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分子与细胞》检测题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152550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分子与细胞》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必修1·分子与细胞》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必修1·分子与细胞》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必修1·分子与细胞》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必修1·分子与细胞》检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1·分子与细胞》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1·分子与细胞》检测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河南省济济源第一中学生物源第一中学生物组组 李立峰李立峰1济源一中济源一中 09430943 班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班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生生 物物(7. 29)命命题题范范围围: 必修必修 1 全部;全部; 满满分:分:100 分;分; 考考试时间试时间: :80 分分钟钟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401.5401.56060 分)分) 1.1.下列有关细胞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B一只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 C精子不具备细胞的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备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DSARS 病毒不具备细胞的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2.2.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

2、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生活在人大肠内的所有生物 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 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 A B C D 3.3.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A.一切动植物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 B.细胞是生物体相对独立的单位 C.细胞可以产生细胞 D.细胞可以分为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部分 4.4.人体细胞中组成核酸的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种类依次是 A2 4 4 B4 4 4 C2 5 8 D2 8 8 5.5.某植物体可以完成下列反应式: + 水+(其中、代表不同的单糖) ,其 中代表的二糖可能为 A麦芽糖 B乳糖 C蔗糖 DB 和 C 6.6.下列物质合成时,需要模板的

3、是 A磷脂和蛋白质 BDNA 和酶 C性激素和胰岛素 D神经递质和受体 7.7.下表是某同学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ad 代表试管,代表实验步 骤。对该实验方案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abcd淀粉溶液 2ml蔗糖溶液 2ml唾液淀粉酶 溶液 2ml唾液淀粉酶溶液 2ml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 10min将 c 倒入 a,将 d 倒入 b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 10min加入现配的斐林试剂溶液 2ml37恒温水浴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A淀粉酶的用量属于自变量 B和会影响酶的活性C和的温度设置错误 D和的顺序有误 8.8.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果糖与菲林试剂发生作用,可产生砖红色沉

4、淀 B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过程 C吡罗红染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呈红色河南省河南省济济源第一中学生物源第一中学生物组组 李立峰李立峰2D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9.9.某蛋白质含 n 个氨基酸,由 m 条肽链组成,该蛋白质至少含氧原子数为 A.n-m B.n+m C.n+2m D.n-2m 10.10.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调整 PH 至 2,保存于 37的水浴锅里,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A.淀粉、胃蛋白酶、多肽、水 B.唾液淀粉酶、麦芽糖、胃蛋白酶、多肽、水

5、C.唾液淀粉酶、淀粉、胃蛋白酶、水 D.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多肽、水 11.11.AUG 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肽链合成的起始密码子。人体血清白蛋白的第一个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这是新生肽链经加工修饰的结果。加工修饰的场所是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高尔基体和溶酶体 C内质网和核糖体D溶酶体和核糖体12.12.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核内 RNA 能够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 B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主要场所 C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D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 13.13.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

6、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以 DNA 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 RNA 为遗传物质 D. 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 ,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14.1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分子均可通过核膜 B.叶绿体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光合作用的酶 C.水分子和钾离子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轮藻细胞D.精细胞变为精子后,尾部的线粒体与其运动有关 15.15.科学家从甲品种玉米的叶肉细胞中取出细胞核,再将细胞核注入到乙品种玉米的去核叶 肉细胞中,并将此细胞培育成玉米植株,结果使甲品种玉

7、米具有了乙品种玉米的某些优良性 状。其原因是 A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 B乙品种玉米的线粒体供能多 C乙品种玉米的叶绿体光合作用强 D乙品种玉米的细胞质中含有遗传物质 16.16.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 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C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D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 17.1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果脯在腌制的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B水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耗能,但需要载体蛋白 D大肠杆

8、菌吸收钾离子为主动运输,既消耗细胞的能量,也需膜上载体蛋白河南省河南省济济源第一中学生物源第一中学生物组组 李立峰李立峰318.18.将相同的四组萝卜条分别浸入四种溶液,一小时后测定萝卜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溶液1234质量变化率+7530A.1 的浓度最低 B.2 的浓度较 3 低 C.4 的浓度最高 D.4 可能为蒸馏水 19.19.将盛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紧后浸于蒸馏水中,下图表示透析袋中蔗糖溶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20.20.如右题 5 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 的 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

9、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3h 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 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B6h 时,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 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12h 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 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 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21.21.用完全营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 一段时间后,测定营养液中各种离子与试验开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结果如图所示:该试 验结果不能说明A.植物根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 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B

10、.植物对离子的吸收有选择性 C.植物对离子的吸收与溶液中离子的 浓度有关 D.水稻吸收 Si 的载体多 22.22.下面有关 ATP 和 ADP 的描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ATP 在酶的作用下,可以连续脱下 3 个 Pi,释放大量能量 B、ATP 在酶的作用下,可以加上一个 Pi,储存能量 C、ATP 和 ADP 的相互转化都需要酶参加 D、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反应中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的 23.23.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 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不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 RNAA A时间时间蔗糖溶液浓蔗糖

11、溶液浓 度度B B时间时间蔗糖溶液浓蔗糖溶液浓 度度D D时间时间蔗糖溶液浓蔗糖溶液浓 度度C C时间时间蔗糖溶液浓蔗糖溶液浓 度度河南省河南省济济源第一中学生物源第一中学生物组组 李立峰李立峰4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24.24.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 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 ,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 2 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 2 条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 3 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 3 条 25.25.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

12、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 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 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26.26.下图表示的是叶绿体色素分离的装置,正确的是 27.27.右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 a、b、c、d 时,CO2 释放量和 O2 吸收量的变 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 a 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 b 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 吸的 5 倍 C氧浓度为 c 时,无氧呼吸最弱 D氧浓度为 d 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28.2

13、8.如图所示为物质代谢过程中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两者间的关系,请问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和各种生物体都能进行的过程分别是哪些部分A1 和 5 B.5 和 3 C.2 和 3 D.3 和 5 29.29.用新鲜大豆绿叶进行如图 7 所示装置的实验,将其置于 充足的光照下,半小时后,分析 D 处的气体成分,最可能发 现 AO2 量多于 B 处 BO2 量与 B 处相等 C无 CO2 和 O2 DCO2 量多于 B 处 30.30.若植物光合作用所利用的水中有 0.2的水分子含18O,所用的 CO2中有 0.68的分子含河南省河南省济济源第一中学生物源第一中学生物组组 李立峰李立峰

14、518O,那么植物光合作用释放的 O2中含18O 的比例为A.0.2 B.0.98 C.0.68 D.0.88 31.31.采用黑-白瓶(不透光-透光)法测定池塘群落各深度日代谢的平均氧浓度变化,结果见下 表,请据表分析,该池塘一昼夜产生氧和消耗氧量各为多少。瓶中 O2 的变化(g/m2) 深度白瓶黑瓶1m312m213m014m11水底33A.5、7 B.8、7 C.8、11 D.5、11 32.32.某种蔬菜离体叶片在黑暗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呼吸 速率和乙烯产生量的变化如图所示,t1、 、t2表示 10- 30C 之间的两个不同温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与 t1相比,t2时呼吸速率高峰出现时间推迟且 峰值低,不利于叶片贮藏 B.与 t2相比,t1时乙烯产生量高峰出现时间提前 且峰值高,有利于叶片贮藏 C.t1、t2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t1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 D.t1、t2条件下乙烯产生量的变化趋势相似, t1t2,t1时不利于叶片贮藏33.33.某举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滴管中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 CO2的结果 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 速率下降 D被分解的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