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辅导讲义(考试要点)-第四章会计职业道德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18774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辅导讲义(考试要点)-第四章会计职业道德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2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辅导讲义(考试要点)-第四章会计职业道德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2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辅导讲义(考试要点)-第四章会计职业道德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2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辅导讲义(考试要点)-第四章会计职业道德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2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辅导讲义(考试要点)-第四章会计职业道德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辅导讲义(考试要点)-第四章会计职业道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辅导讲义(考试要点)-第四章会计职业道德(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4 章章 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第一节第一节 职业道德与会计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与会计职业道德一、职业道德的概念和主要内容一、职业道德的概念和主要内容(一一)职业道德的概念职业道德的概念职业道德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 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 职业之间的关系。狭 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 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不同职业的人员在特定的职业 活动中形成了特殊的职业关系,包 括职业主体与职业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职业团体之间的关系、同一职业团体内部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

2、,以及职业劳动者、职业团体 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等等。为了协调这些复杂的、 特殊的社会关系,除了需要政治的、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规范和手段之外,还需要一种适应职业生活特点的调节职业 社会关系的规范和手段,由此形成了不同职业人员的道德规范,即职 业道德。如医生的职 业道德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实行人道主义;法官的职业道德是清正廉明、刚直不阿;商 人的职业道德是买卖公平、童叟无欺;注册会计师的 职业道德是独立、客观、公正;军人的 职业道德是服从命令、不怕牺牲。这些职业道德规范用来指导和约束职业行为,以保证职 业活动的正常进行。(二二)职业道德的特征职业道德的特征职业道德是道德在职业实践活动中的具体

3、体现,除了具有道德的一般特征之外,还具 有以下特征:1.职业性(行业性)。职业道德的内容与职业实践活动紧密相联,反映着特定职业活动对 从业人员行为的道德要求。所以,职业道德的行业性很强,不 具有全社会普遍的适用性。 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只适用一定的职业活动领域;有些具体的行业道德规范,只适用本行业, 其他行业就不完全适用,或完全不适用。2.实践性。由于职业活动都是具体的实践活动,因此根据职业实践经验概括出来的职 业道德规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践性,形成条文,它一般用行 业公约、工作守则、行 为须知、操作规程等具体的规章制度形式,未来教育,约束本行业的从业人员,并且公诸 于众,让行业内外人员(包

4、括服务对象)检查、监 督。有的甚至被纳入法律规范,如中国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就是以财政部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形式颁布的,可以直接指 导、规范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活动。3.继承性。职业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受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 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改变;但是,由于职业首先是与职业活 动紧密结合的,所以即 使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同样一种职业因服务对象、服务手段、职业利益、职业责 任和义务相对稳定,职业行为的道德要求的核心内容 就被继承和发扬。因此,职业道德具 有较强的相对稳定性和历史继承性的特点。例如,教师“诲人不倦”、医生“救死扶伤”、商 人“买卖公平”等道德要求,就

5、在 这些行业中世代相传,并且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 4.多样性。既然职业道德与具体的职业相联系,而社会上的职业是复杂、多样的,因 此有多少种职业就有多少种职业道德。例如,经商有“商德”,行 医有“医德”,执教有“师 德”,从艺有“艺德”。即使在同一行业中又有不同的岗位,这些不同的岗位又有更加具体的 职业道德要求。而且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发 展,新兴行业不断产生,与之相适应的职业道 德也就层出不穷,职业道德就越来越多样、越来越丰富。(三三)职业道德的作用职业道德的作用1.促进职业活动的健康进行。职业道德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通过调节职业关系,维护正 常的职业活动秩序。人们在从事的各种职业活动中所涉及的各方

6、都 会存在着责、权、利的 矛盾和差异,职业道德作为职业行为的规范,用来协调职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和差异,确 保职业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也促进职业的健康发 展。2.对社会道德风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 业道德状况对社会道德风尚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我们的现实生活 中,人们把商业、交通、 医疗、供电、供热等对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一些行业和部门形象地比喻为“窗口”行业,这 些行业和部门的职业道德水准,直接体现着社会 道德风尚的面貌。如果人们都能自觉地遵 守各自的职业道德规范,必将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四四)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职业道德主要内容包括:

7、1.爱岗敬业。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是对人们工作态度 的一种普遍要求。热爱本职,就是职业工作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 种职业劳动,努力培养 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幸福感、荣誉感。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爱岗与敬业精神是相通的,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爱岗是敬业的基础,敬业是爱岗的 具体表现,不爱岗就很难做到敬业,不敬业也很难说是真正的爱岗。爱岗敬业是为人民服 务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一切基本规范的基础。2.诚实守信。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诚实的人能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 不歪曲、不篡改事实,

8、同时也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光明磊落, 言语真切,处事实在。 诚实的人反对投机取巧,趋炎附势,吹拍奉迎,见风使舵,争功诿过,弄虚作假,口是心 非。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 用,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诚实和守信两者意思是相通的,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 实的具体表现,不诚实很难做到守信,不守信也很难说是真正的诚 实。 “诚实”是真实不欺, “守信”也是真实不欺。诚实侧重于对客观事实的反映是真实的,对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 的表达是真实的。守信侧重于对自己应承担、 履行的责任和义务的忠实,毫无保留地实践 自己的诺言。诚实守信是忠诚老实,信守诺言,是为人处事的一

