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语言行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80608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非语言行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非语言行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非语言行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非语言行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非语言行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非语言行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非语言行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非语言行为”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周新强 桐乡市凤鸣高级中学 314500 内容摘要 课堂教学表面上主要是通过语言来传达信息,但实际上,我们所传达的知识要通过很多非语言信息才能更有有效地地落实。非语言信息包括非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表征。非语言行为是指举止形态,包括眼神、手势、声调、空间距离等。它既可以独立表现意义,也可以对言言语语表达表达的意义进行补充。本文主要分析非语言行为的特点以及在物理课堂上的具体应用。关键词 非语言行为 课堂教学 人类交往是一种信息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不仅语言是一种交流的载体,很多语言之外的行为和符号也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很多研究结果表明,在人们日常交际中,言语传递

2、的信息仅是一小部分,而非言语行为传递的信息丰富得多。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宾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以后,于1968 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信息交流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物理学的概念、规律、定理和方法都有有着深刻的内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满 逻辑性和启发性的语言自然非常重要,但是要更有有效地地落实,则需要借助于合 理的非语言信息,如语调、手势、眼神等等。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利用非语言 行为来优化物理课堂。非语言行为是指举止形态,即指除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对于信息的发出者和接收者都具有有潜在信息价值的刺激。包括眼神、手势、声调、空间距离和坐立姿势等。

3、这些非言语行为往往可以起到支持、修饰或否定言语行为,代替言语行为,表达言语行为难以表达的感情感情和态度的作用。美国的萨莫瓦尔和波特所著的跨文化交际一书中提出了这么一个观点:人体能够发出的体语信号达 70 万之多。这些非语言信号在情感和态度的表达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它既可以独立表现意义,也可以对言语行为表达的意义进行补充。从心理学上看,在教学中合理地地使用非语言行为,能使多种形式的信息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大脑,可以刺激大脑两半球同时活动,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得到和谐的统一,这样产生的多种神经联系能使理解更为深刻,记忆更为牢固。下面,本文就分析下非语言行为的特点以及在物理课堂上的具体应用。 1.1.教

4、师非语言行为的特点教师非语言行为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的非言语表达言语表达有有着自身的特点。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李如密老师研究指出,教学非言语表达言语表达既有有人类非言语表达言语表达的共性,又有有教师使用非言言语表达语表达的个性,其特点表现为二者的有有机统一。具体和物理教学有有关的有有以下几个方面:(1)伴随性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言语表达手段,大部分不是代替言语而是伴随着教学语言表达同时出现的,是对语言表达信息量的重要补充。非言语表达言语表达可以帮助语言表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增强语言表达的说明力和感染力。比如上高中物理绪论这一节,在描述宇宙有有多大的同时,可以大角度地地伸展双臂;在描述原子核有有多小的同时

5、,可以眯着眼睛看食指和大拇指捏成的细缝,这些都会给学生留下更深的印象。(2)连续性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言语表达信息是从人身上连续发出的。对此,威斯曼和巴克解释道:非语言交流是连续的,而言语交流则是以非连续的单元为基础的。只要他人或你自己感觉到你的身体、面部的存在,非言语交流的可能性就存在。正如许多研究人员说过的,我们也许能停止有有声的谈话,但不能停止发出信息。因为人们在停止说话时,非言语行为仍继续着。比如在上物理习题课的时候,给出一个例题后往往需要留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教师一般是保持沉默的,但是教师的一举一动仍散发着不同的信息。你是在讲台发呆,还是在学生中间巡视,你又以怎样的表情看着

6、学生做题,这些都影响着学生。非言言语表达语表达的连续性特点提醒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以避免在无意中流露出违反教育性的非言语信息,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3)表情性教学非言语表达言语表达既有有表义性,又有有表情性,并且与语言相比更能表达情感。研究表明,当语言与非言语表达言语表达相矛盾时,人们往往更相信非言语表达言语表达。因为它能更真实可信地地反映一个人内心感情感情世界的微妙变化。比如,在成功演示完“牛顿管”实验的时候,你的表情是不是和你的语言一样兴奋;在一个学生准确地地回答出问题的时候,你的姿态又是不是和口头表扬一样具有有诚意。这些细节都是我们教师应该时刻留意的。(4)动作性如果说教师的语言表达主要

7、是诉诸学生听觉的话,那么非言语表达言语表达就更多地地是诉诸学生的视觉。因为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言语表达大多是由一系列的动作来完成的。国外研究表明,一个人通过眼睛获得的信息占 83,通过耳朵获得的信息11,通过其它感官获得的信息占 6。可见,人们通过眼睛捕获的信息量最大,因此非言语表达言语表达的动作性就具有有了语言表达所没有有的优势。很多优秀的物理教师在教学中都频繁使用动作和姿势作为言语表达言语表达手段,从而优化教学效果。比如,在表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个知识的时候,某教师一拳打在讲台上,并表现疼痛状,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相比语言描述更加干净利落。(5)差异性教学非言语表达言语表达的差异性有有两方

