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本科教学评估自评报告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8685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本科教学评估自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本科教学评估自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本科教学评估自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本科教学评估自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本科教学评估自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本科教学评估自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本科教学评估自评报告(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本科教学评估自评报告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本科教学评估自评报告一、新专业建设情况(一)新专业申报情况主要观测点:申报材料、批准文件新专业的申报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1)新专业设置是否符合教育部专业设置要求; (2)专业设置的依据和论证是否明确充分; (3)是否有相应学科作依托; (4)新办专业的口径、布局是否符合学校的定位; (5)新办专业是否有较好的教学条件(实验、实习条件,师资、图书资料,教学文件等)。自评结果: 我院对外汉语专业根据教育部专业设置要求,经过认真论证于 2001年申报,并于 2002 年 9 月正式招生。我院汉语言文学教育为“对外汉语”专业教

2、学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和学科基础。其文艺学为省级重点学科,文学理论、古代文学为省级重点课程,写作学在全国范围内都有重要影响,现当代文学研究成绩斐然。我院资料室现有 5 万余册图书和 200 余种报刊,为教学提供了图书资料的保证;雄厚的师资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培养复合型语言艺术人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不足在于实验室有待建设,实习条件有待充实。见附件 1:1、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申报表2、重庆师范学院关于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论证报告3、增设本科专业专家评审表 4、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 2001 年度市属普通高校新增本科专业名单(二)教师队伍状况1、队伍结构主要观测点: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青年

3、教师中研究生学位比例。对外汉语专业现有的十名教师中,教授两人,副教授六人,在读博士四人,三名教师具有英语学士学位、六人具有文学硕士学位,两名教师拥有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其中一名教师现正在俄罗斯执教。教师数量及学源结构如下表:专业教师:10 人 学生总数:145 人 师生比:1:15序号 姓名 职称 出生年月 学历 毕业学校 所学专业 备注 备注1 黄洁 副教授 1965.11 本科 重庆师范学院 汉语言文学 在读博士 专职2 赵新林 副教授 1953.1 研究生 四川大学 文艺学 在读博士 专职3 李雪梅 讲师 1975 研究生 西南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学 专职4 金安利 助教 1978.9

4、研究生 重庆师范大学 现当代文学 在读博士 专职5 王忠勇 副教授 1948 本科 四川大学 汉语言文学 专职6 王玲娟 副教授 1970.11 研究生 西南师范大学 文字学 在读博士 专职7 韩子京 副教授 1955.6 研究生 四川大学 语言学 兼职8 方林刚 副教授 1963.10 研究生 杭州大学 语言学 兼职9 罗 琴 教授 1949.4 本科 四川大学 汉语言文学 兼职10 黎新弟 教授 1939 本科 四川大学 汉语言文学 兼职各项指标比例 副高以上职称比 80% 中、青年教师比 5:5 青年教师研究生占 80% 学源结构欠合理 专业结构合理 2、主讲教师情况:主要观测点:主讲教

5、师资格;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该专业所有专职教师均具有主讲教师资格,其中 4 人具有硕士学位,4 人正攻读博士学位。近三年来,副教授均为本科生上课,并利用我院其他专业教学资源,聘请两名教授为该专业学生开课,效果良好。 3、师资建设规划目前该专业的专职教师中科班出生的教师数量少,学源结构需要多元化,为此,对师资建设做了以下规划:2004-2007 年引进人才情况:二级学科名称 需求人才带头人 骨干 其中 小计教授 副教授 其他 博士 硕士 对外汉语 1 1 2 3 3 4 7自评结果:从教师队伍状况看,学历、学源、师生比及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但问题在于专职教师队伍中缺乏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的教师。为了使

6、对外汉语教学有更好的发展,教学部在未来几年里,将加大扩充师资的力量,引进数名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或有相关学历的高层次人才。目前,已签约一名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硕士及一名本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应届硕士到我院任教。(三)教学计划及执行情况主要观测点:制定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内容及执行情况1、制定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为宗旨,以培养适应 21 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坚持基础牢固、支

7、柱坚实、专业灵活的原则,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的协调统一,注重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营造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良好空间。2、制定教学计划的原则(1)目标明确,整体优化的原则(2)基础牢固,支柱坚实,加强实践,增强适应性的原则(3)保证质量与体现特色相结合的原则(4)注重综合素质提高的原则(5)营造因材施教、个性发展良好空间的原则3、教学计划内容详见附件 24、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按照教学计划排课、行课,执行总体情况较好。如有调整的课程,按照教务处相关规定及程序填写调、停课申请单,经主管领导同意及学校相关部门同意后方可执行。自评

8、结果:根据相应的指导思想、原则指定了较为科学、合理、详实的教学计划,教学部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行课,执行情况良好。见附件 2:1、对外汉语专业 2002 级教学计划2、对外汉语专业 2003 级教学计划3、对外汉语专业 2004 级教学计划(四)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教学大纲:自评结果:根据本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部对相关必修课及选修课的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不足在于格式不够统一,还需进一步完善、整理。附件:1、现代汉语教学大纲2、古代汉语教学大纲3、中文写作教学大纲4、文学概论教学大纲5、过级英语教学大纲6、中国文学教学大纲7、外国文学教学大纲8、中国文学教学大纲9、修辞学教学大纲10、西方现代派文