9、种美德。3.办事公道。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办理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 按照同一标准和同一原则办事的职业道德规范。人们生活在世界上,就要与人打交道,就要处理各种关系,这就存在办事是否公道的 问题,每个从业人员都有一个办事公道问题。如一个服务员接待顾客 不以貌取人,对不同 国籍、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宾客能一视同仁,同样热情服务,这就是办事公道。一个售 货员对于购买其商品的消费者,无论其购买商品的贵 贱,同样周到接待,这就是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服务群众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急群众所急,忧 群众所忧,乐群众所乐。服务群众的含义,应注意两个方面:(1)服务群众是对各

10、级领导及各级领导机关、各级公务员的一种要求。领导干部、各级 公务员一定要真心诚意服务于群众,绝不能践踏人民的利益,不 能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随 心所欲,谋取私利。服务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这也是社 会主义职业道德与以往私有制社会职业道德的根本 分水岭。(2)服务群众是对所有从业人员的要求。每个从业人员都是群众中的一员,既是为别人 服务的主体,又是别人服务的对象。每个人都有权享受他人职业 服务,同时又承担着为他 人作出职业服务的义务。因此,服务群众做为职业道德,不仅仅是对领导及公务员的要求, 而且是对所有从业者的要求。5.奉献社会。奉献社会,就是全心全意为社会做贡献。奉献

11、就是不计较个人得失,兢 兢业业,任劳任怨。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可以做到奉献 社会。奉献社会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融在一生事业中的高尚人格。奉献社会与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这四项规范相比较,是职业道 德中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做人的最高境母。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是 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行 为的基础要求,是首先应当做到的。做不到这两项要求,就很难做好工作。办事公道、服 务群众比前两项要求高了一些,需要有一定的道德修养 做基础。奉献社会,则是这五项要 求中最高的境界。一个人只要达到一心为社会做奉献的境界,他的工作就必然能做得很好, 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二、

12、会计职业道德二、会计职业道德(一一)会计职业道德概念会计职业道德概念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 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其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手段。会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 在会计职业活动中要处理方方面面的经济关系,包括单位与单位、 单位与国家、单位与投 资者、单位与债权人、单位与职工、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及单位与社会公众之间等经济关 系,这些经济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在我国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当各经济主 体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会计职业道德不允许通过损害国家 和

13、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但允 许个人和各经济主体获取合法的自身利益。会计职 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会计是一种专业技术性很强的职业。在其对单位经 济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中,会计标准的设计、会计政 策的制定、会计方法的 选择,都必须遵循其内在的客观经济规律和要求。由于人们面对的是共同的客观经济规律, 因此,会计职业道德在社会经济关系不断的变迁 中,始终保持自己的相对稳定性。在会计 职业活动中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是对会计人员的普遍要求。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制度能够 容忍虚假会计信息,也没有任何一 个经济

14、主体会允许会计人员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 位的商业秘密。3.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会计职业道德的社会性是由会计职业活动所生成 的产品决定的。特别是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会计不仅 要为政府机构、企业管 理层、金融机构等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而且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服 务,因其服务对象涉及面很广,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公 共产品,所以会计职业道德的优劣将影响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像银广夏、郑百文、蓝田股份等会计造假丑闻就是典型例子, 由于会计造假致使广大股东遭受了巨大 的损失,严重干扰了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可见, 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

15、,会计职业道德必然 受社会关注,具有广泛的 社会性。(二二)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会计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职业,除了具有职业道德的一般特征外,与其他 职业道德相比还具有如下特征:1.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法律是具有强制性的,它要求人们“必须这样或那样做”;而道德 一般不具有强制性,它要求人们“应该这样或那样做”。但在 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和其他道 德不一样,许多内容都直接纳人了会计法律制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会计基 础工作规范等都规定了会计职业道德的内 容和要求。因此,会计职业道德是一种“思想 立法”,它已经超出“应该怎样做”的界限,跨入“必须这样做”的范围。如果不按

16、照“守则”、 “准则”、 “条例” 去做,有的虽谈不上犯罪,但也是违反职业纪律的,更是职业道德所不允 许的。会计职业道德的这种独特的强制性,是由会计工作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所 决 定的。当然,会计职业道德的许多非强制性内容仍然存在,而且也在发挥着作用。例如, 会计职业道德中的提高技能、强化服务、参与管理、奉献社会等内容虽然是 非强制性要求, 但其直接影响到专业胜任能力、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职业的声誉,也要求会计人员遵守。2.较多关注公众利益。会计职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会计职业活动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 联系。在会计工作中,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程序、标准 和方法,在选择和运用 上发生任何变化,都会引起与经济主体有关的各方经济利益受到直接的影响。由于会计人 员自身的经济利益往往与其所处的经济主体的利益一 致,当经济主体利益与国家利益和社 会公众利益出现矛盾时,会计人员的利益指向如果偏向经济主体,那么国家和社会公众的 利益就会受损,便产生了会计职业道德 危机。因此,会计职业的特殊性,对会计职业道德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会计人员客观公正,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发生道德冲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