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资料汇编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092469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资料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资料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资料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资料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资料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资料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资料汇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汇编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汇编 第一章第一章 16 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东西方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东西方1. 哥伦布哥伦布: 热那亚人,近代航海家,是美洲的发现者。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 支持下,四次航行,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线。他在航行中达到美洲的巴哈马 群岛、古巴和海地,并担任过海地殖民地的总督。 2. 教皇子午线教皇子午线:由教皇确立的西、葡两国殖民地范围的分割线。西、葡两国作 为最早海外扩张的国家,为争夺属地发生矛盾。哥伦布发现美洲后,西班牙 要求教皇承认其对于这块土地的主权。1493 年 5 月 4 日教皇亚历山大六世 确定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 100 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

2、线,即“教皇子 午线” ,并将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划归西班牙,以东的一切土地划归葡萄牙。 1494 年两国又缔结托得西拉斯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了 270 里格。根据 该条约及之前的教皇子午线的划分,西班牙几乎独占美洲,葡萄牙则控制了 亚洲和非洲的大部分地区,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殖民地发生。 3. 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理论基 础是资产阶级“人性论” 。主要内容有:主张以“人”为中心,强调和颂扬 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反对基督教以“神”为中心的 世界观;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批判禁欲主义的宗教观;提倡人权,反 对神权。批判封建特

3、权,提出自由平等的要求,强调人的品德、才能和智慧 的决定作用;提倡理性和科学,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政治上反对封建 割据,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外来干涉,主张民族独立。 4. 但丁但丁:但丁(12651321), 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先驱、诗人。其不朽名作神 曲 ,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文学创作中的代表作。它运用寓言的体裁,采 用梦幻的形式,通过在地狱、炼狱和天堂三界游历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人物 的描写,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歌颂自由的理性和求 知的精神,发出了把人的思想、感情、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的呐喊。 作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神曲是用意大利托斯坎 那方言

4、写成,使他成为欧洲第一个用民族语言写作的作家,成为意大利民族 语言的奠基人。恩格斯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 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 ”这位大人物就是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 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5. 达达芬奇芬奇:意大利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伟大艺术家。他多才多艺,既是画家, 又是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身后留下了 7000 多页手稿。达芬奇绘画 感情细腻擅长人物内心的刻画,特点是:精深、和谐、丰富。其绘画的代表 作是壁画最后的晚餐 ,在处理光和影的技术上接近完美。此外,肖像画 蒙娜丽莎在运用明暗作为造型手段上取得了很大成功,蒙娜丽莎“永恒 的微笑”给

5、人以无限丰富的想象,达芬奇被恩格斯称为文艺复兴时代的 “巨人” 。 6. 马基雅维利马基雅维利: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曾任佛罗伦 萨共和国国务秘书,著有君主论 、 佛罗伦萨史等书。 君主论集中 体现了其政治思想,他认为一个国家必须有由公民组成的军队;必须有以全 部财力、人力加以支持的坚定的国策以及果断执行这种国策的统治者;当国 家安全受到威胁时,为解除臣民的苦难,国君可以玩弄权术,不择手段。君主论将“强权政治”的理论发挥的淋漓尽致,反映了当时实现统一的 趋向,也充分暴露了资产阶级的贪婪和残暴。马基雅维利是西方近代政治学 之父和鼻祖,其思想对后来西方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7

6、. 哥白尼哥白尼:哥白尼(14731543) ,文艺复兴时期波兰天文学家。中世纪以来 托勒密的理论得到公认,即认为地球居中不动,日月星辰围绕地球运行。哥 白尼于 1540 年写成天体运行论一书,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只 不过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普通行星,地球本身也在以地轴为中心自传。这 是对教会选定的地心说和神学世界观的沉重打击,从此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获 得解放并独立地迅速发展起来。 8. 马丁马丁路德路德:马丁路德(14831546) ,德国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路德 原本研究基督教神学,后来在思想上开始否定基督教神学的基本观念,否定 教皇权威。1517 年,写成九十五条论纲 ,痛斥出卖“赎

