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个体主义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171774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个体主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个体主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个体主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个体主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个体主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个体主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浅谈个体主义浅谈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理论及其在中、美文化中的不同体现集体主义理论及其在中、美文化中的不同体现在中国,每个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关心集体,爱护他人” ,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而在美国, “个性”被极度张扬,人们更尊重个体的感受和存在。在中美文化中,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差异,是因为中国集体主义者居多,而美国个体主义者居多。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最早提出是在郝夫斯特的五大文化价值维度中。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是五大文化价值维度中的第一个。而后蔡安迪斯经过近 30 年对文化差异的研究,提出了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理论,并在 1995 年,出版了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一书,总结了他自己几十年来以及他的

2、弟子和其他跨文化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这些学者之所以尽心研究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理论,是因为人们对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文化的区分远早于郝夫斯特的文化价值维度理论的提出。有的学者认为西方的个体主义取向渊源于 15 世纪的文艺复兴时代,充分体现在 17 世纪英国哲学家 John Locke 为代表的哲学传统之中。Locke 认为:“生物的个体是自然的基本单位。 ”哲学家 Ballah 也指出,社会制度产生于社会秩序建立之前存在的为个人利益而行动的个体之间的交往中。在 20 世纪它得以发展到顶点并对早期美国社会发展影响很大,而且被著名经济学家 Adam Smith 用来指导经济建设。Benjamin Fran

3、klin 把个体主义精神在其著作中具体化。他指出“自助者天助” 。英国曾任首相的丘吉尔把西方的个体主义描写为:“我们从我们的父母那里得到的只有我们的名字而已,不是财产。我们必须寻找机会,我之特殊不是继承来的,而是我通过拼搏取来的。 ”到 1990 年,在美国每一个个体都被当做一个完全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特的个体,他的思维方式、行为都与别人不同。他们是自主、独立的实体,完全不依赖别人而存在。作为个体主义的直接产物隐私权,也不被群体取向的人们所理解。隐私权在个体主义取向的社会中被当做是合法的,合理的,或人们的最高需求。得到它,就得到了最大满足;它受到侵犯,个人就如同受得了侮辱。个体主义也意味着对自由,

4、对差异的追求人们的行为、言论、思想都体现出与别人有所差异。差异几乎与个体主义同义,受到同样的赞赏;而保持一致,顺其自然,则是个体人格丧失的表现。在郝夫斯特的文化价值维度理论中,他认为个体主义、集体主义是同一维度上的两极,一种文化如果在个体主义上得分高,就意味着在集体主义上得分低,反之亦然。一种文化不可能既强调个体主义又强调集体主义。但是,蔡安迪斯完全不同意郝夫斯特的观点。他- 2 -认为,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不是一个维度的概念,也不是两个维度的概念,而是一个文化综合体,包括许多方面。此外,蔡安迪斯将这个概念降到个体层面,用它来描述个体的文化导向而非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导向。蔡安迪斯提出 5 个个体主义

5、集体主义的重要特征:1、 个体对自我的定义个体主义者和集体主义者在对自我这个概念上的理解和定义大相径庭。一般来说,个体主义者将自我看成独立的个体,可以脱离他人而存在,而且作为独特的个体,应该与众不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常常用来验证自己对自我的定义,而不直接影响或进入自我概念的范畴。相反,集体主义者则把自我看成群体中的一员,与他人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脱离他人而存在。个人应该属于某一个群体,如果找不到“组织”,会有很强的失落感,一下不知道自己是谁。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至关重要,常常会影响到自己对自我的评价。2、 个人目标和群体目标的相对重要性个人目标和群体目标的相对重要性也可以考虑为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

6、的相对重要性。对个体主义社会中的人来说,个人利益当然比群体利益重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追求个人利益不仅合理,而且提倡。把个人利益看成合理的个体在当自己的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保全正当的个人利益,然后才是集体利益。一个极端的考验是战争中的士兵,落入敌人手中的时候,是顾及自己的生命乖乖缴械投降,还是为了国家血战到底、宁死不屈,或者宁愿自戕也不愿意当俘虏。战俘在美国被投之以中性的眼光,而在中国这样的集体主义国家则被社会看不起,有时甚至被家人认为是羞辱门庭的事。在集体主义社会中长大的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正好相反。个人利益是阴暗的东西,不仅不能提倡,还应加紧防范。追求个人利益被看成是

