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西省高三高考考前质量检测(二)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5187320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山西省高三高考考前质量检测(二)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7年山西省高三高考考前质量检测(二)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7年山西省高三高考考前质量检测(二)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7年山西省高三高考考前质量检测(二)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7年山西省高三高考考前质量检测(二)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山西省高三高考考前质量检测(二)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山西省高三高考考前质量检测(二)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第第 卷卷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8 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某同学的体检报告单显示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为 4.94mmol/L,mmol/L 是物质的量的单位B石油是复杂的混合物,通过分馏可以获得汽油、煤油等,通过催化重整可以获得乙烯、丙烯等C自然界中的方铅矿(PbS),遇上 CuSO4溶液会慢慢变成铜蓝(CuS)说明 Ksp(PbS) Ksp(CuS

2、)D水玻璃是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答案】C【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关系。本题的易错点是 C,要注意的是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但石油的裂化、裂解和催化重整均为化学变化,同时要应区分裂解和催化重整的目的。2CH2=CH-COOCH3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以通过下列反应合成CH2=CH-COOH+CH3OHCH2=CH-COOCH3+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有机合成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CH2=CH-COOCH3分子中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最少有 3 个CCH2=CH-COOH 没有官能团相同的同分异构体DCH2=CH-COOCH3可以发生加成、氧化、取代反应【

3、答案】B【解析】A根据方程式 CH2=CH-COOH+CH3OHCH2=CH-COOCH3+H2O,该反应是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 A 正确;BCH2=CH-COOCH3分子中的碳碳双键是平面结构,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最少有 6 个,故 B 错误;C CH2=CH-COOH 不存在官能团相同的同分异构体,故 C 正确;DCH2=CH-COOCH3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氧化反应、含有酯基,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即取代反应,故 D 正确;故选B。3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 1 所示装置蒸发 FeCl3溶液制得无水 FeCl3B用图 2 所示装置从 Fe(OH

4、)3胶体中过滤出 Fe(OH)3胶粒C用图 3 所示装置从 CH3OH 与 C2H5OH 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乙醇D用图 4 所示装置从 CH3COOH 与 CH3COOC2H5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答案】D【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装置的作用等为解答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是 A,要注意盐类的水解对实验的影响。 4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R、T 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关系如图所示。R 与 X 能形成 X2R、X2R2化合物,Z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T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K 层电子数的 2 倍。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X 和 Y 组成的化合

5、物的水溶液保存在塑料瓶中 B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满足:YT D含 Z 元素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答案】A【点睛】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D 为易错点,要熟悉常见的含铝化合物和盐类水解的规律。 5某充电电池如图所示,已知 a、b 为惰性电极,溶液呈酸性,充电时左槽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黄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放电时,a 极是电池的负极 B充电时,a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VO2+2H+e-=VO2+H2OC氧化性 VO2+V3+ D放电时,H+从左槽迁移进右槽【答案】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新型电池,根据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来分析解答,注意原电池放

6、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为易错点,本题的难点是 C,要从电极反应或总反应理解。6向 NaOH 和 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 0.1mol/L 盐酸,CO2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 点时溶液中存在 c(Na+)=c(HCO3-)+c(CO32-)+c(H2CO3)B0a 段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OH-浓度先增大后减小Ca=0.2Dab 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O32-+2H+=H2O+CO2【答案】B【解析】对 NaOH 和 Na2CO3混合配成的溶液,当滴加盐酸时,先发生氢氧化钠与盐酸的中和反应,再发生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7、和氯化钠,最后发生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才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Aa 点时溶液中存在氯化钠,碳酸氢钠,根据物料守恒,c(Na+)=c(HCO3-)+c(CO32-)+c(H2CO3)+ c(Cl-),故 A 错误;B0a 段溶液中先发生氢氧化钠与盐酸的中和反应,溶液中氢氧化钠逐渐减少,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再发生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水的电离程度又逐渐减小,因此水电离出的 OH-浓度先增大后减小,故 B 正确;C、根据碳元素守恒,混合物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是 0.01mol,所以两步反应:HCl+Na2CO3=NaHCO3+NaCl,NaHCO3+HC

8、l=NaCl+H2O+CO2,分别消耗的盐酸的量是 0.01mol,0.1molL-1稀盐酸的体积分别是 0.1L,所以 a=0.3,故 C 错误; D、ab 段发生反应为:NaHCO3+HCl=NaCl+H2O+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H2O+CO2,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此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图象数据的处理知识。本题中要准确理解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首先发生的是 HCl+Na2CO3=NaHCO3+NaCl;进行完全后,再发生:NaHCO3+HCl=NaCl+H2O+CO2。学#7下列实验中关于物质检验的结论错误的是(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9、A取待测液,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待测液中可能存在 Fe2+B将待测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稍后加热溶液开始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变为红色待测气体中肯定含 SO2C取待测液,滴加硝酸酸化的 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待测液中可能含 Ag+D将湿润的 KI 淀粉试纸较长时 间置于待测气体中取出后没有观察到试纸变色待测气体中肯定不含 Cl2【答案】D第第 卷卷三、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626 题题 第第 2828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第 3535、3636 题

