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有大作为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172218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94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有大作为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有大作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有大作为(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年 11 月 8 日星期三编辑:龚立仁 电话:010-85166237 E-mail:CHINATOURISMNEWS3版评论观察时评 王洁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 “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 ,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 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社会基本矛盾 转化的历史方位, 着眼于决胜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而作出的一项重大 战略决策。振兴,“振发兴盛, 增强 活力” 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 面实施, 在希望的田野上必将谱写 农村农业农民 “三农” 问题的崭新 诗篇, 让农村更加美丽、 农业更加 兴旺、 农民更加富庶、 生活更加幸 福。多年

2、来的实践证明, 发展乡村 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重要途径、 重要引擎。在乡村振兴 的新时代, 乡村旅游要有新作为、 大作为。 在乡村文化振兴上发挥引领 作用。乡村美, 首先是文化美; 乡 村振兴, 文化引领; 乡村旅游, 文化 为本。目前, 在一些地方存在着乡 村文化凋敝甚至 “消失” 的问题, 乡 村旅游担当着保护和振兴优秀传 统文化的重要使命。乡村旅游要 更加注重保护、 传承和弘扬乡村文 化、 乡村民俗、 乡村非物质遗产, 以 更加丰富的乡村旅游产品和业态, 让人们体验乡村文化; 让乡村文化 在共兴共享的乡村旅游中发扬光 大, 再续辉煌。 在生态生产生活上发挥促进 作用。关注 “

3、农村、 农业、 农民” 问题, 关键在于保护农村生态、 发展 农业生产、 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事 实证明, 乡村旅游发展真正实现了 “农村增美、 农业增值、 农民增收” , 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 作用。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在优化 乡 村 生 态 环 境 、 促 进 农 业 生 产 转 型、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上聚焦, 有 更多担当。 在乡村旅游扶贫上发挥推进 作 用 。“ 小 康 不 小 康 , 关 键 看 老 乡” 。没有农村地区的脱贫, 就没 有乡村振兴。乡村旅游扶贫是产 业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旅游资 源禀赋较好的贫困地区, 因地制宜 发展乡村旅游, 将旅游业打造成地 区性的支柱产业是

4、加快脱贫致富 奔小康的重要途径。要把在贫困 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脱贫致富 的重要战略, 精准发展、 集聚发展、 加快发展; 让农民既是乡村旅游的 建设者、 经营者, 又是乡村旅游发 展的得益者、 乡村美好生活的享受 者。同时, 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发展 也将为城市居民和旅游者提供多 样化、 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乡村生 活, 进而促进和增加乡村旅游生活 消费, 必将大大推进贫困地区脱贫 致富 “一起奔小康” 的步伐。 在城乡一体发展上发挥融合 作用。提升乡村的自身价值, 实现 “三农” 要素的重新定位和组合, 促 进城乡之间资本、 人力、 知识、 消费 等各种要素的相互流动和融合发 展, 推进城乡一体

5、化, 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发展乡村旅游, 一方 面使得农村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城 乡之间各种要素融合发展; 另一方 面, 促进农民身份、 职业的转换和 “就地城镇化” , 吸引城市居民融入 乡村、 参与乡村振兴的幸福事业。 同时, 在乡村旅游中, 农民实现与 城市文化、 生活的交流, 城市居民 实现 “回归乡村生活” 的梦想。乡 村旅游在城乡一体化中的重要融 合作用将日益显现。 在创造美好生活中发挥主导 作用。旅游即生活。今天, 旅游已 经成为人们一种生活方式, 成为人 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乡 村旅游, 说到底是在创造一种生活 方式, 是改善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 展” , 满足人民 “

6、美好生活需要” 的 重要途径。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在 优化乡村生活环境、 丰富乡村生活 产品、 拓展乡村生活空间、 提升乡 村生活品质上更有作为, 在创造美 好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 担当起在乡村振兴中的新使 命, 有新作为、 大作为, 乡村旅游需 要新思维、 新举措: 实施集聚发展, 创造美丽的乡 村生活空间。在乡村振兴的大局 中, 聚焦 “农村农业农民” , 关注 “生 态生产生活” , 在发展路径上要实 施集聚战略, 把传统村落、 美丽乡 村、 乡村民宿、 休闲农庄、 特色庄园、 田园综合体、 旅游风情小镇、 乡村旅 游度假区等的建设和发展作为重 点, 整合城乡各种要素集聚发展,创造更多的美好

