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2复习指导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86779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2复习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古代汉语2复习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古代汉语2复习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古代汉语2复习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古代汉语2复习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2复习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2复习指导(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汉语古代汉语 2复习指导复习指导考试说明:考试说明:1、本次考试内容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朱振家主编的古代汉语 (下)为主,以与之配套的古代汉语学习辅导为复习纲要。考试题型有:填空题、翻译句子、选择题、分析近体诗的平仄,说明有无拗救与违反格律的地方、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2、 复习重点如下: 1) 、选文重点篇目:毛遂自荐、韩信拜将、谏逐客书、论积贮疏、出师表、 答李翊书、段太尉逸事状、贾谊论、黄冈竹楼记、赤壁赋等2)诗词重点篇目:渭川田家、望岳、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送友人、春望、晚晴、黄鹤楼、无题、鹿柴3)通论重点:成分省略、副词、连词、语气词、古书的注解、古文的标点、诗律复习题:复

2、习题:一、填空题一、填空题1、根据语气助词在句中的位置,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类:( ) 、 ( ) 、( ) 。 2、我国古书注解体例总括起来主要有( ) 、 ( )和( ) 。 3、 “读若、读如”这两个术语主要是用来( )的,但有时也用来注明( )字。 4、按照姚鼐文体的分类, 答司马谏议书属于( )类。 5、被动句是指( )和( )的关系是被动关系的句式。6、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 “固 ”在句中的意义是( ) ,现代意义是( ) 。 7、开我国文体研究先河的是( ) 。他把文体分为四类,即( ) 、 ( ) 、( ) 、 ( ) 。 8、我国古代文献按语言形式的差异可分为三大类,即

3、( ) 、 ( )和( ) 。 9、平仄律的基本要求是:一句之中平仄( ) ;同一联出句与对句平仄相对,称为( ) ;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句平仄相同,称为( ) 。 10、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的下两句是( ) , ( ) 。作者是( ) ,诗句出自 。11、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 、 ( ) 、 ( ) 、 ( ) 。 12、律诗不论五言还是七言,都是( ) ,由( )组成。每联两句,上一句叫做( ) ,下一句叫做( ) 。13、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它的作者是( ) 。14、古代汉语副词大致可以分为:( ) 、 ( ) 、 ( ) 、 (

4、 ) 、 ( ) 、 ( ) 。 六类。15、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是( ) ,主要作者是( ) 。16、古人用来断句的符号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 ) ,一种是( ) 。合称( ) 。17、 ( )是我国古代的一部著名的编年体通史,主编是北宋( ) 。18、 原毁的作者是( ) , “原”是( )的一种文体。19、古文今译的要求是( ) 、 ( ) 、 ( ) 。20、根据一首词字数的多少,词分为( ) 、 ( ) 、 ( )三大类。二、选择题二、选择题 1、莫如商鞅反者。 “莫”字的意思是( )A、没有 B、不要 C、不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字的意思是:( )A、将要 B、将近 C、并

5、且3、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因”字的词性是:( )A、介词 B、连词 C、副词4、今之君子则不然。 “则”字的意思是:( )A、就是 B、却 C、那么5、然。诚有百姓者!“然”字的意思是:( )A、但是 B、是的 C、这样6、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于”字的用法是:( )A 、表示时间 B、表示被动 C、表示比较对象7、遂许先帝以驱施。 “以”字的词性是:( )A、动词 B、连词 C、介词8、为肥甘不足于口与?“为”的用法是:( )A 、表示对象 B 、表示原因 C、表示被动9、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诸”字的用法是:( )A 、表示多而不定之数 B、相当于“之于” C 相当于“之乎

6、”10、吾诚乐而悲之。 “而”字的用法是:( )A、用于联合结构中 B 、用于偏正结构中 C 、用于主谓结构中 11、是吾剑之所从坠。 “所”字的用法是:( )A 、表示处所 B、表示原因 C、表示目的12、彼恶知之。 “恶”字在句中的意思是:( )A、凶恶 B、哪里 C 、厌恶13、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或”字在句中的意思是:( )A、或者 B、有人 C 、或许14、 “客何为者也 ” 这个句子是:( )A 、疑问句 B、 被动句 C 、判断句15、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句中两个为的意思是:( )A、给、替 B、替、 给 C 、替、制定 16、 “汝诚人耶!”句中“耶”表示的语气是:( )

7、A 、疑问 B、测度 C 、感叹17、 “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何哉?”句中“哉”表示的语气是:( )A 、疑问 B、测度 C 、感叹18、 “昔者龙逢斩,比干剖。 ”这个句子是:( )A 、疑问句 B、被动句 C 、判断句19、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句中是副词的字是( ) 。A、之 B、第 C、而20、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句中“至则行矣”的主语是( ) 。A、老子 B、子路 C 、老人2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字在句中的意思是:( )A、微笑 B、微小 C 、没有22、指出下列诗句中不是王维所作的一句( ) 。A、野老念牧童,倚杖候柴

8、扉。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D、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2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的作者是( ) 。A、李白 B、杜甫 C 、李商隐 D、白居易24、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文学家是( ) 。A、欧阳修 B、韩愈 C、苏轼 D、柳宗元 三、翻译下列句子三、翻译下列句子 1、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2、 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现而已。 3、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4、 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 5、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6、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7、 是造

9、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8、 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9、 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10、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11、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12、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13、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 ”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 14、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15、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6、於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 17、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18、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

10、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19、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20、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2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2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四、分析下列近体诗的平仄,说明有无拗救与违反格律的地方。四、分析下列近体诗的平仄,说明有无拗救与违反格律的地方。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黄鹤楼(唐-崔灏)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日暮乡

11、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5、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6、月夜 今夜鹿阝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7、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12、浑欲不胜簪。8、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五、阅读古文,回答问题:五、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1 1、 将下列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句中判断句和被动句各一句:将下列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句中判断句和被动句各一句: 公孙鞅曰:“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訾于民。语曰: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 郭偃之法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2 2、给下列文字加上标点符号,解释加点的字并翻译这段文字,最后给它加个适、给下列文字加上标点符号,解释加点的字并翻译这段文字,最后给它加个适当的标题:当的标题:【原文】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原文】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