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复习之名校模拟热点问题主观题集锦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52648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年高考复习之名校模拟热点问题主观题集锦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07年高考复习之名校模拟热点问题主观题集锦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07年高考复习之名校模拟热点问题主观题集锦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07年高考复习之名校模拟热点问题主观题集锦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07年高考复习之名校模拟热点问题主观题集锦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7年高考复习之名校模拟热点问题主观题集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高考复习之名校模拟热点问题主观题集锦(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7 年高考复习之名校模拟热点问题主观题集锦1材料一:现在全国耕地保有量只有 18.3 亿亩,只占土地总面积的 13.7 % ,人均耕地只有 1.4 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而一些地方在发展的冲动及巨大的利益驱动下,直接或变相圈占土地,违法占用耕地,损害农民和国家利益。材料二:2006 年 5 月 30 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2006 年 9 月 5 日,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 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7 年 3 月,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物权法。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责任,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

2、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调整建设用地有关政策,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强化对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严肃惩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 材料三:物权法草案规定:“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并足额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应当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考虑到各地的发展很不平衡,具体的补偿标准和补偿办法,由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依照物权法草案规定的补偿原则和

3、补偿内容,根据不同情况作出规定。(07,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高三第五次月考)(l)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 3 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实行强有力宏观调控的认识? ( 8 分) (3)运用所学政治常识说明我国政府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1 分)(4)谈谈材料三体现的哲学原则。(10 分)答案(1)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耕地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由于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违法占用耕地情况严重。(2)国家能够综合运用经济、法律与必要的行政手段,实行强有力宏观调控(结合材料);我国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4、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3)政府是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必须履行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由于市场的作用不是万能的,经济的正常发展,不仅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而且需要国家经济职能的充分发挥,加强宏观调控。 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我国政府工作应把握好的重大问题。政府应该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调节手段,使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符合实际情况。(4)集体主

5、义原则,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原则。既要保障集体的物权,又要保障个人的物权。(或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原则。既要平等保障物权,又要考虑到各地的发展很不平衡,根据不同情况作出规定。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保障物权要考虑到各地的发展很不平衡,根据不同情况作出规定。22(34 分)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改革开放 28 年来,社会建设首次成为中共中央全会的主要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的原则。“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

6、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要“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着眼于增强公民、企业、各种组织的社会责任”( 07, 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1)结合有关公民的知识,谈谈你对”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认识。(9分)材料二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2)运用有关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知识,谈谈如何才能够激发社会活力,促进全社会的团结和睦?(11 分)材料三

7、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3)运用有关经济学知识,说明解决上述问题应怎样发挥财政的作用?(14 分)答案(34 分)(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平等享有和谐社去的成果是公民的权利。同时积极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3 分) 促进社去的和谐要求国家必须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保证公民平等地享有改革发展的成果,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3 分)促进社会和谐要求

8、公民正确地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在承担建设和谐社会责任的同时,享受和谐社会的成果。(3 分) (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1 分)激活社会活力,促进团结和睦,首先要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枚在首位。(3 分)激活全社会的活力,必须充分尊重和维护不同社会群体与个人的正当利益,调动社会成员的主观能动作用。(2 分)促进社会的团结和睦,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求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集体利益。(2 分)促进社会的团结和睦,要求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要学会尊重人、主动

9、关心人、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和个人主义。(3 分) (3)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基础上,努力增加财政收入:(3 分)发挥财政调节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加大支持农村和中西部发展的力度,促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4 分)发挥财政促进教科文卫事业和提高人民生活的作用。调整财政支出的重点和方向,加大对教育、医疗、环保、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投入,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共同富裕:(4 分)健全和完善财政预算制度,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确保财政资金能够有效地使用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领域,(3 分)(如果从尊重纳税人权利,提高纳税人监督财政资

10、金使用的权利意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等角度回答也可) 3(32 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2006 年 9 月 13 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纲要指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3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但现阶段我国文化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进程还不相适应,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把握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着力重塑文化市场主体,提高国有文化企业竞争力,大力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07, 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调研考试)(1)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简述国有文化企业应

11、怎样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12 分)(2)运用所学哲学常识,分析国家为什么要大力促进文化的发展?(10 分)(3)国家大力促进文化发展体现了哪些政治学道理?(10 分)答案(1)依靠科技,用科技武装企业,提高从业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管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瞄准市场,改善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创造品牌,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遵循市场交易原则,开展正当竞争,维护和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改革、改组、改造相结合,探索现代化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12 分)(2)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甩,正确的思想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全国人民

12、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对个人和社会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协调规范发展。事物是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文化的发展对社会政治、经济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大力发展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社会政治、经挤的协调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10 分)(3)大力促进文化发展是我国政府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施文化职能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能够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正确的方向保证。国家大力促进文化发展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

13、生活水平,体现对人民负责原则。大力发展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10 分)4、(32 分)材料一:数据显示 2006 年中国经济增长超过 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 30%以上,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 2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仅上涨 1.3%,为“十一五”经济开了一个好局。材料二:2006 年中国经济虽亮点频观,但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虽有所缓解,但基础还很不巩固,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材料三:2007 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重要一年。国务院已明确提出在我国已积累

14、了较大的经济规模总量后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迈向“又好又快”,成为 2007 年经济工作的一大亮点。“好”在“快”前,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07, 江西省九所重点中学联合考试江西省九所重点中学联合考试)(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 2006 年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3 分)(2)结合材料一、二、三,运用哲学道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促进经济工作“又快又好”迈向“又好又快”?(9 分)(3)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9 分)(4)结合材料二、三,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应怎样实现国民经

15、济“又好又快”的发展?(11 分)答案:(1)2006 年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高增长、高效益、低通胀”的良好态势。(概括为经济增长快,经济效益好,物价上涨幅度小也可得分)(3 分)4(2)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总体质量不高的突出问题,中央提出要促进经济工作“又快又好”迈向“又好又快”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客观要求。(3 分)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在经济规模总量不大的背景下,国民经济应注重经济增长速度,扩大经济总量。由于长期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已积累了较大的经济规模总量。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国民经济“

16、又好又快”的发展。(3 分)正确的价值观对事物的发展有导向作用。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既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又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3 分)(从意识的反作用、规律的客观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角度分析亦可得分,但本小题得分不得超过 9 分)(3)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是由我国国家性质决定的,是行使经济职能的客观要求。(3 分)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3 分)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3 分)(4)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体现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