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三单元教案展示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513843 上传时间:2017-08-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第三单元教案展示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必修一第三单元教案展示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必修一第三单元教案展示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必修一第三单元教案展示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必修一第三单元教案展示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一第三单元教案展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第三单元教案展示(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一 第三单元 教案展示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和主人公的事迹; 2 、引导学生边读边加标注的阅读方法; 3 、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学习描写人物的表现手法; 、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教学重点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作者怎样在记叙中融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赏析法、讨论法、朗读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他曾经说过:“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 ”他也曾说过:“ 患难困苦 , 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他还说过:“少年强 , 则国强 ; 少年弱 , 则国弱 ; 少年胜于欧洲 , 则国胜于欧洲

2、 ; 少年雄于地球 , 则国雄于地球。 ”所以他用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要求清华学子们要有完整的人格。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梁实秋来领略这位大家的演讲风采。 二、文学常识及字词积累 、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1895 年追随康有为发动 “ 公车上书 ” , 1898 年参与 “ 百日维新 ” 。 “ 戊戌变法 ” 失败后逃亡日本。 1916 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曾倡导文体改良的 “ 诗界革命 ” 和 “ 小说界革命 ” 。早年所作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著述丰厚,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 、梁实秋,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

3、家。 1915 年就读于清华大学, 1923 年留学美国。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主要著作有浪漫的与古典的 、 文学的纪律 ,译著莎士比亚全集 ,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 、请学生上台为加点字词注音 三、通读全文,勾画描写梁启超演讲的语句,思考:梁启超的这次演讲给听众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评点大师:(作旁注) 走进一位短小精悍光芒四射。旁注:如实描写人物肖像,气度不凡,布衣难掩其风采。启超没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旁注:谦逊又自负,风趣幽默又爽直。 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背诵下来了。旁注:独特的方式,个性的动作,表现先生博闻强志。 他真是手之舞之张口大笑了。

4、旁注:如此率真、奔放、激情澎湃,至情至性,古来大学问家能有几人? ( 演讲过程:独特精彩,给人以深刻印象) 附: 这里梁实秋写到梁启超演讲的一首古诗箜篌引 , 16 个字,经他一朗诵,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在作者听后 20 年后仍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诗歌。 建议: ( 1 )补充这首诗歌的故事情景:此是朝鲜子高妻丽玉所作。 子高晨起划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

5、饮泣。 ( 2 ) 让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歌,上台表演梁启超独特的开场白语言和动作。从而印证梁启超演讲留给人的深刻印象。四、合作探究:为一代大师试着评改文章,给他写评语,做旁注。可评点精彩描写,可给作者挑毛病,如语法错误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语法问题当时解决,题目、文章写法等问题可写在黑板上。例如: 学生质疑解答 1 质疑语法: 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删“大约”) ;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一次) ;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删“约”) ; 不少人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产生兴趣) 2 、质疑用词写法: “秃头顶”不是在丑化梁启超吗? 引用箜篌引十

6、六字有什么作用? 写我二十多年后渡河,用意何在? “热心肠”体现在哪里? 3 、探究明确:“秃头顶”如实描写,无损人物。 “光芒四射”是赞美之词。十六个字二十多年后作者仍记忆犹新,凸现梁任公才华横溢。侧面烘托梁任公的才华。“热心肠”属古今异义,本文指感情浓烈,照应第段。 五、小组探讨: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也就是说他在演讲时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讨论他的特点,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参照课后练习一给这些语句加旁批。讨论结束后,每组派多位代表向全班同学发布讨论结果,发布内容包括特点及旁批。需注意的是,每组每伴代表最多限说两个特

7、点。最后特点代表人数最多的一组为胜,胜出者可要求任何一位同学或老师朗诵课文。 六、学习探究:本文是叙事散文,既有充分的叙事,又有充分的抒情,作者对梁的敬仰、欣赏、赞美之情是怎样抒发的?(学生找有关语句,师引导归纳) 、直接表达 ()标题 “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 ,以学生的辈份称呼梁,已是一种尊敬和爱戴。( 2 )我很幸运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 3 )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怀着无限的景仰。 ( 4 )先生尝自谓 “ 笔锋常带情感 ” ,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强烈多少倍 ( 5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 6 )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

8、外,不少人从此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2 、含蓄的表达 : ( 1 )描写外貌,着重于表现神采,展现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 ()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纯粹是动作描写,但读者仍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敬佩 ()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七、作业: 用叙事的方式写一位你最尊敬或者最喜欢的人,要求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不少于 300 字。 附:板书设计 梁任公演讲特点 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 声音:沉着有力,洪亮激亢(沉稳、睿智) 内容:丰富有趣(博闻强记、学识丰富) 表情:成为表演、酣畅淋漓(感情丰沛) 外貌:身

