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行知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08513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行知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海市行知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海市行知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海市行知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海市行知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行知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行知中学20092010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3 页上海市行知中学上海市行知中学 20092010 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物理试题命题人命题人 杨西利杨西利 考生注意: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学号、班级等填写清楚。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学号、班级等填写清楚。 2本试卷满分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考生应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分钟。考生应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 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上。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卷上。 3第第 20、21、22、23、24 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 演算步骤。只

2、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关物理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关物理 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一.选择题选择题(40 分)分) 本大题分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共本大题分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共 9 小题。单项选择题小题。单项选择题有有 5 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得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的得 4 分;多分;多项选择题有项选择题有 4 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小题,每小题

3、给出的四个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选对的得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把正确答分。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填写在方括号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某同学看到一只鸟落在树枝上的 P 处,树枝在 10 s 内上下振动了 6 次, 鸟飞走后,他把 50 g 的砝码挂在 P 处,发现树枝在 10 s 内上下振动了 12 次.将 50 g 的砝码换成

4、 500 g 砝码后, 他发现树枝在 15 s 内上下振动了 6 次,你估计鸟的质量 最接近( ) A.50 g B.200 g C.500 g D.550 g 2.如图,一简谐横波在 x 轴上传播,轴上 a、b 两点相距 12m。t 0 时 a 点为波峰,b 点为波谷;t 0.5s 时,a 点为波谷,b 点为波峰。则下列判断中 正确的是( ) A波一定沿 x 轴正方向传播 B波长可能是 8m C周期可能是 0.5s D波速一定是 24m/s 3.如图所示的单摆,摆球 a 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恰好与一沿水平方向向 左运动的粘性小球 b 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且摆动平面不 变。已知碰撞前 a 球

5、摆动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为 h, 摆动的周期为 T,a 球质量是 b 球质量的 5 倍,碰撞前 a 球 在最低点的速度是 b 球速度的一半。则碰撞后( )A摆动的周期为5 6Tba 0xhabO第 2 页 共 13 页B摆动的周期为6 5TC摆球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为 0.3h D摆球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为 0.25h 4.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货车受一扰动,车上货物随车厢底板上下振动但不脱 离底板。一段时间内货物在坚直方向的振动可视为简谐运动,周期为 T。取竖 直向上为正方向,以某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即,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0t ( )A 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大Tt41B 时,货物对

6、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小Tt21C 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大Tt43D 时,货物对车厢底板的压力最小Tt435.如图所示,实线和虚线分别为某种波在 t 时刻和 tt 时刻的波形曲线。 B 和 C 是横坐标分别为 d 和 3d 的两个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一时刻,如果质点 B 向上 运动,则质点 C 一定向下运动 B任一时刻,如果质点 B 速度 为零,则质点 C 的速度也为零 C如果波是向右传播的,则波的周期可能为t76D如果波是向左传播的,则波的周期可能为t136多项选择题 6.如图所示,物体 A 置于物体 B 上,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 B 相连,在弹性限度范围内,A 和

7、B 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往复运动(不计空气 阻力) ,并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和 B 均作简谐运动 B作用在 A 上的静摩擦力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 比 CB 对 A 的静摩擦力对 A 做功,而 A 对 B 的静摩擦力对 B 不做功 DB 对 A 的静摩擦力始终对 A 做正功,而 A 对 B 的静摩擦力始终对 B 做负功 7.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它所受的回复力 F 随时 间 t 变化的图线为正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在 t 从 0 到 2s 时间内,弹簧振子做加速运动 B.在 t1=3s 和 t2=5 s 时,弹簧振子的速度大小相等,第 3

8、页 共 13 页方向相反 C.在 t1=5s 和 t1=7 s 时,弹簧振子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在 t 从 0 到 4s 时间内,t =2s 时刻弹簧振子所受回复力做功功率最大 8.一列简谐横波在 x 轴上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a 、b 、c 为三 个质元,a 正向上运动。由此可知( ) A该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 B . c 正向上运动 C.该时刻以后,b 比 c 先到达平衡位置 D.该时刻以后,b 比 c 先到达离平衡位置最远 处9.如图所示,PQS 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圆周轨道,圆心 O 在 S1 4 的正上方,在 O 和 P 两点各有一质量为 m 的小物块 a

