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5国际贸易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5141295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8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h5国际贸易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ch5国际贸易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ch5国际贸易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ch5国际贸易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ch5国际贸易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h5国际贸易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h5国际贸易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 国际贸易与多边国际贸易与多边 贸易体制的发展贸易体制的发展1学习提示本章与其他章节的关系本章与其他章节的关系是:对将世界各国(地区 )经济联系起来的渠道、形式和手段之一的国际 贸易及其机制的变化进行阐述和分析。本章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本章要达到的教学效果:能够对战后以来,国际 贸易的规模、结构、政策及体制等发生的重大变 化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本章的主要内容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国际贸易的增长及其结构 变化;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 多边贸易体制的 发展 。2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和难点本章学习的重点本章学习的重点是:一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 应该考虑的因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 旨及作用、

2、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及运行机 制。难点:难点:世界贸易组织面临的挑战及前景。 WTO自1995年开始运作以来的十年间,发展 并不顺利,开展的多边贸易谈判进展艰难 。并且,区域经济集团化浪潮日益迅猛, 对WTO构成了严峻的挑战。3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增长及其结构变化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在战前的发展 1.国际贸易的产生 两个前提条件: 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二是国家或政治实体的形成。4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展。三次社会大分工,每次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私有制的发 展和奴隶制的形成。 在奴隶社会初期,由于阶级矛盾产生了国家, 商品交换活动开始超越国界

3、,国际贸易得以产生。52.国际贸易在战前的发展(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 期的国际贸 易 国际贸易中心几度转移;西欧殖民者进行海外贸易与暴力掠夺 ,征服殖民地和贩卖黑奴相结合;发动一系列商业战争,扩大了市场 ;加速了劳动力与生产工具的分离过程,为 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劳动力;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和货币 交换的发展,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劳 动力。6(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 易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较前一时期发生 了很大变化。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上升。其中,纺 织品的增长最为迅速。英国完成产业革命 以后,成为棉布的主要出口国,其出口商 品中有1/31/2是纺织品。此外,煤炭、钢 铁、

4、机器、运输材料、粮食等商品的贸易 亦有较大增长。7国际贸易方式和组织形式也有较大改进。商品交易所、大贸易公司(在法律上 负有限责任的股份公司)取代了对外贸易 特权公司,运输业、保险业、银行业等在 国际贸易中也得到了广泛运用,出现了专 门的运输公司、保险公司等。 8(3)垄断资本主义时 期的国际贸 易第一阶段是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第 一次世界大战前时期(1870-1914年)为了确保原料的供应和对市场的控制 ,少数富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殖民地 输出资本。国际贸易量的增长速度已落后于世界 生产。9第二阶段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时期( 1914-1945年)。1929年大危机后,各国为了保护本国 市场

5、,采用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并 组织相互对立的经济集团。国际贸易的增长更为明显地落后于世 界工业生产的增长。10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大发展及其结构的变化战后国际贸易的大发展,最大特点就是增长 迅速,其具体表现:国际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不仅比战前要 快,而且比生产增长速度快。 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81973年。与这一时 期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相适应,国际贸易发 展迅速。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初至现在。 国际贸易的发展处于动荡不稳状态。 111.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其趋势是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工业制 成品比重上升(表5-1)。初级产品比重下降的具体表现是:原 料贸易比重下降幅度最大。工业制成品

6、比重上升的具体表现是:化 工产品贸易比重上升较大。 12表5-1 世界商品出口结构的变化年份1950 1960 1970 1980 19851990 1996初级产级产 品 出口占 总总出口的 %59.045.037.039.035.226.5 22.2制成品出 口占总总 出口 的%41.055.065.061.060.870.6 74.013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变化的原因(1)世界农业、矿业的发展速度落后于制造业的 发展速度; (2)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兴起,大量新产品投入 世界市场; (3)由于国际分工的深化,国际贸易中的中间产 品大量增加; (4)科技进步; (5)合成代用品大量出现,减少了天

7、然原材料的 使用率; (6)发展中国家工业的发展;14(7)战后一系列发展中国家增加了工业制成 品的国际贸易量; (8)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农业保护政策和 农业工业化,减少了对农产品的进口需求 ; (9)初级产品价格和制成品价格之间的剪刀 差不断扩大; (10)世界产业结构日益高级化、智能化。152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的变化(1)国际贸易格局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统天 下,变为不同类型国家相互合作和相互竞争; (2)各种类型国家的对外贸易都有所增长; (3)在发达国家中,日本和欧洲的贸易地位上升 较快; (4)在发展中国家中,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 对外贸易增长率处于领先地位; (5)经济贸易集团

8、内部各成员间的贸易发展十分 迅速,成为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163国际贸易内容的变化(1)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的比重相对于货物贸易 快速上升; (2)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 (3)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与贸易有 关的投资四位一体迅速发展,互相促进; (4)军火贸易不断增长。17第二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一、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1对外贸易政策的实质、目的与构成 (1)对外贸易政策的实质 是各国和地区内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为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政策服务 的。18(2)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 保护本国的市场;

