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气候的成因及其影响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16094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研活动气候的成因及其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研活动气候的成因及其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研活动气候的成因及其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研活动气候的成因及其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研活动气候的成因及其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研活动气候的成因及其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研活动气候的成因及其影响(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气候的成因及其影响气候的成因及其影响高二地理高二地理 张金锋张金锋 一、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及分布一、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及分布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 因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 候南北纬 10之间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 雨热带草原气 候南北纬 1020之 间赤道低压、信风带交 替控制湿季干季交 替热带季风气 候北纬 10北纬 25 大陆东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雨季集中 旱雨季分明热带热带沙漠气 候南北纬 2030大 陆内部、大陆西岸副高或信风带控制全年干旱少 雨亚热带季风 气候南北纬 2535大 陆东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温夏热夏 雨亚 热 带地中海气候南北纬 3040大 陆西岸

2、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 制冬温雨夏干 热温带季风气 候北纬 3550大陆 东岸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冬寒冷干燥 夏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气 候南北纬 4060大 陆西岸全年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温带温带大陆性 气候南北纬 4060大 陆内部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 干旱少雨 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大致在南北纬 10之间,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和亚洲印度 尼西亚等。 成因、特点: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对流旺盛,终年高温多雨。 特例: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 地形迎风坡+沿岸暖流”远离赤道的地区,只要气温、降水量等达到一定数值也可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这 样的地方在地球上有 4 处,即非洲

3、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 和中美洲东北部。 成因:主要是来自海洋的信风带来暖湿气流,受地形(山地)的影响,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其次沿岸有暖流经过。 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大致在南北纬 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如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大 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 特点:处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干湿季节交替明显。特例: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赤道穿过东非高原,本地区理应为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改 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简化:地势较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 热带季风气

4、候: 分布:大致在南北纬 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中南半岛、印度 半岛最为显著。特点:受季风影响突出,终年高温,具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 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如非洲北部大沙 漠区、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沙漠区。 特点: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常年高温,干旱少 雨。日照强烈,气温日较差大。 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纬 3040之间的大陆东岸,如我国秦岭以南,北美大 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等地。 特点:夏季受海洋气团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大陆气团控制,温暖少雨。 地中海气候: 分布

5、:主要分布于南北纬 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 大陆西部沿海,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 特点: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纬 4060之间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的华北、东北, 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 特点:夏季受海洋气团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于南北纬 4060之间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冷夏热,常年干旱少雨。特例: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风带内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并处于

6、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 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纬 4060之间的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岸狭长地带。 特点: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极地气候:终年受极地高压控制,常年酷寒,干旱少雨。 二、根据气候特征图判断二、根据气候特征图判断断断三、依据气候的成因判断三、依据气候的成因判断一个地区的气候主要受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人类 活动。现归纳如下:四、根据某地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四、根据某地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首先,从纬度位置判断该地所属半球、所属热量带;

7、其次,从海陆位置上确定位于大 陆的东岸还是西岸;最后,根据已知条件将该点落实到全球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模式图上, 确定其气候类型。通过上面模式图还可以发现以下规律:1. 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在赤道南北两侧对称分布,赤道上为热带雨林气候,然后向南、 北分别为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他们的成因与风 带、气压带及其季节性移动有关;2. 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与季风活动有关;3. 高纬度地区热量条件差,为极地气候;4. 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为大陆性气候; 5. 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地区,为高山气候。 五、几种相似气候类型的比较五、几种相似气候类型的比较 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

8、候。 相同点: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不同点:年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大于 1500 毫米,热带草原气候一般在 500 毫米 一 1000 毫米之间;最高月气温,热带季风气候为 5 月,热带草原气候在 3、4 月。热带 草原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者超过 200mm 的月份少于 3 个月,年降水量在 7050-1000mm 之 间。 热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者超过 200mm 的月份大于 3 个月,年总降水量在 1500mm-2000mm 之间。 温带海洋性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 相同点:最冷月均温都大于 0;干湿季不很明显。 不同点:年降水量,温带海洋性气候一般在 700 毫米一 10

