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想中的大学课堂1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514178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理想中的大学课堂1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理想中的大学课堂1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理想中的大学课堂1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理想中的大学课堂1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理想中的大学课堂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理想中的大学课堂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理想中的大学课堂没有理想的大学课堂,就没有理想的大学教育,也就奢谈理想的大学和大学理想。同样,一所大学之所以被誉为一流大学,往往因为其拥有一流的课堂教学。大学课堂应该是一个师生共同探讨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思想的地方。没有互动和对话,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课堂必然是枯燥无味的课堂。上课的人痛苦,听课的人更痛苦。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丢失了自己的职业价值,学生浪费了自己的青春年华。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大学课堂的经验公式:大学课堂=聊天+调情+睡觉+写纸条+发短信+打电话+发痴。大学生厌课,究竟是教师本人的专业水平问题还是课程内容本身的问题?从根本上说,课堂枯燥、乏味,教师首先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其中

2、,授课内容与授课方式必须改进,尤其不能沉溺于自言自语的所谓学术里。当然,一些学生自身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不满于“教室宿舍餐厅”三点一线的常规化生活,上课睡觉,下课疯跑,学习懒懒散散,上课玩手机,整天上网,打游戏,不少大学都有这种现象。大学课堂需要有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有沐浴春风的感觉,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学课堂可以沦为没有约束力的“放牛场”。逃避责任、破坏纪律、滥用自由的行为必然导致学风的败坏。“大学生”本是一个令人羡慕和尊敬的社会角色,拥有这一身份的青年切不可自我轻贱、自我堕落。借助了现代教学技术未必就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未必就完成了教学理念的现代化,也未必就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创新。大学课堂应

3、该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学而不是学教材”。课堂教学应当是师生展现彼此才智的过程,而不是精美课件、预编程序的表演过程。“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的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动其自由天性。”讲台就是舞台,老师既是主持人,又是导演,还是演员。实际情况却是,大学虽有名师、名教授,但能够在课堂上展示风采的却不多。毋庸置疑,一个才疏学浅、人生阅历匮乏的教师,难以点燃大学生的人生激情,更难以成为当代大学生心中的榜样。相反,通过课堂、报告会等亲近大师,与大师对话,最直接的意义就是可以培养大学生

4、创造的激情和欲望。理想的大学课堂需要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大学课堂讲究的是学问、涵养,而不是政治派系或个人职位。其实,无论多么敏感、复杂的学术、政治和道德问题,都可以也都应该接受理智的评判。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够触动莘莘学子们的心灵,他们才能够对未知事物持有一种好奇心,而不至于陷入呆板、浅薄和无知。大学课堂上,教师的任务不只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要去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传承文化的同时,使好的品质代代相传。学生在课堂中除了学到知识外,还有老师的社会经验、人生态度、思考问题的方法等富有启发性的东西,学会如何做人。课堂 45 分钟,对于学生而言,是其大学时光的基本单位。对于教师而言,

5、其职业生命恰恰由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时间单位所组成。一个学生,如果不负责地对待一节课,消磨、打发掉的是自己大好人生的一个时间单位。一个教师,如果不负责地对待一节课,消磨、打发掉的则不仅仅是其个人生命的一个基本单位,同时又是在敷衍、耽误或者说作贱几十位乃至上百位学子的花样年华。一位真正优秀的大学教师,必然是一位富有教育理想、教育激情和教育智慧的教师,必然是一位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具有敬业和奉献精神的教师。所谓大学并非大楼,而是所谓大师。一所大学的荣誉并不在于其拥有一流的校舍和庞大的学生规模,而在于其教育质量能够经得起社会各方面的评说。一所大学要站得住脚,必须拥有一流的师资,必须拥有一流的课堂教学

6、。首先,理想的大学课堂是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得以真正贯彻和弘扬的课堂,是孜孜追求教育理想和理想教育的课堂。教育是一项需要理想的事业。历史上,任何一位伟大的教育家都有自己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理想。没有理想的教育是平庸的,不可能走得多远,没有理想的课堂是虚空的,因为它丧失了教育的灵魂和精神。大学乃国民素质和文化人格的创生之所。大学是人文精神的摇篮,需要理性和良知的支撑。理想的大学课堂鼓励研究学问,鼓励探索创新,它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乃至人类的理想、智慧和精神。其次,理想的大学课堂是尊重知识、追求真理的地方,是培养理性和科学精神的地方。大学是研究科学和传播科学的殿堂,是学术萌芽、勃发的地方。同时,不断地提出问

7、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大学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布鲁姆曾经指出:“为了实现人的潜能,为了克服我们政体不易于理解各种重要政体形式的倾向,大学必须站出来帮助孤立无援的理性。大学是容纳探索和思想开放的地方,它鼓励人们不是功利性地而是为了理性而利用理性,它提供一种气氛使哲学怀疑不至被道德风尚和占上风的势力吓倒,它保存伟大的行为、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思想,以使对潮流的挑战和置疑能够得到滋养。”以此为参照,今天的大学尚有诸多欠缺。我们发现,在许多校园里,青年学子们的科学精神、政治热情和社会参与意识常常遭遇尴尬。就教学楼的物质装备而言,往往阶梯教室过多,加上固定式的讲台、桌凳,所认同乃至推崇的就是“一言堂”的

