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南通: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减排任务依然严峻减排任务依然严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工业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工业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实现主要污染物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 求,也是南通实现新一轮经济跨越、承接产业结构转移、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 变、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双赢发展的必然要求主要污染物减排是国家对 各地经济发展提出的环保“硬约束”,到“十一五”期末,南通主要污染物二 氧化硫排放量要在 2005 年的基础上削减 14.7%,化学需氧量要在 2005 年的基 础上削减 29.5%,减排任务十分艰巨能否完成减排任务,将直接关系到南通 经济发展环境空间的拓展和战略布局的实施,直接关系到南通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进程近期我们在分析南通主要污染物排放现状的基础上,初步预测南通 “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一、主要污染物排放现状一、主要污染物排放现状2006 年,南通市主要污染物 COD 排放量为 9.53 万吨,较 2005 年下降 3.2%, 其中工业污染源排放量为 2.18 万吨,生活污染源排放量为 7.35 万吨,分别占 COD 排放量的 22.9%和 77.1%;SO2 排放量为 9.90 万吨,较 2005 年下降 5.9%,其中工业污染源排放量为 9.75 万吨,生活污染源排放量为 0.15 万吨,分 别占 SO2 排放量的 98.5%和 1.5%。
1、COD 排放状况化学需氧量又称化学耗氧量,是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将废水中 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 残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削耗量,以粗略地表示废水中有机物含量,反映 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COD 的排放主要来源于工业与生活污染源,环境统计中工业污染源统计范围是 排污量占 85%左右的重点污染企业,生活污染源统计范围为城镇人口的生活污 水排放量南通 COD 的排放情况见下表南通市南通市 COD 排放情况排放情况COD 排放量(万吨) COD 排放强度(千克/万元)2000 年7.4010.272005 年9.856.702005 年较 2000 年削减-2.453.572006 年9.535.4006 年较 05 年削减0.321.302010 年目标值8.402.80“十一五”期间削减1.453.90从上表可以看出,要达到 2010 年的排放目标,“十一五”期间南通 COD 排放量需年均削减 0.29 万吨,COD 排放强度需年均降低 0.78 千克/万元从 2006 年情况来看,全市 COD 排放量与 2005 年相比,减少 0.32 万吨,单位 GDP 排放强度为 5.4 千克/万元,较 2005 年降低 1.3 千克/万元,“十一五”开 局之年,应该说完成减排情况较好。
从“十五”期间的 COD 排放量变化情况来看,2000 年全市 COD 排放 7.4 万吨,2005 年为 9.85 万吨,增排了 2.45 万吨COD 排放强度 2000 年为 10.27 千克/万元,2005 年为 6.7 千克/万元从“十五”期间 COD 排放情况来看,要 圆满地完成“十一五”期间 COD 排放总量的削减任务,需要在未来不到四年 的时间内,作出更大的努力再从行业来看,污染物排放主要来自南通主体行业2006 年全市工业污染 源 COD 排放量为 2.18 万吨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COD 排放量为 0.84 万吨,占 38.2%;纺织业 COD 排放量为 0.77 万吨,占 35.2%;化学纤维制 造业 COD 排放量为 0.10 万吨,占 4.6%;其他行业 COD 排放量为 0.48 万吨, 占 21.8%2、SO2 排放状况SO2 的排放来源于燃煤产生的废气由于南通城镇居民生活燃料以煤气、 液化气为主,SO2 的排放主要来源于电厂、热电厂和工业生产用锅炉全市 SO2 的排放情况见下表南通市南通市 SO2 排放情况排放情况SO2 排放量(万吨)SO2 排放强度(千克/万元)2000 年7.7410.742005 年10.527.102005 年较 2000 年削减-2.783.642006 年9.905.602006 年较 2005 年削减0.621.502010 年目标值7.422.50“十一五”期间削减3.104.60从上表可以看出,要在 2010 年达到减排目标,“十一五”期间南通 SO2 的排放量需年均削减 0.62 万吨,SO2 的排放强度需年均降低 0.92 千克/万元。
从 2006 年情况来看,全市 SO2 的排放量与 2005 年相比,削减 0.62 万吨,SO2 的排放强度较 2005 年降低 1.5 千克/万元,减排情况开局良好从“十五”期间 SO2 排放的变化情况来看,2000 年全市工业 SO2 排放 7.74 万吨,2005 年为 10.52 万吨,增排 2.78 万吨单位 GDP 排放强度,2000 年为 10.74 千克/万元,2005 年为 7.10 千克/万元,排放强度削减了 3.64 千克/万 元因此,从总量上看要圆满地完成“十一五”的削减任务,也要作出更大的 努力3、从沿江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来看2006 年沿江地区 COD 排放量为 7.61 万吨,占全市排放总量的 80%与 2005 年相比,沿江地区 COD 排放量减少 0.3 万吨,排放量下降了 3.8%;单位 GDP 排放强度为 5.4 千克/万元,排放强度减小了 1.3 千克/万元,排放强度下降 了 19.4%,与全市持平2006 年沿江地区 SO2 排放量为 9.1 万吨,占全市排放总量的 91.9%与 2005 年相比,沿江地区 SO2 排放量减少 0.68 万吨,排放量下降了 7%;单位 GDP 排放强度为 6.5 千克/万元,排放强度减小了 1.8 千克/万元,排放强度下降 