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课堂实录

上传人:luoxia****01801 文档编号:4511587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化和液化】课堂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汽化和液化】课堂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汽化和液化】课堂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汽化和液化】课堂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化和液化】课堂实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汽化和液化汽化和液化课堂实录课堂实录 一、复习汽化:一、复习汽化:问题、问题、湿衣服能被晒干;水壶中水烧开后继续加热,水都会较快地减少甚至被烧干而造成事故。以上情况,我们称水发生了_现象,但形式不同,前者叫_,后者叫_。学生完成填空:学生完成填空:湿衣服能被晒干;水壶中水烧开后继续加热,水都会较快地减少甚至被烧干而造成事故。以上情况,我们称水发生了汽化汽化现象,但形式不同,前者叫蒸发蒸发,后者叫沸沸腾腾。问题问题沸腾是在液体的_和 同时发生的_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的温度叫做_,在 1 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_。学生完成填空:学生完成填空:沸腾是在液体的内部内部和表面表面 同时发生的剧烈剧

2、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的温度叫做沸点沸点,在 1 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是 100。问题:问题:分析比较蒸发和沸腾的异同,填充表格方式特点蒸发蒸发沸腾沸腾共同点共同点发生部位发生部位温度条件温度条件剧烈程度剧烈程度温度变化温度变化问题、问题、农民晒粮食的时候,要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这是为了提高粮食中水分的_; 把粮食摊开,这是为了增大粮食中水分的_,这样做都能加快粮食中水分的_。学生完成填空:学生完成填空:农民晒粮食的时候,要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这是为了提高粮食中水分的_温度;温度; 把粮食摊开,这是为了增大粮食中水分的表面积表面积,这样做都能加快粮食中水分的蒸发。蒸发。问题、问题、汽化

3、是吸热还是放热?学生回答:吸热学生回答:吸热二、二、教学过程(一一)引入引入2(提问提问)请同学们讲出下表中物态变化的几个名称及吸放热情况.固态液态 气态(学生回答学生回答)(讲述)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汽化的逆过程:液化液化. (引出课题引出课题)(二二)新课教学新课教学三液化三液化(提问提问)液化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液化现象?(学生举例回答学生举例回答)早晨,我们可以经常见到窗玻璃里边会出现一层水雾而变得模糊不清;冬天,人说话时会有一团“白气”从口中呼出,夏天刚拿出冰箱的饮料瓶外壁上会“出汗”;夏天,剥去冰棍上的包装纸可以

4、看到冰棍在冒“白气”;烧开水时看到“白气”这些都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的结果.(对于液化现象要求学生举例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提示并逐个分析形成原因.学生往往把平时看到的白雾说成是水蒸气,这是一个误解.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确信,水蒸气是肉眼所看不见的.我们所看到的白雾,是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提问提问)这些都是生活中的液化现象.你知道产生液化现象的条件吗?(实验实验)用电炉给水壶里的水加热,,直到壶嘴冒出大量白气。将一张干玻璃片盖在壶嘴上,。让学生看看玻璃的下表面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分析讨论实验现象得出)大量实验表明,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提问)还有什

5、么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呢?(实验实验) 1.将少量乙醚吸进注射器,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2.握住注射器的下端,乙醚有什么变化?3.向内推动活塞,你可以看到什么?(学生分析讨论实验现象得出)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使一些气体在常温下液化.31.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降低温度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压缩体积(讲述讲述)虽然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使气体液化,但一些气体的液化温度很低,而实际上获得低温比压缩体积要难得多.因此通常总是采用压缩体积来使气体液化.这种方法在实际中很有用.(学生举例回答学生举例回答)介绍打火机、厨房用的液化石油气以及“长征 3 号”运载火箭中的液态氢和液态氧.(教

6、师要利用这些材料说明液化气体的好处和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教师要利用这些材料说明液化气体的好处和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讨论讨论)电冰箱工作时,其侧面或背面为什么会发热?(提问提问)气体液化时,需要吸热还是放热?(回答回答)与液体汽化相反,气体液化时要放出热量.2.气体液化时气体液化时,要放出热量要放出热量.(讲述讲述)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规律的应用十分广泛.(阅读阅读)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介绍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三三)课堂小结课堂小结让学生自行小结学了这节课后有哪些收获,有哪些感受.(四四)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当水壶里的水沸腾时,为什么靠近壶嘴的一段看不见“白气”,而在后面一段能够看见?2.被 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 100的水烫伤要严重得多,为什么?(五五)课后练习:课后练习:91 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教学设计思想汽化和液化两部分内容,是物态变化中互为相反的过程。本节的特点是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结合身边的事例。其次,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也十分重要。通过实验的探究让学生自己得出蒸发和沸腾的特点以及液化的方法,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教育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