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经济大危机系练习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1845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经济大危机系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历史经济大危机系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历史经济大危机系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九年级历史经济大危机系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九年级历史经济大危机系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经济大危机系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经济大危机系练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历史经济大危机系练习 含答案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 4 课 经济大危机 知识要点巩固: 1一战后,被称为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的是( ) A19181923 年 B19241929 年 C19291933 年 D19331939 年 219291933 年带来严重后果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首先从哪国开始,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 义世界的? (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特点的是( ) A破坏性极强 B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C延续时间很长 D导致了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4美国政府为摆脱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实行了

2、( ) A罗斯福新政 B精兵简政 C法西斯专政 D门户开放 5 “股票交易所里掀起抛售股票的狂潮,一天内就有近一千三百万股票被抛售出去,几天 内,股票价格持续暴跌”,以上情景发生在( ) A1929 年的华盛顿 B1933 年的纽约 C1929 年的纽约 D1928 年的伦敦 6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整顿银行 B国家对工业的整顿 C政府补贴工业 D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7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新建了许多公共工程,其实际目的是( ) A养活失业队伍 B改善美国人民生活环境 C改变美国的自然环境 D提高美国的社会福利待遇 8导致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 A资本主

3、义生产相对过剩 B20 世纪 20 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稳定发展 C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固有的矛盾 D资产阶级国家推行自由共产主义政策 91933 年美国实行“新政”,对“新政”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B目的是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取得了一定成效 10罗斯福实行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 A消除经济危机 B改善人民生活状况 C巩固资本主义统治 D为美国索取世界霸权 11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 A用改良的而不是扩张的方式克服危机 B采取国有化的形式 C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消除危机 D兴建公共设施,减少失业队伍 12罗斯福新政不能

4、从根本上遏制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 A没有解决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B没有维护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图第二单元第 4 课第 16 题 2图第二单元第 4 课第 16 题 1图:第二单元第 4 课第 16 题 3图:第二单元第 4 课第 17 题C没有满足无产阶级的要求 D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13 年,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较快,出 现一时的“ ” 。 14 年,资本主义世界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这场危机首先从 开 始,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5 年, 就任美国总统,他一上任不宣布实行“ ” ,目的是在不 改变 前提下,加强国家对 干预和指导,消除

5、经济危机。 综合创新突破 16下面三幅图反映了 1929 年至 1933 年的社会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图一:职业介绍所前的长龙 图二:田纳西水力工程中的水坝 图三:挖灌渠(1)图一反映了 1929 年至 1933 年美国社会的什么状况?(2)图二、三反映了美国政府针对图一中的社会状况采取了什么措施?(3)这一措施的直接目的是什么?17. 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人物是 . (2)他是在 年就任美国总统的. (3)他上任后采取了哪些克服经济危机的措施?发表炉边讲话的罗斯福18假如你是美国总统的国策顾问,面对着 1929 年到 1933 年美国经济危机期间“大批的失 业公民面临严峻

6、的生存问题”这一境况,你将向总统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1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以 1928 年为 100)19291930193119321933生产资料11096826275消费资料10598918996材料二 1932 年工农业生产指数(以 1928 年为 100)美德英法日第一部门48.250.285.38099.5第二部门81.377.790.364119.5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 1929 年到 1933 年经济危机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分析各国受经济危机的破坏程度.20.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

7、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 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必要,这种营运就必须 由各州和联邦政府做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 摘自列绪贻等主编的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中所说的“不应消灭,应当保留”指的是什么?(2)材料中提到的“改进和补充”指的是什么?图:第二单元第 4 课第 21 题(3)这种理论实践后,对 30 年代的美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思维能力拓展: 21.据右图回答问题: (1)写出该建筑物的名称:(2)该建筑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修建的?(3)试分析当时的美国政府修建该工程的目的有哪些?结果如何

8、?22.1929 年,美国的工业产品占资本主义世界的 48.5%,对外投资达 172 亿美元,居世界第二 位;把世界黄金储备的一半以上(50 亿美元)掌握在手中,还第一次夺得了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中 第一的位置.通过以上的介绍,想一想 1929 年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为什么首先发生 在美国?这对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再想一想,罗斯福新政中为什么要以发展工 业为中心?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机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 应付危机的那种惟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 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

9、我.” 材料二:国家工业复兴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 主进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国家仍处在危机存亡的关头”指的是什么?(2)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试对材料二作一简单的评价.24.阅读某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状况简表:工业生产(下降)对外贸易(减少)失业人数美国50%75.5%1700 万德国40.2%70%600 余万日本32.5%50%近 300 万资本主义世界1/3 以上2/33000 万请回答:

10、 (1)上表反映了什么时期的经济状况?(2)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什么问题?首先出现在哪一国家?(3)表中反映了这一问题的哪些特征?中考同步演练: 25.(2004 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题)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 广、持续时间长、 . 26.(2004 年,四川省中考题)1933 年,领导美国实行“新政”的总统是( )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杜鲁门 27.(2004 年,西宁市中考题)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及作用.28.(2004 年,青海省湟中县中考题)19291933 年,从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 危机期间,美国失业人口达到

11、 1700 万人.为了解决失业人口的生存和就业,罗斯福在实施的 “新政”中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即以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开 发矿藏而增加就业岗位来代替对失业人口的直接钱粮赈济(救济);二是成立“劳动营”,把失 业人口集中起来种树、修路、疏沟,付给他们劳动报酬.通过这些积极措施,解决了几百万人 的生存与就业. 阅读材料后思考:为了解决城镇和农村贫困、失业人口的生存和就业问题,我国政府想尽 了各种办法,其中之一就是给城乡贫困、失业人口发放救济金和救济粮.这一办法虽一时解决 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但也使一些本有劳动能力的人养成了等靠要和好吃懒做的坏习惯.从上面 材料中罗斯福解决失

12、业人口生存和就业的办法中,你认为我国应如何解决城乡贫困、失业人 口的生存、就业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分层写出 3 条办法或途径.29.(2004 年,哈尔滨市中考题) 1929 年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货币金融部门的危机从 1929 年到 1933 年,前后共 5 个年头1933 年与 1929 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 1/3 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 缩减了 2/3阅读分析上述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经济危机从哪个国家开始?(2)简要概括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30 (2005 年,江西省中考题)罗斯

13、福新政的特点是( ) A实行辅导经济军事化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鼓励企业间自由竞争 D建立高度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 31 (2005 年,包头市中考题)有人说:“1931 年,世界各地所有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 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这句话的背景是( ) A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C经济危机破坏严重 D美苏争霸 32 (2005 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题)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改革银行制度 B整顿农业 C调整工业,通过工业复兴法 D新建公共工程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 4 课 经济大危机 1B

14、 点拨:20 世 20 年代后期,特别是在 19241929 年间,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 2B 点拨:1929 年 10 月 29 日,纽约股票交易所股票暴跌,经济危机从此开始,迅速蔓延 到全美国,进而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D 点拨:1929 年1933 年,经济危机呈现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 破坏性特别大。 4A 点拨:严惩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1933 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对付经济危机,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 5B 点拨:题目描述的是 1929 年 10 月 29 日的纽约股票交易所的现象,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6B 点拨:为消除经济危机,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几条主要措施,其中最中心的 措施就是对工业的调整。 7A 点拨:经济危机影响下,美国失业人口达到 700 万人,为解决失业问题,罗斯福总统实 行了以工代赈的政策。 8C 点拨:1929 年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