9、扩大本国的出口市场; 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 积累资本或资金; 维护和发展本国的对外经济政治关系。19(3)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 对外贸易总政策其中包括对外贸易战略、出口 总政策和进口总政策;进出口商品和 服务等政策;国别或地区贸易政策。202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两种基本类型:即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 活动一般不进行干预,减免关税和其他贸 易壁垒,让商品和服务等自由进出口,在 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一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并不意味着 完全的自由。21事实上,自由贸易口号历来是作为一 种进攻的武器,即要求别国能够实行自由 贸易,只有在双方都同意开放市场之

10、后, 自由贸易政策才会付诸实施。保护贸易政策: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 干预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 国市场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同时对本国 出口商品给予优惠或补贴,鼓励扩大出口 ,以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 竞争能力。 22其最基本的特征是“限入奖出”。保护贸易政策也并不是完全封闭。在 保护国内生产者的同时,也要维持同世界 市场的某种联系。23二、自由贸易政策的演变1.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政策 (以英国为例) (1)实施原因到19世纪初,“世界工厂”的地位已经确 立,其产品成本低,质量好,不怕外国产 品的竞争。英国的工业发展迫切需要国外

11、市场, 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廉价的原料和粮食。 24(2)主要表现废除了谷物法; 废除了航海法; 取消了特权公司; 逐渐降低关税税率,减少纳税商品数目,简 化税法; 与外国签定体现自由贸易精神的条约。英国国旗英国国徽252.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的 贸易自由化(1)原因 美国的积极倡导和推行;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出现; 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和迅速发展; 国际分工的广泛和深入发展;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以及发展 中国家的经济发展。26(2)主要表现一是关税大幅度降低。 二是非关税壁垒逐渐减少。27(3)特点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远高 于它们对发展中国家

12、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 易自由化程度;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的贸易自由化程 度超过集团对外的贸易自由化程度;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远高于农 产品的贸易自由化程度。 28三、保护贸易政策的演变(一)传统贸易保护阶段 1.1618世纪的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1618世纪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 期,也是西欧各国开始开辟世界市场的时 期。在这一时期,为了促进资本原始积累 ,西欧各国在重商主义的影响下,纷纷推 行强制性的贸易保护政策。 292.19世纪7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保 护贸易政策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 与英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经济实力和 商品竞争力都难以与英国抗衡,需要采取 强有

13、力的贸易保护政策来保护本国的新兴 工业即幼稚产业,使之免受英国商品的竞 争。30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超保护贸易政策主要特点:(1)贸易保护的对象不仅是幼稚工业,而且更多 地保护已高度发展的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2)贸易保护的目的不再是培养本国商品的国际 竞争 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3)保护措施不只限于关税,还推行各种非关税 壁垒和其它奖出限入措施;(4)不再是防御性的限制进口,而是在垄断国内 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5)贸易保护的受益者从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转 向大垄断资产阶级。 314.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的 保护贸易政策(1)主要特点保护的

14、措施日益多样化;从贸易保护制度转向更系统化的管理贸易制度;管理贸易:就是对进出口贸易和全球贸易关系进行 干预、协调和管理。它是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的一种贸易制度 。其基本特点就是通过贸易立法使贸易保护主义合法 化。 32各国“奖出限入”措施的重点从限制进口 转向鼓励出口;贸易保护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向区域贸易 壁垒。33(2)主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 “滞胀”迫使这些国家 放弃自由贸易而转向保护贸易;出现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三者间的贸 易摩擦增多;国际货币关系失调带来了巨大的贸易保护压 力;区域经济集团内取消贸易壁垒、对外高筑贸 易壁垒的政策,造成区域集团外国家和地区为保 护自身

15、利益,实行保护贸易;政治上或外交上的需要。34(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与传统贸易保护相比,新贸易保护主义 的特点: 1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起源、动机和目的。 (1)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起源随着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地位的提高以及在 制成品出口中与发达国家竞争的加剧,发达国家 针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开始实行 严格的保护。 不仅运用传统的贸易手段,而且利用发达国 家在技术方面的优势和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和 劳动条件方面的弱势,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 口。 35(2)新贸易保护的动机和目的在传统的贸易保护框架下,保护幼稚 产业政策主要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关税壁垒 建立起本国产业保护的防

16、线,战略性贸易 政策主要是发达国家通过关税和补贴等实 现规模经济效益、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本 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62新贸易保护主义关注的焦点、实施的手段和 方式 (1)新贸易保护关注的焦点在以往的贸易保护理论中,无论是发展中国 家使用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还是流行于发达国 家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其关注的焦点主要是经济 问题,重点是产业的发展。所不同的是,前者保 护的是幼稚产业,而后者保护的是战略性产业。 近年来流行的新贸易保护理论如保护就业论 、保护环境论等,其关注的焦点已由经济问题扩 展到社会问题,由产业发展转向人本身。其中, 保护就业论关注的是人的劳动权力,保护环境论 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环境,绿色壁垒关注的是人的 健康和安全。 37(2)新贸易保护实施的手段第一,以保护公平交易为由,滥用WTO反倾 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条款,通过征收高额的反 倾销税或者激励企业实行反倾销的方式,达到限 制对方国家出口的目的。 第二,以保护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为由,通 过建立新的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环境技术标准 等削弱对方优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以维护劳动者的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