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关键要素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64967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关键要素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关键要素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关键要素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关键要素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关键要素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关键要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关键要素(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一:附件一: 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关键要素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关键要素学习资料:上好一堂语文课,应从分析、研究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 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课堂教学类型、课堂教学策略、教学反思等诸多要素 入手。 (一)教学设计要素分析 新课程下,教师由传统教学观念向现代教学观念转变的关键是对教学设计 的重新认识和现代教学设计技术的掌握。可以肯定地说,没有教学设计就不可 能有教学的优化。因此,教学设计是达到教学理想化的关键一步。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策略制定、教学过程设 计、教学设计评价这五个要素。从目前教师的实际来看,应把教学目标设计和 教学过程设计作为研究的重

2、点。 1关于教学目标设计 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必须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将“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具体化并落实于教学 活动之中。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教学活动中相互渗 透、相互补充的统一体,不应当割裂开孤立地运作。教学目标既是按照课程标 准“规定”的相对“统一”的目标,也要兼容那些“非预期”的、在活动中生 成目标,以及适应不同学生特点的“个性化”目标。 2关于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分析, 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得到体 现。关注学生

3、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情感的 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教学应当努力改变以往为“教”而“写” (教案) 的潜在意识,将主要精力用在服务于主体学习的“学案”预设,使课堂从执行 教案走向互动生成。 (二)教学环节要素分析 1导入 导入的主要功能在于使新旧学习任务之间能顺利地过渡衔接。导入环节应 当做好两方面的事情:一是在上课伊始,运用新颖的刺激和引人入胜的活动, 引导学生把注意指向新的学习课题,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关注,使心理活动集中 于要掌握内容;二是利用学生熟知的素材把它作为“引子”过渡,找到新知识 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契合点” ,把相关概念“植入”学生业已形成认知结

4、构 中,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好学习的准备。导入要有针对性、启发性、 新颖性、简洁性。 2主题探究 在主题探究活动中,问题是核心。但是现在的探究教学中,很多“问题” 不具有充分的探究性,因而不能引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所以,我们首先要研 究哪些问题是有利于探究的“有效的问题” ,怎样呈现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地引导 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3强化巩固 怎样强化巩固呢?一是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做”中用、在 “用”中学;二是精选一定数量的习题,巩固性的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 环,它对于学生巩固和运用知识,熟练掌握知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总结 课堂教学总结的功能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对教学内

5、容进行梳理、归纳、 总结,理清知识脉络。促进知识的拓展、延伸和迁移,做好衔接过渡。激 发学习热情,鼓励探索创新。 (三)教学行为要素分析 教学行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自己的教学思想、人格特征、教学技 能与能力、教学实践知识与实践智慧,应对具体教学情境与问题的诸多因素所 采取的教学操作方式的总和。 1讲授 讲授是指教师以语言为载体,向学生传输知识信息、表达思想感情、启迪 学生心智、指导学生学习和调控课堂活动的一类教学行为。必须正确认识言语 讲授,不是不要讲授,关键是讲什么、怎么讲。讲授必须重视对讲授内容的选 择、加工与重组,讲授的内容要少而精,不能一下子都“倒”给学生;要运用 绘声绘色的形象

6、语言唤起和构造学生的表象;要从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入手, 联系学生熟知的事例与经历;要打破那种“静听的教育” ,变“独白”为“对话” ;要言明而不言“尽” ;要力求做到针对性、严密性、启迪性、趣味性、确切性。2对话 对话强调师生的相互解释、相互交流、共同体验、共同发展。其氛围是: 放松、坦诚、平等、和谐与合作;其状态是:敞开、接纳与共享;其本质是: 心灵的对接、意见交换、思想的碰撞与创造的展示;其话题是:教材内容或学 习内容;其结果是: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对话 的形式有:学生自我对话、学生与教材对话、学生互动对话、师生互动对话。 对话既要注意师生之间的平等,保证学生在对

7、话中的自主和独立,反对教师对 学生的话语霸权,又要注意发挥教师在对话中的引领作用。 3互动 师生的互动应该是主体“我”与“你”之间,以语言为媒介,以对“共同 文本”的理解为中介进行的对话,师生通过对话达成“共识”或“共视” 。在互 动之中,课堂成为学习者的“精神场” ,所有的人都在交流、在欢笑、在表演、 在思考、在争辩、在给予、在索取、在书写、在创造,使师生焕发生命活力。 课堂互动的类型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小组之间的互动、学 生与班集体之间的互动。 4演示 演示是教师展示实物、标本、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运用板书、板画或 数字化媒体进行演示实验操作和动作示范活动的教学行为方式。

8、演示的最大特 点是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5指导 包括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练习作业的指导、自主活动的指导、阅读的 指导,等等。指导的特点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启发、促进、引领、指点和辅助,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形成良好的个性。随着学生年级的不断升高、学习能力的逐步发展,学生自主 性学习在学校的学习中逐步走向主导地位,课堂教学行为从呈示走向指导,指 导行为成为教师实现任务的主要方式。 (四)课堂管理行为要素分析 课堂管理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

