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师学导论课程案例库(五)现代教师学导论课程案例库(五) 全国第六届全国第六届“十杰教师十杰教师”事迹:事迹: 夏峰科学地爱每一个孩子夏峰科学地爱每一个孩子上海市长宁区初级职业学校校长夏峰:“特殊教育绝不仅仅是爱心教育,更深层的目标 是必须实现不让一个孩子无奈失学,不让一个孩子误入歧途,不让一个孩子学无发展 夏峰真诚关心每一位学生 夏峰入党的那一年,刚满 18 岁;也就在同年,他选择了从事聋哑、智障少儿特殊教育 的人生之路 16 年弹指而过如今年仅 34 岁的他,从普通美术教师成长为年轻校长,始终无怨无 悔地坚守着心中对特殊教育事业的挚爱和信念 每个孩子都享受关爱 在夏峰的带领下,上海市长宁区初级职校这所专门培养智障少儿成才的特殊学校,师 资已从创办伊始的 18 人,发展到今天拥有近 60 位精兵强将的规模;学生更是覆盖了智力 障碍、精神障碍、自闭症、脑瘫、幻想症、唐式综合症等各个特殊门类 对特教事业,夏峰深信:特殊教育是反映社会的镜子,所有的特殊孩子,都必须在义 务教育中获得巨大的关注,人人都享受到教育的机遇和关怀他认为,各种针对智障等残 疾少年儿童的辅读学校、初级职校,都应该与时俱进,使特殊教育适应于非正常孩子及那 些不能从常规教学中实实在在受益的孩子的需要。
夏峰要求自己做一个脚踏实地的实践者他说:“特殊教育是帮助,平等的帮助在 他看来,他学校的学生都是“正常”的孩子,唯一的不同是他的同事们采取的教育方式不同 而已他们所追求的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特殊,构建的是一个学习的乐园、劳动的基地、生 活的窗口而这一切,只为了营造一个让所有孩子平等受教育的环境 每个孩子都学有发展 作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夏峰时常会被前去取经的同行、记者要求“讲些感人的 故事”,但他却很少愿意为此多说,而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办校的理念和长宁区初级职 校的特色 其实,在夏峰的工作中,感动人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但他却认为,特殊教育绝不仅 仅是爱心教育,而要去研究如何才是“科学地爱”,更深层的目标是必须实现“不让一个孩子 无奈失学,不让一个孩子误入歧途,不让一个孩子学无发展”,而支撑这些的原动力是强大 的教学科研 在长宁区初级职校,夏峰开展“大龄智障学生初职教育支持式课程”的研究这项课题 涵盖面还真不小,既包括通用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岗位体验课程,更融汇了人文与 社会的课程,这样的理念实践于辅读类的学校,其新意不言而喻 在该校,智障学生不但接受了应用性的语数外、信息技术、体能训练等通用基础课程, 还接受了旨在帮助他们未来立足于社会生存的生活技能型的专业技术课程,如烹饪、园艺 等;同时,夏峰倡导开展了强调社会实践功能的岗位体验课程,学校每月都坚持组织学生 上街义卖,把卖报、卖花得来的钱捐献给希望工程、中华骨髓库等;而人与社会课程则着 重诱导智障学生怎样与人交往、融入社会。
在长宁区初级职校,每个教室的墙上都有一块 “心情调色板”,所有学生每天清晨走进教室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彩色纸片表达自己的心情, 并写明原因 智障的学生拥有了师生间、同学间心灵交流、思想沟通的平台此举虽小,却很快引 起了教育专家的关注和肯定 长宁区初级职校的支持式课程研究认为:促进课程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课程管理和评价 于是,针对学生的特殊实际,夏峰设计了《支持式课程学生发展手册》,并创建了“找回自 信的我”的学生电子档案,运用教育叙事和雷达图等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他要求每个教师 每学期必须写“自传”,把教学心得记录在案,通过不断的叠加和丰富,以期成为进一步教 学改革的思路源泉在他的坚持下,学校每周都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并形成报告,而后 再由评审组提出发展建议 四重角色推进教研相长 一个面向智障学生的校长究竟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每天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校长 该是“保姆”或“救火队长”吗?夏峰从不这么消极地看自己的位置,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思考, 他给自己的校长岗位作了四个角色定位 首先,应该是学校发展规划的引领者夏峰认为,学校规划的制定需要校长带领全体 教师共同参与,其中还离不开专家、学者等各方专业英才的共同参与。
