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欣赏(2)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86790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诵读欣赏(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诵读欣赏(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诵读欣赏(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诵读欣赏(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诵读欣赏(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诵读欣赏(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诵读欣赏(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台市时堰镇后港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主备人 韩维康1诵读欣赏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古代诗词三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能理解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情趣。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能理解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情趣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作家赵丽宏在为你打开一扇门中告诉我们:“亲近文学,阅读优秀 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 的途径。 ”这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而我国古代的古诗词更是文学作品 中的精华,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古代诗词的世界,

2、一同领略古代文化 的美。 二、自学质疑 1、自由朗读课文。指导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2、师生评价,正字正音。 3、找出疑难问题。 三、合作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交流展示.分别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三首诗词。 1. 次北固山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这两句写得好吗?你是怎么认为的呢?3.赤壁中作者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可谓是以小见大,别 出心裁。试找出用两个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命运的诗句。4.浣溪沙表达了作者什么? .集体朗读三首诗词。 五精讲点拨 次北固山下 1.镇江的北固山在作者的笔下是格

3、外的美丽,于是诗人乘舟来到北固山 下,展现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碧。通过诵读你认为写景的诗句是哪几句呢? 那么抒情的诗句又是什么呢?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2.你认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写得好吗?想一想为什么 呢?二次备课:东台市时堰镇后港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主备人 韩维康23.古人写诗都非常注意锤炼字句,有人认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就是一个典范,你以为呢? 赤壁 1.你知道“赤壁之战”吗?你能绘声绘色地描述这个故事吗?你一定行! 2.作者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地慨叹,可谓是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你认为作者用两个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的命运诗句是哪两句呢? 浣溪沙 1.找找看,

4、词的上阕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哪些美丽而又幽静的景物呢?2.你知道吗?好的作品都能以景传情,情景交融。词的下阕作者转而抒情, 联系作者的经历,你认为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六、迁移应用1.次北固山下抒发了王湾刻骨的思乡之情。可以说思乡是中国文学 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 数的乡愁诗。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乡愁诗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 界。思乡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结” ,一个套在炎黄子孙身上的“结” 。 下面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大诗人余光中笔下的乡愁吧。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

5、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作者巧妙地借用“距离”让读者由远而近,再由近及远,远近间乡愁毕 现,远近间体味出乡愁的无奈,远近间主题实现,远近间才真正品味出 乡愁的内在。因为本诗真正要表现的不是缠绵悱恻,也不是儿女情长, 而是作者一腔的悲壮爱国情怀。 2.课后到图书馆找几首首表现思乡主题的诗,并把它背下来。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二次备课:东台市时堰镇后港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主备人 韩维康3诵读欣赏诵读欣赏 泰戈尔诗三首泰戈尔诗三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美好、纯结的童真世界 学习运用想像手法

6、展现世间挚爱真情的手法 培养阅读优美诗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美好、纯洁的童真世界2学习运用想象手法展现世间挚爱真情的手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培养阅读优美诗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著名诗人冰心曾说过:“每个人的童年生活都像一颗闪光的珍珠, 串在了你记忆的项链上,即使两鬓斑白的时候,岁月的尘埃也掩埋不了 它那诱人的光泽。 ”这句话,也许已勾起了你对童年生活的无限遐想,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印度诗人泰戈尔一起走进那新月般纯结美好的童真 世界,去重温童年的梦,去感受孩子心中那份挚爱纯情。二、作者简介(让生汇报课外查阅的有关资料,师小结)泰戈尔:印度著

7、名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他多才多艺多产, 一生写了 50 多余册诗集,代表作有吉檀迦利 新月集 飞鸟集 园丁集等,其中吉檀迦利 园丁集于 1913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三、诵读欣赏 (一)初读:感知形象 1学生先自由朗读,要求: 用笔圈出生字、词 边读边感知一下课文写的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能用几个词概括一下 吗? 试着用你感觉到的孩子的语气去读。 2让学生谈一谈那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应该怎么读,给大家读一遍。 3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最后归纳总结:文中的孩子天真活泼、调 皮、可爱,他与妈妈难舍难分,十分着恋妈妈,应该用舒缓、温馨、深 情而又活泼的语调去读,特殊语句还要具体对待。 (举例:金色花“

8、孩子,你去哪里啊?” (着急)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惊喜,责怪) “我不告诉你,妈妈。 ” (调皮、撒娇) (二)再读:领悟感情 1找朗读较好的同学深情地读,其他同学静静地听读要求:调动你的各种感官,充分发挥你的想象,设想这是在一个 什么情境下一个孩子表达对母亲的热爱、春恋、头脑要出现相应的画面,二次备课:东台市时堰镇后港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主备人 韩维康4去感悟母子之间那种真挚情感。 2学生相互交流一下,描述自己所想象的情景(如:有一个农庄,一 位年青妇人勤劳、善良,她有一个可爱的孩子,整天跟在她身边,与她 嬉戏,妈妈去牛棚,他为妈妈开门,妈妈挤牛奶,他为妈妈端盆,妈妈 流