9、00 毫米之间,而亚热带季 风气候一般大于 l000 毫米;最高月均温,温带海洋性气候小于 20,亚热带季风气候 则大于 25;最高月气温,温带海洋性气候出现在 8 月,亚热带季风气候出现在 7 月 (北半球)。 地中海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 相同点:都有明显的干湿季;最高月均温都在 20一 30之间。 不同点是:地中海气候为冬雨型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7、8 两月,年 降水在 500700 毫米之间,但日本等地降水偏多;地中海气候最冷月大于 0,而温带 季风气候最冷月小于 0。 六、气候资源的评价及综合利用六、气候资源的评价及综合利用 气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自

10、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资源 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人类目前可利用的气候资源主要是太阳辐射、热量、降水和风等。气 候资源的开发利用,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扩展。目前人类广泛利用气候资源的领 域有农业、工业、建筑、交通、商业、旅游和医疗等。应特别关注几种重要气候类型对农 业生产的影响。 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发展;夏季风不稳定 多旱涝灾害兴修水利。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强烈,雨热异期解决灌溉,有利于园艺业 (水果种植业)发展。 温带海洋气候降水有余、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乳肉畜牧业。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解

11、决灌溉,有利于优 质农产品生产(温带水果、棉花等) 。七、特殊气候成因七、特殊气候成因 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 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成因:该地与刚果盆地的区别是它的海拔较高,所以受到地形的影响。 与其相似的是圭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2.索马里半岛 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 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3.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以上三地虽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但它们纬度低,且都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

12、温增湿。 4.几内亚湾的北侧 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这里与非洲的刚果盆地紧密相连,虽然同为热带雨林气候,但成因却并不相同。 成因: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5.非洲的东南部 气候类型:在教材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但在个别资料可见到它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夏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东南季风。冬季南部非洲存在 一个高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为西北季风。由于非洲南部陆地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 异小,故亚热带季风气候不够典型。 与其相似的是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6.小亚细亚半岛 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为地中海气候,但中部为温带大陆

13、性气候。 成因: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海拔低,中间为安纳托利亚高原。由于地势高,离海洋远,成 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与小亚细亚半岛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相似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中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别在于伊比利亚离海洋较近)。 7.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 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受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与其相似的北美洲的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别是北美洲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 候由于受海陆轮廓的影响,分布的最高纬度比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纬度低。 8.巴塔哥尼亚高原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由于安第斯山的阻挡,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沿岸有寒流

14、经过,降温减湿。 体现非地带性的分布规律。 9.南美洲西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区狭长 成因:安第斯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岸,使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域狭窄。西侧有秘鲁寒流 经过,降温减湿。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10.古巴岛 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夏季由于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受东北信风的控制,降水多。冬季气压带和风带 向南移,受副高控制,少雨。 与其成因相似的是墨西哥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11.中美地峡 气候类型:大陆东岸为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圭亚那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地处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沿岸有加

15、利福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12.黑海沿岸 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 成因: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 13.印度河下游 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全年受副高控制;冬季受东北季风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人类对古 代植被的破坏 14. 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非洲同纬度是海洋-非地带性现象 15. 南半球缺失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的原因: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 -非地带性现象 16. 天山南坡无林带,原因为:地处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的背风坡,降水量少;而北 坡地处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的迎风坡,降水量多。 17. 亚寒带针叶林在大陆东岸南缘偏南的

16、原因: 主要是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其次东岸受来自大陆内部风的影响,西岸相反。 八、解读雪线分布的规律以及影响因素八、解读雪线分布的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雪线是指高山曲和高纬度的永久积雪区以及季节性积雪区之间的界限,也就是常年积 雪的下界。实际上雪线并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地带。在雪线以上,气温较低,全年并学 的补给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在雪线以下,气温较高,全年并学的补给量小 于消融量,不能多年冰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 达到动态平衡。因此,雪线也称为固态降水的零平衡线。雪线是冰川学上一个重要的标志, 它控制着兵船的发育和分布。只有山体高度超过该地的雪线,每年才会有多余的雪积累起 来。年长日久,才能成为永久积雪和冰川发育的地区。 一个地方的雪线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季节变化就能引起雪线的升降:夏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