8、教学理念,没有给对话交流和自由发言留下多少空间。学生发言的机会太少,难以拥有真正的话语权。第三,理想的大学课堂是富有人性和爱心的课堂,是人文精神和情感教育得以彰显的课堂。首先,富有人性的大学课堂以生为本,关注参与、重视体验、多维开放,洋溢着成长的气息。经典自由主义教育家纽曼曾说:“大学是一个推动探索、使各种发现得到不断完善和证实的地方,是使轻率鲁莽也变的无伤大雅,使错误通过思想与思想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碰撞暴露于众的地方。”理想的大学课堂时刻反省知识与智慧、知识与精神自由、知识与生活的关系,是一种用智慧点击生命与人性之美,追寻诗意生活的课堂。理想的大学课堂应该让学生在掌握优秀文化的同时获得智

9、慧的启迪、心灵的润泽和人性的升华。其次,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大学课堂需要自由、关爱和宽容。“教人者教己,己立者立人”。要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的大学生,离不开富有人文修养的大学教师。21 世纪的大学毕业生不仅要有独立、批判和自由的精神气质,更要有支撑这一切的对时代、对人生、对社会的省思和博爱。这样,才能筑就坚强的意志,才能拥有丰富的情感,才能拥抱复杂多变的未来生活。第四,理想的大学课堂是以个体精神生命发展为旨归的课堂。教育的灵魂就在于关怀学生的个体生命发展。哲学人类学家兰德曼曾说:“自然把尚未完成的人放到世界之中;它没有对人做出最后的限定,在一定程度上给他留下了未确定性。” 理想的课堂是个体自然

10、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均得以呵护、滋养并不断提升的课堂。大学阶段是个体精神发育的一个关键期,精神生命是大学课堂意义的源泉。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唤醒人的生命感、价值感,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理想的大学课堂注重知性,更强调德性,传输科学,更塑造精神,是知识、生活与生命的共鸣。理想的大学课堂是师生心灵对话的舞台,学生可以在青春飞扬中增强自信、释放潜能、超越自我、培养个性,而不是千人一面,一个脑袋。第五,理想的大学课堂是一种富有自由、民主精神,以培养优秀公民为首任的课堂。大学是一个自觉追求真理和自由的民主机构,在培养优秀公民方面,具有其他任何机构所无法替代的独特功能。新时代的大学

11、生应该知晓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应该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并积极参与社会文明建设。大学课堂应该成为培养个性、独立、宽容、理性、疑问、反思等精神品质的一方沃土,应该成为交流、辩论、解决分歧、求同存异的场所。“大学,与所有类型的研究机构不同,它原则上(当然实际上不完全)是真理、人的本质、人类、人的形态的历史等等问题应该独立、无条件被提出的地方,即应该无条件反抗和提出不同意见的地方。”大学精神总是寓于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传统之中。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可以说,大学课堂改革的关键在于重建课堂文化,而且这种课堂文化的根基就是人类共同生活所必须的基本规范和民主精神。第六,理想的大学课堂是关于生活、通过生活且终可导向

12、幸福生活的课堂。为学生的幸福生活服务是所有教育的基本功能。就现行的教育体制而言,大学阶段乃一个读书人学识修养与道德修养得以提升的最后场所。治学、修身是大学教育的基本内容。为学之道,知明行笃,修身之要,立诚致广。中庸有曰:“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大学所要培养的是有灵魂、有思想、有专长,能够服务社会和创造幸福生活的人。蔡元培先生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实际上,教育对于人性、生命的关注以及对于知识和公

13、民的强调,始终都是为了人的幸福生活。理想的大学课堂不仅 45 分钟应该是幸福快乐的,更应该对幸福快乐的生活本身作深刻反省和全面思考。总之,大学课堂拒绝照本宣科、墨守成规,忌讳人云亦云、浮光掠影,所倡导的是特色与个性,所认同的是知识的尊严与学术的逻辑,所关怀的是人类的文明、信仰和崇高精神。其中,信仰教育和引导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一个没有信仰的人,由于缺乏价值澄清的需要和鉴别是非的能力,往往在关键的时候缺乏道德立场、道德勇气和道德行为,往往因为缺乏择善固执的定力而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甚至茫然不知所措。实践表明,只有真正认识到大学课堂的时间长度、意义深度和精神高度,其内涵和价值才可能真正得以拓展和建构。当前,大学课堂亟需以问题为纽带,坚持反思性、批判性、前瞻性等基本特性,力求主导与主体统一、预设与生成统一,尤其是继承与创新统一,广泛开展合作、自主等探究性学习活动,重点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和价值判断能力。这样,大学课堂才可能迸发智慧之光芒,才可能凸显文化之灵性,才可能播种大学之理想,弘扬大学之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