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养生(八种)(转载)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152563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药养生(八种)(转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药养生(八种)(转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药养生(八种)(转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药养生(八种)(转载)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药养生(八种)(转载)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药养生(八种)(转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药养生(八种)(转载)(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药养生(八种)山药养生(八种) (转载)(转载)早就知道山药是种药食俱佳的好东西。可是与其他蔬菜相比,它好像有点“食之无味”。想使山药变得更美味多姿?那么你至少要了解它的 8 种味道!爱它的 4 大理由:1.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营养物质。2.能供给人体大量的黏质蛋白,这是一种多糖蛋白质的混合物,对人体有特殊的保护作用,它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动脉血管的弹性,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过早发生。3.山药的黏液多糖类物质如与无机盐相结合,可以形成骨质并使软骨具有一定的弹性。4.中医认为山药具有补脾养胃、补肺益肾的功效,对肺虚咳喘、脾虚久泻、慢性肠胃炎、糖尿病、遗精带下等症都有疗效。山药的

2、山药的 8 种吃法种吃法1、烩山药丸子、烩山药丸子 特点:荤素搭配,味道浓厚。备料时间:5 分钟烹调时间:15 分钟原料:山药、肉末、蒜薹、香菇、红椒、蛋液。调料:料酒、盐、味精、糖、胡椒粉、酱油、淀粉、汤、葱、姜。做法:1.蒜薹洗净切段,香菇、红椒洗净切块。2.山药去皮煮熟后压成泥状,加入肉末、蛋液、料酒、盐、胡椒粉搅拌成肉馅。3.锅中放入大量油,油热后将肉馅挤成丸子状下油锅炸硬即可捞出。4.锅中留少量油将葱、姜块煸香,加料酒、酱油、汤、糖、味精、盐、胡椒粉调味。5.待丸子熟时下蒜薹、香菇、红椒,烧熟后用水淀粉勾芡即可。2、山药炖牛腩、山药炖牛腩 特点:牛腩入口即化,与山药味道巧妙融合。备料

3、时间:8 分钟烹调时间:25 分钟原料:山药、牛腩。调料:八角、葱、姜、料酒、糖、味精、盐、鸡精、剁辣椒。做法:1.山药洗净去皮切块,牛腩切小块焯水去浮沫。2.锅中放油,先将八角炸香,再煸葱姜块,加料酒、水,下牛腩,翻炒后放入高压锅中煮 20 分钟取出。3.锅中放油,倒入牛腩,再加入山药、糖、剁辣椒、味精、盐、鸡精调味,一同炖至软烂入味即可。3、兰花酿山药、兰花酿山药特点:外形美观,味道鲜嫩,家庭宴请时不妨一试。备料时间:15 分钟烹调时间:15 分钟原料:山药、鸡胸脯肉、火腿、黄瓜皮。调料:盐、味精、干淀粉、水淀粉、鸡精、鸡蛋清、葱、姜、水。做法:1.山药去皮洗净斜切成薄片,火腿切末,黄瓜皮

4、切细丝。2.鸡胸脯肉用搅拌机打成泥,然后加葱姜水;蛋清打匀。3.取山药片一面先抹上干淀粉,再抹上一层鸡泥,抹光滑后用火腿末和黄瓜皮点缀成兰花状,放入盘中蒸 15 分钟。4.锅中加水,放入盐、味精、鸡精调味,再用水淀粉勾芡浇在兰花山药上即可4、什锦山药粒、什锦山药粒 特点:色彩鲜艳,口感脆嫩。备料时间:5 分钟烹调时间:5 分钟原料:山药、青红椒、罐装玉米粒。调料:糖、味精、盐、水淀粉、鲜汤(可用水替代)。做法:1.山药去皮洗净、青红椒洗净,将它们切成玉米粒大小的丁。2.锅中加水,水开时将山药粒和青红椒粒焯水。3.锅中放少许油,下山药粒和青红椒粒,翻炒片刻后加少量鲜汤。4.然后加入糖、味精、盐,

5、最后用水淀粉勾芡即可。5、山药熘肉片、山药熘肉片特点:又滑又嫩,味道咸鲜。备料时间:5 分钟烹调时间:5 分钟原料:山药、干木耳、猪里脊。调料:料酒、糖、盐、味精、胡椒粉、蛋清、水淀粉、葱末。做法:1.山药去皮洗净纵切一分为二,然后斜刀切片;干木耳用水泡软,去根洗净。2.里脊肉切薄片,加盐、味精、料酒、蛋清、水淀粉上浆。3.锅烧热,倒入少量凉油涮锅后倒出,再倒入凉油,油温 23 成热时下肉片滑嫩,同时下山药片、木耳滑熟,倒出控油。4.锅中留少许油,煸香葱花,加料酒、水、盐、味精、糖、胡椒粉调味,用水淀粉勾芡,再倒入刚做好的菜料翻炒均匀即可。6、拔丝山药、拔丝山药特点:香甜酥脆,每块山药间都可以

6、拔出细长晶亮的糖丝。备料时间:3 分钟烹调时间:5 分钟原料:山药。调料:绵白糖、干淀粉。做法:1.山药洗净去皮切成棱形块,控水后蘸干淀粉,然后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2.将锅洗净,放少许油,加入绵白糖及少量水用小火炒匀。3.当糖液炒至黄色时倒入刚炸好的山药块,翻炒均匀。4.最后盛入抹过凉油的盘中即可7、山药饼、山药饼 特点:色泽金黄,口感香糯。备料时间:5 分钟烹调时间:20 分钟原料:山药。调料:糯米粉、澄面(超市有售)、面包糠、淀粉、鸡蛋。做法:1.山药去皮洗净上锅蒸 12 分钟,取出压成山药泥。2.澄面用热水烫熟,鸡蛋打成蛋液。3.山药泥中加入澄面、糯米粉和成面团,然后分别做成圆形小饼状