9、而对课堂中的人、事、时空等因素进行协 调的过程。课堂管理不仅仅是维持秩序以及教师对学生错误行为的管教,更主 要的是建设并形成良好的教室气氛,课堂管理更倾向于引导激励取向。其界定 是:课堂管理是建立适宜课堂环境、保持课堂互动、促进课堂生长的历程。其 中,建立适宜课堂环境是课堂管理的基本前提,保持课堂互动是课堂管理的衡 量尺度,促进课堂生长是课堂管理的最终目标。新课堂的管理应是师生共同进 行的。 1分组合作 分组合作包括分组教学和合作学习。前者可称为“同质分组教学” ,后者可 称为“异质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即将一个班级学生按成绩或能力划分为几个小 组,同一水平的学生结成一组,即小组成员为同质。在

10、课堂教学中,分组教学 一般实施“分层教学” 、 “分层辅导” 。合作学习是将一个班级学习按异质方式组 成几个小组,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 习。 2个别化教学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资质禀赋、学习习惯、认知风格都不完全一样,常 规的教学组织形式所追求的统一性,很难满足同一课堂中学生的各种需求。真 正的学生自学意味者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不同的材料” 。 3激励强化 激励和强化是在课堂管理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管理手段的总称。激励 是以挖掘、激发、调动学生内驱力为主旨,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愉悦的学习状 态中成长的一种课堂管理行为。强化是指随着人的行为之后发生的

11、某种结果, 会对之后这种行为的发生产生影响。那些能产生积极或令人满意的结果的行为, 以后会经常得到强化。 4调整 调整是运用信息反馈原理,对课堂管理进行主动而自觉的调节和修正。教 师应不断分析教学目标与课堂管理现状之间存在的偏差,运用自己的教育机智, 因势利导,确定课堂管理的各种新指令,作用于全班同学,善于在变化的教学 过程中寻求优化的管理对策。 5评价 评价包括对学生个体学习情况的评定,也包括对学生学习态度、情感、策 略、过程、与人交往以及身心发展的评价。教学艺术的本质在于激励、唤醒、 鼓舞。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性评价。赏识性评价,不是姑息迁就, 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爱,一种融温

12、存、睿智、严厉与严格相结合的爱。教 师要用具有提升学生素质的赏识性的语言去评价学生,更多地看到学生的可取 之处,而不是挑剔、刻薄的要求学生尽善尽美。 (五)课堂教学类型要素分析 课堂教学有很多类型,如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欣赏课、综 合课、实验课、实践课、活动课等。现代化的教学拒绝模式化,但并不拒绝模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去综合地认识和探讨教学过程中各 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有利于动态地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 和规律。常见的新授课的教学模式: 1自学辅导式 一般程序为:提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精讲释疑练习总结。2问题引探式 一般程序为;巧设问题引导分析

13、深入探究检验评价。 3情境教学模式 一般程序为: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六)教学策略要素分析 教学策略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情境的特点对教学实施过程 进行的系统决策活动。教学策略既具有静态的内容构成维度,又具有动态的教 学、活动维度。 1任务驱动 所谓“任务驱动” ,就是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以学生“能 做某事”的描述方式提出隐含知识特征的任务,并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 的过程中,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新知识。 “任务驱动”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明确任务这是教学活动的关键;熟悉 任务这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完成任务这是教学活动

14、的升华。可采用表 演性任务、调查性任务、竞赛性任务、交际性任务等方式。 2随机进入 所谓“随机进入” ,是在教学中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时间、不同 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 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 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 3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一个概念。 “最近发展区” 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确定发展与教学的可能关系时,要使教育对学生的发展 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必须确立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一是他已经达到的发展 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他可能

15、达到的发展水平, 但要借助成人的帮助,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维果茨基将学生在成人指导 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 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 。 维果茨基特别强调教学应该走 在认知发展的前面,对教育过程而言,重要的不是着眼于学生现在已经完成的 发展过程,而是关注他那些正处于形成的状态或正在发展的过程。如果说学习 的本质是创造最近发展区,那么教学的本质是引发最近发展区。教学设计应该 留心于观察“最近发展区” ,预测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不仅应该了解学生的实 际发展水平,而且更应该了解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寻找其最近发展区,从而 促使学生的发展

16、。 4问题切入 所谓问题切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种情境,找到一个问题,寻求 一个突破口,使问题得到解决。在重点处切入。在难点处切入。在矛盾 处切入。在空白处切入。5创新 创新教学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注重主动探索。注重发散 思维。注重学有特色。那么,究竟怎么上好一堂语文课呢? 一要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要求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内在统一。具体地讲,在备课与上课时,不能只考虑 “知识目标” ,眼中只有“知识点” ,而应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以及教 学展开过程中“生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且要重“过程”与“方法”的 设计。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而应该以促进学生生命 的整体发展为核心,培养完整的人,建构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 二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只有那些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使其产 生迷惑、兴趣、求解的问题,才有可能促使学生打开思路、积极思维,才能取 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要体现知识学习的建构性。 建构主义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