9、材(短小精悍) 、眼神(光芒四射) 、步履(稳健) 、气质(潇洒) 神态:生动有趣(自负、谦逊) 语言:旁征博引(风趣、博闻强记) 动作:手舞足蹈(自由洒脱) 临沂三中 刘芳霞小狗包弟教案临沂第三中学 张海丽【 学习目标 】 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学习通过细小事物来展现社会变迁、大众命运的以小见大的写法。 体会本文朴素自然又包含真情的语言。 理解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敢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 教学重点 】 理解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敢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 教学时数 】 一课时 【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新课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人为什么需要文学?” (学

10、生回答)大家的回答很有见地,下面大家听一听被誉为“ 20 世纪中国的良心”的文学大师、思想家巴金先生是怎么说的,他说“需要文学来扫除我们心灵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叙事散文小狗包弟 ,感受文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力量。 二、检查预习 1 、学生简介作者: 巴金, 1904 年生,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灭亡 、 “爱情三部曲” (雾 雨 电 ) 、 “激流三部曲” (家 春 秋 )和“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 ,中篇小说寒夜 、 憩园等,散文随想录等。 1981 年获“但丁奖” 。 2 、听写字词:

11、 姗姗来迟 删除 蹒跚 阑珊 栅栏 舔舐 作揖 租赁 叱骂 绿草如茵 三、整体感知、把握思路 这是一个凄婉的故事,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看情节是怎样围绕小狗包弟展开的? 伴随小狗包弟的经历,作者情感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请同学们从中找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 教师综合学生意见后概括补充形成板书。 1 、情节把握: 引子(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开端(包弟来历) 发展(在家七年,与包弟相处很好) 结局(痛别包弟) 、情感把握: 伤感(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 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 轻松(送走了包弟) 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 歉意(至今心不得安)四、 精段研读 、品味语言 、读狗对人

12、忠诚的段落,勾画感人句子,仔细品味。让学生阅读本段,勾画出感人的句子;先默读,然后让学生朗读,读出小狗对艺术家的亲热和体恤。特别提醒学生要注意描写小狗动作的词语,品味这些词语所表达的内涵。 (同时,领悟第一段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在全文中的作用。 提问: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意义? 明确:先 从思路章法说,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从思想内容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遍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从写作效果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 “ 润物细无声 ” 或 “ 此恨

13、绵绵无绝期 ” 的精神折磨。 ) 、读人对狗背弃的段落,勾画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诵读、体味。 (注重情感体验,根据感情变化诵读。 ) 首先,勾画作者与包弟亲密相处时快乐的句子。学生阅读勾画,然后诵读体味,让学生体味并读出快乐、融洽、轻松的情味。 其次,勾画作者因形势变化而深感忧虑的句子。学生阅读勾画,然后诵读体味,让学生体悟作者的心情,读出矛盾、痛苦、忧虑的情味。 再次,勾画作者送走小狗由轻松转入沉重的句子。学生阅读勾画,然后诵读体味。读出轻松继而沉重的情味。然后,勾画作者歉疚心情的句子。学生阅读勾画,然后诵读体味,读出深深的忏悔之意。 最后,勾画作者勇于表达歉意的句子。学生阅读勾画,然后诵读

14、体味,读出坚决、无畏的情味。五、合作交流、鉴赏评价 1 、你利用网络和书籍资料了解了多少有关“ 文革”的事情?请交流共享。思考 :作者反映 “ 文革 ” 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 明确:小狗包弟虽小,但也是一条生命,凡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应得到生存权,并免受侵害。这一观念在今天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巴金写作此文是在年代初,思想境界显然高人一等,表现出先进性、超前性。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一条小狗遭遇,反映 “ 文革 ” 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一条狗都保不住命。这也体现出了本文“ 以小见大”写作特点。另外,作者写小狗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写心灵是主要的,写小狗包弟是

15、次要的。 2 、 提问:作者为什么要以歉疚、忏悔作为本文的感情基调? 明确: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多数群众卷入纷争之中,作者属于少数被侵害被侮辱的人, “ 文革 ” 结束了,国人应该自我反省,而率先反省的竟然是一个无过错的老人!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引发文坛的震动,就是因为作者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观照过去的一段历史,警醒人们记取历史教训。巴金由此赢得了社会的普遍敬意和称颂。本文的歉疚和忏悔就是作者反省的具体体现,这种特殊的反省能够唤起人们的良心、良知。我们透过本文可以揣测到巴金是一个善良人,他经历了一场浩劫,不仅失去了小狗包弟,而且失去了最亲的亲人萧珊,可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用文章作为声讨、控诉的工具(声讨、控诉并非不必要) ,而是自责、自省,很像道德主义者、良心主义者之所为,这既符合巴金本人的习惯,又能引起读者的深思和自省,引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共鸣。本文的情与事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情感紧随叙事起伏变化:事件牵动作者的情,作者的情牵动读者的心。本文既是叙事文,又是抒情文。六、作业布置 下,很多人将狗当作宠物,疼爱有加,关心备至,甚至超过自己的孩子。针对这种现象,写一段二三百字的短文,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记念刘和珍君设计二教材分析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知道,阅读的对象不单指文章,还包括社会和人生,所以,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和思想!新课标强调了语文课程工具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