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多元智能理论在拼音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63745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例谈多元智能理论在拼音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例谈多元智能理论在拼音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例谈多元智能理论在拼音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例谈多元智能理论在拼音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例谈多元智能理论在拼音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例谈多元智能理论在拼音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例谈多元智能理论在拼音教学中的应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州市教科研立项课题常州市教科研立项课题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发表于 2007 年第 3 期上海教育科研例谈多元智能理论在拼音教学中的应用例谈多元智能理论在拼音教学中的应用孙建香孙建香刚入学的儿童没有接触过汉语拼音,也不认识字母,所以汉语拼音是他们入学后第一个要跨越的障碍,且单纯的拼音学习枯燥乏味,学起来很困难,这就构成了刚入学儿童学习上的一大难点。教学实践证明,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资源,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是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一、激活自我认知智能,让孩子学习拼音有自信。自我认知智能理论表明,一个具有良好个人内在智能的人,能鼓励自己持续地学

2、习与成长,能努力地达到自我实现。试想,如果在一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起始阶段拼音教学中,创造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活并呵护学生潜在的自我认知智能,对于学生树立学好拼音的信心,享受拼音学习的成功体验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ai ei ui的教学片断:师:调皮的复韵母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跳到一些小朋友的抽屉里去了。快,找一找,看看在你的抽屉里吗?(生寻找复韵母卡片,很快,找到的学生边念边举起了卡片)师:对,就是它们!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把它们请上来吧。(生举着卡片快乐地走上讲台)师:首先咱们让最勇敢的声音把前三个复韵母请到黑板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师请第一个举手的孩子)生:a

3、i er ui。 (声音特别响亮)师:(张贴卡片)瞧,多勇敢的声音啊!大家一起来!(生齐读)师:然后让最自信的声音把“ie ue er ”请到黑板上去。自信的小手常州市教科研立项课题常州市教科研立项课题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发表于 2007 年第 3 期上海教育科研在哪里,自信的声音在哪里?上述环节是复习前面学过的拼音知识。简单而枯燥的“ai er ui”经过“淘气” 、 “跳到” 、 “请上来”等词语的修饰,一下子变得活泼、可爱,充满灵性,拉近了孩子与韵母之间的距离,无形中使孩子愿意反复亲近认读韵母。且教师的导语颇富激励性,几个常见的词语“勇敢” 、 “自信” 、 “甜美

4、”起到了很好的朗读引导作用。试想,如果孩子的拼音学习过程,能始终保持这样宽容、平和、进取的氛围,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朗读习惯定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二、运用音乐艺术智能,让孩子读准拼音有情趣。音乐智能理论研究表明,音乐是语文记忆的魔棍,用音乐创设一定的场景和氛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将刺激与反应形成联结,从而提高和巩固学生记忆的强度。长期的拼音教学实践让我们看到,对于爱说爱唱的低龄学生而言,简洁明快的儿歌不仅创设了一种充满韵律的课堂节奏,而且使学生在流动的节奏感中,很快地读准字母的音,认清字母的形。a o e的教学片断:师:联系生活想一想,我们什么时候会发出

5、a o e 的音?(学生联系生活说:打针时感到疼,会“a”地大叫;感到很意外,会“a”地喊出来)师:把这些字编成儿歌,就更好记了,你们愿意试试吗?(学生分组合作,给 a o e3 个字母编儿歌)学生汇报自己创编的字母歌。根据发音方法:张大嘴巴 aaa拢圆嘴巴 ooo常州市教科研立项课题常州市教科研立项课题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发表于 2007 年第 3 期上海教育科研嘴巴扁小 eee根据情境图:小朋友唱歌 aaa大公鸡一叫 ooo大白鹅倒影像个 e根据发音方法加情境图:小朋友学唱歌,张大嘴巴 aaa;大公鸡早早起,唱起歌来 ooo;大白鹅水中游。扁扁嘴巴 eee。师:同学们

6、,字母发音口形很重要,下面你们拿出小镜子,对照镜子,边念儿歌,边练习发音。上述教学片断给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使他们在自编儿歌的过程中学习和巩固字母的发音,体验成功的乐趣。三、调用空间想象智能,让孩子识记拼音有窍门。在现实生活中,有足够多的例子证明这样一个事实:儿童在空间智能方面往往表现出成人难以想象的才能和潜质。如果在拼音教学中,教师能顺应儿童想象活跃、富有创造力的特点,设计学习活动,无疑能提高拼音学习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比如学习j q x这一课识记字母形状的环节: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说一说声母与生活中事物的相似之处,指名说。师: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 3 个声母?生:红旗、数字、9、

