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延安实际的旱作节水技术耕作模式探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111973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符合延安实际的旱作节水技术耕作模式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符合延安实际的旱作节水技术耕作模式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符合延安实际的旱作节水技术耕作模式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符合延安实际的旱作节水技术耕作模式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符合延安实际的旱作节水技术耕作模式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符合延安实际的旱作节水技术耕作模式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符合延安实际的旱作节水技术耕作模式探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符合延安实际的旱作节水技术耕作模式探 讨 自古以来,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代表的三农问题始终都是中国社 会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受到政界、业界和学界的高度 关注。陕北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属典型的半干旱气候区域。其 生态环境普遍恶劣,地貌复杂多样、经济落后、贫困人口多,是依 靠天然降水从事生产旱作农业最为集中的区域,旱作农业节水问题 更成为三农众多问题中的焦点与热点。陕北丘陵沟壑区农村从产生 伊始就深受这种半干旱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 展规律和农业生产格局,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干旱。延安市 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属于陕北丘陵沟壑区,总面积 367.12 hm。土地资源调

2、查表明,耕地近 93.3 hm,其中,旱 耕地 91.28 hm,坡耕地超过 73.3 hm,分别占总耕地 的 97%和 78.6%,属于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区。延安年均降水量 500 mm 左右,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 7,8,9 月,其占全年 降水的 73.3%,素有十年九春旱,见苗收一半之说,属于水资源缺 乏且利用率不高的西部干旱地区之一。随着 2011 年 6 月国家现代 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启动,使得如何提高延安有效降水利用率,变得 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农民为了增产增收,倒山种地、广种薄收, 造成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和土壤养分大量流失,进而导致暴雨、干旱、 干热风、霜冻等灾害加剧,农作物产量

3、低而不稳。近年来,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以当地主导产业的棚栽业、果业、 陕北小杂粮等不同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有效提高自然降水利用 率入手,以扩大蓄水、有效保水、经济用水的有机结合为主攻目标, 对各项节水、保水技术进行深化、配套和创新研究,构建了旱作农 业节水技术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农作物整体生产水平,使当地有效 降水得以充分利用。经试验和推广,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生态 效益和社会效益。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先后围绕抗旱节水、保墒蓄水、经济用水,推广了四法种田、壕田、 大垄沟以及一炮轰施肥、地膜覆盖、耙耱保墒、催芽早播等多项旱 作农业实用技术,创造了旱、薄、粗,薄、粗

4、、旱,以肥保水、以 肥促根、以根调水等一系列旱作农业理论和观点,在农业增产增收 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这些技术都注重单项研究,自成体系,总体 上看孤立存在,比较零散,加大了推广成本和应用难度。随着农业 现代化的迅猛发展,要求农业生产必须在节水增效、提高资源利用 率和机械化运用上有所突破,各项技术措施的综合配套和模式化应用成为最主要的手段之一,为旱作农业节水耕作技术模式的研究应 用提出了要求。本研究以充分蓄水、有效保水和经济用水为中心, 以投资少、见效快、易推广为原则,通过大量的科学试验示范、对 比分析,对各项实用旱作技术进行了筛选优化、整装融合、创新研 究、模式化规范,构筑了符合延安实际的旱作节

5、水技术耕作模式, 20072011 年进行全面推广应用,并在实践中创新发展,补充完善, 最终取得成功1。1 旱作农业生产节水技术的研究1.1 筛选主体技术,构筑了 2 种旱作节水模式 1.1.1 覆盖耕 作模式覆盖 + 早播(秋播适时晚播) 以有效保水、经济用水结合 为主要目标,通过地面覆盖和催芽早播,减少水分无效损耗,提高 水资源利用率。主要适用于地面坡度5的川、塬、沟、坝、 梯田等平作耕地。覆盖包括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以地膜覆盖为主。 春播作物玉米在 3 月中下旬覆膜,3 月底 4 月初在膜边缘催芽播 种,4 月 1015 日出苗,比常规种植提早出苗 1015 d,提早成熟 10d 左右。

