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综合题解题技巧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095111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综合题解题技巧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综合题解题技巧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综合题解题技巧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8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综合题解题技巧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8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综合题解题技巧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综合题解题技巧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综合题解题技巧课件 新人教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综合题解题技巧整体感知综合题,明确复习方向诀窍一u考查目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用书面方式陈述历史正确的历史意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u试题特点:综合开放综合:从所选材料来看,注重图、文、表等多种材料的综合;从题型来看,注重各类题型合在一题;从考查能力来看,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开放:材料的信息新颖;发问的讨论式、开放式;答案的灵活性。了解主要题型,根据该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对号入座”诀窍二提炼类材料解析题数据图表类材料解析题启示、认识类试题u试题特点:材料未经处理,在提问时要求有条件地提炼观点、内容和意义等。u答题原则:仔细阅读并理解材料,避

2、免因脱离材料而遗漏要点提炼信息,注意材料中隐含的信息,高度概括作答对照题目要求,保留材料有效信息将类似内容加以整理、合并,精心组织语言,逐一列出按所学知识或依据教材相关知识整理组织答案提炼类材料解析题u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重要标志,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它让共产主义运动从幽灵变成了一轮喷薄欲出的朝日。 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员 王学东 材料二 巴黎公社是一次悲壮的失败,失败的原因很多,根本原因就一条,就是生产方式,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没有发展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这样一个程度。马克思对巴黎公社做了高度

3、评价,认为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开端。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杨耕 材料三 公元1917年11月7日,晚上9时40分,起义前线指挥部下达命令,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52毫米口径的空包弹被推入炮膛,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攻打冬宫的信号发出了。听到炮声,士兵、工人赤卫队潮水般地冲进冬宫。 摘自正道沧桑 材料四 1927年,中共发动的城市武装起义屡遭失败,想在反动势力强大的大城市中,通过斗争取得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而农村地区敌人力量相对薄弱,革命力量更容易在敌人统治的薄弱地带生存下来。毛泽东等决心另辟新路。 摘自正道沧桑u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4、一 它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重要标志,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它让共产主义运动从幽灵变成了一轮喷薄欲出的朝日。 中共中央编译局研究员 王学东(1)材料一是对哪一部经典著作的赞誉?这一经典著作的作者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u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巴黎公社是一次悲壮的失败,失败的原因很多,根本原因就一条,就是生产方式,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没有发展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这样一个程度。马克思对巴黎公社做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开端。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杨耕 (2)材料二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它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 根本原因:生产力没有发展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性质:无产阶级革命u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公元1917年11月7日,晚上9时40分,起义前线指挥部下达命令,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52毫米口径的空包弹被推入炮膛,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攻打冬宫的信号发出了。听到炮声,士兵、工人赤卫队潮水般地冲进冬宫。 摘自正道沧桑 (3)材料三的描述与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指出这一历史事件的领导者和首先爆发的城市。 十月革命(或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 列宁、彼得格勒u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 1927年,中共发动的城市武装起义屡遭失败,想在反动势力强大的大城市中,通过斗争取得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而农村地区敌人力量相对薄弱,革命力量更容易在敌人统治的薄弱地带生存下来。毛泽东等决心另辟新路。 摘自正道沧桑 (4)举出一例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在城市发动的武装起义名称。材料四所提毛泽东另辟的中国革命“新路”是什么?(5)从上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过程谈谈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南昌起义(或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井冈山道路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理论要与国情相结合。u试题特点:通常要求通过对数据表格、柱状示意

7、图等材料的阅读理解来分析 解决问题,信息量较大。u答题原则:注意数据图表和具体事项的名称。一般来说,图表的标题直接 反映了图表的内容。准确把握数据图表中数据的变化,总结出数据的基本趋势(是 递增、递减,还是呈什么曲线发展)将图表数据内容转换成文字表述时多采用动态动词,如“越来 越”剧增”“迅速减少”等运用所学知识把关键点所处历史时期、变化原因、阶段特征、 重大事件等与发展趋势相印证。数据图表类材料解析题失业率(百分比)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u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据上述材料,分别指出图中A、B两个时段美国失业率的变化情况 。分析导致这两个时段失业率变化的主要原因。 (提

8、示:写重大事件名称)变化情况 A段:不断上升(由低到高);B段:逐渐下降(由高到低) 主要原因 A段:经济大危机;B段:罗斯福新政u启示类:启示必须是从材料中悟出的。要从分析的原因和说明的道理中有针对性地回答出我们(包括国家和个人)应该怎么做。u认识(理解、感受)类:亮观点:即材料说明的结论性的观点,讲明是什么。讲原因:用材料中的事实或所学知识来论证观点,讲明为什么。谈启示:包括国家和个人应怎么做,讲明怎么办。说明:有时谈认识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谈。材料解析题中启示、认识类试题的解答方法u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历史沉思】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位美国士兵在战场上杀死了一位

9、德国士兵,在其上衣口袋里发现了德国士兵新婚妻子的照片。战争结束后,这位美国士兵内心不安,便前往德国寻访那位德国士兵的妻子,向她道出了当时杀死她丈夫的原委,最终获得了这位德国女士的原谅。阅读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至少从2个不用角度回答)角度一:战争使交战双方两败俱伤,造成人员伤亡 角度二:战争的残酷无法抹杀人性的光辉,上述材料中的故事彰显了人性的温暖 角度三: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u材料在课外,考点在课内u综合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先看问题,知晓要回答的是什么问题再看材料,要带着问题来看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出材料与教材的契合点根据问题正确组织答案,学会按题目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答案要点化、层次化,关键要点优先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