7、乡村生活空间, 让 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集聚发力。 注重产业培育, 提升供给和带 动双重效应。产业兴, 旅游兴, 农 村兴。把握人们对于美好旅游生 活需要的变化和升级, 以 “乡村+” “农业+” 、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思 路, 促进农业转型和乡村旅游产业 升 级 。 在 开 发 乡 村 民 俗 、 乡 村 美 食、 乡村特产、 农事体验、 农家生活 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积 极 发 展 乡 村 休 闲 、 乡 村 度 假 等 产 业; 通过 “+文创”“+电商”“+养生” “+养老”“+体育”“+健康”“+研学” “+文艺” 等多方面的融合发展, 培 育 多 样 化 、 个 性 化

8、的 乡 村 旅 游 业 态。在增加乡村旅游有效供给的 同时, 带动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 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效益、 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乡村振兴中 多做贡献。 激活发展主体, 实现乡村旅游 的 共 建 共 享 。 乡 村 振 兴 , 直 指 人 心; 乡村旅游, 根植于人。多元的 发展主体, 充满活力的发展主体, 是建设 “幸福产业” 的关键所在。要 发挥农民在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作 用。一些地方的经验告诉我们, 所 有权、 使用权、 经营权的重组, 建立 农民旅游合作社等是引导和组织 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 发挥主体 作用的有效途径。要吸引更多的 社会资本和经营主体投入乡村旅 游的发展

9、; 鼓励和支持更多的政策 引导, 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彭璠国家旅游局日前发布的 导游 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 办法 ) 将于 201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在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中国旅 游业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节点,办 法重 新 修 订 、 实 施 具 有 重 要 意 义。即将实施的 办法 有哪些创 新和变革?这些创新和变革体现 在游管理工作思路上有何调整? 认识这些问题有助于行业更好地 贯彻落实办法, 从而切实提升导游 服务质量, 保障导游合法权益, 促 进导游行业健康发展。 通观新修订的 办法 , 笔者认 为, 旅游主管部门在导游管理方面 运用互联网思维, 注重积累导游工

10、 作大数据, 为导游管理进入 “算法” 时代做好准备, 同时, 需强调的是, 管理不是冰冷的数据, 加强对导游 的 “人文关怀” , 就是在导游管理方 面, 让科技更有 “温度” , 让关怀更 有 “智慧” 。 “互联网+” 时代, 导游管理迈 向平台化, 数据化、 精准化是大势 所趋。办法 集中体现了近年来在 导游管理方面利用互联网技术的 探索。办法 明确提出,“导游证采 用电子证件形式, 由国家旅游局制 定格式标准, 由各级旅游主管部门 通过全国旅游监管服务信息系统 实施管理。电子导游证以电子数 据形式保存于导游个人移动电话 等移动终端设备中”“导游在执业 过程中应当携带电子导游证、 佩戴

11、 导游身份标识, 并开启导游执业相 关应用软件” 。这意味着, 导游工 作的大数据将着手采集、 积累、 沉 淀, 在数据达到一定量级时, 导游 管理将迎来 “算法” 时代: 导游的点 赞数据、 投诉数据、 年度出团数据、 年度工作日数据等都将逐一呈现, 让行业对导游工作有更精准的认 知, 从而进一步指导完善导游带团工作流程和导游服务规范。与此 同时, 根据大数据对导游进行 “画 像” , 也让导游更清楚地认识自我, 更好地从事导游工作。 当然, 导游管理绝不能仅仅停 留在 “器物” 层面, 在中国文化中注 重 “一枝一叶总关情” 。办法 也突 出人文关怀, 汇聚了近些年国家旅 游局在导游管理服