在夏峰倡导下,学校管理的好传统不断延续,学校数年来持续推进的民主管理品牌建 设,使校长和教师通过对话和实际参与,共同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学校推出“教师金点子 卡”和“网上金点子”等系列活动,并予以制度化此举的结果是,每个学期他一般都能够获 得 100 余条来自一线教师的金点子建议 其次,应该成为组织文化的领导者在长宁区初级职校,教师拥有着学校不断创造的 充电机会充了电会不会跳槽?”这是不少人担心的问题夏峰回答:“教师可能跳槽,固 然对我们的管理提出了挑战,但不怕,只要有好的组织文化,教师就会成为学校命运的共 同体学校办好了,教师的心自然稳得住 第三,校长应该成为学习研究的带头者职校创办 7 年来,夏峰牵头立项了教育部特 殊教育“十五”课题、全国家庭教育研究“十五”课题、上海市教育科研课题等 21 项教研课题 通过校长和教师共同的学习研究,教师们教学兼顾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热情高涨,已累计撰写了 1000 余篇论文、教育叙事案例和个案研究报告等其中,4 篇论文获全国一等奖第四,校长还应该是师生成长的促进者夏峰总是说,校长是通过服务教师来服务学 生,办好学校的因此,他坚信每个教师都是金子、都是好人。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重点构建了支持式教师学习课程,由师德修炼课程、心 理修炼课程、观念修炼课程等组成 每个智障孩子都是金子 走马上任当校长之际,夏峰在与全校教师开展大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并形成校训: “每个智障孩子都是金子!” 其实,这一信念早在 16 年前,刚刚走上特殊教育岗位时,便在夏峰的心中树立起来 在他心中,每个特殊学生都有潜能,无论他们是正常孩子还是智障娃娃正是抱着这样的 信念,夏峰开始了自己“开发智障学生潜能,让金子熠熠闪光”的实践探索 在最初担任美术老师的几年里,夏峰先后聋哑学生 200 余次在国内外美术大赛中 获得大奖,撰写的美术论文也在全国屡屡获奖为此,他被誉为“特殊孩子的画魂” 1998 年,聋校转为面向智障孩子教育的初级职校后,针对弱智学生的普遍特点,他又 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适合他们的“临添法”、“临变法”等美术技法,从而不断激发起智障学 生的艺术潜能,部分学生甚至在和正常智力的学生同台竞技时都毫不逊色2004 年,他辅 导学生的美术课堂作业又获得了首届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美术大赛一等奖,他本人也获 得了教育部、中残联颁发的指导教师奖从此,帮助智障学生“找回自信的我”,成为夏峰 心中不灭的信念。
在夏峰和他的同行们的精心培育下,长宁区初级职校智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 历次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中,这些孩子和正常学生同场竞技,在评分标准和考核标准没任 何差异的前提下,该校的智障学生连年累计通过率超过 97%曾有一位智商低于 70,患有 唐氏综合症的学生小蔡,以满分成绩取得了计算机初级证书;另一位学生小颜,虽然同样 智障,却凭借独特的素质被一家四星级酒店相中任服务工作,几年历练,竟成了 600 多名 员工中的 3 个“优秀员工”之一 在过去的三年,长宁区初级职校的轻度智障毕业生,连续实现就业率 100%教师们 说,这一切正是得益于“每个智障孩子都是金子”的信念转化为全体教师倾情奉献的结果 因为在他们看来,“学生是金子,我们激发学生;学生是教科书,我们研究学生;学生是活 生生的人,我们尊重学生;学生是艺术品,我们欣赏学生;学生是美好生活,我们享受学 生 学美术出身的夏峰说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永远不会感到工作已做到了最好作为一 名园丁、校长,夏峰誓将特殊教育进行到底! 第六届全国第六届全国“十杰教师十杰教师”事迹事迹 探索教育探索教育 30 年不停步年不停步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张思明张思明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种境界。
