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敬文《浮力》教学反思

上传人:luoxia****01813 文档编号:45116217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敬文《浮力》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黄敬文《浮力》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黄敬文《浮力》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敬文《浮力》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浮力浮力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中山市小榄广源学校 黄敬文浮力的概念是从日常生活、生产中建立起来的,浮力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是“常见的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标中物质世界内容标准中有关“运动与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浮力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对一些常见的浮力现象提出问题,然后通过一系列有趣而又有意义的探究活动完成对知识的建构。我们根据课程课程标准的规定结合本校孩子的特点安排了“浮力”这一内容的教学。对四年级的学生来浮力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编排上有以下几点考虑。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掌握一节课内容。以往的经验表明孩子

2、只有在牢固掌握了力的知识和测力计的使用之后,才能够掌握得到、掌握浮力概念。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和浮力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力尤其是浮力知识,感受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实际生活具体情况,让学生介绍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浮力和浮力现象。在教学中,可以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新知识的学习。从“树洞取球”活动和“轮船航行”对话这些学生十分熟悉的场景引出新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开始探究,让后一步步深入,一点点引导帮助孩子认识浮力的方向,完成浮力概念的得出。最后根据自己知道的,让学生说出说出生活中应用浮力的现象。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了许

3、多既符合这一阶段儿童认知特点又便于操作的活动情境,使学生一方面亲身体验方位的知识,另一面又体会到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例如,教科书中设计了货轮航行情导入境,安排了“判断沉和浮”、感受浮力的多个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在观察、描述和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浮力的知识。 浮力概念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比较抽象。而且由于前面知识掌握的不牢固,有些学生在生活中也没有相应的经验支撑。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同时,向学生介绍一些现代科技中应用了浮力的发明创造。一方面扩展学生的科学知识,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各级带给人们的便利,知道科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大作用。学生回到家里,自己动手搜集有关浮力的资料,在交流会上,不少学生展示了如自己收集的材料,有的展示自己知道的浮力应用,有的介绍利用浮力作为工作原理的器材。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了解数学的价值。学会学科学、用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教育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