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4125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昌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会昌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会昌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会昌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会昌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昌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昌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会昌中学会昌中学 2010-2011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地理试卷高二地理试卷考试时间:100 分钟 命题人:陈晓兰 分值: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 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 ,回答 14 题。1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洪水 干旱 台风 泥石流 寒潮A B C D 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和泥石流 B台风与干旱 C.洪

2、涝与干旱 D台风与寒潮 3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台风 C泥石流 D洪水 4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 义重大。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 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 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修建“西所东输”管道 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 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 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 A B c. D 5近几年,我国北方蝗灾十分严重,与其相关的另一种灾害是 A寒潮 B干旱 C雷雨 D洪涝 6.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 A.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 B.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C.黄淮

3、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 7.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 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 8.修建大型水库,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A.水灾 B.旱灾 C.地震 D.寒潮 9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滑坡 D泥石流 10.影响我国的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 A.春季和夏季 B夏季和秋季 C.春季和秋季 D.秋季和冬季 11.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出 现旱灾最少的是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

4、湿润地区 D.半湿润地区 12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 13. 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B.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D.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14.非洲旱灾多发的国家多属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5.自然灾害类型较少,但低温灾害和雪灾比较严重的大洲是A.南美洲 B.非洲 C.大洋洲 D.欧洲 我国淮河流域频发洪水,每年都必

5、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抗洪救灾。据此回答 1617 题。 16.淮河多水灾的原因是 支流多 每年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 流域内落差小 气候异常 暴雨频繁 季风活动的年际变化大 河道弯曲狭窄 湖泊淤积A. B. C. D. 17.下列治理淮河水灾的措施,正确的是 A.移民建镇,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B.因洪泽湖泥沙淤积严重,截断淮河与洪泽湖的水道联系 C.加固大堤,利用京杭运河水道排泄洪水 D.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中游修蓄洪分洪工程;下游开挖整治入海入江水道 18.下列人类活动中,最有可能导致泥石流发生的是 A.围湖造田 B.垦殖草原 C.陡坡修筑梯田 D.过度抽取地下水A B C D219.“

6、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上中游防护林的主要作用分别是 A.防御寒潮和台风 B.防治风沙和水土流失 C.防御干旱和泥石流 D.防治洪涝和滑坡 20.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台风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灾害损失有逐年下降的趋势B.西北太平洋是台风的唯一源地C.台风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 711 月最为频繁D.台风能减缓我国华北地区伏旱的旱情21、上海某年 8 月 8 日最高气温比 8 月 9 日高出 7,其原因可能是( )A 9 日有寒潮到达 B 9 日有一高压系统控制上海,云量大C 9 日受台风影响,出现阴雨天气 D 9 日受梅雨影响,阴雨连绵2003 年 9 月 4 日, “杜鹃”横扫珠江三角洲,给

7、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据此完成 22-23 题。22、下列是“杜鹃”过境时气压的变化曲线。四地中接近台风中心的是( )23、与洪涝灾害相比,台风的特点有( )破坏性大季节性强可以缓解旱情风力和降水强度大A B C D 右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示意。读图,回答 24-26 题。24、图中 a、b、c、三地气压 P 相比较( )A PaPbPc B PaPcPa D PbPcPa25、当图中所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 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 沙尘暴 B 干旱 C 泥石流 D 寒潮26、图示时间,寒潮易发生的原因有( )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冰雪覆盖,气温低,气

8、压高冷气团势力强,易从高纬向低纬流动北半球南北温差较小北半球较低纬度气团势力强A B C D 27、烟雾可以预防寒潮带来的霜冻的主要原因是( )A 增强地面辐射 B 为地面传导热量C 让作物吸收更多的 CO2 D 增强大气逆辐射28、1998 年长江、松花江、嫩江的特大洪水使我们记忆犹新,其中,嫩江特大洪水是超百年一遇的,给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区人们造成的经济损失中是空前的。仅齐齐哈尔市农田受灾面积就达 79 万公顷,冲毁房屋 60 万间,转移灾民 72 万人。许多工厂被迫停产,全市经济损失 61 亿元。而整个嫩江流域及由嫩江洪水形成的松花江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所造成的灾害损失,更是以数百亿计

9、。据此判断有关自然灾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具有多因性B自然灾害具有复杂性C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危害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D自然灾害有突发性读长江流域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回答 29-30 题。29、从图中看,长江流域 19501990 年间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 )A 1954 年、1999 年 B 1989 年、1999 年C 1954 年、1983 年D 1967 年、1971 年30、这两次水灾都是( )A 集中性暴雨所致B 下游排水不畅所致C 上游水土流失所致D 中游围湖造田所致3BCA0100E二综合题(二综合题(4040 分分)31.读海河水

10、系示意图,分析回答:(10 分) (1)永定河发源于 (地形区) 。 (1 分) (2)请从地形、气候、水系等三方面简要分析海河流域易发生水灾的自然原因。 (3 分)(3)海河的治理措施主要有哪些?这些措施能否全部用于黄河的治理,为什么?(6 分)32. 2004 年 12 月 26 日由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和南亚多个国家。根据下列图文资 料,分析回答:(8 分) 材料一:新浪网 2005 年 1 月 7 日消息:印度洋海啸遇难 总人数已上升至 16 万 5 千人。 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灾后疫病流行可能导致死 亡人数会急剧增加。 (1)B 岛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的 依据是: 。

11、 (2 分)(2)地震引发海啸后,该地区灾后疫情严重,其疫情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社会原因是 。 (2 分)(3)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 性,地震引起海啸,海啸又导致疾病流行,说明了自然灾害的 性。 (2 分)(4)就如何减少海啸带来的损失谈谈你的看法。 (2 分)33、某灾害性天气系统从珠江口附近过境,如图甲所示;A、B、C 三地观测到过境时的气压与平均风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示意图分别如图乙、丙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7 分)(1)此天气系统的名称是。 (1 分)(2)这一天气系统中心是从 A、B、C 三地中地过境的。(1 分)(3)B 地天 12 时风速突然很低的原因是。 (1 分)(4)

12、在当天 12 时,A 地的风向为风,C 地的风向为风。 (2 分)(5)如何理解“台风有功也有过”?(2 分)434、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15 分)气候是自然环境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扩展,已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很多方面。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气候资源,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鲁西和豫北是我国主要产粮区之一。但受大气环流和周围地形的影响,这里是春旱的多发区,影响了夏粮作物的生长;秋季作物生长也同样深受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1)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寒潮和台风入侵路线的方向。 (1 分)(2)图中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是、,而南方地区则是、。 (2.5 分)(3)与图中台风灾害大致发生在同一季节的是、,台风灾害是由天气系统发展所致,我们对此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有。(4.5 分)(4)鲁西、豫北地区一般年份形成春旱的原因主要是 。该地对农业采取抗旱保收的措施叫,采取这种措施抗旱的原因是 ;在资源利用方面的好处是。除了这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