7、罪券”的作法, 并提出了“信仰基督即可得救” 。1520 年 810 月间,他又相继发表了三篇 重要文章: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 、 论基督徒的自由和教 会被囚于巴比伦 ,概述了他关于宗教改革的宗教纲领和政治纲领。路德的 思想受到民众和部分贵族的支持,新兴的路德教派形成。他的思想蕴藏着自 由主义及个人主义因素,带有资产阶级倾向,客观上有反封建的意义,但仍 未完全摆脱经院哲学的影响。 9. 九十五条论纲九十五条论纲:马丁路德关于宗教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当时,教会肆 意兜售“赎罪券” ,并且宣称,人只要购买“赎罪券” ,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本 人的罪过及已死亲属的灵魂的罪。1517 年 10 月

8、31 日,路德在教堂门口张 贴了九十五条论纲 ,痛斥出售“赎罪券”的作法,并且宣称“信仰基督 即可得救” ,教徒只要自己真诚悔罪,就可以得到赎罪。这实际上否定了教 皇的神权,打击了教会的权威。 10. 路德教路德教:16 世纪德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创立的新教。路德教以马 丁路德的宗教思想作为其宗教理论,主要是“因信称义” ,廉捡教会及僧 侣婚配和还俗等思想主张。1524 到 1525 年德农民战争后,诸侯获得巨大好 处,为维护既得利益,改信路德教,他们称为新教诸侯,新教诸侯与天主教 诸侯的矛盾不断激化,甚至反生战争,1555 年双方缔结奥格斯堡和约,确 定了“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得到正式承认

9、。此后德国北部为路德教国家, 南部仍为天主教国家。路德教客观上具有反封建的意义,并带有一定的资产 阶级倾向,但它仍未完全摆脱中世纪经院哲学思想的影响。 11. 海尔布琅纲领海尔布琅纲领:15241525 年德国农民战争期间,法兰克尼亚地区的起义 军于 1525 年 5 月在海尔布琅城制定的斗争纲领,又名“帝国改革纲领” 。纲 领要求在德国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取消诸侯的一切同盟;取消城市 贵族对商业的垄断,统一度量衡和币制;取消商税、过境税、食品税以及其 他苛捐杂税;允许农民赎买封建义务,等等。这个纲领反映了市民阶层反对 封建制度、要求政治统一的愿望,带有资产阶级的性质,但纲领未能实现。

10、12. 加尔文教加尔文教:16 世纪瑞士宗教改革由加尔文创立的新教。加尔文教以加尔文 的宗教思想作为其宗教理论,加尔文同路德一样,主张信仰得救,建立廉捡 教会,圣经权威高于教皇权威,但比路德更激进,在其著名宗教理论著作 基督教原理中提出“预定论” ,自创世以来,就把世人分为“选民”和 “弃民” ,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是人的意志无法改变的;“选民” 和“弃民”的区分,就看人在现实的成功与失败。这种预定论以宗教学说形式,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鼓舞了新型资产阶 级的进取精神,因而得到广泛传播。 13. 耶稣会耶稣会:耶稣会是为反宗教改革而创建的教派。面临迅速发展的宗教

11、改革, 罗马教廷发动了反宗教改革运动,耶稣会即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耶稣会 1534 年由西班牙贵族罗耀拉建立,宗旨是重振罗马教会,重树教皇权威, 并且扩大天主教的影响。耶稣会仿照军队形式组成,强调绝对服从,会员积 极活动,特别是到东亚、非洲和美洲传教,少数耶稣会会员曾到中国传教; 他们修建教堂,创建学校,与俗人交往,以潜移默化的手段施加思想影响; 有时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目标是欧洲新教的君主。耶稣会的活动,在抵制宗 教改革中起过一定作用。 14. 胡格诺战争胡格诺战争:16 世纪 40 年代,加尔文教开始在法国传播,称为胡格诺教。 法国南部的大封建贵族信奉加尔文教,企图利用宗教改革运动来达到夺取

