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精思教后记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80649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熟读精思教后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熟读精思教后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熟读精思教后记(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熟读精思教后记 初备这篇课文时,非常茫然,甚至有些抵触。初三学生也在学此文,而且还是没有甚解。 同样的文章,现在要预初学生来学,并且还要两段默写。我们到底该怎么教啊? 静下心来,仔细研读文章,又发现自己也不是能很顺畅地理解此文。于是,查工具书, 查资料,和备课组老师一起探讨研究,最后定下来:深文浅教。教学目标定为:正确清楚 地朗读文章,积累一些文言实词;梳理文章内容,在熟读基础上进行理解背诵;学习朱熹 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安排三个课时进行教学。两段顺序做一下调整。 在具体操作中,发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还是很有限。做到正确清楚地朗读文章 就花了大半节课,然后词句的理解用了一节半

2、课。不过,在此基础上梳理文章层次就比较 顺了。最后比预计多用半节课。默写检查下来,第一次过关的达到三分之一,另外的基本 第二次都通过了,情况还算好。 在教学这篇文章中有两点想法。一是两段顺序的安排。编者原是分别从朱熹的朱子大 全和童蒙须知中各选了两段与“熟读精思”相关的内容,定下标题,作为一篇文章。但是两段顺序的安排窃以为可以倒过来,原因有三:一是与标题“熟读精思”对应,现在 的第一段侧重讲“精思” ,而第二段则是“熟读”正好倒了;二是从学生的认知能力接受水 平角度,现在的第二段相对简单些,并且“三到”一部分小学里也读过;三是现在的第一 段开头两句“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 之心”有一定的过渡作用,两段倒过来更顺理成章。另一点想法是关于句子的解释。有些学生小学里已经学过文言文,对句子的解释翻译 往往比较机械,停留在词语的组合上,因而句子往往不通。此文的学习也遇到这个问题。 如其中一句“大率徐行却立” ,书下注释分别解释大率:大致,一般情况下;徐行:慢慢走; 却立:退立。但是把这三个解释合并起来句子却并不通顺。以此为例告诉学生翻译句子的 一些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