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三总复习过程中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45439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高三总复习过程中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高三总复习过程中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高三总复习过程中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高三总复习过程中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在高三总复习过程中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高三总复习过程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高三总复习过程中(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的宝库教学资源的宝库在高三总复习过程中,许多语文教师习惯于将复习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整理考试内容,梳理知识网络,巩固基础知识;第二阶段,重点专题选讲;第三阶段,综合训练。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把后两个阶段截然断开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应该将专题选讲和综合训练结合起来交叉进行。要完成这一阶段的备考任务,我认为比较理想的复习模式是研究性复习。 一、为什么要进行研究性复习 1高考复习必须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理念 传统的复习模式,主要是“学生围着教师转”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的地位。很多教师为了赶进度,全面复习各知识点,采用的方法主要

2、是“灌输” ,缺乏针对性,复习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研究性复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大纲的体系、课本的脉络、 考试说明的要求,将复习内容转换成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提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在研究性复习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现状选择设立专题,自己设计复习方案,这就使学生的角色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学生在复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即使教师参与,也必须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展开。教师通常不是提供现成的答案让学生理解记忆,而是呈现一个个需要学习探索的问题(专题或课题)供学生选择研究。有了需要学习探索的问题,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促使他们探索质疑解决问题。这就避免了语文复习

3、中的大而空、全而空现象,使学生的复习行之有效,落到实处。例如作文教学,长期以来就存在大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的宝库教学资源的宝库而化之的现象,教师要么进行空洞的理论灌输,要么进行密集的写作训练,结果事倍功半。在研究性复习中,学生接受到的是教师提供的一个个具体问题,如“如何拟好作文题目” 、 “作文如何写好开头结尾” 、“如何进行创造性构思”等。学生获得的研究成果一定会在写作中有所体现,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相应提高。 研究性复习的学习方式也呈开放性。学生可以在报刊杂志上搜集经常使用的成语、病句类型,可以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还可以上网搜集所需信息,研究自己需要探讨的问题。这种

4、开放性复习,教师引导得好,必然提高效率。例如在字音、宇形、成语、病句等专题的复习中,我就针对这些知识的命题材料多源于报刊的特点,引导学生去搜集报刊上常见的错误,进行归纳整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高考复习必须适应高考命题改革和发展 近年来,高考命题的趋势是“稳中有变” 。总的来看,高考命题的发展有两大特征:注重实用。命题更加注重语文的工具性,注重言语操作的实用性,具有鲜明的语用特征。强调“推断和想象能力”的考查。这就需要学生有更强的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有更强的概括、分析、综合、归纳、理解、评价、推断和想象的能力。2002 年考题形式的变化:文学常识选择题改为名句名篇填空题,诗歌鉴赏的客观选择改

5、为主观表述,增加精短文言句的主观表述能力考查即是证明。要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传统模式下的复习是难以奏效的。而研究性复习,由它的特点决定,在培养学生分析理解、推断和想象能力等方面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开展研究性复习是大势所趋。 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的宝库教学资源的宝库3高考复习必须按效率最优化原则选择对策 高考复习对策必须有普遍的优势,有最高的效率且对全体有效。所谓面向全体,不是指面向一个笼统的班级,而是指承认个性,通过面向每一个个体来实现面向全体。长期以来,我们的复得更多的是共性而非个性,因此,不少学生的潜能并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一些学生的薄弱点也并没有

6、得到真正的突破。研究性复习由于其个性化特征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每个学生找出自己的位置,分析自己的需要,明确自己的方向,选择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成功中获得经验,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把整个复习变成一次次对知识的体验和对困难的征服,这样在复习过程中才会突破弱点,巩固知识,形成能力;从另一方面说,高三学生经过近三年高中学习,已具备展开初级研究的能力和独自探究的欲望,研究性复习给了他们一个观望自身的窗口。对高考成功者进行分析,有一点是相通的:他们有自己的复习方案,思路和方法,也就是自发地采用了研究性复习这一策略。 二、怎样进行研究性复习 研究性复习分为确定专题、展开研究、检测调控等环节。 研究专题的确定

7、,一取决于学生的迫切需要,二取决于他对知识的了解,三取决于他对自身的认识。总之是为完善他自身的知识、能力的建构过程服务。 研究专题大致可归类为以基础知识为研究对象的知识网络专题,以解题规律为研究对象的题型方法专题,以思维规律为研究对象的认识专题,以答卷策略为研究对象的对策专题。如“名句名篇” 、 “如何解答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的宝库教学资源的宝库主观型诗歌鉴赏题” 、 “文言文翻译技巧” 、 “作文的审题规律” 、 “怎样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和答题顺序” 、 “如何临场发挥”等等。 专题的研究过程以学生独立探讨为主。通过在教材、历年高考题、平时训练等材料中搜集素材,进行