9、汗了, 他为妈妈擦汗,有时,他调皮地跑丢了,妈妈会焦急地找他, 突然,他会“从天而降” ,出现在妈妈身旁,有一天) 3师总结:三首诗能表现母子之间那种亲密无间的真情, 金色花让 人感受到了母子间和谐有趣的生活告别让人感悟到孩子对母亲无限 的眷恋, 培树使我们想到离家的孩子对故乡、母亲的思念。 (三) 、三读:欣赏语言 1齐读,边读边画出你认为较精彩的词语、句子。 2四人一组,每个同学都要说一说自己所画的句子和自己的感受 (四) 、四读:学习方法 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一个成年人(作者)怎么会把儿童的心理感受 写得那么真实可爱呢?他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想象) 2同学自由发言,谈谈以上问题 3老师归

10、纳:运用自己感知的材料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叫想象如:清代作家沈复小时候把“飞舞的蚊群”想像成“群鹤舞空” , 把丛草想像为森林,其中虫蚁为野兽,这些想象都是作者热爱生活,观 察生活的表现,希望你们也认真观察生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描绘 自己心中这个美好的世界。 4下面发挥你的想象,模仿告别第 3 节,再分 2 个句子。 四、探究练习 1幸福的孩子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的, 金色花中的孩子是那样的天 真、活泼、可爱他为什么会那样幸福?谈谈你的理解, 金色花有什 么意义,你明白吗?(有妈的孩子,幸福享不了,因为沐浴着母亲,所 以孩子如此幸福“金色花”使人想到金色的童年,想到母爱的温暖如阳 光)

11、2我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不愿让妈妈知道呢?我为妈妈做了那 么多好事,妈妈为什么还说我“坏”?(我想与妈妈时刻在一起,不想 让妈妈 知道辊在与妈妈捉迷藏,符合孩子调皮的特点,金色花也许就 在自家院子里,这样我可以默默地跟随妈妈,关心着妈妈,这是一种无 声的爱。妈妈找不到我,着急、担心当我突然出现,他又惊又喜说我 “坏” ,只不过是调皮、淘气的意思) 3你们天天与妈妈在一起,突然有一天,你要离开妈妈,你当时会怎 样想,心里的感觉又如何?离家住校的日子,你想妈妈吗?你会怎样表 达对妈妈的思念?告别中的孩子为什么把自己想像成“清风” “涟 漪” ,你会把自己想像成什么去表达对母亲的爱呢? 4 榕树

12、中的孩子也许离家很久了,他想家乡的榕树了吗?为什么要 对榕树进行描写,沉思?为什么要把自己想成“风” “影子” “鸟儿” “鸭” ,这些与榕树有关吗?他到底要倾吐内心怎样的情感? (榕树根深叶茂,能独木成林,是鸟儿的天堂,是故乡的象征, “风” “影子” “鸟儿” “鸭”是时刻在榕树周围的事物,作者主要是想表达自 己对故乡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二次备课:东台市时堰镇后港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主备人 韩维康5五、生活链接 1 搜集以“母子” (母女)为主题的歌曲,诗词名句,回来交流,看 一部这样主题的电影读几篇体现这习中挚爱真情的文章,感受一下人间 真情,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历程中,是谁在时刻关爱着

13、价钱,你感受了 吗?你可以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可以给他们做一件事,也可以超越时 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赶快行动吧!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二次备课东台市时堰镇后港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主备人 韩维康6作文作文 有感而发有感而发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了解“有感而发” ,学会“有感而发” 。 2、理解关注、体悟、思考生活是我们心灵感动、真情流露、灵魂净化、 创写佳作的源泉。 3、掌握“有感而发”的基本写作要求及方法。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二课时 一、导入激趣: 开学来短暂的几天,使我们正式步入到中学,回顾这几天的生活令 我们兴奋、激动、沉思甚至懊恼、后悔,许多已经在脑海中定格,成为 永久的记

14、忆。请说出一件开学来你印象最深的事情,并说出令你心动、 难忘的感受。 二、揭题明标: 板书:题目:有感而发 要求:不可无病呻吟,要写真实感受 三、知识链接: 学习本单元后的知识短文。 明确: (1)有“感”对写作的重要性; (2) “感”的来源及获取方法。 四、审题指导: 跨进中学大门,每位同学肯定会许多新感受,这些感受来自各个方面: 有的来自新环境,有的来自新老师、新同学,有的来自新开设的课程, 有的来不同的管理方法与教学方法这些感觉虽很新鲜,但也零碎。 对这些感受,怎样取舍,抓住最主要、最深刻的来写呢?怎么有机、有 序地把它们组织起来呢?动笔之前,应认真选材,好好构思。 (学生讨论、交流)

15、 五、构思指津: 、合作探究:明确写作“有感而发”此类文章的基本结构。 (1)叙事:交代“感”的触发点,精炼、简洁围绕自己的感受。 (2)写感:灵活采用多种手法,充分地、巧妙地、多方面地表达自己 的感悟,提示文章的中心。 (3)明理:可在结尾直接突出,也可采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富有新意 地婉转、含蓄地表达。 2、注意点: (1)认真回想开学以来所经历的所有事情,抓住最令你兴奋、激动或 懊恼、后悔的事,深入思考,分析你有这种反应的原因。 (2)所发感想必须有要“根” ,不可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感想要自 然、水到渠成,不可牵强附会。 (3)所拟的题目要能与文章内容、主题相对应,不能文不对题。 二次备课东台市时堰镇后港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主备人 韩维康7六、构思拟稿。 师巡查并个别指导。 八、改稿誊抄。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文学我爱文学活动主题活动主题: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