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中体验教学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39440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中体验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数学中体验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数学中体验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数学中体验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数学中体验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中体验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中体验教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中体验教学闵家完小 张冬连内容摘要:体验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情境中求知,在求知中体验,在体验中自然和谐地发展。本文从创设情景、自主探索、互动交流、解决问题、有效评价这五个方面讨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体验教学。关键词:体验、体验教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公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面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由此可见,让学生的知识和能

2、力得以充分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让他们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所谓体验,就是指导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它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与个人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教学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体验教学:一、创设情景,体验问题生成的过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促使学生发展。在教学中,如果老师简单显浅地提问,学生在不理解老师提问目的和问题重要性的情况下,就会因缺少探究的方向和动力,从面严重抑制了他们的探究热情;相反,如果教师创设轻松愉快的情景,使学生能直觉地体

3、验到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思维也就被激活,这样,他们就会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探究之中。(一)创设“故事情境” ,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借助童话故事导入新课是低年级教学常用的方法。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异事物总是充满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一幅幅画面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饶有趣味的简短小故事,再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例如在教学“小猫吃鱼”时,联系前面讲过的“小猫钓鱼”一课,设置童话故事情境引出学习内容:话说小猫一家去钓鱼,当时没有钓到鱼的猫弟弟今天认真钓鱼,结果钓了好几条(边说边演示多媒体课件,出示主题图

4、),正准备吃上一顿丰盛的晚餐呢!学生一听小猫钓鱼的后续故事小猫吃鱼,都瞪大了好奇的双眼。趁热打铁,让学生数数有几条鱼(一共 3条)课件动态演示小猫吃掉一条,设问:“还剩几条?”再演示吃掉一条把从 3 到 0 的变化过程逐步演示出来,让学生形象地体验了得数是 0 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让学生在一种充满童话色彩的氛围中学习、探究。(二)创设“活动情境”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陶行知先生是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可见,通过实际操作,不但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例如在教学“

5、认识图形”时,可先让学生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棱柱的各个面,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再通过描、印、画等方法把立体图形的面变到纸上,体验“面”从“体”上来, 。通过操作,学生体验到了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正是新知形成的过程。二、自主探索,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的问题、固化新知识的一个有意义的过程。正如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的:“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分行工作,而

6、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把新生知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之中,才能成为有效知识。例如:在讲解“圆柱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观察圆柱体的模型,先看整体,再分析圆柱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拿一张长方形的硬纸卷成筒,即为圆柱体的侧面,再把侧面展开,这样反复两次,让学生在操作中观察、思考圆柱体侧面展开图的圆柱的什么?它的宽是圆柱的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它的长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是圆柱的高。在学生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推理得:长方形的面积 = 长 宽 圆柱侧面积= 底面圆周长高综合上述认识,最终

7、形成对圆柱表面积的整体认识,牢固掌握圆柱表面积的求法。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和推理的探究活动,每个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三、互动交流,体验数学的丰富多彩。每个学生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感悟不同,因此,不同的学生对事物理解也不可能完全相,他们站在不同思维角度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反映面,老师可利用这些反映面来引发学生交流,使学生互相促进。如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合作探索中体验,所体验到的不仅是对知识的感知和更新的认识,更是同学之间情感的交流,思维火花的碰撞。例如:在“9 加几”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把观察到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在学生初步感知意图的基础

8、上,及时提出有关计算的问题,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使用的方法也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这时,再次让学生将自己的算法和想法在组内交流,进而全班展开讨论。针对学生的发言情况,教师重点说明“凑十法”的计算过程,使学生明确“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性。这样的过程,将原来由教师讲解的计算过程交给了学习小组去讨论,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索,形成了算法的雏形,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计算方法跟老师一样或是更为简便时,他们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四、解决问题,体验数学的应有价值。在实际应用中,老师既应该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更应该

9、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带不定期的愉悦和成功,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圆的认识”后,组织学生对“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生活问题作深入探讨,引导学生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学习“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后,引导学生计算沙堆、稻谷堆 的体积和重量;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后,引导学生收集日常生活接触到的百分数材料,并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了解社会的变化和进步, ;学习“统计图表”后,指导学生收集家中的各种发票,了解收入支出情况,经过加工整理,制作季度收支出情况的统计图等等。五、有效评价,体验数学的学习快乐。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

10、要处处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及对予以肯定的评价,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体验“我想学”。教学实践证明:成功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主动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表扬与批评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师应循循善诱,多鼓励、少批评,如多些说“再想想,相信你能行”、 “你的回答太精彩了”、 “你的回答真有创意”,只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才能进一步增强自信心,才有利于学生处主学习的培养。总方,体验教学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用脑去学习,更要求他们用心灵去体会,用整个身心去感受、去理解。体验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情境中求知,在求知中体验,在体验中自然和谐地发展。参考文献:(1)现代教学论学程黄甫全、王本陆主编(2)教师新概念Lynda fielstein & patricia phelps 著、王建平等译(3)主体体验王如才著(4)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