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纪中三鑫凯茵学校六年级语文测试集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60549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市纪中三鑫凯茵学校六年级语文测试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山市纪中三鑫凯茵学校六年级语文测试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山市纪中三鑫凯茵学校六年级语文测试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山市纪中三鑫凯茵学校六年级语文测试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山市纪中三鑫凯茵学校六年级语文测试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山市纪中三鑫凯茵学校六年级语文测试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市纪中三鑫凯茵学校六年级语文测试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山市纪中三鑫凯茵学校六年级语文测试集中山市纪中三鑫凯茵学校六年级语文测试集综合测试题(综合测试题(1 1)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 成绩:成绩: 一、语言积累(26 分)1. 五千年中华文明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小学阶段的学习一定让你有了初步的认识,请根据下面文字的描述写出文题或故事中的人物。 (4 分,每小题 1 分) 巴金被誉为世纪老人、 “人民作家” ,他一生留下了许许多多文学作品,我们读到的文章有 。 “每年七月七日,空中很少见喜鹊。因为,这一天成群的喜鹊在天河边搭一座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会面。 ”这个传说出自民间故事 。 将相和是一个流传了千百年的动人故事,后人常用“将相和

2、”比喻文武官团结一致,共同把国家的事情办好。这个故事中的“将”是 , “相”是 。 “宁信度,无自信也。 ”出自我国古代寓言故事 。2. 汉字音同义不同的字较多,表现出汉语言的丰富多彩。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2 分)A 沐浴 公墓 和睦 牧童B 捷径 眉睫 解放 借口C 帐篷 蓬勃 碰上 追捧D 崩溃 迸发 笨重 绷带3. 巧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巧妙运用往往使语意发生变化,请试着给下面二句话各加上二个标点,使他们意思相反。 (4 分) 父赢母输a b 粮食不卖给八路军 a b 4. 趣填成语。祖国的语言是一座富有的精神宝库,是一座迷人的宫殿,成语就是这宝库里璀璨夺

3、目的明珠。尝试一下按要求写成语。 (每词 1 分,共 8 分) 填反义词,组成成语。有( )无( ) 有( )无( )有( )无( ) 有( )无( ) 按意思写含“手”的成语。a 形容极为兴奋: b 形容十分喜爱: c 形容医术高明: d 形容重归于好: 5. 对联,是中华文化独有的现象,也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你一定读到过很多对联,请按要求填写出下列对联。 (第1小项2分,第2小项1分,共3分) 下面一副对联缺的字依次补得对的是( ) 。此木为 山山 ,因火成 夕夕 。a 林 有 灾 防 b 树 出 灾 多c 柴 出 烟 多 d 林 美 灾 防 清末,一位老翁做寿,专程请文学家刘凤诘给自己

4、写副祝寿联。他得知老翁的生日是 11 月 11 日,又知今年是 80 大寿,便写下这副趣联。请将下联补充完整。上联:十一月十一日 下联:八十 八十 -2-6. 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是炎黄子孙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学习古诗不仅着眼于识记,还要兼顾理解、欣赏,更注重于消化运用,你能根据下面语境写出相应古诗吗?(每小题 1 分,共 5 分) 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 , 。 ”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

5、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丰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是“ ,。 ” 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要说古人赞颂梅的诗句,就更是数不胜数。 “ 。 ”就是赞颂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许多美丽的玉花。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情不自禁的吟出“ 。 ”这句诗来。 小学同窗六年,朝夕相处,然而再有二周时间,同窗好友即将分离。你能用古诗中的一、二句赠别好友来表达你们的同学情谊吗?。二、阅读与思考(39 分)(一)四个(一)四个“真多真多”星期天,爸爸带冬冬到大众商场去买衣服。走再路上,冬冬说:“爸爸,您看,来往的车俩真多