7、。4.将山药饼依次蘸干面粉、鸡蛋液,最外层裹上面包糠,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即可8、山药豆腐羹、山药豆腐羹特点:味道鲜美,入口润滑。备料时间:3 分钟烹调时间:5 分钟原料:山药、盒豆腐、鸡蛋液、香菇、香菜。调料:鲜汤、盐、味精、鸡精、胡椒粉、水淀粉。做法:1.山药去皮切小丁并焯水,盒豆腐切成与山药等大的丁。2.香菜洗净切末,香菇洗净切丁。3.锅中加鲜汤,调入主料,然后加盐、味精、鸡精、胡椒粉调味。4.汤沸腾时用水淀粉勾芡至浓稠状,淋入蛋液并撒香菜末即可。【多吃山药五大好处多吃山药五大好处】山药,既是食用的佳蔬,又是人所共知的滋补佳品。它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脂肪、胆碱、淀粉酶等成分,还含有

8、碘、钙、铁、磷等人体不可缺少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中医认为,山药具有补脾养胃、补肺益肾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久泻、慢性肠炎、肺虚咳喘、慢性胃炎、糖尿病、遗精、遗尿等症。1、调养脾胃。随着天气渐冷,有些脾胃虚弱的人,常常出现食少腹胀、少气懒言、大便稀溏、肢体倦怠等症状。薏米(薏苡仁)10 克,山药 10 克(鲜山药 50 克),大米 100 克,水适量煮成粥;或山药 500 克,河鱼一条(约 250 克,去杂洗净),加适量的盐、酒、姜、葱等调料一起煮汤。适用于脾虚所致的腹胀、泄泻。2、补益强身。平时体虚之人,应趁秋凉时加紧进补,以备冬天不时之需。山药补而不热,温而不燥,最适合老年人需要,常吃有益无

9、害,每天吃山药 100 克左右,连续吃 12 个月。3、补肺润燥。久病虚损的慢性咳嗽,可以吃山药调洽。山药是天然补肺润燥之品,在临床上是治疗肺虚久咳、虚喘的济世良药,每天250 克左右,缓以图功。4、涩精止尿。遗精、尿频都是肾虚所致,山药补脾的同时,还能补肾,提前吃点山药,可以防患于未然,对冬季易加重的上述疾病大有好处。吃法简单,不拘量,常服之。5、润肤祛燥。山药能生津润燥,有滋养皮肤、毛发的功能,故有美容作用。秋冬季皮肤极易干燥,使人毛发枯槁,容颜失华,因此多吃山药,能润泽皮肤和毛发。可以用山药 500 克煮粥,早晚常喝。【山药和芋头保护心血管山药和芋头保护心血管】山药和芋头都是根茎类植物,

10、它们都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所含脂肪量相当低,富蛋白质,因此,对于减肥的人来说,山药和芋头可以代替部分主食。这两者在营养价值上各有所长。山药既可作主食,又可作蔬菜,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物美价廉的补虚佳品,有“小人参”之美誉。山药的最大特点是含有大量的黏蛋白。黏蛋白是一种多糖蛋白质的混合物,对人体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能防止脂肪沉积在心血管上,保持血管弹性,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过早发生。许多滋补方剂,如六味地黄丸等中药都含有山药。需要指出的是,山药虽属补益食品,但有收敛作用,湿热寒邪以及便秘的人不宜食用。芋头除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外,还含有丰富的氟,有护齿作用。芋头在药用方面也有一席之

11、地。它性平味甘,具有调中补气、消痈散结之功效,滇南本草便有记载,说芋头食疗可治疗中气不足,久服能补肝胃,丰润肌肤。民间常常用水煎芋头,或将其煅成粉末内服,用于治疗胃痛和慢性肾炎。但需注意的是,芋头一定要熟食,生食有微毒。在处理芋头时,不要将芋头的生汁滴到皮肤上,其所含的草酸钙会使皮肤过敏,有瘙痒感,用姜擦后便可消失。总的说来,山药和芋头这两种对人体有益的根茎类食物在营养价值上几乎是平分秋色、半斤八两,但由于山药的黏蛋白含量较之芋头来说更多,因此,山药在对人体心血管的保护作用上占点上风。【四步教你怎样辨真假山药四步教你怎样辨真假山药】山药干片含淀粉很多,用手摸时,感觉比较细腻,会有较多的淀粉粘在

12、手上市场上常常出现假山药(指干品)。不少人买时没发现山药是假的,煮时才发现,原来是木薯冒充的。怎样辨别真假山药呢?一、看“心线”。山药片中间没有心线,而木薯片中间有心线,尽管心线很小,但只要认真观察,就能看出来。有的木薯片因为削得薄,晒干后,心线往往会掉出去,不过,心线掉了,会留下一个小洞。如中间有小洞,一定是木薯片。二、看边缘。山药的皮很薄,削片前都会被削干净。而木薯皮比山药皮厚许多。一些拇指般大的木薯,因为太小,剥皮困难,制假者往往不会花工夫去剥皮,所以,削成干片后,边上就会存留着厚皮。凡有厚皮者,必是假山药。三、手摸辨别真假。山药干片含淀粉很多,用手摸时,感觉比较细腻,会有较多的淀粉粘在手上。木薯虽然含淀粉量也很大,但它的粗纤维比山药多,手摸感觉比山药粗糙,留在手上的淀粉也比较少。四、煮后辨别法。山药一般容易煮烂,而木薯很难煮烂。煮后的山药有一种烂、粉的口感,而木薯的口感比较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