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16.17章热和能综合训练(自制)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112229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物理16.17章热和能综合训练(自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16.17章热和能综合训练(自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物理16.17章热和能综合训练(自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物理16.17章热和能综合训练(自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物理九年物理 1616、1717 章章 章末测试题章末测试题一、选择题(1-13 单选,14-15 题多选)1234567891011121314151关于能源及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归根到底是来自太阳能 B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上是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 C现在人类社会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 D由于我国煤和石油的储量十分丰富,所以太阳能和核能的开发在我国并不十分重要 2. 在用活塞密闭的容器内盛有一定量的气体,当活塞对里面的气体压缩做功时,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气体的密度变大 B物体温度升高 C气体的压强增大 D气体的热量增大 3

2、. 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铜和铝(c铜c铝) ,放出相等的热量后相互接触,热量将( ) A.一定从铜传给铝 B.一定从铝传给铜 C.不会发生热传递 D.不能确定是否发生热传递 4.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 的冰内能为零 B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 C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 D50 水的内能一定比 10 水的内能多 5. 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 B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 C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 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6. 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

3、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系,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 B1 千克某种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 C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 D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 7.下列对能量转化分析错误的是( ) A水电站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核电站主要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C 太阳能热水器主要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D 热机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8. 福州江滨大道缤纷园入口处,安装了两盏“风光互补”景观节能灯,如右图所示, 它“头顶”小风扇, “肩扛”太阳能电池板。关于节能灯的设计解释合理的是( ) A太阳能电池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小风扇是用来给太阳能

4、电池板散热的 C小风扇是风力发电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蓄电池在夜晚放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能是指原子核发生变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B. 煤炭、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 原子弹和氢弹都是可控制核裂变 D. 目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核聚变 10.生活中人们常说某些食品含有的“热量”多,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个“热量”的含义是( )A热量 B内能 C生物质能 D温度 11.如图是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 ) A 他受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B 他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C 他的重

5、力势能直接转化成了内能 D 他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12.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四幅图中仅发生能量转移的一组是( )A B C D 13.下列示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水壶中的水沸腾后,壶盖被水蒸气顶起 B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变热 C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气筒会发热 D流星与空气摩擦生热、发光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载火箭的燃料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的比热容大 B. 夏日,在阳光照射下,地面温度高于湖水表面温度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C. 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D.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可能升高 15.下列说法,

6、正确的是( ) A橡皮筋被拉长后,分子之间只有引力 B建筑工地上,汽车驶过时尘土飞扬,这是一种扩散现象 C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D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 二、填空题 16.比热容反映了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 的特性一杯水的比热容是 4.2103 J/(kg), 它表达的物理意义是_ _.若将此杯水倒掉一半,剩下半杯水 的比热容是_,若水凝固成冰,则比热容_(填“改变”或“不变”)。 1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 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 体的应是 (选填“A”或“B”

7、)瓶。根据 现象可知气体发 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 0,4,20,30则在 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18.在煤、石油、木材、风能、太阳能、核能、水能、电能等各种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有 _;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有_;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有 _。 19.上海世博会的主题馆和中国馆利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年均发电近 300 万度,这意味着每年 可节约标准煤约 吨(设标准煤完全燃烧,q煤=3.0107J/kg)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 20.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飞轮转速为 3600 转/分,该柴油机活塞 1s 对外做功 次。若其效 率为 40%,消耗

8、 5kg 的柴油转化成的机械能是 J。 (q柴油=4.3107J/kg) 21.如图所示的是四冲程汽油机的某一冲程,它将 能转化为 能。 22.截至目前,中国第一大地热发电站西藏羊八井地热电站已累计发电超过 24 亿千瓦时。分析下图, 从地下井汽轮机发电机,其能量转化过程是:内能 能 能。21 题图 22 题图 24 题图 25 题图 23.有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m甲m乙=53,比热容之比c甲c乙=21,如果它们放出相同的热 量,则它们降低的温度之比 t甲t乙= 24.如图所示,在气缸A中密封有压缩空气,B是一种被销钉K锁住的活塞,C是一个温度计若活 塞与气缸壁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拔出后,将

9、看到的现象:(1)活塞将向 运动;(2)温度 计的示数将 ,这是因为 。 25.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图(甲)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 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 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 增 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图(乙)是通过 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 腾。26.如图是我国新研制的月球探测器样机样机使用抗温差大的材料,是由于月球表面物质的比热容_(填“较大”或“较小”),温差大的缘故。样机还装配有表面凹凸很深的六只“大脚” ,设计的目的是:_ ;。 四、计算题 27.小伟家新买了一个家用电热水壶,其有关的技术参数如图所示

10、。他根据自己所学的相关物理知识 想对新水壶进行一下验证,于是在家里做起了实验。他先把水倒入水壶标定容量处,用温度计测出 水的初温是 20,然后接通电源,同时开始记录时间,他发现 5min 水便烧开了(设当时的气压为一 标准大气压) 。 【1L=103m3 ;C水=4.2103J/(Kg) 】求: (1)烧开这壶水吸收了多少热量?(2)电热水壶消耗了多少电能?(3)电热水壶的效率是多少?28.如图为泸州市某风景区山中的一段盘山公路照片。以汽油为燃料的观光汽车沿该盘山公路(盘山 公路近似处理为斜面)以 36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经过 15min 从山脚到达山顶;汽车上山时沿路面 获得的牵引力恒

11、为 9.2103N。已知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转化为汽车牵引力做功的效率为 30%, 汽油热值 q=4.6107J/Kg,求: (1)汽车上山时牵引力发挥的功率为多大? (2)汽车从山脚到山顶消耗了多少千克的汽油?三、实验、探究题 29.用图甲所示装置“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 。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 别加入初温、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 (1)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其中水 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乙图所示,水的沸点为 。 (2)实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的热量比 水(选填“多”或“少” ) 。 (3)能否仅由“加

12、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得出食盐水比热容大 的结论?答: ;其原因是: 。 30.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 了如下实验。在 4 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 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分析概括有关实验结论。烧杯号液体质量/m初温/末温/加热时间/min1水300203012.32水15020306.23煤油30020306.14煤油30020253.1 (1) 比较 1 号烧杯和 3 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 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2) 比较 1 号烧杯和 2 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90100乙甲型号 T-76 额定电压 220V 额定频率 50Hz 额定功率 1000W 额定容量 0.8L 重量 0.72kg(3) 比较 3 号烧杯和 4 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4) 根据以上三条初步结论进行概括,可以形成总的结论是: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_、_、_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