9、学教学大纲11、英语语法教学大纲12、高级英语阅读教学大纲13、英语写作教学大纲14、音韵学教学大纲(五)开课计划、课表自评结果:该专业每学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行课,如课程有异动或变化,则认真填写教学计划异动说明,并报送教务处备案。附件 3:1、2002-2003 学年第一学期开课计划2、2002-2003 学年第一学期课表3、2002-2003 学年第二学期开课计划4、2002-2003 学年第二学期课表5、2003-2004 学年第一学期开课计划6、2003-2004 学年第一学期课表7、2003-2004 学年第二学期开课计划8、2003-2004 学年第二学期课表9、2004-2005

10、学年第一学期开课计划10、2004-2005 学年第一学期课表(六)专业建设规划主要观测点:总体目标、任务、具体规划1、总体目标和任务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是专业建设的依据,是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制订并落实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有助于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定位和中长期目标;是为了科学、有序地办好现有专业,增强专业设置和建设工作的主动性和适应性;也是稳步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强化办学质量的保证。(1)、在办学的前后承接与变化上,既讲究专业建设的稳定规范注重一贯性,又讲究灵活性与机动性。以适应社会需求,保证就业率;跟进专业的发展动态,提高专业水准。(2)、在发展进程上,立足实际师资水平与

11、办学条件,处理好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关系。目标明确,分段进行;打好基础,稳步求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寻求专业建设的重点突破。(3)、处理好专业建设规划与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及学科建设规划的关系。发展规划的制定,应服从并服务于学院发展战略规划和学科建设规划,使规划实施的指标与学院整体规划的指标在走势上相一致。2、具体建设规划 (1)、加强教学管理,更新观念。教学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规范教学管理、狠抓制度的落实,又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从现在起,我们将通过经常组织教研室活动,认真解读评估方案,做到指标体系的内涵人人皆知,使全体师生的工作目标明确,从而为搞好专业建设,迎接合格评估,

12、打下最初的基础。(2)、 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最终要靠教师来具体实现。他们教学思想和学术水平的高下,知识面的深度、广度、眼界、治学的作风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只有一批事业心强,教学、科研水平高的队伍才能促进专业建设,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年青教师的培养)是我们常抓不懈的工作。为尽快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教科研水平,我们将深挖现有潜力,采取灵活的方式将现有的部分教师送出去培养。青年教师,以攻读学位的方式为主;中年教师,主要以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方式进行单科进修。计划在 07 年之前,每年派出

13、2-3人进修。同时,利用学院政策,积极配合学校人事部门走出去宣传自己,引进人才。计划在 07 年之前,根据各教研室的实际需求,每年引进 2-3 名该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3)、科研工作教师要教好课,不仅要有厚实的专业底蕴,强烈的事业心,还要求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科研实践。实践证明,具有一定科研实践的老师,其讲课很少是照本宣科式的单纯传授与灌输,教师通过教研及科研工作,将研究成果带进了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将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距离,教学相长,促进了学科建设。为此,特采取如下措施:鼓励支持教师围绕教学开展教研和科研工作,以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推动专业建设。为支持老师进

14、行学术活动,我院积极支持教师申报各种级别的教科研课题。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选派 1-2 名优秀教师参加有关学术会议,扩大学术视野,掌握学术动态。每学期有计划、有专业侧重地聘请外校著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系列学术讲座。同时,也尽量利用系院现有学术资源,动员院内教师多开讲座。(七)课程建设规划主要观测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双语教学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该专业教学内容较充实丰富,有明确的课程体系改革思路,不足在于缺乏相关领域的前沿信息。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应用多媒体授课课时数较低。以后将鼓励老师们做课件,使必修课运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低于 15%。自行研制开

15、发的多媒体课件目前还没有,需要进一步努力。3、双语教学目前,该专业已有金安利、赵新林、李雪梅三位老师使用双语教学,效果良好。自评结果:由于该专业成立还不足三年时间,所以,在课程建设上还不够成熟。在未来工作中将重点放在一是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力争五年内建设 1-2 门精品课程;继续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授课,提高授课质量,使教学成果不断丰富;运用教师资源,提高双语教学的数量。(八)2004 年招生情况主要观测点:招生计划、招生人数、报到人数、报到率该专业 2004 年计划招生 52 人,招生 52 人,报到 52 人,报到率为 100%。自评结果:从报到率可以看出,对外汉语专业市场前景看好,需求量

16、大。随着该专业不断受到人民青睐,我院将在教学质量上狠下功夫,力争建设成为我校的特色专业。附件 4:1、重庆师范大学新办专业招生情况统计表2、重庆师范大学新办专业学生名册(九)教材建设主要观测点:教材选用、自编教材情况该专业有完善的教材选用制度,成立了院教材委员会,对教材的选用起到了监督管理的作用。暂无自编教材。自评结果:按高起点、高标准的思路,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全部选用统编教材或高教部推荐教材,如专业基础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都是选用极具影响力的黄、廖本,王力本,徐通锵本;专业核心课程则选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极具权威性的教材,如: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汉语水平测试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等。与此同时,还鼓励任课教师编写出有特色、符合教学特点的选修课教材,并根据选用的教材编写出教学大纲。(十)图书资料主要观测点:图书资料文学与新闻学院资料室现有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文学、文化、汉语言文字等图书近 5 万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