水样编号123456投药量mLmg/L剩余浊度沉淀后pH值备注1快速搅拌 min r/min2中速搅拌 min r/min3慢速搅拌 min r/min4静沉 min章节目录七.实验数据处理 以投药量为横坐标,以剩余浊度为纵以投药量为横坐标,以剩余浊度为纵 坐标,绘制投药量坐标,绘制投药量-剩余浊度曲线,从剩余浊度曲线,从 曲线上可求得不大于某一剩余浊度的最曲线上可求得不大于某一剩余浊度的最 佳投药量值。佳投药量值。第七节 混凝实验章节目录八.注意事项* 整个实验采用同一水样,取水样时 搅拌均匀,一次量取* 要充分冲洗加药杯,以免药剂沾在 加药杯上太多,影响投药量的精确度* 取上清液时,要在相同的条件下取 。第七节 混凝实验章节目录简述影响混凝效果的几个主要因素。 为什么投药量大时,混凝效果不一定 好?3参考本实验步骤,编写出测定最佳pH值 实验过程。 九 思考题 第七节 混凝实验章节目录u确定最佳pH值范围 ()另取5个1000 mL水样,向水样中加酸或 碱调节pH值,依次为4mL、2mL(10%HCl)、 0mL、2mL、4mL(10%NaOH)快速搅30s (500 转/分),用pH计测pH值。 ()按前面确定的最佳投药量加Al2(SO4)3分 别于个加药杯重复2(3)(6), 绘制剩余浊度-pH值曲线, 确定最佳pH范围。第七节 混凝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