12、务工作中的好 方法, 并加以强调落实。例如, 旅 行社应当提供设置 “导游专座” 的 旅游客运车辆; 导游应当在旅游车 辆 “导游专座” 就座, 避免在高速公 路或者危险路段站立讲解; 旅行社 等用人单位应当维护导游执业安 全、 提供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条 件, 并为女性导游提供执业便利、 实行特殊劳动保护等等。同时, 办法 明确表示, 支持和鼓励各类 社会机构积极弘扬导游行业先进 典型, 优化导游执业环境, 以此为 导游成长、 成才营造一个良好的社 会氛围, 让社会尊重导游, 理解导 游, 认同导游, 让导游从事工作时 更自信, 更自豪, 这对导游而言是 一种非常人性化的关怀。 办法 对维护导

13、游的合法权 益也非常清楚、 明确且细致。 办 法 规定, 旅行社不依法与聘用的 导游订立劳动合同, 不依法向聘 用的导游支付劳动报酬、 导游服 务 费 用 或 者 缴 纳 社 会 保 险 费 用 的, 要 求 导 游 缴纳自身社会保险 费用的, 支付导游的报酬低于当 地 最 低 工 资 标 准 的 , 导 游 有 权 向 劳 动 行 政 部 门 投 诉 举 报 、 申 请 仲 裁 或 者 向 人 民 法 院 提 起 诉 讼。这些问题现实中在导游身上 都发生过, 是导游工作的痛点。办 法 直面痛点, 为导游合法权益保 驾护航。 办法 反映了时代特征, 抓住 了行业要点, 希望在实际工作中得 到很

14、好的落实, 让导游受益, 让行 业受益, 让社会受益。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有大作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在希望的田野上必将谱写农村农业农民 “三农” 问 题的崭新诗篇, 让农村更加美丽、 农业更加兴旺、 农民更加富庶、 生活更加幸福抓住行业 “痛点” 让管理有 “温度”导游管理办法 反映了时代特征, 抓住了 行业要点, 希望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很好的落实, 让导游受益, 让行业受益, 让社会受益 吴学安近年来,旅游市场竞争加剧, 导游生存状态引人关注。国家旅 游局日前发布的 导游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 办法 ) 对导游执业的 许可、 管理、 保障与激励、 罚则等作 了明确规定。办法 规定,

15、导游在 执业过程中, 其人格尊严受到尊 重, 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合法权益 受到保障。 办法 的实施对提升 导游人员的社会地位, 改善导游人 员的生存状况将起到巨大的促进 作用。 目前, 社会导游人员数量占全 国导游员总数的 70%左右, 社会导 游已成为各地旅游接待的主体力 量。纵观近年来种种旅游业界负 面新闻,“强迫购物”“擅自增加自 费项目” 的始作俑者多是这类社会 导游。一方面, 目前大量导游未能 与旅行社签订劳动合同,“买团卖 团” 、 不依法足额支付导游报酬的 情形仍较普遍, 回扣仍是部分导游 的主要收入来源, 导游合理的薪酬 机制仍未形成, 与零负团费形成恶 性循环。另一方面,

16、受零负团费等 不规范经营行为影响, 一些导游人 员的主要收入依靠购物回扣和增 加 自 费 旅 游 项 目 提 成 等 方 式 获 得。旅行社不仅不向导游支付带 团服务的劳动报酬, 甚至还要求导 游向旅行社支付费用以获得带团 机会。这既损害了导游员权益, 也 制约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不可否认, 一段时间以来, 导 “游” 成导 “购” 是业内比较突出的 问题。导游人员既是不规范经营 行为的实施者, 又是受害者。导游 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属于被规范的 对象, 但从劳动者权益保障角度而 言, 他们的合法权益法律也给予明 确保障。旅游法规定, 旅行社不论 是安排自己的专职导游, 还是临时 聘用社会导游为旅游者提供服务, 都应当在包价旅游合同中载明导 游服务费用。这从法律层面为扭转导游收入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保 障导游人员合法权益提供了支撑 保障, 也为旅游部门研究、 推动落 实专职导游的劳动收入保障和社 会导游的导游服务费, 建立明确、 具体、 全面的导游薪酬制度等提供 了法律依据。 此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