12、教 会地产的目的。他们与北方有分裂倾向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封建贵族有深刻利 害冲突,最终演变成长期内战,史称胡格诺战争。战争自 1562 年起分为三 个阶段,时打时停,互有胜负。最终胡格诺派首领波旁亨利成为法国国王, 称亨利四世,改奉天主教,取得了北方贵族资产阶级的支持。1598 年 4 月, 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 ,标志着胡格诺战争的最后结束。胡格诺教在法 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15. 南特敕令南特敕令:1598 年 4 月 13 日,法王亨利四世为彻底平息宗教纷争,安定国 内秩序,在南特城颁布的一项敕令,是胡格诺战争结束后天主教集团和胡格 诺派缔结的妥协性和约。规定天主教仍为法国国教,恢复天主教

13、的礼拜,战 争中没收的土地的财产归还天主教僧侣;胡格诺教徒获得信仰和传教自由, 有权召开自己的宗教会议,在担任国家官职上与天主教徒平等;允许胡格诺 教徒保留 100 多个要塞和 25000 军队,作为国王履行敕令的担保。南特敕令 是西欧第一个对异教宽容的范例。一度动摇的法国王权在 17 世纪初又重新 加强。 16. 圈地运动圈地运动:15 世纪末至 19 世纪中叶西欧新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使用暴力剥 夺农民土地的过程。这种状况在西欧许多国家曾先后出现过,尤以英国最为 典型。15 世纪末,由于英国毛织业迅速发展,引起羊毛价格上涨,使养羊 业成为十分有利可图的行业。贵族大量侵占公有地和农民的耕地,将

14、土地用 壕沟和栅栏圈围起来,雇佣少数工人放牧羊群。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无以为生, 沦为流浪者。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国会通过一系列法令,使圈地 运动合法化。圈地运动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关系变革,是资本原始积累的 重要手段之一,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7. 血腥立法血腥立法: 15 世纪末至 16 世纪英国都铎王朝颁布的迫害失地流浪者的法令。 由于圈地盛行,大批无地农民流离失所,沦为流浪者,从而造成社会秩序的 混乱,并影响国家的税源和兵源。为此,都铎王朝颁布了一系列迫害破产农 民和禁止流浪的法令。这些法令以各种手段惩治流浪者,有鞭笞、烙印、割 耳、卖为奴隶乃至处死。 “血腥立法”最充分

15、地体现了封建专制王权的阶级 本质,它的颁布,引起英国农民的不断反抗。 18. 罗伯特罗伯特凯勒起义凯勒起义:16 世纪英国东部农民反抗圈地运动的起义。英国圈地 运动盛行和“血腥立法”的颁布,处于都铎王朝专制统治下的工农群众不断 反抗,以 1549 年由小贵族凯勒兄弟领导的诺福克郡农民起义规模和影响最 大,起义波及全郡,攻下了郡守诺里季城,城内工人、帮工、学徒、破产行东响应,壮大了起义的声势,击溃了 1200 人的政府军,但是起义最后仍被 镇压。虽然起义失败,但仍有重要意义,它沉重的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一 定程度上遏制了圈地的狂潮,这次起义使农村中保留了许多自耕农,这些自 耕农成了 17 世纪资

16、产阶级革命中新模范军的主力。 19. 至尊法案至尊法案:英国与罗马教廷决裂、建立民族教会的法律。当时英国王权处 于上升趋势,同罗马教廷产生矛盾。1534 年,议会通过了“至尊法案” ,宣 布国王是英国教会惟一的最高首脑,拥有纠正错误、镇压异端和处理教会事 务的一切权利。后来又宣布切断与教皇的一切往来,还解散修道院并宣布没 收其全部财产,这些土地的 2/3 被抛入市场,使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从中获利。 “至尊法案”是英国建立独立教会的重要步凑,沉重的打击了罗马教廷的权 威。 20. 乌特勒支同盟乌特勒支同盟: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北方七省和南方部分城市于 1579 年 1 月 23 日在乌特勒支城结成的军事、政治同盟。旨在与南方效忠西 班牙的阿拉斯同盟对抗,保卫革命的胜利成果。宣布加盟各省结成永久的同 盟。同盟以各省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议定征税、宣战、缔 结和约和颁布根本法等一切重大事宜由三级会议以多数票决定,各省不得单 独对外缔结协约,并规定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同盟促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