从一个乳臭未干的“高中”生走上北大附中的讲台,再到荣获多种荣誉称号,张思明的 教育生涯已经整整 30 年了 从毕业参加工作到自学成为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他用了 10 年时间;从普通教师成长 为一名数学建模课题研究者并脱颖而出,他也是用了 10 年时间;从数学建模课题研究者成 为如今的全国教育系统“十杰”候选人,他又经历了 10 个年头 追踪张思明走过的这不平凡的 30 年,我们可以看到一名优秀教师成长的艰辛和乐趣, 以及其自我挑战、永不停步的感人历程 第一个 10 年:艰难求学路 1975 年,张思明从北大附中高中毕业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下乡插队或接受学校 照顾,留校当初中老师为了病中的母亲、年幼的妹妹,他选择了后者 直到今天,张思明还清晰地记得他初登讲台时的那一幕那时他不会讲课,上了讲台 就像学生念书一样,把一节课给念下来一个女生在交上来的作业本封面上画了一幅漫画, 一只老鼠拿着麦克风在课堂上讲话,下面写着:你是哪个庙里的和尚,敢来教我们? 面对窘境,张思明没有气馁,而是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名优秀教师,让学生喜欢 张思明深知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自己欠缺得太多了高中毕业因为“文革”原因不 被承认,小学辗转北京、上海、江西农村,也没拿到毕业证书。
虽然在北大附中讲台上教 着高中的课,可在学历上却远不够格他没学过立体几何、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复数、 三角和解析几何也有大量漏洞,更别说微积分了 那些年,张思明的生活节奏是用“秒”来计算的他是北大数学系 1978 届的旁听生,还 是首师大夜大学的借读生,1981 年北京开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他又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 自考后来他又成为日本冈山大学的教师研修生而他在学校还当着班主任,每周两个班 有 12 节数学课要上,300 本作业要改,时间全靠从休息时间里挤每天凌晨 4 点半起床, 早锻炼后就开始背书、做题,没有寒暑假,没有休息日,有的只是图书馆、教室、学校、 课堂、自学考试考场之间的简单重复 几年里,他先后写下 40 多册笔记和习题,做了几千道题,写了 30 多本专题学习总结, 摞起来有一米多高,频繁地参加了 60 多场考试,才换来一个在母校当教师“刚刚够”的资格1985 年,张思明自学考试终于修完了学业,“线性代数”96 分,“抽象代数”98 分,“数 学分析”100 分张思明作为自学考试的优秀毕业生代表,在中南海怀仁堂受到中央领导同 志的接见和鼓励,10 年的苦读终于换来了累累硕果。
第二个 10 年:创新教学法 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喜爱数学,学好数学?这是张思明近 30 年来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去美国考察的时候,“烤面包的程序设计”、“用虚拟现实的计算机技术让学生设计一辆自己 认为最好的自行车”等几个案例,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看到,那里的孩子们兴高采烈,似乎不是在上课,而是在玩、在做游戏教师在教 学中并不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尽情地去创造各种各样的“体验学习”设计,最 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真实的体验,在体验中去理解知识 于是,一个名词在他的脑海中出现:“数学建模”什么是数学建模?就是把一个生产、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经过适当的刻画、加工,抽象表达成一个数学问题,进而选择合适的 正确的数学方法来求解它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所在 为了从身边的现象中提炼数学问题,张思明身上时刻充满了“问题意识”和数学的敏感 性一次,他发现一家复印店门口写着:本店承接工程复印,可以复印 A0 和 B0 规格的工 程图他想:一般常用的复印纸都是 A4、B5 规格,A0、B0 规格的复印纸有多大呢?一个 现实中的数学应用问题产生了,张思明把它带到课堂上,学生们用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得 出了答案。
张思明还给学生出过给所在小区设计一条最佳邮政投递路线和一条合理的保安巡逻路 线的题目学生们花了很大工夫来做这个案例,几个同学组成一组,根据特长(画画、计算、 分析、测量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