了 21.7%,减排情况略好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二、“十一五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分析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分析根据省与南通签订的污染物削减目标责任,到 2010 年底,南通化学需氧量 在 2005 年的基础上削减 14.7%,即从 9.85 万吨下降到 8.40 万吨以下;二氧化 硫排放量在 2005 年的基础上削减 29.5%,即由 10.52 万吨下降到 7.42 万吨以下, 其中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不超过 4.92 万吨,这是两个硬性的约束性指标 单纯从 2005 年基数来看,似乎难度不十分大,但如果进一步考虑南通“十一五” 期间由于经济总量增长,城镇人口增加等引起的主要污染物增长因素,要完成 这一目标任务,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1、全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增长预测化学需氧量主要来自工业生产和城镇居民生活两个方面从工业生产方面 来看,根据《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 目标,到 2010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 2005 年基础上翻 一番,分别达到 3000 亿元和 3.9 万元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吨标 煤)要在 2005 年 0.83 吨标煤/万元的基础上下降 20%。
据此测算,预计 2010 年新增工业化学需氧量 1.54 万吨再从生活方面来看,2006 年,南通常住人口为 724.93 万人,城市化率 46.9%2010 年南通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 55%以上, 由此测算南通城镇人口将增加 50 万人左右若按国家环保总局推荐系数 90 克/ 人?日计,因南通城市化水平提高将新增生活化学需氧量 1.64 万吨两项合计 “十一五”期间南通 COD 排放预计新增 3.18 万吨二氧化硫增加主要来源于能源消耗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的增加,特别是来 源于煤炭消耗量十一五”期间,因大唐吕四电厂、王子造纸等项目建设, 预计全市增加二氧化硫排放量 0.52 万吨2、目标可达性分析“十一五”期间全市 COD 将新增排放量 3.18 万吨,再考虑对现有排放量 的减排,“十一五”期间全市实际应削减 COD 排放量将超过目标责任书中要 求的削减 1.45 万吨数量从 2006 年来看,全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 12.5 万吨/日, 污水处理规模达到 40 万吨/日,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了 41%,排污总量较 2005 年已减排了 0.32 万吨十一五”期间,预计南通产业结构将得到一定的优化, 新增污水处理能力 60 万吨/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如能达到 80%以上,再在 控制新增污染源上再加大些工作力度,应该说“十一五”期间全市 COD 排放 由 2005 年的 9.85 削减到 8.40 万吨以内还是有可能的。
十一五”期间南通二氧化硫排放预计新增 0.52 万吨,根据重点脱硫计划, 要求 75 吨以上的燃煤锅炉“十一五”期间必须完成烟气脱硫,政府将安排锅炉 淘汰专项资金,采取集中供热等举措,预计形成 5 万吨以上的二氧化硫削减能 力十一五”期间实际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将超过目标责任书中要求削减的 3.1 万吨预计二氧化硫的排放由 2005 年的 10.52 削减到目标责任书下达的 7.42 万吨以内,还是比较可行的至于单位 GDP 排放强度指标,“十一五”期间南通 GDP 的增长可望延续 2005、2006 年的增长势头,COD 和 SO2 的排放量如能达到减排目标,那么单 位 GDP 排放强度指标将会进一步下降三、全省十三市比较情况三、全省十三市比较情况全省 13 个省辖市 2005、2006 年主要污染物 COD、SO2 的排放量、排放强 度及 2010 年控制目标如下表全省主要污染物全省主要污染物 COD 排放情况排放情况COD 排放量(万吨)排放强度(千克/万元)地 区 2005 年2006 年2010 年目 标2005 年2006 年 2010 年目标南 京14.4914.25126.05.12.5无 锡8.768.5173.12.61.3徐 州6.355.885.85.24.12.4常 州7.397.015.95.74.52.6苏 州14.0113.3611.23.52.81.7南 通9.859.538.46.75.42.8连云港3.713.633.38.16.93.3淮 安4.614.484.18.26.93.7盐 城7.227.076.57.16.03.3扬 州6.245.995.16.85.43.0镇 江4.494.3845.44.32.4泰 州4.964.924.56.04.92.6宿 迁4.584.084.212.29.05.3合 计96.6693.09825.34.32.3全省主要污染物全省主要污染物 SO2 排放情况排放情况SO2 排放量(万吨)排放强度(千克/万元) 地区 2005 年2006 年2010 年目标2005 年2006 年 2010 年目标南 京15.1114.7613.736.35.32.9无 锡15.6214.4013.005.54.42.3徐 州20.0117.319.2816.512.13.8常 州98.757.776.95.63.4苏 州24.2922.8318.246.04.72.7南 通10.529.907.427.15.62.5连云港4.614.453.9010.18.43.9淮 安6.115.845.1310.99.04.6盐 城5.254.645.095.24.02.5扬 州109.238.4410.88.45.0镇 江9.378.917.5011.28.74.4泰 州4.684.684.565.74.72.7宿 迁2.762.742.687.36.03.4合 计137.34128.45112.607.56.03.2由上表可见,2006 年南通 COD 排放量低于南京、苏州两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