10、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 43 分)8草酸晶体(H2C2O4xH2O)无色,熔点为 101,易溶于水,受热易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草酸钙难溶于水。某研究性小组按照下图装置,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中含有 CO、CO2。已知 C、E、H中盛装澄清石灰水,D 中盛装浓 NaOH 溶液,G 中盛有 CuO。(1)装置 B 的主要作用是_。(2)装置 C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3)装置 D 的作用是_。(4)装置 F 所盛的药品是_。(5)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 CO 的现象是_。(6)H 后连接的尾气处理装置为_。(从“”“”中选择)

11、(7)为测定草酸晶体分子式(H2C2O4xH2O) 中 x 的值,现做如下实验。称取 6.3 g 草酸晶体,将其配置成 100.0 mL 水溶液为待测溶液;取 25.0 mL 待测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用浓度为 0.4 mol/L 的 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用去 12.50 mL KMnO4溶液。回答下列问题。写出 H2C2O4和酸性 KMn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经计算 x=_。(8)依据以上实验,写出草酸晶体(H2C2O4x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1)冷凝草酸气体,防止草酸进入装置 C 反应生成沉淀而干扰 CO2的检验。 (2)

12、Ca2+2OH-+CO2=CaCO3+H2O (3)吸收 CO2气体,防止干扰 CO 气体的检验 (4)碱石灰(或无水 CaCl2) (5)G 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其后的 H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 (7)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8)2 (9)H2C2O42H2OCO+ CO2+3H2O【解析】(1)草酸晶体受热易脱水、升华,装置 B 可以冷凝草酸气体,草酸钙难溶于水,同时装置 B 可以防止草酸进入装置 C 反应生成沉淀而干扰 CO2的检验,故答案为:冷凝草酸气体,防止草酸进入装置 C 反应生成沉淀而干扰 CO2的检验;

13、(2)装置 C 是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2+2OH-+CO2=CaCO3+H2O,故答案为:Ca2+2OH-+CO2=CaCO3+H2O; (3)装置 D 中的氢氧化钠可以除去剩余的二氧化碳气体,防止干扰 CO 气体的检验,故答案为:吸收 CO2气体,防止干扰 CO 气体的检验;(6)G 出来的气体中还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可以用排水集气装置,除去二氧化碳并收集一氧化碳,故答案为:;(7)H2C2O4和酸性 KMnO4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硫酸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 12.50

14、mL 0.4 mol/L KMnO4溶液中还原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 0.0125L0.4 mol/L=0.005mol,由 2MnO2-+5H2C2O4 +6H+2Mn2+10CO2+8H2O 可知,草酸的物质的量= 0.005mol =0.0125mol,6.3 g 草酸晶体的物质的量=0.0125mol=0.05mol= ,解得:x=2,故答案为: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 ;2;(8)根据以上实验,草酸晶体(H2C2O4xH2O)受热分解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2H2OCO+ CO2+3H2O,

15、故答案为:H2C2O42H2OCO+ CO2+3H2O。9某工厂对工业污泥中的 Cr 元素回收与再利用的工艺如下(已知硫酸浸取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 Cr3+,其次是少量的 Fe2+、Fe3+、Al3+、Ca2+、Mg2+):部分阳离子常温下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 pH 见下表:阳离子Fe3+Fe2+Mg2+Al3+Cr3+开始沉淀时的 pH1.97.0沉淀完全时的 pH3.29.011.189(9 溶解)(1)实验室用 98%(密度为 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 200 mL 4.8 molL-1的硫酸溶液,配制时需要量取 98%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 mL(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小数),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和酸式滴定管外,还需_。(2)过滤操作时,需要对沉淀进行洗涤,洗涤沉淀的方法是_。(3)加入 H2O2的作用一方面是氧化+3 价 Cr 使之转变成+6 价 Cr(CrO42-或 Cr2O72-),以便于与杂质离子分离:另一方面是_。(离子方程式表示)(4)调节溶液的 pH=8 除去的杂质离子是_。(5)钠离子交换树脂的原理为:Mn+nNaRMRn+nNa+,被交换的杂质离子是_。(6)通 SO2气体时,还原过程发生以下反应(填写缺项物质并配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