6、,人行道上的行人真多。”进了商场,冬冬又说:“货价上的商品真多,柜台前的故客也真多。 ”爸爸笑了:“冬冬,写文章一定要少写错别字,还要把意思表达清楚、生动。你能不能用四个成语代替四个真多?”冬冬想了想,说“爸爸,你看这四个成语贴切吗?” 1. 圈出第二自然段中的四个错别字,并更正在下面横线上。 (2 分)2. 同学们,你知道冬冬说出的是哪四个成语吗?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4 分)(二)(二)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7、1. 这段文字是选自著名作家 的散文名篇 (1分) 。2. 这段文字作者运用 的修辞手法,向我们提出的问题是 。请结合即将小学毕业的情景用积累的古诗文或格言警句来表达你的感受: (2 分) 。3. 请用 “ ” 划出这段文字中的排比句,并模仿这种格式写几句话(1分 +3分,共4分)。-3-。(三)两小儿辩日(三)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

8、“孰为汝多知乎?”1.“问其故” 。谁问谁? 。问什么? 。 (1 分)2. 依据文意,用一句话概括两小儿争辩的问题是: 。 (2 分)3.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这句话的意思是: 。 (2 分)其中“去”可以解释为 。 (0.5 分)“我” (小儿)的观点所依据的具体事实是 。其理由是: 。 (2 分)4. “孔子不能决也。 ”其中“决”的意思是 。 (0.5 分)聪明的你,请用所学的知识帮孔子来说服两小儿: 。 (2分)(四)投降的绝不能是自己(四)投降的绝不能是自己父亲是一名老战士。五十年代初,他参加了进军大西南的伟大战役。在一次剿匪中,父亲和战士们走散了。黄昏,父亲从一块巨岩背后拐出来

9、,迎面撞上了一个残匪。父亲和匪徒几乎同时端起步枪指向了对方。双方对峙着,目光对着目光,枪口对着枪口,意志对着意志,一直对峙着。当时,父亲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加上连日的疲惫奔波,他明白自己渐渐力不可支。但是,有一个念头一直支撑着他:必须有一方投降,而投降的绝不能是自己。看上去匪徒的精神( )并不比父亲强多少:破烂的黄皮军装快要辨认不出 颜色了,双目无光,惊恐的面部蜡黄蜡黄的,十足的惊弓之鸟。父亲端起枪,山一般的身躯矗立着,威严而( )的目光直逼匪徒。半个小时慢慢过去,匪徒渐渐支撑不住了,端起的枪在颤抖,手在颤抖,双腿也在颤抖。 ( ) ,匪徒摔掉步枪,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向父亲连连求饶。父亲露出了

10、微笑。他竭力控制自己,才没有晕厥。接着,父亲顺手扯来一根葛藤将匪徒双手反捆起来。他拿过匪徒的枪,才发现没有子弹。这时,父亲再也( )不住了,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其实,父亲的枪里也没有子弹!八十年代初,父亲写回忆录时给我讲起了这个故事。后来,我慢慢咀嚼那段历史,才越来越明白: 。1. 请将下列词语填到文中括号里。 (2 分)坚持 坚毅 突然 显然2. 根据文意,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 分) 。对峙( ) 疲惫( ) 惊恐( ) 矗立( ) 3.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摘录有关内容填空。 (4 分)-4- 短文中具体写“对峙”的语句是: 。 “惊弓之鸟”指(谁) ,最能反映他神态特征的语句是:。 4

11、. 按提示画句子。 (4 分) 用“ ”画出描写父亲心理的句子。 用“ ”画出描写父亲形象的句子。5. 想一想,请在原文结尾处用一、二句话给短文补一个结尾,点明文章的中心。(3 分)三、写作(35 分)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任选一材料作文。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晰、意思明确完整,字数500以上,文题自拟。涉及真人、真事、真地方,请一律用化名。1.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今年的主题是 “沙漠和荒漠化 ” ,中国区的主题为“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 。我国是世界上沙漠面积较大、分布较广、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沙漠、戈壁及沙化土地总面积为 169.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6。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关心身边环境,关注自然环境;增强绿色理念,参与绿色行动,传播绿色文明。作为未来公民的你,有何感想?看球后2. 6月9日,世界杯正式开赛,像一股旋风狂卷全球球迷。请仔细观看上图,如果你也是一位足球迷,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做一名文明观众。-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