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智慧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85275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智慧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智慧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智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智慧(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智慧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智慧在长江中学的教科研周中,我聆听了 4 位数学老师的课,深切体会到数学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的教学行为一定要转移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充分发挥老师的课堂教学的智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有效教学成果。以下我从四方面来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的智慧。一、激发兴趣,主动参与一、激发兴趣,主动参与教师上课的语言要幽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有效率地学习。如孙连君老师在正多边形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准备好若干个正三边形、正方形、正六边形,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操作平

2、面图形镶嵌。内容一:利用单一正多边形镶嵌成一块平面图形,怎样的正多边形能镶嵌,怎样的正多边形不能镶嵌。内容二:正多边形组合镶嵌。通过学生的讨论合作,老师适时的点拨,使学生掌握正三边形、正方形、正六边形能单独镶嵌,正五边形和七边形以上的图形都不能单独镶嵌。从而归纳出镶嵌的基本原则是从一点出发,把图形拼成既不留空隙又不互相重叠。此时全班学生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做出了许多美丽的镶嵌图案。二、分散难点,诱导参与二、分散难点,诱导参与学生间存在差异这是宏观的现实,教师应努力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教学心理学认为,成功体验对动机的激励作用优于失败的体验,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是进一步学习的动机的“激活剂

3、”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差异,除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外,还应分散教学难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教学目标的要求,从而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教学情感素质。如平面几何的入门教学,要讲的通俗易懂,告诉学生学几何就像走象棋,对走每一步都要进行思考,多举一些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例子,如把一个蛋糕用三刀切成相等的方块。许多学生得出了有 4 种之多的方法,让学生的思维豁然广之。如多让学生去设计图案,如用两条平行线、三角形、两个圆去设计你认为漂亮的图案,并写一句贴切的说明词,把他们的作品展示出来,学生兴趣盎然,原来这么简单的几何图案也能创

4、造出如此美妙的图形。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诱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三、分组练习,全体参与三、分组练习,全体参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参与面,应让全体学生参与,改变部分学生“出勤2不出力,有利用不上”的“陪客”现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分组练习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所谓分组练习,一方面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题目进行练习,即题目分组;另一方面就是将学生分成小小组,前后相邻桌子四个学生作为一个小小组,共同探讨、互相启发,即学生分组。如可在实验操作中进行分组。如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题目可分租,如把解方程组(1) ,(2) ,已知31 346xy xy 324 531x

5、y xy ,求(3) ,方程组的解是,3542526xyxyxy, x y436 2312ab ab 3 2a b 求方程组的解(4) ,让学生自主选择两题进行练习,达到解二4(6)3(5)6 2(6)3(5)12xy xy 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目的,使全体学生基本上学会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四、分层评价,激励参与四、分层评价,激励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分层评价,激励参与。如在正多边形教学课中,高老师提出问题,谁能很快算出正十边形的一个内角,有一个平时不大做作业的学生很快回答出了正十边形的一个内角为 144,老师说你是怎样思考出来的,学生说我是考虑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为 360,正十边形的每一个外角为 36,所以正十边形的每一个内角为 144。高老师表扬他很会动脑筋,很聪明,把他夸得美滋滋的。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让他们上台讲课,发表自己的见解,解答题目,要给他们以机会,参与过后要加以肯定性的评价,对基础不好的学生起点不要过高,只要能站起来回答,其行动本身就得表扬,以保护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对课堂练习,教师要及时掌握他们练习的进度和准确率,及时进行统计和表扬,使他们获得付出后得到成功的喜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能使每个学生的数学成绩都达到优秀,但我们作为教师有责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发挥出最大潜力,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