8、面的含义:第一,文化差异性。第二,个别差异性。对于我们物理教师来讲,个别差异性更加有有意义。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和个性的学生在接受非言语表达言语表达上都会有有明显的差别。比如在上与“磁场”相关内容的时候,往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问题,如果需要画一个侧视图,对于高三的学生,只要我们手掌一摆,说一句“从这一面看过去”,学生就能明白;但是如果给刚刚接触磁场的高二学生讲解,可能需要制作具体模型才有有更好效果。2.2.非语言行为在物理课堂上的具体应用非语言行为在物理课堂上的具体应用(1)手势行为手势行为是最丰富、最灵活的。聋哑人甚至可以就靠双手来交流。只要你留意一些优秀的演讲者,他们的手势往往和他们的演说

9、内容同样精彩。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配合恰当的手势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地理解教师所阐述的内容,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也更加深刻。曾经听一位名师上行星的运动这一节课,这位老师的手势就相当精彩。他在讲解地地球绕着太阳做椭圆运动的时候,一边讲,一边双手握拳,一个拳头不动,另一个拳头绕着他做椭圆运动。无需课件,也无需多费口舌,简简单单的一句“地地球绕太阳做椭圆运动,太阳在这个椭圆的其中一个焦点上”,加上一个简简单单的手势,学生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讲到开普勒发现只要把轨道改成椭圆就能与第谷的数据完美符合的时候,双手握拳,竖直放在胸前,一副万分激动的样子。学生也完全被老师的情绪所感染,

10、沉浸其中。所以在课堂上充分合理地地利用我们的双手,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在描述一个庞大的东西时,比如太阳系,可以双手向前展开;要让学生重视某些数量关系的时候,比如摩擦力的产生要符合 3 个条件,可以在讲解的同时扳扳手指。合理地地利用手势,在控制课堂与学生情感交流上也有有着积极的作用。比如学生回答问题完毕,让学生坐下的同时,手掌朝上伸出,学生会有有受到尊重的感觉;再比如需要学生安静的时候,也只要双手下压,学生自然明白教师的意思;而在学生做出精彩回答的时候,可以为他竖起大拇指。(2)目光行为目光行为即眼神。有有人说眼神是心灵的一个窗户,确实眼神中包含了太多的信息。目光行为在控制课堂上起到很大的

11、作用。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着几十个活生生的人,要在准确、流畅、生动地地表述讲授内容的同时,还要抓住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控制课堂纪律,这是不容易的。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设法同每个学生“建立联系”,这种联系可用视线来建立。教师可以用目光主动地地去捕捉学生的视线,有有计划地地不漏过每一个人,使学生感到教师是意识到自己的存在的,这样无形中起到了一种控制作用。目光行为对师生间的感情感情交流也起着积极的作用。比如让一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可以先用目光和他交流,在得到肯定的眼神后再让他起来回答。再如,物理课上很多问题可能不是问某一个学生的,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例如问学生“哪些力属于弹力”,这个时候对那些回答正确

12、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赞扬的目光。(3)人际距离人与人交流时候的空间距离其实也是一种信息载体。人际距离是人际关系密切程度的一个尺度,它潜在地地表现了交流者之间的感情感情性质以及感情感情程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人际距离作为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掌握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来达某些目的。如果教师要求全体学生注意力集中地地听,应该站在讲台上面向全体学生,而在叙述某些实例或者物理学家事迹的时候可以在学生中间适当地地走动,拉近与学生的感情感情距离。比如上弹力这一节,在举拉弓、撑杆跳、压弯的竹竿这些例子的时候,可以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同时在学生中间走动。而在最后总结“像这样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我们称为弹力”这句话的时候,

13、我们应该回到讲台,面向全体学生严肃地地说出。再比如,有有学生开小差,可以在走动的过程中到该同学的身边停留一小会,不用说任何话,就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而且也给学生留了面子;在请一个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也可以走得离该学生近一些,让学生觉得老师重视他的回答;而在让学生上黑板板演的时候,老师则应该稍微远离黑板一点,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写。(4)辅助语言辅助语言是指言语的非语词方面,如声调、语速、音量、节奏等等,它是语言表达的一部分,但不是词语本身。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调和节奏下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比如上自由落体运动这一节,在否定亚里士多德观点的时候,同样一句“所以,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14、如果你用嘲笑的语气说出这句话,学生就会觉得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很差劲的、总是发表错误观点的人。之后你再强调他有有多么伟大,效果也会打折扣。而如果你用严肃的语气,重点又放在“这个观点”上面,学生对亚里士多德的印象就会好很多。再比如,在上动能和动能定理这一节的时候,学生的方程往往写成其中某一个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形式。这和我们阐述动能定理的语气也有有一定关系,同样一句“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不同的节奏,对学生产生的印象也是不同的。我们应该把重音放在“总功”和“改变量”上,并在这两个词上放慢节奏,而不是突出“动能”。总之,教师教学中的非言语表达言语表达,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地运

15、用非言语因素进行教学表达的活动,它具有有鲜明的特点和教育功能。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就也曾明确提出:“高等师范学校应该用其它方法来培训我们的教师。如怎样站、怎样坐、怎样从桌子旁边的椅子上站起来、怎样提高声调、怎样看等等。这一切,对教师来讲都是很有有必要的,如果没有有这些技巧,那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所以深入地地探讨这一类问题,对有有效地地提高教学成绩以及教师自身的表达艺术水平将大有有裨益。参考文献1 孙天正.教师素质理论丛书:非言语行为卷M.电子图书2 宋居忠.用非言语行为优化物理课堂教学效果J. 新思考远程研修平台(网站)3 莫尚祯.试谈非言语信息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 中国育才.2009 年第 2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