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119206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浅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给过一个公式“A=X+Y+Z”A 代表成就和成功;X 代表勤奋刻苦;Y 代表正确方法;Z 代表少说空话。以此可看出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基础,正确的学习方法又来自于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能自主地学习。所以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们在苦学的基础上,达到“会学”与“巧学” 。然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数学课堂成了解题的“机器” ,习题的“海洋” 。许多学生畏惧数学,害怕上数学课,甚至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实际上,这样的教学环境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优化。因此

2、,我们必须努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素质教育的环境,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全面优化。要把学生当作发展的主体,看作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教师则应该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环境的创设者。通过实践,我体会到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关键,因此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自主型”课堂教学模式。一、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一、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教与学是由教师与学生构成的统一体,在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自主地学,让学生自身产生一种对学习的需要和一种求知欲望,教师的主导作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事实上,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缺乏自主性,甚至有严重心理

3、障碍(如马虎、依赖、厌烦、畏惧、懒惰等) 。在它们的影响下,学生不会自主地学,也体会不到成功,所以就要求教师努力创设一种宽松的使学生能够自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教学上的民主和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课堂教学是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交流,绝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 、愉快导入,激发兴趣古语云:亲其师,爱其道。学生的直接兴趣首先来源于教师,教师如果能注意情感教育,对学生满腔热情,亲切大方,知识渊博,以古讫今,学生很容易会爱屋及乌。我在上课时经常设计上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就可以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中去,如:讲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时,可以先问一个典故:“古希腊的哲学家泰勒斯在浏览

4、埃及和金字塔时,发现塔高竟无人知晓,他惊讶地说:这是可以马上测出来的啊!随后,他根据影长,很快测出塔高度是 131 米,那么泰勒斯是怎样测出塔高的呢?下面的学习将告诉你答案!”这样的引经据典,学生不仅愿听,而且愿想,并迫切地想知道答案,这时学生就会自主地学,当然不是每节课都有故事可讲。所以在教学中应进行灵活多样的愉快导入,如通过随机应变的新课导入来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化简、变通、转化等巧妙的构思,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趣味的存在;通过深入浅出的数学是那样趣味无穷,并在兴趣高潮中突破难点,品尝成功的喜悦。2、 “主体参与”体现在课堂上。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将“嚼”烂的知识去满堂灌,那么学生将照葫芦

5、画瓢,死记硬背,甚至促使一部分不爱动脑的学生,更加懒惰。因此,我在教学中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采用“启发式” 、 “讨论式” 、 “分层次教学”等多种形式。课堂上思路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错误让学生改,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得淋漓尽致。如在“有理数混合运算”一节中设置“24 点”游戏,其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任取四个 1 个至 13 之间的自然数,将这四个数(每个数用且只用一次)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其结果等于 24。例如对 1,2,3,4 可作运算:(1+2+3)4=24(任意上述运算与4(2+3+1)视作相同方法的运算)。现有四个有理数 3,4,-6,10,运用上述规则写出三种不同方法的运

6、算式,使其结果等于 24。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合作游戏,这样学生在游戏中全员参与教学并掌握了有理数混合运算。同时课堂上多提出一些适合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认识能力去发现和探求有关解快问题的依据,在解决所提出的一个个小问题的过程中一步步地克服困难,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就主动参与教学了。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小先生作用,如“激将法” 、 “点将法” ,通过竞赛“激走”惰性,给学生充分的机会表现自我。与此同时,教师要不断地集中,不断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其自己小结、归纳、评价。二、创造机会,使活动性贯穿于课堂始终。二、创造机会,使活动性贯穿于课堂始终。数学

7、教学是一种思维活动教学,这就要求学生乐学善思。而为了强化数学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多种器官,让学生眼看板书;耳听讲授、回答;动脑思考问题;动嘴回答提问;动手演算习题。首先,学好数学关键是要去动脑和会动脑。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找出思维训练的结合点,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方法,把思维教学贯彻于知识的始终。 如在每节课新授时指导学生自学时给出自学提纲,使学生明白如何动脑学习新知。并四人一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思维方法,愉快学习。其次,让学生人人动手,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讲解例题时,不包办代替,总是精心设计,尽量让学生人人动手探索发现其中规律。课上给学生足够的反应

8、时间和空间。对学生的反应,我善于抓住反应中的第一个闪光点,给以肯定和鼓励,调动不同水平学生的积极性。当学生表达不太清楚时,进一步询问他们想说什么或做什么,给学生们思考的余地。如“别着急,好好想一想” , “你说得很棒,我相信你会更出色” “见解很独特,真好”或竖起大拇指以示表扬。这样学生会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协同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思维受到训练,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必须让“活动性”贯彻于课堂教学始终。另外,在课堂中时常开设“小先生”:学生走上讲台讲解新知的一部分;“互助平台”:当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可求助,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测测比拼”:

9、各组之间互问互答,互评互判。三、依据学生心理,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教学。三、依据学生心理,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次教学。由于学生智力差异,学习动力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心理也不同。当前素质教育从淘汰转向合格教育,小学和初中又不存在留级问题,不存在学生被淘汰问题,学生出现两级分化是必然的,更不用说学习了。面对这一现实,我在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抓住双基提出统一要求,然后补充紧扣教学内容的较难和较易的知识内容,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有选择地分别掌握。如我将学生分为强、中、弱三类,进行分层次教学。在预习、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辅导、课后作业都分三类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考试这一检验教学成果的环节更

10、要准备三种试卷,即难度较大、知识综合的卷,试题一般、覆盖面较低的卷和简单问题的卷。这样,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了提高、收获、成就感。提问时对于不善思考的学生提出富于思考性的问题,培养其思考能力。对于忽视记忆的学生,提出必须掌握的记忆性的问题,促其记忆。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练习,应当是巩固基础知识的问题。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练习,应当是除巩固双基外还应具有适当难度和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问题。总之,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要各不相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自己努力都能获得成功。四、奖励创新,树立榜样。四、奖励创新,树立榜样。在教学中对某些问题多留余地,创造条件给学生进一步发挥。或让他们自己去寻找条件,或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结果,或让他们通过钻研发表思想,培养他们在主动研究中的创新精神,在一定时间、范围公开创新结果,民主评选最佳创新标兵,使每个学生能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另外,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同时,教师也应不断武装自己,向学生授之以“渔” ,使学生能在一种科学研讨的氛围中创造性地学习。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数学教师作为打好这场坚战的排头兵,要勇于承担这一责任,在自己“出神入化”的指挥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让活动性贯彻于课堂,为培养“素质型”人才而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