7、气球、切西瓜生:(学生编顺口溜记声母形状:可以看图编,也可以创编,能编几个编几个。 )常州市教科研立项课题常州市教科研立项课题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发表于 2007 年第 3 期上海教育科研看书编的:玩积木 jjj 打气筒 qqq 看京戏 xxx创编的:大公鸡 jjj 数字 9qqq 切西瓜 xxx以上教学片断中,教师一个个问题情境的创设犹如一簇簇火苗,点燃了学生旺盛的求知火焰。孩子们的回答妙语连珠,思维中的创新火花不断闪现。“大公鸡就是 j,它的头就是点,身子是竖,尾巴是弯。 ” “一面红旗 qqq” “双剑交叉 xxx”等形象的顺口溜由他们脱口说出。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

8、幻想家。这一环节的设计,把孩子们的天性彰显了出来。孩子们的发言,体现出他们的聪明才智,也是他们的真情流露。四、开发身体动觉智能,让孩子突破难点有支撑。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游戏活动符合低年级学生心理发育的特点,学生对游戏活动极易产生兴趣。因此,针对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儿童活泼好动,运动智能占优势的特点,适时地运用游戏能使学生从沉闷的教学中走出来, 寓教于乐,有效地贯彻拼音教学“口耳相授,反复拼读,反复运用,形成能力”的原则。比如:“开汽车”游戏。小朋友们和小白兔一起坐车认识 4 个声调(师出示小白兔开汽车图,显示 4 段路:平路上坡路拐弯路下坡路) 。学习全声儿歌,并用手势帮助学生记忆 4 个声调。一

9、声高高平又平,二声就像上山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就像下山坡。学生跟读儿歌,也可以自编儿歌: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这个游戏将 4 个声调的音、形与 4 段坡路自然地联系起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口、手、脑并用,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比如,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yi、yu ,可采用“过家家”游戏:小 i 的妈妈是大 y ,大 y 小 i 挨一起 ,小 爸妈不在家,大 y 阿姨照顾他,小 非常州市教科研立项课题常州市教科研立项课题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发表于 2007 年第 3 期上海教育科研常有礼貌,见了大 y 就摘帽 。利用游戏去教学,学生兴趣

10、浓厚,而且通俗易懂,便于学生记住拼音规律。比如,我和“金龟子”做“回声”游戏。一学生戴头饰演“金龟子”读拼音字母,另一学生看卡片跟着回声。这样一来,就把单调的看卡片读变为有趣的回声游戏了。当然, “金龟子”也可以变成其他学生喜爱的童话形象,让游戏更加充满趣味性。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游戏在初始阶段使用有效,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厌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改进游戏,创编生动、活泼、吸引学生的游戏。五、启发语言文字智能,让孩子拼音识字获双赢。低年段学生最喜欢听童话,看童话。他们的思维方式带有童话的特点。鉴于此,在一年级拼音教学中,教师可将童话故事、童话形象引进课堂,激活孩子的语言智慧,将学习与巩固汉语

11、拼音同认字、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结合起来。苏教版的拼音教材,每课都有一幅能引出字母发音的且蕴含着人文因素的情境图,并配有相应的语境歌,这是非常适合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教学中要巧妙地加以利用,拉近汉语拼音和学生心理的距离。比如在教学j q x这一课时,老师在导入新课后出示情境图:“咱们班的同学都喜欢听故事。其实,在课本中,一幅美丽的图画就是一个动听的故事。你能看图编个故事吗?(自由编,指名编)这里,教师就改变了传统的”师问生答“理解图意的方式,由学生自己编故事,让静止的图画变活,把学生情感融入其中,从而使学生既看懂了图意,语言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又得到了训练。学生编故事时,都在暗中比试

12、,看谁的故事编得好,编得有趣。当然,在创编童话故事进行拼音、识字、学儿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恰当的引导:一是创编的故事要生动、有趣,具有德育功能,不能胡编乱造。二是要紧扣教学内容进行创编,为学习拼音、认识汉子、拓展阅读服务,不能喧常州市教科研立项课题常州市教科研立项课题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发表于 2007 年第 3 期上海教育科研宾夺主,本末倒置。课外,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推荐安徒生童话 、 格林童话让学生阅读,把自己会拼的拼音和认识的字用自己喜爱的符号圈出来。鼓励学生在语文活动课上讲童话,并且要比一比谁会拼的拼音多,谁认识的字多。这些做法为拼识同步,双线并进,达成新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的阅读要求“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论为汉语拼音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只有不懈地实践,反思,重建,不断地更新、增长和丰富实践智慧,才能摆脱传统的汉语拼音“难教难学”的尴尬境地,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做到乐于学、主动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