6、谷子、大豆等亦可在 4 月下旬 5 月上旬采用膜际沟播 方式种植。这种模式早春提温保墒,充分利用了土壤返浆水,易捉 全苗。覆盖期间能够较好地聚集自然降水,增强抗旱能力,促进作 物早种快长,提前成熟。这种模式发挥了地膜覆盖和催芽早播的增 温保墒、科学用水双重叠加优势,解决了延安干旱少雨不易捉苗的 问题,实现了增产、增收、增效的目的,而且为塬区变一年一熟为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调整种植业结构创造了条件2。1.1.2 露地耕作模式沟种 + 早播(秋播适时播种) 以扩大蓄 水、经济用水为主要目标,通过沟种等耕作措施,形成微地形变化, 将坡面变为平面,减少了地面径流,拦水蓄水。主要适用于地面坡 度5的沟

7、、坡、梁、峁等土地类型的坡耕地。突出沟垄耕作, 首先用机、畜力机具沿坡面等高线开沟,沟垄高差 3035 cm,垄 距 60 cm,然后在沟里播种。春播作物在 3 月底 4 月初沟垄耕作, 催芽偏早播种,充分利用早春土壤返浆水,种在隐墒层,保证捉全 苗。秋播作物采用沟播机一次种在沟内,土壤墒情好,易于捉苗; 长在垄上,促进根系发育,特别是次生根的生长,起到了以根调水 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双重作用3。1.2 深化机理研究,丰富旱作节水技术理论旱作新模式使传 统技术与现代技术达到科学融合,自然资源(气候、土壤)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各项技术协调发展,克服不足,相互促进,聚水、 保墒、增温、经济用水融为一

8、体,充分发挥其整体经济效益与社会 效益。1.2.1 露地沟垄耕作模式能减少坡地径流,增加土壤蓄水 当 降水量使平种坡地产生 35 mm 径流时,一般沟种可拦蓄 2729 mm 径流;沟垄种植模式则可全部拦蓄。在延安市宝塔区测定露地 沟垄种植模式可知,0100 mm 的土壤含水量较一般水平沟增加 1.183.13 百分点,增幅达 18.00%53.88%;较平种增加 1.742.89 百分点,增幅达 5.26%82.08%。在安塞县测定,无论 麦田还是冬闲地,模式化沟垄种植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平种 0.12.5 百分点,增幅在 1.18%35.71%之间,实现了秋雨春用,缓解了春 旱,为春耕全苗创造

9、了条件。1.2.2 覆盖耕作能抑制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 冬春干旱、土 壤水分严重亏缺是延安气候的主要特点。延安气象资料统计表明, 35 月份,温度与蒸发同步增长。平均每天蒸发量为 5.7 mm,其中, 平均日蒸发量 3 月份为 3.7 mm,4 月份 6.1 mm,5 月份 7.5 mm。地膜覆盖可有效减少地面蒸发,保住土壤水分。在宜川县小麦 试验田测定,覆盖模式小麦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比露地高出 0.75.0 百分点,增幅为 4.7%42%,特别是小麦根系密集层 010,1020 cm 土壤含水量更高,分别增加 5.0,2.7 百分点, 增幅为 42%和 19.4%。在洛川县塬地小麦试验田测定

10、,0180 cm 土壤含水量覆盖模式比露地增加 0.36.96 百分点,增幅为 2.04%198.86%。小麦生产年度,冬小麦播种后滴雨未降时,测定 洛川塬地 010,1020 cm 地膜小麦土壤水分分别为 12.7%与 13.7%,较露地麦田高出 4.1,2.1 百分点。一系列试验证明,小麦 采用覆盖模式种植后,相当于每公顷增加土壤有效储水 450600 m3,大大缓解了水分供需矛盾5。覆盖模式良好的聚水保墒效应有 效地提高了自然降水生产率。1.2.3 改善农田小气候,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露地耕作模式实 行沟垄间隔配置,缓解了地表风速,地面环境相对稳定;人为加大 了地表面积,增加了地表接受太阳

11、辐射热的能力。在 2 a 间分别测 定延安市农科所坡地麦田土温,露地耕作模式小麦越冬期 020 cm 土温较平种提高 0.6,1 ;翌年返青期提高 0.8,1.4 ,而且通 风透光条件良好。覆盖模式改善农田小气候更加明显,据在延安市 农科所试验田测定,冬小麦覆盖模式栽培比露地小麦全生育期增加积温 179.2245.4 ,冬前 20 cm 地温增加 1.32.5 ,积温约 增加 90100 ,明显减轻了越冬和早春冻害,有利于增加冬前分 蘖,形成壮苗;返青期 10,20 cm 地温分别提高 3.33,1 ,促进 小麦早返青,延长分蘖时间,促进小蘖赶大蘖,提高分蘖成穗率; 拔节期 10,20 cm

