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83825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第 1 1 页页 共共 4 4 页页 苏教版八年级(上)苏教版八年级(上)枣核枣核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吴江经济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吴江经济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 王立新王立新邮编:邮编:215200215200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6152122061521220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 1理解海外华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增强热爱自己民族的情感。2学习课文围绕枣核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及饱含深情的语言。 二:教学设想二:教学设想一颗小小的枣核凝聚了海外游子浓浓的乡情,课文结构精巧 以小见大,用枣核设置了悬念,并以质朴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抒 发了这种感情。根据本文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课堂设计的 流程分五步

2、来实施:第一步预习检查积累运用,侧重于对学生生 字词的检验积累词汇为写作服务。第二步泛读课文理清线索,这 是学生统领全文的关键,有助于理解课文巧妙的构思。第三步选 读课文体悟情感,这是归纳文章主题的环节,从大处体会海外游 子浓郁的乡情。第四步精读课文品味语言,这是从微观的语言上 品析课文中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真情实感,这是学习时的一个重 点。最后一步课外作业拓展延伸,则是对学生课内所学知识的横 向拓展,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习重难点: 1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学习课文作者怎样 设置悬念的方法 。2学习课文精巧的语言及小中见大的写 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观察法。 授课方式:多

3、媒体课。 课时安排:1 课时。三:教学步骤过程三:教学步骤过程 1 1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 每个炎黄子孙历来都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无论走到哪 里都不会忘记故乡的一切。 枣核一文写的就是一个远在大洋 彼案的风烛残年的老人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热爱。下面,我们就第第 2 2 页页 共共 4 4 页页 一起来品读萧乾的枣核 ,体会海外华人对祖国的赤子之情吧! 导入后板书课题导入后板书课题 2 2预习检查积累运用预习检查积累运用 投影出示课文中典型的生字词: 蹊跷(q qio) 殷切(yn) 匀称(chn) 山坳(o) 玛瑙(no) 嫣红(yn)

4、(掐)指一算 故弄(玄)虚 风(烛)残年 学生当堂完成老师作正误的评价后,全班集体朗读这些词学生当堂完成老师作正误的评价后,全班集体朗读这些词 语两遍。语两遍。 3 3泛读课文理清线索泛读课文理清线索 投影出示理解课文的问题: 通读全文想想课文的线索是什么?全文围绕”枣核”的思路 又是怎样展开的? 【提示】:索枣核见枣核说枣核议枣核,课文的线索 是枣核,围绕枣核设置悬念,到加深悬念再到后文揭开悬念,最 后一段揭示中心并深化主题。从全文看枣核既是文章的叙事线索 又是凝聚着浓浓乡情的感情线索。 学生散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后进行提问,注重对学生从课学生散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后进行提问,注重对学生从课

5、 文整体上的引导,最后由老师作出归纳并投影出示。文整体上的引导,最后由老师作出归纳并投影出示。 4 4选读课文体悟情感选读课文体悟情感 学生个别朗读课文 710 自然段前投影出示理解课文的问题:作者把朋友的思乡之情写得十分具体,试在课文中分别找出通 过谈话写出朋友思乡心理活动的句子和具体行动方式的句子?【提示】:思乡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家庭和事业都如1意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思乡行动方式的词句: 栽垂杨柳;养睡莲;堆叠”北海”2;追忆北海泛舟的情景;试种家乡的枣树。 枣核看似细小普通寻常不被人注意,送枣核是件极平凡的事, 在作者笔下却有深刻含义,他寄托了一位远在异国他乡近半个世 纪的美

6、籍华人思恋祖国的民族感情。 “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 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 ” 本环节侧重于让学生对重点语段的研读,从具体的行动方本环节侧重于让学生对重点语段的研读,从具体的行动方第第 3 3 页页 共共 4 4 页页 式上体会海外友人强烈的思乡之情。学生理解后投影出示一幅中式上体会海外友人强烈的思乡之情。学生理解后投影出示一幅中 国化了的情景,帮助学生更深更形象的了解游子浓郁的乡情。国化了的情景,帮助学生更深更形象的了解游子浓郁的乡情。 5 5精读课文品味语言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投影出示两个典型例子让学生进行品味: A A 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他放在手中,

7、像比什么都贵重。B B 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他突然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提示】:A A”托”用动作写出珍惜的态度,”像比珍珠玛瑙 还贵重”把贵重程度具体化了。B B”劈头”有直截了当单刀直入 的意思,形象的表达出朋友急于向”我”倾诉思乡之苦的情态。 这个环节是体现课文语言学习的重点,选择以上两个典型这个环节是体现课文语言学习的重点,选择以上两个典型 的例子主要目的是以点带面,由此扩展开去自己去品味逐步学会的例子主要目的是以点带面,由此扩展开去自己去品味逐步学会 鉴赏的能力。鉴赏的能力。 6 6课外作业拓展延伸课外作业拓展延伸 投影出示课后两个作业:

8、课外收集两句表达”思乡”的古诗句。1推荐阅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2 作业作业主要是让学生积累曾学过的或者课外的古诗句,进一主要是让学生积累曾学过的或者课外的古诗句,进一 1 1 步领会课文表达的感情;作业步领会课文表达的感情;作业则主要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则主要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2 2 丰富学生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附于光中的附于光中的乡愁乡愁:乡乡 愁愁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

9、浅的海峡第第 4 4 页页 共共 4 4 页页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7 7附录:板书设计附录:板书设计索索枣核(设置悬念)枣核(设置悬念) 既是叙事线索既是叙事线索枣核枣核 见见枣核(加深悬念)枣核(加深悬念) 又是凝聚乡情又是凝聚乡情说说枣核(揭开悬念)枣核(揭开悬念) 的感情线索的感情线索议议枣核(深化主题)枣核(深化主题)教后反思:教后反思:这篇课文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易懂。但怎样引导这篇课文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易懂。但怎样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主人公思乡爱国的感情,如何激发起学生学生深入理解主人公思乡爱国的感情,如何激发起学生的爱国激情,并非易事。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的爱国激情,并非易事。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把学生置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收到了较生的多种感官,把学生置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时间的安排上显得还是有点仓促,在语好的效果。但在时间的安排上显得还是有点仓促,在语言的品味上还得多花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的语文言的品味上还得多花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的语文品悟。品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