8、对比、联想、归纳、总结、提炼,逐步形成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把握规律,形成能力。在探索过程中,有必要展开师生双边活动,同时引导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诱发思维碰撞,促进共同提高。 对研究结果必须及时检测。即通过综合练习进行检查验证,及时反馈。对尚未达到效果的,可以修改后继续探究,对已达到目的的,可以再深入一点,从原有专题中衍生更深刻或更具广泛性的专题。 下面就以作文复习为例阐述研究性复习的操作过程。 第一步,确定专题。首先,学生提出自己在写作时遇到的问题,教师加以归入补充,列出备选专题系列表: 基础等级 发展等级 一思想内容 一深刻 1如何准确审题 1怎样透过现象看本质 2怎样才算立意深 2为什么

9、不要拘泥题目 3如何做到感情真挚 二丰富 二文体结构 1怎样才算论据充实 1如何避免写“四不象”的文章 2如何描写事物 2怎样开头、过渡、结尾 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的宝库教学资源的宝库3材料详略的处理 三有文才 1如何追求生动含蓄 三语言表达 2如何应用修辞 1如何做到语句流畅 2如何克服“学生腔” 四有创新 1怎样巧妙构思 2如何突出个性特征 然后,教师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表中选出两三个最需解决的课题来研究,如果表中没有适合自己研究的课题,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另定课题。教师要把学生所选的课题记录下来,以备指导和检测。第二步,展开研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要求:研

10、究时间为两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余进行专题阅读,收集与专题有关的材料,课内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整理,撰写小论文;多渠道收集材料,如参看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一至六册的写作单元、多功能中学生作文辞典等现存资料,到新华书店、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搜集所需信息,同学讨论,师生交流,请教他人等。要充分体现开放性学习的特点;论文要充实,能解决实际问题,论文字数在一干字以上。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全面展开研究工作。教学实践中,我们惊喜地看到,学生表现出了空前的学习热情,他们认真分析现状,积极查阅、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的宝库教学资源的宝库搜集资料,精心选择课题,大胆设计方

11、案,主体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第三步,检测调控。学生提交论文后,教师立即举行研究成果交流会,并通过墙报的形式展示研究成果,互相学习,共同促进。教师应该及时布置和批阅作文,掌握学生的研究效果。虽然有些学生的论文写的有理有据,但作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尽管经过其研究仍然未很好地解决。对此,可继续探究,以达到目标。 三、教师在研究性复习中的作用 研究性复习是课程的一种形态,要确保研究性复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体地位就决不能缺失。研究性复习是“学生带着书本走向老师” ,但教师并不能被动等待,更不能当可有可无的旁观者。教师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对研究性复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体现在以下方面; 1、培

12、养学生热情。学习热情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可以感到面临高考的紧迫性,但同时对语文学习可能没有兴趣。教师必须通过一对一地心理疏导,培养师生感情。古人有“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说法,充分说明师生感情的融洽是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的前提。 2、指导学生确定研究专题。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清楚自己最薄弱、最需要的是什么,也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要把自己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定下来研究。这就需要教师帮其分析现状,确立研究性复习专题;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提出一些指令性或选择性专题。如复习文言文,可提出“文言文阅读如何利用题干信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中国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的宝库教学资源的宝库

13、息” 、 “常见的文言文阅读方法” 、 “怎样把课内外文言知识结合起来”等专题。此外,教师还应对一些学生确立的大而不当的专题进行修改,使其更加切实可行。 3、辅导研究过程。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研究的程序和方法,要及时指导学生如何去分析和研究收集到资料,但在引导的过程中,一定要体现“研究”的特性,即自主探索、独立研究,不能形式化。一般说来,知识类专题学生易于解决,但题型方法类、对策类专题,有些同学可能流于形式或研究不深。如“解题后如何分析总结”是每个学生必须研究的专题,因为许多同学题目做了一大堆,但实际水平并未提高,其根本原因是没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量的积累没有促成质的转变,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通过对比、分析,形成对解题完整、系统而正确的认识。另外当学生在某一环节出现困难、疑问时,教师适当的指导非常重要,这将有利于学生提高研究的质量并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性复习兴起于素质教育大潮之中,定位于高考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模式的复习形式。可以预见,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性复习方式会愈来愈显现出其在高考备考方面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