7、自私的表现。要“大公无私”,要“狠斗私字一闪念”,要排除私心杂念,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当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而不是牺牲集体利益。3、 个人态度和社会规范决定个体行为时的相对重要性在个体主义为主要导向的社会中,个体的行为动因主要来自于自身对该行为的态度和兴趣,而在集体主义社会中,个体行为的主要驱动因素主要来自自己对社会规范的认知。4、 完成任务和人际关系对个体的相对重要性- 3 -个体主义社会中的个人因为强调独立的自我,理性对个体来说就比关系要重要得多。关于他们对完成工作任务的态度:因为是否胜任某个工作或完成某个任务能显示个体的能力和特点,是自我定义

8、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个体主义者把完成任务看得很神圣很重要。同时,与他人的关系并不直接影响个体对自身的评价,因为个人只能通过自己的行为举止,而非通过与他人的关系证明自己,就像圣经中所言“上帝只帮助那些自己能拯救自己的人”。所以相对于完成工作任务而言,人际关系便不那么重要。对于集体主义者来说,一切正好相反。对于他们,任务是可以用来帮助个体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工具,而不是终极的目的。他们的自我概念,包括自尊和自我价值,都与那些与他们有密切关系的人对他们的评价密切相关,因此,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就变得至关重要,变成个人存在的目的。比如,早年师从蔡安迪斯后来回中国香港教学的梁觉教授与庞麦克教授在 1

9、984 年发现与美国学生相比,中国香港学生更倾向于用“平等原则“(即群体成员平均分配群体所得)而非用“公平原则” (即用多劳多得的准则分配群体所得)作为他们群体的分配制度,因为他们认为“平等原则”更有利于维持群体内部的和谐关系。梁和庞做了两个实验室实验,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在中国香港的群体中,事实上那些多做的成员和少做的成员对分配原则有着不同的偏好。那些做贡献多的成员,更倾向于用“平均主义” ;而那些做贡献少的成员,反而愿意使用“公平原则” 。由此可见,为了使群体成员彼此和谐,多贡献者情愿自己吃点亏,而少贡献者则不愿意占便宜。这样的结果在美国样本中从来没有出现过。5、 个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

10、的区分程度内群体是指与个体有密切关系的群体,如家人,工作中的团队,在有的情况下,甚至同乡、同胞。外群体则是指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的总和,如其他公司的人,外国人或完全的陌生人。当然,内外群体的边界非常弹性,随时间、地点、场合而变。在对内外群体的区分上,个体主义社会与集体主义社会有非常显著的差别。一般而言,个体主义社会不强调内外之分,常常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没有太多厚薄之分。相反,集体主义社会却对内外群体严格区分,“内外有别”,内则亲,外则疏,不可同日而语。他们常常称“内群体”成员“自己人”。其他跨文化研究者也对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理论有所研究与感悟。贾玉新在他的跨文化交际学一书中指出:“集体主义表现在

11、两个方面,一是群体取向,二是他人取向。在- 4 -群体取向影响下,中国人提倡凡事以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在必要时可以忽略,可以牺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等级差别的社会中,做事情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严格遵循人伦界定的规矩,不可越雷池一步。在处理个人与集体或环境的关系方面,人们被要求做到克己守道 , 贵有自知之名 , 循规蹈矩 , 安于现状 , 自我压抑 , 与集体或领导保持一致 。人们习惯于避免锋芒毕露 , 因为枪打出头鸟 , 出头的梭子先烂 ,个体主义被视为无父无君无友的忤逆,是要严加防范的恶行。 ”与中国文化相反,美国人极端崇拜个体主义,做事以自

12、我为中心。只要看看英文词典中的合成词中,有多少词是以 self 为前缀的就可以看出“个人”在美国生活中所站的位置是何等重要。个体主义还体现在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美国的家庭中,婴儿常常放在单独一个房间或者至少单独一个角落里,不和大人睡在一起。孩子长大些开始有自己的隐私,父母进孩子房间一般都先敲门。孩子长大成人后,一般都不再和父母住一起。美国人在朋友之间也不喜欢太密切的关系。送礼不喜欢过重的礼,请客也不过分讲究排场等。正因为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在中、美的不同体现,导致了中、美明显的文化差异。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理论还在研究中,其最新进展是水平垂直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但于中、美文化中的体现并不明显。在此就不赘述了。参考文献:1、严明主编 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 版2、 陈晓萍.跨文化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