12、地温分别提高 2.8,3.2 ,增加了幼穗分化时 间,提高了公顷穗数和穗粒数。覆盖耕作模式解决了高寒山区和梢 林沟地种植高产玉米品种不能成熟的问题。地膜覆盖 + 催芽早播种 植的玉米,从 3 月下旬开始播种,至 9 月初成熟,全生育期可利 用6 积温 2 748.16 ,较不覆盖膜增加 216.9 。玉米旺长 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期)提前 1623 d,保证了玉米在日平均气温 下降到 16 之前成熟;同时使玉米、谷子、大豆等作物生长高峰期 与当地高温多雨气候同步吻合,避免了卡脖旱、晒花等灾害,减轻 了病虫危害6。1.2.4 加厚活土层,创造良好土壤环境 覆盖耕作模式提高土 壤温度、水分,加剧了土

13、壤微生物活动,有利于促进肥料分解和土 壤熟化;露地耕作模式打破了犁底层,有效加厚了活土层,为根系 的生长和下扎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起到以根调水、增强作物抗 旱的作用6。据测定,模式化沟种玉米较一般水平沟种植的玉米平 均株高增加 14 cm,根系增长 30 cm,单株须根增加 14 条;模式 化沟种谷子平均株高增加 6 cm,根系增长 6 cm,单株须根增加 6 条;模式化沟种大豆株高增加 7 cm,主根增长 11 cm,单株侧根增 加 7 条7。1.2.5 优化播种环境,增强抗灾能力 露地模式通过开沟起垄, 种子种在隐墒层,充分利用土壤深层水分,保证作物全苗8。在一 年当中经历 270 余天

14、的持续干旱,经过 40 余块山地调查,模式化 沟种出苗率玉米为 85%、谷子为 74%、大豆为 80%,而水平种植 出苗率分别为 63%,51%和 62%。覆盖耕作模式土壤水分、温度均 显着提高,抗灾能力更强,出苗更好,基本达到 95%以上。1.3 注重技术创新,确立旱作农业节水耕作模式技术体系1.3.1 改一般催芽为彻底催芽、偏晚春播为提早春播 推广催 芽早播技术,催芽必须彻底,不仅催出胚根而且要使胚芽露白,比 以前浸种催芽或只催胚根较为彻底。早播后遇到低温,催芽种子萌 发而不动不生长,保持生命活力,避免霉变,保证作物一次播种捉 全苗9。同时,连续 3 a 对采用耕作模式的土壤冻、解情况进行

15、了全新测定,土壤封冻由过去的 11 月推迟到 12 月中下旬,冻土层 由过去 6070 cm 减少至 3438 cm,土壤解冻时间由 3 月初提 前至 2 月左右。5 cm 地温稳定在 6 以上的时间也提前 57 d(早春)或推迟 1012 d(晚秋)。项目实施中,将春播提前到 3 月中下旬,秋播推迟到 9 月中下旬。春播提前能够充分利用秋冬 储蓄的早春土壤冻融交替的返浆水,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产量。秋 播推迟可延长夏闲时间,争取复种空间,防止冬前旺长,有利于穗 数、粒数、粒质量的协调发展10。1.3.2 改平种或一般沟种为露地沟垄种植,提高坡耕地保蓄能 力 平种无垄,一般沟种的沟垄高差 152

16、0 cm,垄距 40 cm,拦蓄 水能力较弱,当降雨强度超过 20 mm/h 时,其蓄水能力明显下降; 采用标准模式化沟垄种植后,沟垄高差 3035 cm,垄距 60 cm, 沟深垄大,拦蓄水能力显着提高,可拦蓄 4060 mm/h 的降雨,与 实际降水强度基本吻合。所以,改平种和一般沟种为模式化沟垄种 植绝不是方式的变化、数量的增加,而是有质的改进和提高。1.3.3 改起垄覆膜为平地覆膜或双槽覆膜,垄边或膜际种植, 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 在生产实践中,玉米等春播作物由起垄覆膜 逐步改为平地覆膜,又发展到双槽形覆膜。平地覆膜和双槽式覆膜 方式,聚水增温效应越来越好,促进根系下扎,避免垄作形成根系 过于集中在垄土内,根浅外露,中后期遇风倒伏11。据观察,平 覆膜比起垄覆膜玉米根数增加 3.47 条,根长增加 23.37 cm,干根 质量增加 7.96 g/ 株,每公顷增加 735 kg。特别是双槽形覆膜使降 水顺膜面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