9、和 b,从同一时刻开始, a 自由下落,b 沿圆弧下滑。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 比 b 先到达 S,它们在 S 点的动量不相等 Ba 与 b 同时到达 S,它们在 S 点的动量不相等 Ca 比 b 先到达 S,它们在 S 点的动量相等 Db 比 a 先到达 S,它们在 S 点的动量不相等 二二.填空题(填空题(20 分)填空题本大题共分)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分。答案写在题中分。答案写在题中 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横线上的空白处或指定位置,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0.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 8s 小球落

10、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 40s 小球落回原处。则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m/s2;该星球的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M星: :M地= 。 (已知该星球的半径 与地球半径之比为R星: :R地1: :4,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m/s2,空气阻 力不计) 11.半径分别为 r 和 2r 的两个质量不计的圆盘,共轴固定连结在 一起,可 以绕水平轴 O 无摩擦转动,大圆盘的边缘上固定有一个质量为 m 的质点,小圆 盘上绕有细绳,绳的另一端通过一个可绕光滑水平轴转动的轻定滑轮悬挂一个 质量也为 m 的物体开始时托住物体让圆盘静止, 质点处 在水平轴 O 的正

11、下方位置放开物体,两圆盘转动,当两圆 盘转过的角度 时,质点 m 的速度为 ;若将物体除 去,改为以水平恒力 F 拉细绳, 使两圆盘转动,若恒力 F=mg,两圆盘转过的角度 = 时,质点 m 的速度 最大若圆盘转过的最大角度 =/3,则此时恒力 F= 。 12.图为一列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t=0 时的波形。当 R 点在 t=0 时的振动状态传到 S 点时,PR 范围内(含 P、R)有一些质点正在向 y 轴负方面运动,这 些质点的 x 坐标取值范围是 。 13.为了响应国家的“节能减排”号召,某同学采用了一个家用汽车的节能 方法在符合安全行驶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减少汽车后备箱中放置的

12、不常用物xabc第 4 页 共 13 页品和控制加油量等措施,使汽车负载减少假设汽车以 72 km/h 的速度匀速行 驶时,负载改变前、后汽车受到的阻力分别为 2 000 N 和 1950 N,则该方法使 汽车发动机输出功率减少了 W。 三三.实验题(实验题(30 分)分) 14.(7分)某研究性学习组同学研究“空中下落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 度关系”时,利用轻质材料制成的几个体积不同的小物体作为研究对象,用位 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仪器测量小物体在空中直线下落时的下落距离、速度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他们首先测量了一个小物体在空中 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下

13、表中,图(a)是对应的位移一时 间图线然后将不同小物体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线, 如图(b)中图线l、2、3、4、5所示 请回答下列提问:(1)图(a)中的AB段反映了运动物体在做运动,表中X处的值为 (2)图(b)中各条图线具有共同特点,物体在下落的开始阶段做运动, 最后物体做: 运动 (3)比较图(b)中的图线l和5,指出在1.01.5s时间段内,速度随时间变化 关系的差异: 。时间(s)0.00.40.81.21.62.0下落距离(m)0.0000.0360.4690.9571.447X15.(6 分)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某同学的操作步骤为: a取一根

14、细线,下端系住直径为 d 的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b用米尺量得细线长度 l c在摆线偏离竖直方向 5位置释放小球 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 n 次全振动的总时间 t,得到周期 Tt/ne用公式计算重力加速度224lgT按上述方法得出的重力加速度值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偏大” 、 “相同”或“偏小” ) 。 16.某同学根据平抛运动原理设计粗测玩具手 枪弹丸的发射速度 v0的实验方案,实验示意图如 图所示,已知没有计时仪器。 第 5 页 共 13 页(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2)用玩具手枪发射弹丸时应注 意 ; (3)实验中需要测量的量是 (并在图中用字母标出) ; (4)计算公式

15、。 17.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 A 点, 另一端拴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 连着一个量程为 5 N,最小刻度是 0.1 N 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方 向拉弹簧测力计,使橡皮筋的活动 端拉到 L 点时,两根细绳互相垂直, 如图所示. (1)由图可读出这两个互相垂直拉力的大小分别为_N 和_ _N.(只须读 到 0.1 N) (2)用什么方法可以画出两个力的方向? 答:_. (3)在本题的虚线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 18.某科技探究小组利用声音在空气里和钢铁里传播速度不同,测定钢铁桥 梁的长度,从桥的一端用小铁锤敲击一下桥,在桥的另一端的人先后听到这个 声音两次,他们侧的两次相隔时间 4.5s,已知空气中声速 340m/s,钢铁中声速 5000m/s,则被测桥长为 m。 19.某同学在研究弹簧振子的周期和振子质量的关系时,利用同一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